準確地說太空人在太空艙是無法走動的,因為沒有重力,人就處於漂浮狀態,無法貼在地板上,所以走動是不行的。但是太空人有自己「走動」的方式:飄動。太空人在太空艙中運動一般依靠抓住太空艙壁上的一些「抓手」讓自己漂浮的身體向前移動,同樣太空人也能夠通過向太空艙壁施加一個推力,然後自己就能向相反方向運動了,不過這些走動方式都應該注意安全,以防止撞到太空艙壁上。
肌肉運動減少,對骨骼的刺激也相應減弱,骨骼血液供應相應減少,在這種情況下,成骨細胞功能減弱,而破骨細胞功能增強,使得骨質大量脫鈣並經腎臟排出體外。骨鈣的丟失會造成兩個後果:骨質疏鬆和增大發生腎結石的可能。失重所導致的骨丟失隨飛行時間的延長而持續進行,而且這種骨質疏鬆一旦形成,回到地面重力環境下也難以逆轉。俄國太空人在和平號空間站上曾試驗多種對抗措施,如每天2小時的跑臺運動,穿企鵝服給以人工加載及服用特殊藥物等,但未能完全解決問題。目前這仍然是航天醫學需要解決的難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