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元的基因檢測,靠不靠譜?

2020-12-07 騰訊網

記者 | 劉娉婷 張歌

編輯 | 倪妮

如果只需花費不到300元,就能檢測出你的祖源、提前預測未來可能患有的潛在慢性疾病風險,甚至檢驗出你身體內所包含的成功基因等上百個與基因相關的項目,你會嘗試嗎?

23歲的張靜婷的答案是肯定的。去年11月,出於好奇,張靜婷花費了250元在某電商平臺上購買了個人基因檢測組與分析服務商微基因的「檢測標準版2.0」套餐。套餐包含祖源分析、運動基因、營養代謝、健康風險等9大項解讀報告,並打出了「全方位探索獨一無二的你」的slogan來吸引消費者。「覺得挺有意思的,價格也能夠接受,就下單了。」張靜婷說。

很快,她收到了品牌寄來的唾液採集器。按照操作步驟,她提供了1毫升唾液並寄了回去。5天後,張靜婷通過微信裡獲得了一份長達900多頁的電子報告,其中包含200多條檢測結果。

從內容上看,這更像是一份體檢報告。從報告中,她得知自己不擅長吸收牛奶中的某些成分、對咖啡因較為敏感、未來容易患有骨質疏鬆症,要注意補鈣等等。而這並不是最終結果,她被特意告知,隨著數據量的擴大和數據分析能力的提高,這份報告會不斷更新。

自古以來,人類就熱衷探索關於自身遺傳與進化的奧秘,而基因是解開遺傳密碼的重要載體。如果探究基因檢測的歷史,能夠追溯到1985年由美國科學家提出、於1990年正式啟動的人類基因組計劃。2003年,人類基因組最終版本的完成,預示著人體中95%的基因組能夠被測序,由此,基因檢測的商業化大門也被悄悄打開。

過去20年中,基因檢測的成本在不斷下降。2000年,人類第一個全基因組測序花費了27億美元,到2016年,美國基因檢測公司VeritasGenetic已經將全基因組測序的成本控制在999美元(這個價格包括基本的報告,但並不包含詳盡的解讀和後續服務)。

除了全基因組測序,更適合大眾消費者、針對某些重點項目的基因檢測服務也陸續出現。2006年,當時還是Google聯合創始人謝爾蓋·布林妻子的安妮·沃西基,在矽谷創立了網際網路基因測試公司23andMe,主要為大眾消費者提供99美元的個人DNA檢測服務。

2010年前後,國內也出現了一些複製23andMe模式的公司,例如創立於2008年的iDNA。之後還有華大基因、貝瑞和康等,但它們都更注重於線下的推廣和銷售,比如和一些醫院以及高端體檢中心合作。隨後,更多面向C端、打出「消費級基因」旗號的公司誕生。在資本的加持和助推下,至今,還不斷有新玩家帶著新技術入場。

2018年12月26日,華大基因完成雲南省首個無創高通量基因檢測實驗室建設。

成立於2014年的微基因於2018年1月完成B輪融資,據官方公布,當時其用戶數量已經達到10萬;2015年,23魔方在成都成立,在2018年3月獲得由經緯中國領投的1億元融資後,時隔2個月又獲得了6200萬元的B3輪融資;2018年11月,由貝瑞基因和香港基因檢測公司Prenetics聯合投資的CircleDNA圓基因成立於北京,今年4月中旬,它剛為三款新產品的發布舉行了一場發布會……

它們推出的項目其實大同小異:既有祖源、遺傳特質、營養分析等屬於各個品牌的基礎項,也不乏癌症風險、神經精神疾病風險等看上去頗為專業的檢測項目。從對咖啡因的偏好,到患上某種癌症的機率,用戶都能通過消費級基因檢測測出來。

至少從數據上看,這是一個存在巨大消費潛力的市場。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中國累計參與消費基因檢測的人數已達到30萬,行業規模達到158億元,同比增長23.4%,而2018年參與檢測的人數已經上升到100萬,預計2018年市場規模在207億元左右。

消費級基因檢測的價格為什麼能這麼低?

在雲呼科技CEO陳小兵看來,想要創辦一家基因測序公司並不是一件特別難的事。「某種程度上,大家的技術都能做,關鍵在於數據的分析能力」。雲呼科技是一家基礎醫療產業資源網際網路平臺,能夠同時為醫院和消費者提供基因檢測和數據分析服務。

簡單說,大眾消費級基因檢測通常由一張晶片完成,晶片上分布的位點限制了用戶能夠解讀哪些項目。這些晶片決定了產品的內容,並且不能夠二次使用。

因此,各家公司使用的標準晶片決定了品牌的技術壁壘。讓基因檢測費用降低到大眾門檻,最為重要的就是測序儀器成本和晶片成本的下降。而目前國內消費級基因所使用的晶片,位點的分布通常在5000個左右——這是晶片經歷過本土化改造的結果。

23andMe使用的標準晶片是由iiiumina公司提供的,上面有90萬個位點。2012年,360基因公司CEO趙偉在上線第一代產品時,完全複製了23andMe的產品模式,甚至包括報告的展現形式。

但其市場反應並不好。趙偉再次仔細研究了23andMe的模式,包括它與用戶之間發生交互的地方在哪裡,哪裡可能會是用戶的興趣點。最後發現,將這樣一個產品模式完全複製到中國是不合適的。

問題就出在那張標準晶片上。首先,其成本比較高,儘管上面有90萬個位點,但解讀時用到的位點也就幾千個。趙偉發現,在她之前,包括很多基因檢測公司的思路都是實驗室模式,「也就是說,實驗室有什麼,我們就向用戶推廣什麼產品,但其實我們應該真正從用戶角度出發。」比如孕期女性,其實更想知道的只是關於自己和小孩的信息。

趙偉意識到,在目前的科研成果的基礎上做延伸,把需要的位點植入到晶片中去,做一個定製化晶片,才是市場化的產品思路。2013年3月,360基因推出的二代產品就是與iiiumina公司定製的晶片,它只設置了幾千個位點,檢測成本也隨之降下來。

雖然消費級基因檢測本身的技術門檻不高,但關鍵的問題在於如何在獲得大規模用戶後依然能夠保質保量地完成基因檢測。為了保證檢測周期、控制質量與成本,基因檢測公司23魔方自建了檢測中心。該檢測中心實用面積超過600平方米,且能夠實現年處理樣本45萬人的能力。

總之,早期一批公司的摸索,奠定了消費級基因最初的產品模型以及自建實驗室的嘗試。但市場擴大的另一面,也帶來了一個新興市場在爆發期不可避免的問題——高度同質化。

如何在基因檢測領域樹立「品牌」?

為了大規模獲取用戶,2017年8月8日,23魔方將全套檢測「祖源+遺傳健康」的價格從999元降到了499元。一半價格的壓縮迅速引發了同行的跟進,WeGene也將原本999元的基因檢測產品降至499元。

雲健康首席技術官兼全球業務拓展負責人郭大成曾在接受《第一財經》YiMagazine採訪時表示:「目前消費類基因測序的價格普遍比較低,一方面是技術本身的發展使得基因檢測成本下降了,同時也是越來越多的同類公司不斷競爭,從而壓低整體市場價格。」郭大成的博士論文就是對基因組學技術做基準測試。

在圓基因CEO嚴峻看來,2018年年底到2019年年初,是消費級基因檢測產品「真正意義上價格戰的開始」,他認為,同質化的根源在於檢測技術相似,導致大家產出的內容無法差異化,必定引起價格戰,而大家想要去爭搶市場份額,只能把價格往下拉,尤其現在還不斷有新玩家入場。

而在決定進入市場時,如何尋找差異化的價值點是他首要考量的問題。「如果不能差異化,這時候進入市場完全沒有核心競爭力。而只是在不斷的價格戰中,讓公司在營運層面產生很大的問題。而能夠產生差異化還是要回歸技術層面,用與其他公司完全不同的檢測技術,更加專業和全面。」嚴峻說,同時,他認為目前的基因檢測市場上還不存在像其他消費市場上那樣的「品牌感」——「比如提到咖啡,大家第一時間就會想起星巴克」。

找到差異化是在基因檢測領域樹立品牌的關鍵。

圓基因在引入WES全外顯子組基因測序方法後,選定從「專業」的消費級基因檢測切入,同時在新產品發布會上,邀請明星背書,通過這種方式建立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信任度。「現在很多品牌更多是滿足消費者的好奇心和娛樂功能,但消費者其實不會在意自己到底購買的是什麼品牌,使用了什麼樣的技術,消費者對基因檢測的認知也需要被教育。」嚴峻說。

而雲呼科技的CEO陳小兵也關注到同質化的問題,他的解決方法是,選擇繞開基因檢測已經相對普及的大城市,直接從基因檢測未來的增量市場進入,將目標市場下沉到三線及以下的城市。

據陳小兵統計,目前市場上大約有1000多家從事基因檢測生意的公司,但基層醫療機構佔比達到93%以上,是最大的潛在市場,覆蓋用戶人口數在8億左右。「創業公司總是要找捷徑,不能說其他公司扎堆的地方,你再去創業,根本沒有機會。而且我們產品本身只要幾百元,低線城市的年輕人可以接受。」他說。

在「基層城市」推廣時,雲呼科技採用的也是滲透力較強、精準度高的地推和專家推介的方式。例如,在婦女節、兒童節、重陽節等特殊節日,雲呼科技會有團隊滲透到社區中擺展架向當地居民介紹產品,也有商務拓展團隊與醫院的醫生溝通,通過醫生引導消費者關注基因檢測的重要性等。

除了報告,基因檢測公司還能提供什麼?

2015年,23andMe曾以600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用戶的基因組數據給Genetech(美國基因工程技術公司)。其實不難理解這家公司的做法——基因數據與微信和支付寶背後的數據潛力類似,屬於生命的數據化,而當生命數據可以被運算後,將會產生很大的想像空間。並且,接受我們採訪的基因檢測公司都坦誠,這是一門復購率較低的生意。目前,他們都在探索除了基因檢測報告之外的產品價值,即一家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的商業模式。

23魔方CEO周坤認為,售賣數據並不會成為23魔方的商業模式。「賣數據除了會受到大量輿論質疑外,關鍵從商業利益來講,這個生意太小了。」在他的規劃中,這部分數據的運算可以提升藥物研發效率,也可以通過提升疾病預測率提高保險控費效率等。

圓基因的嚴峻也同意這點。「目前行業中用晶片檢測出的數據,本身質量沒有那麼高,因此即使拿到用戶數據,到底數據存在多大的價值也是要打問號的。」

他將「報告後的市場」瞄準為消費者提供後續與健康相關的服務。據他觀察,很多消費者在收到報告後,對於報告中的建議不會太在意。針對此,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除了提升報告的專業度外,也需要加強與用戶的互動,產生用戶價值的衍生。「ta可能不會再購買基因檢測服務,但拿到基因數據後,可以購買我們更多的增值服務,這與傳統意義上的復購率不太一樣。」

而與B端接觸更為密切的陳小兵,更看好基因檢測未來在臨床醫學中的應用。他發現,目前醫院中採用的檢測方法都較為常規,例如測量血液,但隨著消費級基因檢測的專業化,未來會有可能代替許多現有的臨床檢測。

總之,從消費級基因檢測行業的現狀來看,對於數據的使用還處於早期階段。張靜婷的使用體驗就說明了問題,「有些內容和我的實際狀況還挺符合的,但不會特別按照上面的提示去做,可信度大約70%吧。」

(應採訪對象要求,張靜婷為化名)

本文版權歸第一財經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相關焦點

  • 基因檢測靠譜嗎?基因檢測服務是精準醫療還是「現代算命」?
    ­  基因檢測靠譜嗎?基因檢測服務是精準醫療還是「現代算命」?  好萊塢影星安吉麗娜·朱莉讓很多人第一次聽說了基因檢測。因為被檢測出遺傳了產生突變的癌症基因BRCA1,她進行了預防性雙側乳腺切除手術。
  • 兒童天賦基因檢測要價16800 專家:不靠譜
    【檢測項目及價格】公司A——特長、體育、情商、智商(每項4800元,全項收費15800元)公司B——做性格傾向檢測時,還能測出是否有早戀傾向(5項共5700元)公司C——智商、情商、藝術、運動、健康,無法測出是否早戀、有網癮(每項5000多元,全項收費16800元)【加盟門檻低
  • 用唾液測DNA,基因檢測指導減肥靠譜嗎?
    「僅需一口唾液,就能精準找出你的『肥胖基因』。讓你踏上正確減肥之路,吃肉、睡覺照樣能減肥。」看到這樣的廣告詞,誰能不心動?近日,在各大電商平臺上,一種名為「肥胖基因檢測」的產品火了。只要花幾百元,採集樣品郵寄到基因檢測公司,10天後你就能拿到一份「肥胖基因檢測報告」,獲得一份根據基因特質得出的針對性減肥建議。
  • 商業化基因檢測是什麼?基因檢測產品並非都靠譜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近一兩年,五花八門的商業基因檢測產品層出不窮。「只需一點兒唾液樣本,就能知道自己孩子未來是否具備成為博爾特的運動天賦基因」;甚至可以通過基因檢測拿到一本專屬於自己的「生命說明書」。然而,所謂的商業基因檢測產品並非都那麼靠譜,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市面上的商業基因檢測,存在資質混亂、虛假宣傳、無收費標準等一系列問題。
  • 一滴血測性格姻緣 基因檢測靠譜嗎需多少錢背後真相
    這些公司註冊資本相差懸殊,有的不過三五十萬元,有的則達千萬元乃至過億元。  家住成都高新區的李女士,近日花近2萬元給孩子做了一整套關於天賦的基因檢測。公司稱,抽一滴血就可以檢測孩子未來的發展潛力。李女士拿到手的報告像「天書」一樣,全是密密麻麻的專業概念,只有「基因」「概率」等幾個熟悉的詞彙認識。「這跟我想像的結果差距太大了,有上當的感覺。」李女士說。
  • 300元的家用投影儀怎麼樣?靠譜人士的專業解析!
    近日總是有人在問:幾百塊錢能買一款合適的投影儀嗎,靠譜嗎?接下來就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三百塊的投影儀靠譜嗎?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分析:一、投影儀鏡頭材質不同一般投影儀鏡頭都是使用光學玻璃製作,中高端的機器會在鏡頭表面鍍膜,不但可以防止因為鏡頭受損,鏡頭還更加好。
  • 水質檢測筆網上熱賣 浙醫二院檢驗結果不靠譜
    「買一支TDS水質檢測筆,一測就能知道家裡的水質到底是好是壞。」最近,一種售價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名為TDS筆的水質檢測儀器在網上銷售火爆。儘管賣家一個個拍著胸脯說這支個頭比記號筆大一點的TDS水質檢測筆「很靈」,但也有網友吐槽說,TDS水質檢測筆「不靠譜」,不僅不能準確反映水質,甚至明明細菌超標的水,檢測筆仍然顯示水質優良。真相究竟怎樣,TDS水質檢測筆到底能不能檢測出水質好壞?
  • 測疾病風險測癌症,商業基因檢測真的靠譜嗎?
    基因資料庫,是靠全世界基因測序研究者在世界各地收集不同地區和種族人群的基因變異情況,而建立的。不同公司採取的資料庫不盡相同,因此得出的報告會有少許差異。這應該是基因檢測最靠譜的地方了。然而靠譜歸靠譜,並不是許多人都願意為了檢測自己祖源花個幾百上千的錢。那公司要賺錢怎麼辦?反正檢測數據量增加,成本增加不大,那就多來個套餐吧,順便抓住大家更關注的各種健康、遺傳、疾病風險作為更好的賣點,來個套餐吧……但這些項目都靠譜嗎?
  • 基因檢測結果無突變,盲試靶向藥靠譜嗎?
    基因檢測結果無突變,盲試靶向藥靠譜嗎?您的瀏覽器可能不支持此視頻播放器,請用更高版本的瀏覽器試試! 基因檢測結果無突變,盲試靶向藥靠譜嗎?
  • 「基因檢測變革者」23魔方宣布降價 一次基因檢測僅需299元
    來源 | 貝殼社6月26日,國內基因檢測的領軍者23魔方突然發布降價公告,將其基因檢測產品從499元直接腰斬到299元。這意味著國內消費級基因檢測費用從此進入「2字頭」時代。
  • 消費級檢測基因的「診斷」靠譜嗎
    基因檢測服務快速發展,但40%的檢測結果可能是錯的——  消費級檢測基因的「診斷」靠譜嗎  湖南的陳阿姨在拿到一份基因檢測報告後惶恐不安了許久。一種是檢測原始結果的錯誤,例如檢測結果顯示你有某個會提高乳腺癌遺傳風險的基因突變,但實際你並沒有這個突變;另一種是解讀的錯誤,即檢測出的某個突變被解讀為高風險,但實際上這個突變並不會提高風險。」 WeGene聯合創始人陳鋼說。  但陳鋼認為,這一論文並沒有披露足夠全面完整的信息。「首先,論文裡沒有說明到底是哪些公司的檢測結果被用於評測,所以我們不知道它們到底用的什麼檢測和分析方法。
  • 基因檢測需要多少錢?安我基因檢測等你來體驗
    當初在做之前其實是有些猶豫的,畢竟這東西過於專業,很多都不了解,不知道基因檢測需要多少錢、也不知道到底準不準。所以我自己做了不少功課,對基因檢測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基因檢測需要多少錢,需求不同價格不同 在選擇基因檢測品牌的時候,看了各家的價格,真是嚇了一跳,價格差距有些大,有的需要上萬元,有的幾百塊就夠了。
  • 人民日報:基因檢測水分大 成本幾百元消費者花上萬
    花上幾百元,收到一個基因試劑盒,採集一點唾液或血液,再寄回基因檢測公司進行檢測。基因檢測真的能夠「解碼生命」嗎?這樣的檢測結果到底靠不靠譜,能相信嗎?近日記者進行了採訪。基因檢測的時代來了2014年時測定一個人的基因組只需要1天,目前成本有望減到100美元什麼是基因?「我們每個人之所以跟父母長得相像,是因為遺傳,而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就是基因。」
  • 基因檢測靠譜嗎 壹基因創始人王軍一博士為你深層解讀
    與此同時,有的機構動輒檢測需要萬元,而有的網上店鋪幾百元就能做個檢測,看似同樣的檢測項目價格差距卻很大;而相當一部分人對於厚厚的檢測報告,猶如看「天書」,顯然並不是很明白檢測報告內容。為此,人們不禁產生疑問,基因檢測真的靠譜嗎?對此,我們請來了壹基因創始人王軍一博士,讓專業人士為大家深層解讀基因檢測,解決大家以上的困惑。
  • 基因檢測靠譜嗎?對比了 3 家檢測結果,我們發現...
    「我的基因報告說我天生酒精耐受度低,不喝酒不喝酒。」「我基因裡面就嗜睡,起不來床上班遲到真的不是我本意啊!」是不是有點不明覺厲?現在,你也許跟我們還有一個相同的問題——這些消費級基因檢測到底靠不靠譜?通過原始數據兩兩交叉比對,找出他們都檢測到的基因位點數量,再找出這些位點中,檢測結果不一樣的位點數量,用這兩個數據算出不匹配的比例。
  • 花幾百元給孩子購買一份能預知天賦的「基因檢測」,你願意嗎?
    ▲電商平臺的基因檢測產品 來源:某電商平臺在某品牌基因檢測旗艦店,一款「爸爸健康、媽媽瘦身、寶寶營養」的全家人檢測套餐價格,由原價1200元直降到566元,價格降低了一半,活動期間還進行過429元返480元的近乎免費的推廣。而在用戶評論中,卻屢次出現檢測結果不準確、報告結果沒有實質的幫助、檢測結果太敷衍等評價。
  • 消費級基因檢測靠譜嗎?40%檢測結果可能是錯的
    消費級基因檢測靠譜嗎?40%檢測結果可能是錯的 原標題:   湖南的陳阿姨在拿到一份基因檢測報告後惶恐不安了許久。這份報告顯示,她患食管癌、宮頸癌的風險高於普通人群,需密切關注,並建議進行該疾病的全位點基因檢測。
  • 基因檢測進醫院,為何那麼難?
    身在國內的你看了朱莉的新聞,如果也想檢測一下高發腫瘤癌症易感基因,那你就會發現,作為一個普通人找到一個靠譜的基因檢測渠道有點難。為什麼?「有些醫院只想我們把技術輸出到醫院,幫他們搭建平臺,做前期輔導,然後醫院一次性買斷,醫院想做科研積累,並不真的想和基因檢測公司合作。」上述高級銷售經理說。同時,醫生群體對於基因檢測的認知度也並不高,現在多數人只認可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其他產品,很多醫生想了解的意識並不強。
  • 幾千塊錢一次的天賦基因檢測有多靠譜
    正如華大基因研究院副院長蔣慧所言,「現在很多所謂的天賦基因檢測,我覺得是絕對不能做的。這個完全是誤導或者誤用信息」。但是,這並不妨礙這個領域的火熱,甚至包括了一個國家級的研究中心旗下的企業,亦在涉及這項業務。
  • 萬方查重論文靠不靠譜?
    但眾多系統中,有一款叫做「萬方論文檢測」的論文查重系統,其口碑好、性價比高,深得大家喜愛。那麼如此受人追捧的萬方查重憑什麼讓眾人愛不釋手?ta到底靠不靠譜呢?如果你的學校採用的是萬方論文查重系統,那你也要選擇萬方,這樣才能保證檢測結果具有普遍意義,且與學校檢測結果相一致。而且萬方檢測系統是費用相對較低,檢測結果又準確的、性價較高、值得大家信賴的系統。因此,在此強烈推薦萬方檢測系統。下面讓我們好好了解下,萬方檢測系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