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院行業在2018年經歷了創紀錄的一年

2020-12-05 漫威濤哥說娛樂

電影院行業在2018年經歷了創紀錄的一年,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全球。在美國,118億美元的票房收入比2017年提高了6.8%,創歷史新高。同樣,雖然不那麼引人注目,但298億美元的國際數字也創下了紀錄,儘管這一數字代表了較小的增長,比2017年增長了1%。這些結果肯定會使2017年夏季的一些世界末日預測得以休息。鑑於今天的娛樂選擇過多,成熟行業的這種增長必須令人放心。

然而,為了更好地了解業務狀況,可能需要更深入的了解。並非所有地區都在2018年取得了積極成果。以更細化和區域性的方式分解數字可能會提供有關哪些有效,哪些無效的見解。雖然以下許多主題已成為我們在北約的口頭禪,但看看它們如何適用於2018年的表現可能具有指導意義。

好的和多樣的電影,明智的分布式,驅動票房

展覽業務最基本的原則是「內容為王」,好萊塢在2018年提供了無可否認的強大名單。從「 復仇者聯盟」這樣的超級英雄大片:無限戰爭和水族館到侏羅紀世界:墮落王國和不可能的任務 - 輻射等動作電影,而像波希米亞狂想曲和A Star這樣的音樂主題電影出生於像Incredibles 2和蜘蛛俠這樣的家族頭銜:進入蜘蛛俠和高級傾斜電影如騾子,主要工作室帶來了四分之一的超大比例的帳篷。

但其他一些新的發展增加了增長。2018年可能是鑄造成功多樣化的最大躍進。Black Panther與非洲和非洲裔美國演員一起演出,在美國都有票房冠軍,在國際上也做得很好。儘管如此,在逐個地區的基礎上,標題的強度差別很大。在歐洲,Black Panther首先出現在這裡,而這部電影在義大利和西班牙這樣的國家努力進入前10名。Crazy Rich Asians也代表了美國在全亞洲演員中取得的最大成功,但這部電影在其他一些地區也面臨挑戰,包括令人失望的中國結果。

除了鑄造的多樣性,2018年也代表了體裁多樣性的一些突破。紀錄片在美國的表現非常好,有四個頭銜超過總千萬$(免費獨奏,RBG,三個相同的陌生人,而你不是我的鄰居。)

在美國之外,票房的成功也依賴於本地內容,而不僅僅是好萊塢票價。例如,斯堪地那維亞地區經歷了巨大的增長,在丹麥和瑞典等國家擁有特別強大的地方頭銜。同樣,在英國,強大的錄取增長部分來自英國聯合製作的成功,包括媽媽咪呀:我們再來一次!和波希米亞狂想曲。在波蘭,Wojciech Smarzowski的神職人員做了大量工作。相比之下,德國慘澹的一年的部分原因是缺乏任何成功的本地電影。

分配模式也很重要。所有365天的劇院運營一年中持續12個月。然而,歷史上國內經銷商在1月至2月和9月至10月等「死亡月份」中猶豫不決,而不願意在夏季學校假期或冬季假期的幾個月中發布重要頭銜。至少在國內,2018年是所有12個月成功的一年。黑豹帶來了2月份的記錄,而兩個冠軍(萬聖節和毒液)幫助創造了破紀錄的10月。

通過安排世界盃足球錦標賽,在海外傳播電影的能力受到了一些抑制。在某些地區,舊的和壞的分配習慣仍在繼續。義大利電影院十年來表現最差,部分原因是因為擔心所有義大利人都去海邊而不看電影,所以經銷商繼續跳過夏季。幸運的是,2019年似乎可能代表義大利的新一天,因為至少有三個主要遊戲將在夏季發布。

增強的電影體驗式增長的必要條件

人們去電影院觀看精彩電影,並享受像家裡一樣無法體驗的愉快體驗。2018年,展覽經驗的創新和提升推動了增長。在美國,兩項發展尤其有助於實現創紀錄的一年。首先,豪華躺椅的普及率大幅提升,為顧客提供了最舒適的電影觀賞環境。只需聽聽公開交易公司的任何季度電話會議,您就可以聽到華爾街分析師檢查重新安排的步伐。

同樣,國內運營商也廣泛擴大了高檔食品選擇和成人飲料的供應。高檔食品和飲料不僅推動了人均消費,也增加了門票銷售。

在世界各地,創新或缺乏創新的步伐也會影響票房回報。例如,在英國,顧客正在回應升級的電影院。相比之下,在德國,市場一直在萎縮,部分原因是基礎設施老化。該國的大多數多元化建築都是在20世紀90年代建造的,並且還沒有看到北美或北歐常見的改善。

門票價格很重要

票價總是影響電影觀眾頻率的重要因素。特別是與其他戶外娛樂選擇相比,例如體育賽事,遊樂園或現場表演,戲劇體驗仍然可以負擔得起。實際上,即使近年來與基礎設施升級相關的大量資本支出,美國的平均電影票價也比過去四十年的通貨膨脹成本略微上升。雖然最終數字將在本專欄撰寫後公布,但看起來2018年美國的平均票價約為9.15美元。儘管創下歷史新高,但與1978年相比,這個數字實際上略低於通貨膨脹成本。

在美國以外,2018年的一些票價試驗值得關注。在德國和其他歐洲地區,更大的動態定價已經開始佔據主導地位。基於需求水平,接近展示時間,禮堂內座位位置以及其他因素的可變定價已顯示出前景。在英國,票價降低幫助創造了50年的錄取記錄,儘管票房收入基本持平。

在2018年期間,國內門票定價 - 訂閱服務的新發展可能也在強大的入學人數中扮演了一個小角色。雖然早期的第三方訂閱模式被證明是不可持續的,但美國的參展商已開始推出自己的訂閱服務,並帶來一些重要的牽引力。值得注意的是,訂閱服務已在其他一些地區(如英國)成功運營多年。雖然北約不會對任何特定的品牌模型採取立場,但行業協會已經表示,在基於透明和真實數據的可持續模型構建時,訂閱服務可以成為定價組合的有用組成部分,並且尊重隱私。消費者的數據也是如此。

在一些地區,地方政府可以通過不明智的稅收計劃影響票價。在西班牙,由於政府徵收21%的稅,多年來門票銷售受到了損害。2018年,西班牙經歷了票房復甦,部分原因是票價稅率降至10%。與此同時,在沙烏地阿拉伯,歷史性的消息稱,沙特王國將在幾十年來首次將電影展合法化,加上不幸的消息是25%的機票稅。

然而,在分析結束時,2018年是電影展業務的重要一年,這一點無可爭議。以低廉的價格在豪華電影院展出的商業相關電影推動了該行業的數字創紀錄。這些趨勢看起來可能在2019年繼續

相關焦點

  • 地球「發燒」 研究稱2018年或成史上第四熱的一年
    地球「發燒」 研究稱2018年或成史上第四熱的一年 2018-07年正在創造一項紀錄,排在2015年、2016年及2017年之後,成為地球有史以來第四熱的一年。
  • 美國國家海洋大氣局:2018年是地球有史以來第四熱的一年
    美國國家海洋大氣局資料顯示,2018年是地球有史以來第4熱的一年。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的一大特徵是橫跨地球的陸地與海洋表面溫度,比起「大幅高於平均溫度」的標準還要熱。部分地中海地區、紐西蘭以及北美洲、亞洲與澳大利亞都出現創紀錄的高溫。另一方面,從1月到6月間,在陸地或海洋沒有出現創紀錄低溫。
  • 2018年電影院上映的電影最值得去電影院的有哪些?
    這裡推薦幾部2018年的電影佳作,都相當值得去電影院一看。1. 《犬之島》這部美國動畫電影,從頭到尾卻呈現出一種東洋味道。電影講述了人對狗的滅絕故事,這故事中有黑色寓言的味道,表面上講述的是人和狗,實際上片中的狗族其實就是被迫害的某些人群,主題相當大膽。
  • 陪電影院捱過漫漫長夜
    2020年春天,電影院從業者經歷了有史以來歷時最長、最難捱的一次電影放映業停轉期。據《經濟日報》等媒體報導,2020年第一季度,全國範圍內有2200多家影院關門,5328家影視公司倒閉註銷,連行業龍頭萬達電影第一季度的預計虧損也在5.5億元以上。
  • 北京哪裡還能再開電影院?
    最近一年,人們對於在中國城市投資開一家電影院的考慮正在變得更加謹慎。根據燈塔研究院統計的影院數據,2018年中國票房最高的20座城市共計新開了469家影院,比2017年少了40多家。除了廣州、長沙和北京,其他頭部票倉城市的影院開業速度在2018年都相比2017年更慢了一些。隨著觀影人次的增長變慢,開個電影院「躺著數錢」的日子過去了。
  • 2018年地球稍許涼快,請別高興太早,數據顯示它是第四個最熱年份
    但是美國獨立研究機構伯克利地球的科學家已經計算得出,去年的平均氣溫是14.96攝氏度,比1951年至1980年的平均氣溫高出0.77攝氏度,比工業化前高出1.16攝氏度。2018年全球平均氣溫低於2015年、2016年和2017年,但高於2015年之前有觀測記錄的所有年份,最早的觀測記錄始於1850年。2016年仍然是有觀測記錄以來的最熱的一年。
  • 2018年農藥行業發生的事件梳理(圖)
    扶手前行,告別2018,我們迎來嶄新的2019。  對於農藥行業來說,「嚴監管」「融合」「自我革新」成了2018年的關鍵詞。這一年,「環保」「整改」時刻圍繞農藥生產企業,汙染處罰一竿子插到底;這一年,退市的百草枯水劑再次被推向輿論頂峰,觸及民眾脆弱的神經;這一年,農藥經營終於「持證上崗」,行業掀起再培訓浪潮……  2018圍繞農藥行業發生的事件梳理  與2017年看不清局勢的彷徨、猶豫不同,2018年的農藥從被動應對逐漸轉向主動求變,雖然也曾經歷過陣痛,甚至一度躊躇,但投石問路終究迎來積極反饋
  • 地球發燒了,阿拉斯加以創紀錄高溫告別2019年
    據路透社12月26日報導,在經歷了一年來的極端天氣,從酷熱的夏季和猖獗的野火,到消失的海冰和冬季降雨,一度常年冰封的阿拉斯加(Alaska),將以創紀錄的平均高溫告別2019年。
  • NASA:2018年是全球第四暖的一年
    周三,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全球氣候報告指出,2018年是1880年有記錄以來第四暖的年份。這份報告顯示,過去五年,全球平均氣溫已錄得5個最高。據NOAA,2018年全年,全球平均氣溫較20世紀平均氣溫上漲1.4-1.5華氏度。在這一年,全美遭受14次損失超10億的天氣和氣候災害,損失合計910億美元,並造成247人死亡。NASA Goddard空間研究所的報告也顯示,2018年全球氣溫較1951年至1980年的均值上漲1.5華氏度。
  • 沒有觀眾沒有新片:美國電影院的悲情寒冬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 鄭峻發自美國矽谷這是美國影院行業最黑暗的一年。還沒到冬天,影院行業就已經刺骨冰涼。或許,很多影院等不到明年的春天。門可羅雀的電影院今年很少開車。問起今年的客流和銷量,他在口罩後苦笑了一下解嘲說,「今天是特別的一年,不是嗎?至少我們還在工作。」保養汽車需要等待幾個小時,正好去旁邊電影院看場電影。想看電影很久了,早期待著諾蘭的新片《信條》上映。因為在停業休整了整整七個月後,矽谷聖克拉拉郡的電影院直到10月底才獲準開業(舊金山灣區特別嚴格,其他地區的影院8月底就獲準開業了)。
  • 2018年長沙電影票房達8億元 共有電影院106家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月1日訊(全媒體記者 黃能 通訊員 殷軍德)記者昨日從長沙市文廣新局電影電視劇管理處了解到,2018年,長沙市電影總票房達8億元,同比2017年增長13.8%,全年觀影人次達2420萬,放映134萬場次。
  • 盤點2018年汽車行業十大關鍵詞:既有意料之中,也有驚喜之外
    雖然2018年即將結束,但是這一年對汽車行業來說是意義非凡的一年。這一年汽車市場風雲不斷,業界大事此起彼伏,讓人應接不暇。這一年,我國汽車產業出現30年來首次負增長;這一年,我國雙積分政策正式開始實施;這一年,汽車製造業遇全球範圍內大裁員……身在其中的我們也許還無法感知,這些事件和任務或許會成為歷史的節點。
  • 創紀錄!北極地區最高氣溫達到38℃,比科學家的預期提前了80年
    科學家曾預測,北極要到2100年才會達到這樣的溫度——這意味著北極變暖的速度比他們預期的快了80年。如果這一數據被證實,6月20日Verkhoyansk記錄得的100.4華氏度將成為北極圈內的最高記錄,超過了目前在1915年阿拉斯加育空堡創下的100華氏度的最高記錄。
  • 陪伴過西安人的本土電影院,你還記得嗎?
    (文章內容來自微信公眾號西部網訊,微信號「xbwx001」)那一年的電影院沒有現在那麼多那一年沒有網上訂票和團購,買電影票還要排隊那一年看電影是跟著爸媽一起看那一年電影還是膠片的,還有跑片員這個行業那一年學校組織看電影,看完了要寫觀後感那一年《鐵達尼號》的票價被炒到98元,大家都覺得好貴……那時候西安八大本土電影院,西安市民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 年初盤點2018年玻璃行業十大網站
    現在,相信很多公司都貼出2018年春節放假通告。在春節放假前,每一個公司都要開開年會,盤點一下公司一年的工作,布局一下明年的戰略。玻璃行業是一個龐大的行業,催生了很多服務玻璃行業眾多企業的門戶網站、B2B網站。
  • 華納取消窗口期,觀眾還會走進電影院嗎?
    疫情以來,電影公司和電影院之間的矛盾不斷升級。窗口期不再,觀眾還會走進電影院嗎?華納此舉會否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神奇女俠"只是誘餌,北美幾大院線股價狂跌一般來講,一部新電影會一個90天的窗口期,即,至少在影院上映滿90天之後才能在其他平臺播出。
  • 2018上映的4部爛片,你都去電影院看了幾部?
    眼看著2018年就要過去了,但是今年很多院線的電影都是奔著圈錢去的,沒有劇情影片質量不高,演員表演差等等。這些爛片讓很多觀眾都非常後悔去了電影院看。但是因為錢已經付了,不看就虧了。所以只好硬著頭皮在電影院看到電影結束,這不可謂不是一種折磨,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2018年有哪些讓你去電影難受的看完了的爛片吧。
  • 2018年十佳非院線外語片,比電影院上映的精彩多了
    每一年,國內引進的外語片都受到嚴格的限制,買斷片和分帳片,總共加起來也就幾十部,所以很多好的熱門外語片,國內小夥伴都無緣於電影院,只能躲在家裡偷偷地...今天大聰為大家盤2018年十佳非引進外語片,如果大家結合我的《2018年十佳引進外語片》看會更全面。
  • 2018到2025年, 冬天一年比一年冷?
    伴隨著這波冷空氣,「2018年是冷冬」的說法在網上活躍起來,甚至有傳言稱,從2018年起,直到2025年,冬天一年比一年冷。冬天還沒來,光是聽到這個傳言就足以讓人瑟瑟發抖。針對上述傳言,國家氣候中心發布了「官宣」消息。相關負責人表示,這種說法十分離譜,十分荒謬,一連用兩個「十分」,可見謠言有多不靠譜。怕冷的朋友也可以放心了。
  • 流媒體入侵、電影院閒置,好萊塢只有往事沒有未來?
    你有多久沒去電影院看電影了?伴隨著國內疫情的好轉,距離影院和劇院等封閉式娛樂場所逐步開放的日子看起來已經越來越近。但在大洋彼岸的美國,影視行業依然看不到太多曙光。面對目前的困境,Richard Janes這位獲得過艾美獎的好萊塢資深製作人甚至發出感嘆:「好萊塢原有的權力結構、展出平臺以及產品都被連根拔起,接下來的一年裡,我們將會迎來與過去20年完全不一樣的光景。」本期全媒派編譯Medium和The Verge的文章,帶你一覽好萊塢的權力變化以及在當前形勢下所面臨的機會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