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7萬全軍覆沒,士兵自相踐踏,乾脆高喊:放下武器投降算了

2021-01-19 漫步史書

「五萬多頭豬,抓3天也抓不完」

這句極為經典的語錄出自《亮劍》楚雲飛,在面對74軍整體潰退的情況下,無奈的一句痛罵,實際上這句話原版出自於王耀武,而評價的則是萊蕪戰役中被我軍俘虜的李仙洲。

按說李仙洲作為一個黃埔一期的將領,打仗就算特別菜,也不至於差到什麼地步,但可惜的是在整個萊蕪戰役中,國民黨軍蹩腳的指揮,加上46軍韓練成「從中作梗」,7萬大軍僅3天就盡數崩潰,對比同樣是7萬大軍的黃伯韜兵團,淮海戰役初期,在無險可守的情況下,還頑抗的12天,雖然二者全然沒有可比性。

萊蕪戰役的失敗,也讓王耀武痛定思痛,因為被殲滅的大部分都是他的部隊,雖然已經事先預料到了李仙洲可能作為接下來的攻擊目標,可王耀武最終還是失算了一個最為關鍵的地步。

1947年2月萊蕪戰役打響,實際上此前華中、山東野戰軍陸續會和以後,在宿北戰役、魯南戰役中,相繼打掉了國民黨軍數個整編師,雖然丟掉了數萬兵馬,但在國民黨軍內部看來,雖然代價大了些,但國民黨軍內部卻認為,對面的華東野戰軍傷亡肯定更大,加之山東解放區大部分地方已經被國民黨軍佔領,於是接下來國民黨軍集中主力,準備奪取山東解放區首府臨沂。

為了整個戰役的順利,國民黨軍進攻集團分為南線、北線,其中南線是以整編十九軍軍長歐震率領,統一指揮8個整編師,為了加強攻勢,蔣介石下令王耀武抽調一部分兵力參與作戰,在十分無奈的情況下,王耀武令第二綏靖區副司令以46、73、12軍作為輔助突擊集團,令以8個整編師的兵力,固守隴海、膠濟、津浦鐵路沿線,並以四個整編師的兵力駐紮魯西南地區,防止我軍逃逸。

事實上在整個作戰過程中,國民黨軍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那就是過高地估計了,我軍企圖固守臨沂的打算,在運動戰之中殲敵,是解放戰爭初期我軍制勝的法寶之一,因此我軍在戰前就制定計劃,將所部主力集中在臨沂以北的地區,以便於歐震集團露出空隙後,尋機殲滅敵一部,可惜的是,這一計劃因歐震集團過於警惕而未能成功。

於是我軍抽調主力於南線,誘李仙洲集團進攻,伺機殲滅李仙洲集團。事實上相比於南京蔣介石,王耀武對戰場態勢看得更為透徹,也意識到李仙洲可能成為了華野接下來的目標,因此下令李仙洲集團不要輕易南下。

可王耀武再聰慧,也扛不住蔣介石一道命令,也就此葬送了李仙洲大軍,更為關鍵的是,就連王耀武也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他認定華野不是傾巢而出進攻李仙洲,勢必還要分兵一部分把手臨沂,以王耀武的分析來看,即便李仙洲不小心進入我軍包圍,以7萬大軍整體實力計算,足以抵抗數天乃至數十天。

而令王耀武更沒想到的是,46軍軍長韓練成原本就為地下黨,在其刻意安排下,李仙洲大軍光是撤離就耗費了不少時間,戰前韓練成突然「失蹤」,導致了46軍最先潰敗下來,潰敗的士兵不斷後退,把整個集團衝的一片混亂,自相踐踏而亡者不計其數,甚至有士兵高喊:乾脆放下武器投降算了,整個萊蕪戰役,用了不到3天的時間,李仙洲七萬大軍全軍覆沒,戰後計點被俘的就有4.6萬人。

相關焦點

  • 德軍15歲士兵被捕,美國士兵給他選擇死法,男孩高喊4字活下來
    導語:德軍15歲士兵被捕,美國士兵給他選擇死法,男孩高喊4字活下來持續不間斷的戰爭會導致兵力不斷的縮減,這時候必須大量補充兵源才行,否則前線一旦頂不住壓力,那麼離失敗也不遠了。反觀德軍這邊就沒有樂觀了,大量士兵的傷亡,再加上本國人口的缺乏,使得希特勒不得不用上還未成年的「童子兵」。經過訓練之後,他們替代原來的後勤保障士兵,讓其奔赴前線作戰,有的童子兵因為比較出色的緣故,也直接被送到戰場上作戰,德軍以這樣的方式來減緩傷亡過大形成的壓力。
  • 大王莊血戰,中野華野四個團血拼國軍老虎團,附近的國軍被嚇投降
    雙堆集戰役發生在淮海戰役的第二階段,黃維率領的第十二兵團,下轄第十軍,第十四軍,第十八軍,第八十五軍,和一個快速縱隊,共12萬人,大部分為美械裝備,是蔣介石最精銳的一個兵團,其中18軍還是國軍五大主力之一,戰鬥力十分強悍。戰役開始,中原野戰軍動用全部兵力將12兵團全部包圍後,發現自己根本吃不下這支重裝集團,還有讓其突圍的風險。
  • 影視劇裡的國軍和真實的國軍 差了10086個楚雲飛
    然而,誰告訴你國軍的德械師跟二戰德軍長得一毛一樣的?鋼盔以下,通通都是影視劇魔改的。要是不說,誰能看出來這到底是南京還是史達林格勒……國軍當時的德械師,除了鋼盔和部分武器是德式的,其他都不是,制服還是中式立領的。
  • 印軍內再發慘案,士兵打死軍官拒絕投降,暴露底層士兵艱難處境
    ,隨後該名士兵逃至軍工廠內躲藏,並且拒絕投降。,而低種姓吠舍和首陀羅人群則只配擔任普通士兵。 由此我們也就看到了印度軍官與士兵在待遇上的天差地別,拋開高額的薪資和待遇不算,印度軍官都擁有由政府提供的位置最好,且家具設施齊備的住所、免費的食堂、俱樂部、體育鍛鍊設施,而相較於軍官,普通印度士兵的待遇就要差得多。
  • 瀘州高洞事件:12個敵軍士兵被殺,人們剖開其腹部塞進石頭後沉潭
    民國時期,瀘州就曾發生了一件因為不得民心,10多名士兵被村民殺死的「高洞事件」。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末期,國軍瀘永師管區補充團駐紮在如今的瀘州龍馬潭區石洞一帶。補充團的團部在石洞場上的張爺廟,所屬一個營駐紮在石洞場上牛市壩,該營營長名叫遊劍雄。補充團毫無軍紀,經常欺壓當地的百姓。遊劍雄帶著手底下的士兵吃霸王餐,聚眾賭博,包庇煙娼,甚至調戲女性和打罵村民。
  • 為什麼說黃百韜是國軍中的納爾遜
    堪稱軍人的典範他關心士兵,無微不至,一次納爾遜發現勝利號上一個小艇的軍士,忙於把郵件裝袋寄回英國,而忘記將自己的信件寄裝入時,立即指示「升掛信號,叫回郵船」。他說:「他說不定會在明天的戰鬥中犧牲。」
  • 1950年,解放軍抵達此地,國軍哭著說:你們怎麼現在才來換崗?
    隨著風雲變化,原本在塞圖拉駐守的清朝將軍和士兵也換成了國民軍隊。不管是清軍還是國軍,兩支隊伍雖然不是同一個時代,但是卻有同一個志向,就是做好邊境駐防工作。國軍在這裡穩紮穩打,任憑外界風雨交加,他們依舊巋然不動,屹立在祖國邊陲兢兢業業。
  • 為什麼古代日本士兵裝備的主要武器,是長槍而不是武士刀?
    對日本文化稍有了解的都知道武士刀是日本武士的象徵,也是目前世界三大名刀之一,其刀鋒利、快、狠具有許多優點,但就是這樣著名的刀在日本古代的戰場並沒有發揮的太大的作用,甚至並沒有配備軍隊,並非日本軍隊的主力武器,看過有關日本戰爭題材的電影都會發現,在古代日本戰國時期軍隊大規模作戰主要是士兵用長槍進行衝鋒,最主要的武器就是長槍、弓箭
  • 日軍投降時650多萬軍隊在同盟國六大受降區分布,向中國軍隊投降131萬
    第12軍在河南洛陽投降時,兵力有7.274萬人。第6軍在江蘇南京、安徽蚌埠投降時,兵力有18.12萬人;第20軍在湖南長沙投降時,兵力有7.018萬人;第11軍在江西南昌投降時,兵力有6.683萬人;第13軍在上海投降時,兵力有16.5萬人;第6方面軍直屬部隊在湖北武漢投降時,兵力有14.26萬人。即華中日軍合計約70萬人。
  • 日本宣布投降時,世界唯一不同意國家,提交戰犯名單是中國的4倍
    日本在近代史上可以說是一個充滿邪惡的國家,太平洋沿岸的許多國家都遭受了該島的公開挑釁甚至侵略,其中最大的受害者是我國, 14年的侵略戰爭給我們造成了巨大的損失,特別是在此期間日本侵略者在我國領土上犯下的惡行更加駭人聽聞,直到盟軍團結起來抵抗其擴張,它才變得越來越decade廢,甚至允許美國在被迫投降之前投下兩枚原子彈
  • 日軍投降後被遣送回國時,禁止攜帶這3樣東西,一經發現直接槍斃
    美國的宣戰讓日本投了大量的精力來對抗,太平洋戰場爆發之後,日軍基本將重點都放在這裡,不過因為武器裝備數量,資源等問題的確實,使得日軍也漸漸處於被動狀態,最後在美軍的攻勢下,只能退守回本島,依靠島上的地理位置來阻止敵人登島,美國方面眼看著進攻無果,直接甩了兩顆原子彈,加快了其投降的步伐。
  • 腦控武器:亦真亦幻有點「玄」
    這種通過記錄分析大腦信號來揣測他人的「心思」,進而翻譯成對應的命令來控制計算機的技術,與腦控武器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腦控武器是建立在對人腦信息進行獲取、解讀、傳播和控制基礎上的「制腦術」,通過「攻心為上」,直接影響和控制人類思維。據外媒報導,腦控武器甚至能產生致幻效應——可以讓戰場上的敵人在己方信號引導下繳械、投降。
  • 世界上已出現控制人腦的腦控武器雛形
    這種通過記錄分析大腦信號來揣測他人的「心思」,進而翻譯成對應的命令來控制計算機的技術,與腦控武器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腦控武器是建立在對人腦信息進行獲取、解讀、傳播和控制基礎上的「制腦術」,通過「攻心為上」,直接影響和控制人類思維。據外媒報導,腦控武器甚至能產生致幻效應——可以讓戰場上的敵人在己方信號引導下繳械、投降。
  • 鬼子最不願意公開的投降照片,沒有了當初的囂張跋扈,只剩下膽怯
    我今天想告訴大家的是鬼子不想公開的投降照片。 早就沒有氣焰了,我的腳嚇了一跳。 那麼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那麼,我們一起來看本篇吧!在核彈的威脅下,日本天皇終於宣布投降。 這樣的消息傳來後,很多士兵都不相信。 他們依然堅持自己的「決死忠誠」思想。 掏肚子自殺也不想投降。 但是他們慢慢發現了。 自己頑固抵抗,這是當時投降的士兵,安排得很順從。
  • 士兵口袋能放下兩架,重18克售價150萬
    士兵口袋能放下兩架,重18克售價150萬眾所周知,戰鬥機主要分為高空和低空作戰兩種,對於低空的戰鬥機主要以武裝直升機為主,這類武器可以完美的在低空配合地面部隊作戰。同時也可利用空中的優勢對敵人進行偵查,對於戰爭作用性不言而喻。
  • 軍長拒投降,斬日軍少尉頭顱掛城牆,激戰7晝夜,最終卻被上級槍決!
    在抗日戰爭時期,由於國軍內部派系鬥爭十分激烈,彼此沒有形成一支統一的軍事力量,導致了不少地方的將領沒在國府軍事委員會的掌控之下,導致了不少優秀將領慘遭冤殺!
  • 麥克阿瑟:相信我,這不是逃跑是向後進攻,士兵:糟老頭子騙人
    文\熊貓哥麥克阿瑟十分乾脆地說:「你可以告訴他們,趕到鴨綠江,全都可以回家。我保證說話算數,他們能夠同家人共進聖誕晚餐。」——《決戰朝鮮》1950年10月,志願軍越過鴨綠江,阻止住了聯合國軍的進攻,並消滅敵軍1.5萬人,維持住了朝鮮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