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以上人群每年需要給眼睛"拍個照",可以早期發現青光眼!

2020-11-23 江蘇網絡廣播電視臺

  3月10號到3月16號是第十二個世界青光眼周。與白內障相比,青光眼在我國知曉率低,致盲率卻很高。醫生提醒,要想在早期發現青光眼,最需要的就是每年記得給眼睛"拍個照"。 

  40歲以上人群發病率達4% 有症狀已是中晚期

  亮亮和小亮是一對雙胞胎,出生後七天,被診斷為先天性青光眼。家人沒有放棄,10年內,堅持為兩個孩子治療。現在,亮亮和小亮就讀於一所盲校,擁有一定的視力,生活上還可以幫助到其他盲童。

  亮亮和小亮的母親說:「以前他們一點也看不到,現在能看到一點光。」

  江蘇省人民醫院眼科主任醫師袁志蘭說:「對於這樣的孩子我們還是應該積極地搶救,能夠在很早期的時候給他做手術,能保持他一定的視力。」

  醫生介紹,青光眼,是由於病理性眼壓升高導致視神經萎縮,從而引起視力下降,是我國主要致盲原因之一。先天性青光眼發病率不高,更多人是在青少年、或成年後發病。一項在廣州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40歲以上人群,青光眼發病率達到4%。更為嚴重的是,青光眼早期漏診率高達90%。

  袁志蘭介紹:「很多青光眼早期沒有症狀的,沒有症狀他不會來看病,而青光眼等他看不見的時候,已經是晚期了。」

  醫生提醒,40歲以上人群,尤其是有青光眼家族史、糖尿病史、甲亢病史、近視600度以上或遠視500度以上人群,應每年照一張眼底照片、每年測一次眼壓。早期發現和治療,絕大多數患者可以終生保持"看得見"。

  此外,專家介紹,青光眼發病,除了遺傳之外,還與長期用眼不當、或長期情緒抑鬱有關。

  袁志蘭說:「比如講一些遠視眼,一些家裡有閉角型青光眼的人,他在看電影的時候,就可能誘發青光眼,跟情緒也有關係,情緒不好的時候,眼壓會升高,也可能會誘發青光眼。」

  預防青光眼,需要改變不良用眼習慣。對於長期使用電腦的人群來說,要做好三個"20":看20分鐘電腦、遠眺20秒、眨20次眼睛,讓眼睛能夠得到"休息"。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汪樂萍 編輯/韓瑜)

相關焦點

  • 看照片時她的眼前突然變暗了 姑娘患上青光眼一隻眼睛失明
    浙江在線11月13日訊(錢江晚報通訊員 蔣贇 記者 侯明明)聽著窗外淅淅淅瀝瀝的雨聲,瞥一眼熟睡中的2歲兒子,金華26歲的方小姐心塞得要命。  最近,她一隻眼睛失明,另一隻眼睛視力也大不如前。她在等待手術,最糟糕的可能是,她或許再也看不見這個世界。
  • 全國愛眼日:哪些人群需要定期查眼底
    日常生活中或者課間一定要多參加戶外活動,每天要確保至少2個小時。哪些人群需要定期查眼底?那麼,哪些人群需要定期查眼底呢?①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隨著病程的延長,會出現各種各樣的併發症,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就是糖尿病嚴重的併發症之一。研究表明,糖尿病5年以上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病率為44.4%,7年以上為56.0%。目前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早期發現及早幹預、早治療,有利於病變的延緩和控制。
  • 眼底一張照,眼病早知道!關注眼部健康,你要知道這些
    如果給眼底拍張照 不僅可以了解眼底結構 還能發現眼部疾病 並且判斷全身的健康狀態 每年6月6日是全國「愛眼日」 今年的主題是 「視覺
  • 頭痛眼脹要重視 青光眼早發現者不難治好
    據眼科專家介紹說,青光眼這個「小偷」的行徑很隱秘,大家總是在不知不覺中被「偷走」視力,一旦視力被「偷走」就找不回來了,後果很嚴重。 青光眼嚴重損害視神經 青光眼是一種引起視神經損害的疾病。
  • 王寧利:人工智慧助青光眼早篩更高效
    據統計,我國有2200萬青光眼患者,40歲以上人群的青光眼患病率為2.6%,致盲率為30%。青光眼還會造成嚴重的社會經濟負擔,在我國若對所有患者進行治療,估計直接花費可達150-180億美元,由青光眼致殘所造成的間接經濟損失更難以估量。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在每年3月設立了「世界青光眼周」,這也是全球為單一疾病設立周期最長的科普宣教活動。
  • 「科普」青光眼和白內障的區別,你分得清嗎?
    老年人才會得青光眼? 錯!大錯特錯! 四成青光眼患者年齡都在40歲以下,從幾歲的娃娃到八九十歲的老人都可能患病,致視力下降甚至失明! 在黑暗環境下長時間看手機更容易誘發青光眼。
  • 北京首大醫院眼科馬玲珍:高度近視的人需要警惕,青光眼就在你身邊
    如何早期發現高度近視合併青光眼呢? 青光眼是一個不可逆性的致盲性眼病。對於這個不可逆性的致盲性眼病早期發現就顯得尤為重要。青光眼有一些危險因素:比如說家裡有沒有人得青光眼、有沒有高度近視、有沒有高度遠視、有沒有糖尿病、高血壓等等。如果有這些危險因素就說是得青光眼的高危人群。 像這種情況就需要這部分患者能夠及時的提前的在醫院來。
  • 20歲少女自行滴眼藥水:患青光眼 近乎失明
    20多歲女生自行買眼藥水滴眼,半年後患上青光眼,幾乎失明。專家提醒,某些眼藥水含有激素,使用不當會造成眼壓升高。眼睛不舒服時,患者滴眼藥水需要在醫生指導下正確使用,並且不宜長期使用。
  • 40~74歲的人群中,有1.2億人需要做腸鏡!
    我國每1.5分鐘就有1人確診為結直腸癌,每3分鐘就有1人死於結直腸癌,每年結直腸癌新發近40萬例,發病率已高居世界第一。 中國40~74歲的人群中,約有1.2億人需要做腸鏡 2013年,一項73.8萬上海居民參與的結直腸癌篩查活動,共發現結直腸癌高危對象12.1萬人,陽性率達16.4%!
  • 青年人患晚期青光眼,視野損失可能仍毫無察覺
    原創 復旦青年 復旦青年「人類兩個眼睛,視野是也有重疊的。從生物進化來講,它是形成立體覺的重要基礎。早期慢性的青光眼損傷,恰恰好是在鼻側先受損,一個眼睛受損,另一個眼睛能夠補償,雙眼看時一點都發現不了。」
  • 我國青光眼患病率為2% 北京有青光眼患者42萬人
    央廣網北京3月5日消息(記者李單 通訊員梁亮亮)今年的3月8日至14日是世界青光眼周。青光眼已經成為國際上十分重視的一種眼部疾病。在宣傳周期間,北京市將開展青光眼科普宣傳活動,提高市民的對青光眼的認知,降低青光眼的危害。青光眼是排在全球首位的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也是一種發病極其隱匿的疾病。
  • 小心眼睛的頭號殺手,人類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
    青光眼是導致人類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總人群發病率為1%,45歲以後為2%。 青光眼症狀 急性閉角型青光眼 多發於中老年人,40歲以上佔90%,女性發病率較高。
  • 給視網膜「充電」3分鐘,可以挽救40歲以上視力衰退?
    通常,眼睛從40歲開始衰老。隨著視力下降,眼鏡成為眾多年過四旬的中年人的標誌性特徵。 近日,一項由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領導的研究發現,每天盯著深紅光線持續3分鐘,可以顯著改善40歲以上視力下降。
  • 兒童青光眼介紹|先天性青光眼|青光眼|視神經|-健康界
    早期輕微的視野缺損通常難以發現,如視神經嚴重受損,可導致失明。先天性青光眼大多出生時已存在。檢查發現角膜呈霧狀混濁直徑擴大一般超過11毫米,重者後彈力層有條狀混濁及裂紋;前房甚深;瞳孔輕度擴大;眼底:晚期者視盤蒼白並呈環狀凹陷;眼壓甚高;眼球擴大。
  • 小學生視力模糊滴眼藥水 眼睛永久性失明
    到醫院一檢查,孩子是得了青光眼,錯過最佳治療時間,已經徹底失明。  昨起至15日是第七個「世界青光眼周」,據介紹,青光眼是位居全球第二的「致盲殺手」,目前全球共有近7000萬青光眼患者,且數量呈不斷上身趨勢。醫生提醒,市民如發現眼睛不適眼壓異常,應及早就醫。
  • 青光眼:症狀與預防
    虹視及霧視均是青光眼比較典型的症狀,一旦出現要及時就診。 6 眼紅、流淚等刺激症狀 眼壓增高明顯時,結膜可出現混合充血(即結膜充血和睫狀充血),並可出現眼瞼紅腫、畏光、流淚等刺激症狀,患者可自覺「眼睛很紅,不停流淚,不敢睜開眼」。
  • 篩查因人因地 重點關注40 49歲人群
    南昌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陳幼祥教授 目前,我國結直腸癌5年生存率遠低於美國及日韓,85%以上的結直腸癌發現即已屬晚期,綜合治療後5年生存率仍低於40%,而早期結直腸癌治療後5年生存率可超過95%,甚至可以完全治癒。
  • 新研究發現每天看三分鐘「神秘」光,會改善40歲以上人群視力下降
    英國倫敦大學(UCL)最近在 《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期刊(美國最早出版的有關衰老的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一項研究,其領導的一個小樣本量(24人)研究表明:每天盯著長波長光(深紅色)三分鐘,可以「顯著改善」 40歲以上的人群視力下降的趨勢, 這是首次在人類身上發現該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