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929大客機,中國造不了所以找俄羅斯?航空專家:沒那麼簡單

2020-10-10 北方熱點陣地

近日傳出了CR929寬體客機項目出現分歧的消息,該寬體客機是由中俄兩國共同進行研發。此前在2019年時,俄羅斯聯合航空公司還透露CR929項目十分順利,中俄雙方甚至達成了共採購200架的軟合同。自2016年珠海航展上首次公開模型以後,CR929一直眾說紛紜,猜測很多,甚至有說法稱中俄在該項目上出現分歧、分道揚鑣,引發不小爭議。

有人稱中俄合作CR929,是因為中國沒有獨立設計寬體客機的能力,還有人稱這款客機的其他意義要大於實際意義。這些解讀實際上都非常片面,據觀察者網特邀航空專家石豪表示,實際上並沒有這麼簡單。

首先民航客機作為一種商品,自然要考慮到效益問題,2018年時中國的寬體客機佔國內運輸飛機總量的11%左右,據美國管理公司奧緯的推測數據:到達2029年中國的寬體客機運營數量能夠到達780架左右,同時期美國能夠達到1700架左右,而東歐地區(包括俄羅斯)卻只有254架寬體客機維持運營,可以說市場不大也不小。

中俄聯合研製CR929很可能是為了對成本和市場進行分攤,像波音787在研發成本就花費了320億美元,有專家分析787客機至少需要賣出1000架才能平衡項目支出,法國空客的代表作A380花了180億美元,也需要賣出500架左右才行。波音、空客都已屬於技術、口碑較為成熟的公司,未來CR929殺入國際市場時,想要大規模的從這兩家手中搶出銷售份額,不得不說存在很大的難度。

2019年已經提到中俄兩國達成200架的採購軟合同,就很大程度上的緩解的項目資金壓力,空客A380推出多年,迄今為止也只賣出了290架。CR929的飛控、氣動、航電以及機身材料都有大幅度提升,加上非常有特點的多電技術減少了機內的管路,提升安全性能;在關鍵性能方面不輸波音787和空客A380。雖然不可能讓其他航空公司大量替換已有的波音、空客產品,但替換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還是很有可能的,如果中俄兩國的200架訂單落實,銷售數量還算比較可觀。

同樣有人提出質疑:"為何C919就是中國獨立進行研發,難道C919就不需要分攤成本?"這樣的質疑就更是無稽之談,C919首先是一種窄體幹線客機,在2018年時中國國內就已經達到了2883架的窄體客機運營數量,等到C919真正成熟之後,即便按照三分之一的替換率去算也已經是近千架,並且隨著市場的需求的擴大,後續的數量將進一步增加,即便是不出口都已經能收回成本,這種情況下與其他國家合作開發的性價比不高。

中國民航市場的大量需求,讓波音和空客和兩家公司賺得盆滿缽滿,甚至對中國的市場產生了一定程度的依賴,近些年波音公司因為波音737頻繁墜機事件口碑受到嚴重影響,2020年為了維持運營不得不停掉波音747的生產線。中國民航的市場潛力和市場增量巨大,現在CR929項目因為出現分歧,能否成功下線還沒有定數,但C919已經註定不會輸。

編輯:北海

相關焦點

  • 中國造不了所以找俄羅斯?恐怕沒這麼簡單
    中國的第一款寬體客機為什麼要選擇與俄羅斯合作研製,CR929的未來又與C919有什麼聯繫,在本文中筆者想與各位讀者共同探討。CR929合作的關鍵——市場2017年,中國商飛(COMAC)與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集團(UAC)共同出資成立了中俄國際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CRAIC),研製寬體客機。
  • 中國造不了寬體客機所以找俄羅斯?恐怕沒這麼簡單 | 石豪
    CR929合作的關鍵——市場2017年,中國商飛(COMAC)與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集團(UAC)共同出資成立了中俄國際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又比如說:「找俄羅斯是因為自己造不出來」。但在筆者看來,這些猜測和觀點都沒有市場數據來的可靠。
  • 中國造不了寬體客機所以找俄羅斯?恐怕沒這麼簡單
    CR929合作的關鍵——市場2017年,中國商飛(COMAC)與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集團(UAC)共同出資成立了中俄國際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CRAIC),研製寬體客機。2018年,CR929展示樣機亮相珠海航展。
  • CR929大客機能去掉R嗎?俄羅斯要價太高,中國只能單飛
    然而由於CR929尚無力與波音和空客進行正面競爭,再加上俄羅斯國內經濟疲軟,民航市場需求量不大,因此該客機的主要訂單將來源於我國國內市場,所以俄羅斯要求分我國國內市場的蛋糕。,之所以找上俄羅斯,一是為了方便取得西方國際的適航證,二則是我們還有一些關鍵技術沒有突破,比如發動機。
  • 如果俄羅斯不願共享航發核心技術,CR929還有其他選擇嗎?
    ,中俄合研的CR929大客機項目或面臨停滯,對此有網友表示:繼此前美國威脅斷供C919發動機後,現在連俄羅斯也靠不住了,看來研發大飛機必須得靠自己,不過考慮到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的技術難度和不可替代性,如果俄羅斯不願共享航發核心技術,CR929還有其他選擇嗎?
  • CR929研製分歧嚴重,中國啟動B計劃,隨時準備單飛
    從市場角度來說,目前的分配方案是這樣的,中國負責CR929的國內銷售,而俄羅斯則負責CR929在俄羅斯和所有國外市場的銷售。這本是一個十分公平的方案,但是因為俄羅斯技術實力不強,參與建造的大客機不具備在國際市場上與波音777、A340競爭的實力,所以在可預見的未來,它在國際市場的銷售都很難會有起色。而俄羅斯國際,由於經濟不好,對CR929的需求也不高。
  • CR929 回歸C929—獨立自主,國產大客機終將飛上藍天
    今天,就讓我們簡單談談 CR929 項目合作受挫的原因。2014年5月,中國商飛公司與俄羅斯 聯合航空 製造集團籤署《新型遠程寬體客機項目合作備忘錄》,2016年,雙方籤署遠程寬體客機項目合資合同,聯合研製280座級雙通道民用飛機,可滿足全球國際間、區域間航空客運市場需求。
  • 強扭的瓜不甜—CR-929項目暫停,國產大客機將獨自單飛
    今天,就讓我們簡單談談CR929項目合作受挫的原因。2014年5月,中國商飛公司與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集團籤署《新型遠程寬體客機項目合作備忘錄》,2016年,雙方籤署遠程寬體客機項目合資合同,聯合研製280座級雙通道民用飛機,可滿足全球國際間、區域間航空客運市場需求。
  • 核心技術換不來,CR929因分歧嚴重暫停,C929回歸成必然
    據俄媒近日報導,中俄合作研製的CR929大型寬體客機因雙方出現嚴重分歧暫停,項目已經處於停滯狀態。CR-929中的C代表是中國,R代表的是俄羅斯,原本是雙方優勢互補的一個大型航空項目合作,目前已經完成了總體設計,曾經被認為比C919的發展前景更好。
  • 中俄CR929項目分歧嚴重?德媒:俄要學會讓步!怎麼回事?
    CR-929中的C代表是中國,R代表的是俄羅斯,原本是雙方優勢互補的一個大型航空合作項目,目前已經完成了總體設計,曾經被認為比C919的發展前景更好。早在5月份,雙方傳出在市場和技術轉讓問題上出現分歧,正在謀求折中解決方案,當時預測交付時間會延後到2029年,比原計劃晚了2年左右。現在看來,經過幾個月的談判仍然未能達成共識,說明該項目已經出現了巨大風險。
  • CR929發動機CJ2000進度超俄PD35,中國準備單飛
    項目上因何起分歧俄羅斯高昂的製造成本,以及電子設備方面的短板,哪怕是單獨研發出一款大飛機,也是不具備市場優勢的,所以跟中國的合作也就成了最佳的選擇。CR929製造項目可追溯至2014年,飛機將由中俄聯合研製,並在中國組裝。包含三級客艙的基本型CR929-600可容納280名乘客,航程可達1.2萬公裡。CR929系列還包括加長型(CR929-700)和縮短型(CR929-500)客機。
  • 求人不如求己,CR929項目再現僵局,中國B計劃隨時準備單飛
    本來計劃是這樣的分配的,我國負責國內的CR929銷售,俄羅斯則負責他們國家和國際的整體市場。但由於在俄羅斯,該款客機無法和波音777或者是A340競爭,所以銷售前景並不明朗,俄羅斯本土的話受限於經濟壓力,對CR929需求也並不大。
  • 俄拒絕轉讓核心技術CR929因分歧嚴重暫停C929回歸成必然
    CR-929中的C代表是中國,R代表的是俄羅斯,原本是雙方優勢互補的一個大型航空項目合作,目前已經完成了總體設計,曾經被認為比C919的發展前景更好。早在5月份,雙方傳出在市場和技術轉讓問題上出現分歧,正在謀求折中解決方案,當時預測交付時間會延後到2029年,比原計劃晚了2年左右。現在看來,經過幾個月的談判仍然未能達成共識,說明該項目已經出現了巨大風險。
  • CR929傳來好消息,中方總師透露:2045年前交付1000架
    12月9日在浙江省舉辦航空航天產業國際峰會上,CR929項目中方總設計師陳迎春透露,CR929大客機在2023年到2045年之間可以交付1000架。這是繼CR929飛機模型完成風洞吹風試驗之後傳來的最新消息,此前西方稱CR929項目,因中俄合作出現問題而被停止,完全是謠言。
  • 美媒嘲諷:中國造不了所以找俄羅斯!事情可沒這麼簡單
    從中國民航局給出的數據,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在國產飛機C919尚未成熟之際,我國大陸民航市場這塊大蛋糕,依舊被波音和空客兩家公司瓜分著,所以C919自從2008年立項至今始終關注度不減。從2010年C919客機1:1樣機亮相於珠海航展,就籤下100架訂單,截至2018年3月6日,中國首型中型客機C919已經與國內外28個用戶籤下訂單,前途一片明朗。由於中國航發局限性所在,C919能從美國、非洲市場上分得一杯羹,著實讓外界有些吃驚。儘管佔比不高,但這確實是C919的加分項。站在盈利角度,就算該客機不出口一架,商飛也穩賺不賠,畢竟我國大陸市場才是主體。
  • 中俄CR929大飛機項目,為何沒消息了?
    為何大飛機突然間沒消息了?有專家表示,由於俄羅斯不願共享航發技術,令好幾億投資全打水漂了。根據波音公司在2015年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未來20年,中國客機產業的市場值將高達4萬億美元,預計需求大約2000架各類型幹線客機,因而俄羅斯認為,一旦CR929大飛機項目研發成功,商飛公司將獨佔國內市場,俄羅斯會喪失主動權,所以在發動機技術上是藏著掖著,其實關於這點,俄羅斯顯然是多慮了
  • CR929項目受阻,俄羅斯不願分享技術,中國能否獨立研製?
    所以,在C919客機還在研製之時,2014年5月中國商飛就與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局決定合研首先,中國希望獲得俄羅斯在寬體客機領域上的先進技術(如發動機等),從而促進本國航空產業的快速發展,而俄羅斯則擔心核心技術外漏,中國不再依賴俄羅斯,以及想要更多的資金;
  • CR-929項目暫停,俄羅斯拒絕技術共享,中國能否獨立研製?
    而目前,在航空工業領域領先我國也只有美國、歐盟和俄羅斯,前面兩國合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只有俄羅斯是唯一一個可以合作的國家。在2018年的時候,C929的模型也首次公開對外展示,表明了我國和俄羅斯在大型幹線寬體客機市場的決心。但是也正當CR929客機項目按照預定計劃順利開展的時候,項目卻在今年陷入了停滯階段。據國外媒體近日報導,中俄CR929寬體客機項目已暫停,比之前的推遲交付看上去更加嚴重。而現在暫停的原因也很簡單,發動機技術分享和市場劃分問題。
  • 俄羅斯拒絕向中國提供技術,CR929項目又延期
    目前中國和俄羅斯企業在CR929的研發項目上存在分歧。分歧在於,中國企業希望學習CR929的生產技術,而俄羅斯企業不願與人分享,而希望通過中國企業獲取市場。CR-929客機的研發經費預計在130-200億美元之間,俄羅斯怎麼看都不算多,但他們真的拿不出那麼多錢。與中國合作將是俄羅斯的唯一機會,一方面,中國可以提供充足的研發資金和部分相關技術以支持其研發工作,另一方面,中國廣闊的國內市場有利於CR-929客機的銷售,為後續研發提供資金回流。單憑一架客機的製造,看看MC-21,在國際市場根本打不開的情況下,國內市場再飽和,基本上很難收回研發費用。
  • CR929研製進度緩慢,中俄大飛機之爭,技術、市場和貪心
    現階段,俄羅斯的大客機研製技術和經驗明顯比我國更強,我國除了正在研製的C919和失敗的運10項目並無其他大客機研製經驗。相較而言,俄羅斯繼承了蘇聯較為強大的民航工業,俄羅斯具備自主生產圖204、伊爾96這樣的大型客機技術和經驗。但俄羅斯人很清楚自己國內民航市場規模有限,因此俄羅斯想要通過CR929項目更多地參與到國內市場,並且俄羅斯對於大客機技術管控的非常嚴格,對於很多重要技術並不願意與我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