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
據俄媒近日報導,中俄合作研製的CR929大型寬體客機因雙方出現嚴重分歧暫停,項目已經處於停滯狀態。CR-929中的C代表是中國,R代表的是俄羅斯,原本是雙方優勢互補的一個大型航空項目合作,目前已經完成了總體設計,曾經被認為比C919的發展前景更好。早在5月份,雙方傳出在市場和技術轉讓問題上出現分歧,正在謀求折中解決方案,當時預測交付時間會延後到2029年,比原計劃晚了2年左右。現在看來,經過幾個月的談判仍然未能達成共識,說明該項目已經出現了巨大風險。俄羅斯方面拒絕轉讓核心技術,CR929項目完全有可能變成C929。
在歷史上,中國對外合作的大飛機項目包括麥道90、AE100等全部失敗,CR929很可能已經步其後塵。從理論上來看,CR929擁有非常好的市場前景,中國本身就是寬體客機最大的目標市場,俄羅斯擁有研製大飛機的豐富經驗。按計劃,CR929適合執飛中歐及亞洲區域航線,到2045年可以銷售800架左右,中俄雙方都將因此受益。不過,雙方的分歧在項目進入落實階段已經顯現,而且很難達成共識。
俄方負責人哈裡莫夫曾表示,俄羅斯方面希望不需要轉讓技術就能獲得中國市場,認為該項目的主要市場就是中國,拿到資金後可以發展自己的大客機項目。中國方面要求俄方轉讓核心技術,應該負責國際市場。也就是說,中方希望俄方轉讓核心技術,中方負責本國市場,俄方要負責中國之外的全球市場。俄方則認為該項目的最大希望就是中國市場,自己還有伊爾-96寬體客機,把本方利益建立在國際市場上並不成立,而且不願意轉讓技術。很顯然,俄方仍然把國產伊爾-96-400客機作為發展重點,CR929項目看上去更像是投機。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必然會獨立推進C929項目,自己幹真的能行嗎?
中國當時之所以選擇俄方合作主要基於兩點理由:一是俄羅斯方面有研製大型客體客機的經驗,包括伊爾96寬體客機和老舊的圖204。雖然這些經驗相當有限,但是仍然可以減少項目的整體技術風險;二是避免出現核心系統大比例依賴西方供應鏈的情況。C919一度對外國核心部件的依賴度高達90%,目前仍高達50%,說明建立大客機供應鏈需要很長的時間。CR929面臨的情況同樣嚴峻,特別是在發動機項目上容易被卡脖子。俄羅斯方面最讓中國看中的可能是PD-35發動機項目,也有可能有要求轉讓相關核心技術。
可以看出,中國與俄羅斯合作CR929的主要目標是降低項目風險,最看重的還是俄羅斯方面的設計製造經驗和發動機技術。中國有自己獨立研製大推力民航發動機的計劃,找俄羅斯合作就是為了加快項目進度和降低研製風險,一旦這兩個條件無法得到滿足,還不如自己單幹 。
中國獨立研製C929肯定會面臨更多困難,特別是獨立研製一款國產發動機需要十多年時間,目前來看也是唯一的選擇。按CR929目前的進度,要到2029才交付飛機,還是比較順利的情況,實際上還不如先通過國際項目招標選擇發動機,同時自己研製國產發動機來得靠譜。C919被卡脖子的也可能是發動機,目前長江-1000很快就能進入試飛階段,只要3-5年就能投入使用,說明這條路是成功的。C929如果也採用法國賽峰的發動機,那麼獨立研製在2029年首飛並不存在嚴重的技術困難。國產大推力發動機長江-2000項目也比較順利,目前已經進入了整機裝配階段,研發進度比俄PD35並不落後太多,到2029年堪用也是比較現實的。
綜上,如果與俄方合作沒辦法降低項目風險,加快項目進度,中國根本沒必要著急推進CR929。不管CR929項目如何發展,商飛完全有理由做好自己推進C929項目的準備。如果俄方並不願意用技術換市場,中方頂多晚幾年推進C929,技術和市場都是自己的,名字看上去也讓人順眼很多,這才是正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