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個試管嬰兒、現年28歲的路易絲·布朗經過自然懷孕和順利分娩,於1月10日產下一名男嬰。路易絲和丈夫都欣喜若狂。
1978年路易絲以試管嬰兒的方式在英國出生,震驚了世界。在試管嬰兒之後,人工生殖技術又有了長足的發展,隨之而來的還有其他令人心驚肉跳的項目,複製人、利用轉基因培養超人、培養人畜混雜的胚胎或後代。
所有這些當然不可避免地讓人產生疑問:人工生殖技術究竟是科技送給人類的禮物還是災難?
對這種災難的擔心是自然的,但是就人、生物和自然進化的角度來說,其實有兩大因素制約著人工生殖技術向災難發展。其一是人類社會的倫理、法律,也就是人類規範自身行為方式的準則。其二是自然進化的法則。因為人類只是在模仿自然,而無論人的探索和模仿有多麼高明,都高不過自然進化的巧奪天工和精湛嚴密。以人類模仿自然生育成功率最高的試管嬰兒為例,在技術水平最高的英、美等國,成功率也不超過37%。
也許,人類的探索總有一天會達到逼真地全面地模仿自然,然而考慮到這種模仿所要付出的時間和物質成本,那麼究竟是自然方式好,還是人工的方式為佳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當千百萬年的自然進化賦予了我們一個最佳生育方式時,又有多少普通人會青睞那種費力費時費錢的人工生殖呢?路易斯現在的回歸自然生殖就是最好的證明。
而且,今天的人工生殖技術只不過是人類生殖中的個別與普遍的關係。在這種關係中,普遍和一般當然是人們的首選,而只有那些無法以自然方式生育的人才會求助於人工生殖技術。所以,人工生殖技術永遠不會成為自然生殖方式的革命,而只不過是治癒疾病的一種手段。
明了了這一點就也可以隨之理解,儘管有人放言利用人工生殖技術去複製人或創造超人,他們既過不了人類社會的倫理文明這一關,也過不了自然的關隘和檢驗,確切地說是比不過自然的傑出、合理和優異。
現在,世界上首個試管嬰兒以自然的方式生產後代似乎為人們的疑問做出了回答:人工生殖技術對人類只能是一種禮物,而非災難。畢竟,自然的方式才是人類最佳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