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最可怕是什麼?大多數人會認為是黑洞,其實黑洞並沒有人們想像中的那樣可怕,雖然黑洞號稱連光都可以吞噬,以至於很多人已經將黑洞打上了危險的代名詞,但只有不了解黑洞的人才會這樣認為。事實上只要不靠近黑洞就不會有任何影響,同時黑洞也代表著新生,它甚至是宇宙形成的基礎。
黑洞締造了星系,如我們熟知的銀河系中心就存在著一個巨型黑洞,黑洞憑藉它那超強的吸引力讓星系有序的運行著。黑洞是只有靠近才會十分可怕,但有些天體即使不靠近也非常的恐怖。
如同樣存在於星系中心的類星體(類似恆星的天體),雖然類星體的核心也存在黑洞,但嚴謹來說類星體並不是黑洞,而是黑洞在吞噬恆星這一過程中釋放的出大量能量,這種能量很恐怖,只要星體稍微被波及就會瞬間分解成碎渣,一同被吸入到黑洞中。

同樣危險的還有超星系爆發、中子星碰撞等,它們不會與黑洞有關,但產生的伽馬射線暴被稱為生命毀滅的一大殺手,這種等級的伽馬射線暴是一束瞬間超高能電磁輻射波,短暴只有幾毫秒、長暴則有幾秒鐘,長暴的強度比短暴要高2000倍。短暴可能只會導致整顆星球的生命滅絕,長暴很則可能直接貫穿星球,於是科學家就曾提出過一種理論,那就是恐龍滅絕的原因很可能就是這樣的一束短暴射線導致。這種恐怖的射線對於今天的人類仍束手無策,原因在於這種射線根本無法預知,它的速度就是光速,我們看到它時就已到達地球,甚至連給你反應的時間都沒有,因為見之即死。

不甘示弱還有中子星,中子星是除黑洞外密度最大的天體,一般由一顆質量超大的恆星坍塌而成。中子星的密度極大,如果從中子星挖下一塊一平方釐米的物質,經稱量可以達到十億噸,相當於6/1個地球的重量。密度大所帶來的後果就是壓強也大,在中子星表面10釐米高的地方扔下一顆小石子,在落到表面時這顆小石子的速度就會被加速到10萬公裡/小時,並且造成的威力相當於5000萬噸TNT釋放的能量。中子星的溫度也高得嚇人,其表面溫度就超過了1000萬攝氏度,中心溫度更是超過了60億攝氏度;如此對比,太陽的6000攝氏度表面和2000萬的中心溫度根本算不了什麼。

我們之所以害怕黑洞是因為它的神秘,當我們還無法用現有的理論去解釋掉入黑洞會發生什麼時,人們對未知的恐懼心理就展現出來;中子星雖然可怕,但由於我們看得見,就會不由自主地認為可以從其中逃離。黑洞一般都很大,銀河系中心的黑洞比太陽還要大400萬倍;類星體比銀河系還要小,但其釋放的能量反而是銀河系的數千倍以上,超強的亮度能讓我們在數百億光年外也能觀測到。類星體的中心一般存在著一顆或幾顆超大質量,也正是如此才讓類星體成為宇宙中最致命的存在之一。

人類是脆弱且渺小的,可能在離開了地球母親的保護我們將舉步難行;但人類又是偉大的,我們可以運用智慧的大腦創造一切,並順利地將人類自己送進太空。人類的壽命很短,但人類會一代又一代的更迭,直至解開宇宙的奧秘,儘管前路漫漫艱苦未知,但我們仍然會為了真相永不退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