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3英語流利閱讀筆記:科學家即在銀河系中首次「觀測」到黑洞

2020-12-06 核桃和桃
Scientists close to first sighting o

本文分享微信學生工人個人學習筆記,請勿用於商業或其他用途。

內容簡介:

Scientists close to first sighting of black hole in the Milky Way

科學家即將在銀河系中首次「觀測」到黑洞

Astronomers attempting to capture the first images of the black hole at the heart of the Milky Way have given early hints that the ambitious project has been successful.

天文學家試圖捕捉位於銀河系中心的黑洞的第一批圖像,他們提前給出了暗示:這個雄心勃勃的計劃取得了成功。

The observations, by the Event Horizon Telescope, are expected to be unveiled in the spring in one of the most eagerly awaited scientific announcements of 2019.

Now, a senior scientist on the project has said 「spectacular」 data was gathered during observations of two black holes: Sagittarius A*, at the centre of the Milky Way, and a supermassive black hole called M87 in the Virgo cluster of galaxies.

來自事件視界望遠鏡(EHT)的觀測結果有望在今年春天的科學發布會上公開,這將會是 2019 年最受期待的發布之一。

該項目的一位資深科學家說,目前已經通過對兩個黑洞的觀測,收集到了「驚人的」數據,這兩個黑洞分別為:銀河系中心的人馬座 A* 和室女座星系團中一個叫做 M87 星系黑洞的超大質量黑洞。

Prof Peter Galison, who is involved in the project, said that, if successful, the EHT’s first image would become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in the past 50 years of astronomy. 「It’s an extraordinarily ambitious project,」 he said.

參與該項目的彼得·蓋裡森教授說,如果成功的話,EHT 的第一張黑洞圖像將成為 50 年以來天文學中最重要的圖像之一。他說:「這是一個極其雄心勃勃的項目。」

There is little doubt about the existence of black holes. Until now, a black hole has never been directly observed. The main barrier is that black holes are so compact that a telescope roughly the size of Earth would be required to see even the nearest one.

黑洞的存在是毫無疑問的。但直到現在,黑洞還沒能被直接觀測到。主要的障礙是,黑洞太過緻密,以至於即使是離我們最近的黑洞,都需要一個大約地球大小的望遠鏡才能觀測到。

The EHT gets around this by linking together 15-20 telescopes. It uses a technique known as interferometry, in which astronomers on different continents simultaneously observe the same object, then combine the collected data on a supercomputer.

而 EHT 通過連接 15-20 個望遠鏡來巧妙地應對這一問題。它使用了一種被稱為「幹涉測量術」的技術,用這種技術,在不同大陸的天文學家可以同時觀測同一目標,然後將收集到的數據組合在一臺超級計算機上。

Detailed observations will also be made of dramatic jets of material that are thrown out from some black holes. It is not clear whether Sagittarius A* has jets—it is possible that they are too feeble to have been spotted previously—and the EHT could resolve this question.

(天文學家)還將詳細觀察從一些黑洞中噴射出的壯觀的噴流物質。目前尚不清楚人馬座 A* 是否有噴流,因為它們可能太過微弱,以至於之前從未被發現,而 EHT 也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詞彙詳解:

1. black hole黑洞

2. at the heart of…:在…的中心

3. unveil [n'vel]

vt. 使公之於眾,揭開;揭幕

vi. 除去面紗;顯露

例:Mr. Werner unveiled his new strategy this week.

沃納先生本周公布了他的新策略。

4. be involved in

牽涉;涉及;參與

5. barrier ['br]

n. 障礙物,屏障;界線

vt. 把…關入柵欄

n. (Barrier)人名;(法)巴裡耶

The main barrier 主要困難,主要障礙

6. gets around

解決,應付;(消息)傳開;避開(法律);四處走動

None of these countries has found a way yet to get around the problem of the polarization of wealth.

這些國家均未找到一個方案來解決貧富兩極分化的問題。

7. simultaneously [sml'tensl] 同時地

8. feeble ['fib()l]

adj. 微弱的,無力的;虛弱的;薄弱的

[比較級 feebler 最高級 feeblest ]

例:He told them he was old and feeble and was not able to walk so far.

他告訴他們自己年老體弱,不能走那麼遠。

相關焦點

  • 「看見」黑洞!科學家首次觀測到黑洞天體可見光
    這是人類首次確認到來自黑洞周圍發出的可見光信號北京時間1月25日消息,近日,一個由日本科學家領銜的國際天文學家小組宣稱,他們首次觀測到從一個黑洞周圍發出的暗弱可見光。事實上,只要使用一臺中等口徑的天文望遠鏡,任何人都能夠親眼目睹這道亮光。科學家們表示,此次觀測到的亮度變化顯著的這一可見光信號將有助於我們加深對於物質盤旋落入黑洞過程機制的理解。
  • 英媒:科學家首次觀測到銀河系巨大氣泡中的可見光
    參考消息網6月9日報導英媒稱,人類觀測到了神秘宇宙氣泡發出的光。據英國科學新聞網站6月8日報導,科學家首次觀測到了費米泡——位於銀河系平面兩側的巨大氣團——發出的可見光。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天文學家達內什·克裡希納拉奧和同事們在6月3日舉行的美國天文學會在線新聞發布會以及5月29日發表在阿奇夫論文預印本網站上的一篇論文中描述了這一發現。報導稱,費米泡最初是在2010年被觀測到的,釋放出被稱作伽馬射線的高能光。這兩個高達2.5萬光年的巨大氣泡被認為是銀河系中心古老氣體爆發的遺蹟。
  • 近日,首次觀測到一顆恆星環繞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運行。
    外媒的《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雜誌發表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天文學家利用歐洲南方天文臺望遠鏡(一款位於智利阿塔卡馬沙漠的全能望遠鏡)首次觀測到一顆恆星環繞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運行,運行軌跡猶如舞動的「玫瑰花結」,而這也正好符合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預測結果。
  • 黑洞「自相殘殺」!科學家觀測到罕見一幕
    近日,科學家觀測到一個罕見的現象,兩個互相靠近的黑洞正在被彼此吞噬,這一現象引起了科學界的注意!據了解,科學家通過美國宇航局的斯皮策太空望遠鏡觀測到這一令人震驚的事件:一個超大質量黑洞(SMBH)被另一個經常穿過其吸積盤的黑洞圍繞。這個超大質量黑洞圍繞一個更大質量的黑洞運行,每12年撞擊一次吸積盤。每當這種情況發生時,就會產生比銀河系所有恆星加起來還要亮的閃光。
  • 銀河系中心黑洞突然射出一道強光:科學家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據外媒BGR報導,像許多星系一樣,銀河系中心被認為也存在一個超大質量黑洞,即所謂的人馬座A*。
  • 三十載磨一劍,首次觀測到恆星繞黑洞的進動
    正文譯自:https://www.eso.org/public/news/eso2006/史瓦西進動的藝術想像圖 (Credit:ESO/L.Calçada)歐洲南方天文臺的「甚大望遠鏡」(Very Large Telescope, VLT)進行的觀測首次揭示出,一顆圍繞銀河系中心處超大質量黑洞轉動的恆星,正如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所預測的那樣運動。
  • 科學家觀測到持續10年的「超級黑洞心跳」
    近日,中國和英國的科學家所組成的科研團隊在黑洞研究中取得了新的突破,他們發現了迄今持續最久的超大質量黑洞的「心跳」。據了解,這個特殊的黑洞是一個距離地球6億光年,具有200萬個太陽質量的超大質量黑洞。研究人員通過在2007年和2018年兩個階段對其進行觀測,發現了這個超大質量黑洞的X射線準周期振蕩信號,也就是黑洞的「心跳」。相隔10年之久,它的「心跳」依然存在,其信號甚至比10年前更強。這是目前科學家們觀測到的超大質量黑洞心跳信號的最長持續時間。
  • 與相對論契合:科學家首次觀察到一顆圍繞超大質量黑洞「跳舞」恆星
    天文學家使用超大望遠鏡,首次觀測到一顆圍繞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跳舞」的恆星。這個發現與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契合。歐洲學術期刊《天文與天體物理學》雜誌4月16日發表了這份科學報告。據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通過電子郵件的文告說,這項觀測是通過歐洲南方天文臺(ESO)的超大望遠鏡(VLT)重力儀器進行的。參加這個項目的科學家主要來自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巴黎天文臺,巴黎文理研究大學,格勒諾布-阿爾卑斯大學。
  • 距地球十億光年外,科學家觀測到了罕見的三個黑洞碰撞,十分壯觀
    黑洞被科學家提出之後,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科學家都在積極觀測星空,期望能夠找到這種不可思議的特殊天體。通過大量的觀測,科學家發現像銀河系這樣的大星系中心存在的強大質量非常符合傳說中的黑洞,於是經過一系列的詳細觀測,科學家終於證實了黑洞的存在。
  • 首次公布銀河系中心黑洞Sgr A*的照片?
    儘管新聞稿沒有明確說是發布黑洞照片,但EHT的主要科學目標之一就是拍攝黑洞。Credit:https://eventhorizontelescope.org/science新聞發布會將同時在布魯塞爾(英語),靈比(丹麥語),聖地牙哥(西班牙語),上海(普通話),東京(日語),臺北(普通話)和華盛頓特區(英語)進行。
  • 世界上首張黑洞圖像出爐:找到黑洞是前提,觀測可追溯到90年代
    經過歷時兩年的觀測、數據分析與驗證,首張黑洞圖像終於在北京時間4月10日晚上9點公布:人類首次利用一個口徑如地球大小的虛擬射電望遠鏡,在近鄰巨橢圓星系M87的中心成功捕獲世界上首張黑洞圖像。   這個經常出現在科幻小說與電影中的神秘天體終於露出真容了。
  • 2020年人類首次觀測到銀河系內快速射電暴,有「中國天眼」功勞!
    新華社1月18日報導,作為2020年《自然》十大科學發現之一,人類首次觀測到銀河系內快速射電暴。這其中,就有「中國天眼」的功勞。  快速射電暴,被科學家形象地稱為宇宙中的「閃光燈」,一些天文愛好者甚至猜測它是「外星來電」。
  • 銀河系中心黑洞磁場首次被發現
    「那些磁場在到處跳舞」 銀河系中心黑洞磁場首次被發現 2015-12-05 科技日報 常麗君 【字體:大 中 小】
  • 中國觀測到超大質量黑洞的心跳,宇宙是生命體嗎?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12日發布消息說,天文學家自從2007年首次發現被形象稱為「黑洞的心跳」——來自一個超大質量黑洞的X射線準周期震蕩信號,時隔十幾年之後,當天文學家再次有機會觀測這個黑洞時2007年,科學家們利用歐洲空間局的XMM-牛頓衛星,首次發現這個黑洞的X射線輻射具有1小時左右的周期性震蕩信號。
  • 科學家觀測到中子星與黑洞碰撞產生的引力波
    2015年,科學家首次發現由兩個黑洞碰撞形成的引力波現象。從那時起,引力波的探測變得越來越陌生,科學家迫切希望揭曉其中謎團,目前一支研究小組宣稱,首次探測到有比已知最大中子星更大、比已知最小黑洞更小的天體碰撞產生的引力波。
  • 「口徑如地球直徑」的望遠鏡觀測到了黑洞
    科技日報訊 (侯樹文記者王春)「如果一個物體足夠重、足夠小,引力會超過任何其他力,物質會一直塌縮,形成黑洞!此時即使光子也無法逃脫它的引力束縛。」這是廣義相對論下對黑洞的解釋。一直以來,如何運用高解析度的望遠鏡觀測到黑洞是天文學家思考的科學問題。
  • 2020年人類首次觀測到銀河系內快速射電暴有「中國天眼」功勞
    作為2020年《自然》十大科學發現之一,人類首次觀測到銀河系內快速射電暴。這其中,就有「中國天眼」的功勞。  快速射電暴,被科學家形象地稱為宇宙中的「閃光燈」,一些天文愛好者甚至猜測它是「外星來電」。這是因為它雖然僅持續幾個毫秒,卻可以在這麼短時間內,把相當於地球上幾百億年的發電量,完全以不可見的無線電波釋放掉。
  • 諾獎快評|從廣義相對論到銀河系的中心:直擊黑洞的奧秘
    @清華大學天文系副教授 蔡崢Genzel使用了亞毫米波射電幹涉儀,於1996年首次提出銀河系中心黑洞的質量在(2.5±0.6)*10^6個太陽質量的尺度上。通過高解析度的觀測手段,觀測銀河系中心周圍恆星的運動推測出銀河系中心黑洞的質量。
  • 英媒:科學家首次用尖端事件視界望遠鏡嘗試拍攝黑洞邊緣
    參考消息網4月10日報導 英媒稱,圍繞黑洞的未解之謎可能終於要被解開了。天文工作者不久將首次嘗試聚焦於這種天體現象的邊緣。據英國《每日快報》網站4月5日報導,研究人員將利用事件視界望遠鏡來設法了解銀河系核心的黑洞。這個黑洞即「人馬座A*」,其質量是太陽的400萬倍。
  • 臻材時料|今日諾獎:從廣義相對論到銀河系的中心,直擊黑洞的奧秘
    @清華大學天文系副教授 蔡崢Genzel使用了亞毫米波射電幹涉儀,於1996年首次提出銀河系中心黑洞的質量在(2.5±0.6)*10^6個太陽質量的尺度上。通過高解析度的觀測手段,觀測銀河系中心周圍恆星的運動推測出銀河系中心黑洞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