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性中藥該如何煎煮?

2021-01-08 半月談網

受訪專家/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藥學部主任中藥師 唐洪梅

我們服用中藥時,難免醫生會在處方中開具「有毒性」的中藥材。別被它的「毒」嚇到,用對了的話對許多疾病的治療都有卓越的效果,特別是惡性腫瘤、白血病、類風溼、糖尿病併發症等疑難病。但是如果使用不當很容易出現毒副作用,甚至危及生命。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藥學部主任中藥師唐洪梅接受羊城晚報採訪,特別介紹了如何正確煎煮有毒性的中藥材,在保證毒性療效的前提下降低毒性中藥毒性。

【久煎】

唐洪梅介紹,久煎是降低中藥毒性最常用的方法,隨著煎煮時間的延長,毒性成分轉化或隨蒸汽逸出。例如川烏、草烏為中醫治療風溼性關節炎的常用中草藥,常因煎煮方法不當或時間過短而服用後致急性烏頭鹼中毒。烏頭類藥物宜先煎、久煎,煎煮1小時以上,可降低其毒性。烏頭類藥物含有毒性大的雙酯型生物鹼,烏頭鹼化學性質不穩定,經加熱水煮後,易水解成毒性較小的單酯性烏頭原鹼,烏頭原鹼毒性為烏頭鹼的二千分之一,而強心作用增強。

又如細辛中的有效成分主要在其揮髮油中的甲基丁香酚,其中還有毒性成分黃樟醚。由於黃樟醚的揮發性遠高於丁香酚,細辛全草經過30分鐘的煎煮,煎液內揮髮油中有毒成分黃樟醚的含量,隨著煎煮時間的延長而較快降低,而揮髮油中含量最高的主要成分之一的甲基丁香酚含量的下降速度較黃樟醚慢,所以煎液中仍保留著足夠量的有效成分甲基丁香酚,而有毒成分黃樟醚的含量已顯著降低,不足以引起毒害。

【輔料】

唐洪梅介紹,除了久煎外,用輔料煎煮藥物也是常用的減毒手段,漢代名醫張仲景常以蜜煎烏頭、甘遂即制緩其毒性,最典型的方劑為治療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治的大烏頭煎,方中大劑量地使用烏頭,採用「烏頭大者五枚」。為了避免中毒,仲景採用了特殊的煎法,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再用蜜二升煎煮,煎令水氣盡,取二升」,烏頭桂枝湯也是用蜜來煎煮。這一方法至今也為許多喜愛用附子、烏頭的所謂「火神派」醫家所採用。又如甘遂半夏湯、己椒藶黃丸、十棗湯、葶藶大棗瀉肺湯均為逐水峻劑,,可以用白蜜制其烈性。

在久煎的過程中,煎煮時間的長短受到毒性中藥味數、用量及與其它中藥配伍的影響。如果方劑中有毒性中藥味數多或用量大,而且在該方劑中沒有能解毒或能抑制其毒性的中藥,則需要煎煮的時間就長,煎藥時加水量就大;相反,方劑中有毒性的藥物味數少或用量小,或在該方劑中配伍了能解毒或能抑制其毒性的藥物,煎煮時間相對較短,加水量也相對較少。

提醒: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我們常採取先煎久煎來降低中藥毒性,但有的藥物,如廣豆根,其毒性卻隨著煎煮時間的延長而增加。毒性中藥的煎煮方法是保證毒性中藥用藥安全必須注意的問題之一。由於不合理使用毒性中藥而引起的中毒事件,往往是由於醫師或藥師沒有把毒性中藥合理使用方法向患者交代清楚,以及患者自行服藥等原因造成的。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半月談網"的所有作品,均為半月談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任何報刊、網站等媒體或個人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 連結、轉帖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如需授權,點擊 獲取授權

相關焦點

  • 毒性中藥該如何煎煮?專家:久煎是常用方法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藥學部主任中藥師唐洪梅接受羊城晚報採訪,特別介紹了如何正確煎煮有毒性的中藥材,在保證毒性療效的前提下降低毒性中藥毒性。   【久煎】   唐洪梅介紹,久煎是降低中藥毒性最常用的方法,隨著煎煮時間的延長,毒性成分轉化或隨蒸汽逸出。例如川烏、草烏為中醫治療風溼性關節炎的常用中草藥,常因煎煮方法不當或時間過短而服用後致急性烏頭鹼中毒。
  • 中藥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抗癌中藥要煎煮足夠時間減輕毒性
    看過中醫的人可能都會注意到,如果是自煎中藥,醫生一般都會根據中藥的藥性和疾病治療需要,交代煎煮的注意事項。今天特別提醒大家兩件事: 不能用一次久煎代替二次煎煮 通常,一副中藥需要煎煮2次,將前後2次湯液混在一起喝。
  • 中藥「附子」毒倒倆老太 煎煮需2小時以上
    附子這味中藥毒倒的可不止崔老太一個人。星期一上午,家住城西的劉老太被120送進了醫院。劉老太今年75歲,因為想治高血壓,吃了含有附子的中藥。她吃的附子還是生附子,毒性更大,來的時候已經中毒昏迷了。「劉老太吃的附子劑量不大,只有5克,但因為是生附子,沒有經過炮製,就好比河豚沒有處理過,毒性比較大,所以中毒了。」方芳醫生說,「還有一點,劉老太也是陰虛體質,不適合服用附子。」
  • 由馬兜鈴酸毒性說開去——如何正確認識中藥毒性!
    因此對馬兜鈴酸毒性、以及由此延伸出的中藥毒性這件事兒,有些不得不說的話。一、中藥或有毒當前很多人存在一種認識誤區,就是中藥安全、無毒。但實際上,中醫從來沒有這麼說。確實有很多中藥是無毒的,或者毒副作用是不明顯的。
  • 中藥煎煮方法不當把藥熬糊,咋整?收好這份中藥的正確煎法
    我們都知道湯劑是中藥最為常用的劑型之一,它的製作對煎具、用水、火候、煮法都有一定的要求。若煎煮器皿選擇不當、加水量過少、火力過猛、煎煮時間過長或特殊藥物的煎煮方法不當,都會導致把藥熬糊。中藥煎煮需要注意些什麼?膠狀中藥又該如何煎熬?
  • 中藥煎煮需要多長時間呢
    大家都知道中藥與西藥最大區別,西藥只起到對疾病帶來治標作用,而中藥在其服用既可治標又可治本的極大作用,但中藥需要一定的煎煮才能達到對身體起到極大的藥效價值,相信這是有進行中藥煎煮病人所不了解和重視的。那麼,中藥煎煮需要多長時間呢? 一般中藥首煎從沸騰起計算約需半小時,第二煎則可略長10分鐘。
  • 中藥如何服用 正確的方法是什麼
    中藥治病,對我們的身體都非常的好了,健康的保養好身體是對自己和家人負責的。如果身體不好的話,肯定會影響自己的工作和學習的。那到底該怎么喝中藥,中藥有毒嗎,會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呢,中藥的禁忌有哪些以及煎煮中藥的注意事項是什麼。
  • 中藥, 您用對了嗎?
    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中藥知識您了解多少?知道如何正確服用中藥嗎?以下便介紹一些中藥相關知識,讓更多人走近中醫中藥、認識中醫中藥,感受中醫中藥知識的神奇魅力。炮製後的中藥材有的降低或消除了藥物的毒性或副作用;有的改變或緩和了藥物的性能;有的增強了藥效;有的滅活了內在的活性酶,使有效成分不被分解;種子類中藥材經炒制後種皮破裂,便於有效成分釋出,等等。因此,大家應選用中藥飲片而慎用未經炮製的中藥材,以達到安全有效的目的。
  • 與傳統煎煮法相比,現代中藥提取技術具有哪些優勢?
    【製藥站 技術文章】中藥成份十分複雜,需要靠提取其有效成分並進一步加以分離、純化,才能得到有效單體。中藥提取就是利用一些技術提取其中有效成份,使得中藥製劑的內在質量和臨床治療效果提高,使中藥的效果得以發揮。
  • 中藥有沒有毒 服用中藥這些要知道
    中藥對於治療疾病是很有幫助的,若是出現生病的情況,選擇中醫治療是非常不錯的選擇。但是吃中藥的話,會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呢?小編給大家講講中藥有沒有毒、中藥的禁忌有哪些以及煎煮中藥的注意事項是什麼。離開中醫的指導,亂用或濫用中藥,就容易出問題。如果在醫生指導下,按照安全劑量、用藥時間服用,就不會引發毒性反應。
  • 中藥還能吃嗎?
    又如,細辛在用於止咳時,常與麻黃等藥配伍使用,如醫聖仲景小青龍湯,由麻黃、細辛、炙甘草、白芍、乾薑、桂枝、五味子、法半夏 8味中藥組成,文獻報導,此方煎煮後的藥液中僅檢出微量的鹽酸麻黃鹼,並未檢出馬兜鈴酸的含量,這可能是麻黃鹼與馬兜鈴酸起中和反應而降低了其毒性所致,也可能是甘草在調和藥性方面起了一定的解毒作用。
  • 中藥儘量別打粉吃
    看中醫吃中藥,是現代人治病、保健的方式之一。煎煮一副中藥通常需要浸泡、煎煮、過濾,過程長達2~3小時。特殊的中藥還需要經過先煎、後下、另煎等處理,才能使有效成分溶出,保證藥效發揮完全。但很多患者因工作忙、煎煮服用不方便,選擇將中藥打粉後衝服或裝入膠囊。
  • 吃中藥吃出腎衰竭!警惕:吃中藥的5個誤區,一定不要犯
    在很多人的觀念裡,中藥是沒有副作用的,可以放心使用。但是是藥三分毒,中藥也屬於藥品的一種,同樣是有副作用的。而腎是我們主要的排洩器官,如果服用的中藥含有毒副作用,很容易導致這些毒素在腎中殘留,導致腎損害。
  • 傷腎藥物名單:這些中藥可能會把腎臟「毒壞」,一定要謹慎!
    [最近感冒了,自己熬了點中藥吃,但好像沒什麼作用,好難受啊...][自己熬中藥嗎?你是怎麼煮的呢,我可聽說不同的煎煮方式也會影響藥效的。][還能怎麼煮,拿煲湯的鍋煮唄!][這你就不對了,怎麼能用煲湯的鍋煮中藥呢?][那應該怎麼煮啊?]
  • 不是所有中藥都適合打粉吃 切記以下幾點 !
    不是所有中藥都適合打粉吃 切記以下幾點 !煎煮一副中藥通常需要浸泡、煎煮、過濾,過程長達2~3... 採訪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藥學部中藥師夏婕妤看中醫吃中藥,是現代人治病、保健的方式之一。煎煮一副中藥通常需要浸泡、煎煮、過濾,過程長達2~3小時。
  • 中醫談中藥毒性:所有的藥都是毒
    如何跳出「陰謀論」和「媒體大戰」來看中醫中藥,2014年4月23日,蝌蚪五線譜記者約訪了協和醫院中醫科副教授尹德海。所以,為了順利進行採訪,記者建議:「讓我們跳出陰謀論和媒體大戰吧,就從科普的角度來談『中藥的毒性』和『毒性中藥』。」  沒想到,尹德海爽快答應了。因為當時他在坐診,所以把時間約在了第二天的上午九點半。  背景:為什麼約訪尹德海——另一個中藥毒性事件回溯  根據網絡檢索,記者發現尹德海曾經在2000年前後就發表過「客觀看待中藥馬兜鈴酸毒性」的學術文章。
  • 淺析中藥配方顆粒和傳統中藥飲片的差別
    很多同行在討論中藥配方顆粒會不會代替中藥飲片,這個問題不能片面的說,中藥配方顆粒是否會代替傳統的中藥飲片。這樣的說法毫無意義就像AI技術能不能代替人類的智慧一樣。按照傳統的煎藥模式,醫生在開完處方後,藥房的人員抓取中藥給病人,病人拿回家再用水煎煮。然而有的藥材是不適合直接煎煮的,還需要先煎、後下、包煎、烊化等工序。例如,有毒的附子、川烏、草烏就要先煎;一些薄荷、青蒿、砂仁就要後下;粉末狀或者有毛的例如車前子,辛夷就需要包煎,膠狀的粘性大的,如阿膠就要烊化。
  • 中藥先煎後下有講究
    中藥包括植物藥、動物藥和礦物藥,由於藥物質量不同,其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和揮發程度也不同。為了充分煎出藥物的有效成分,對不同品質的藥物採取不同時間的煎煮,使各種藥物都能發揮其應有的藥效。
  • 中藥為什麼有先煎後下?去其毒而不傷人 這裡面有學問
    中藥包括植物藥、動物藥和礦物藥,由於藥物質量不同,其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和揮發程度也不同為了充分煎出藥物的有效成分,對不同品質的藥物採取不同時間的煎煮,使各種藥物都能發揮其應有的藥效。質地堅硬的藥物需煎煮時間長些,煎煮時間過短很難將有效成分煎出來,也就是味厚者先煎,使其味出而緩行;具有發散作用的藥物煎煮時間過長,會使藥內有效成分被破壞或揮發掉,也就是味薄者後下,使味不竭而先至。毒重者要先煎,去其毒而不傷人。
  • 中藥止痛藥有哪些 中藥對於止痛有特效
    中藥是很多人在生病的時候,都會選擇的一種治療方法。若是生病或者是出現跌打傷的情況是時,應該選擇什麼樣的中藥敷在傷口呢?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中藥止痛藥有哪些、煎煮中藥的注意事項是什麼以及中藥什麼時候喝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