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有很多遊戲工作室,又讓人扼腕嘆息的丁果,琳琅天上;有多年來褒貶不一的西山居,祖龍;也有大家拍手叫好的燭龍,光子,NEXT。但有這樣一家工作室,上到氪金大佬,下到平民玩家對其的態度只有一個——恨!就連不玩遊戲的路人在聽到它的名字時,都忍不住要咒罵幾句。
沒錯,它就是網易旗下的雷火工作室。
論雷火到底冤不冤?
在具體說雷火冤不冤之前,我們先來對網易的遊戲部做一個概括。
和盛大,騰訊一樣,網易走得也是「代理+自研」路線。在代理方面主要由網之易負責,這是一家由暴雪和網易合資的子公司,運營的遊戲有《爐石傳說》,《守望先鋒》等。平心而論這幾款遊戲還是比較良心的,因為他們的主策都是暴雪來決定的,就像《FF14》的決策權在SE不在盛大上是一個道理。
網易的自研遊戲仰賴於互娛事業部和雷火工作室,需要注意的是,有很多朋友一直以為雷火是隸屬於互娛的,其實不然,這兩家是很獨立的兩個部門,互娛無論是名氣還是資料要比雷火大得多,《大話西遊2》,《大唐無雙》,《陰陽師》這些經典遊戲都出自互娛之手;相較之下雷火比較年輕,不過他們負責的項目也很重要,像《率土之濱》,《逆水寒》,《倩女幽魂》等。
除此之外,雷火在網易還有一個很特殊的作用:在早些年網易為了方便發布信息,選擇將所有appstore中的網易遊戲帳號都通過雷火發布,在進行審批,軟著聲明的時候也習慣用雷火的名字。這就給大家造成了一個誤區,雖然從去年開始已經恢復成網易移動遊戲,但玩家們基本上都沒有注意到這點,所以在不少人心中都會覺得網易的遊戲都是雷火負責。
這個行為其實很奇怪,我個人也沒搞明白網易對外為什麼要這麼做,也許是覺得都是一家人沒必要分的那麼清。但公司輕鬆了,雷火就慘了,不管什麼遊戲,不管哪個部門運維,玩家只要看到雷火兩個字,就一個態度——噴就完事了。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雷火是有一點冤枉的。反觀騰訊就不會這麼處理,北極光負責什麼,天美負責什麼,光子負責什麼,說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從來沒見過誰因為《王者榮耀》出了問題去罵其他工作室的。
不過冤枉歸冤枉,雷火淪為今天萬人恨的局面,還是得從它自己的所作所為上找原因。
《天諭》:曾經的萬眾矚目,到現在的無人問津
我可以很負責任的講:如果當年不是因為沉迷《天諭》,天天逃了晚自習去網吧,我高考一定能多考20分!
2015年1月,《天諭》開啟了第一輪不刪檔測試,遊戲架構師是由著名作家江南擔任,製作人是浙大才子鳥叔。整個遊戲耗資五億,採用自研引擎及雲智能等多種技術製作,構建了多種族文明碰撞的幻想大世界,可以說是當時網易最有排面的MMORPG。
那時的國內玩家基本都在玩劍靈,但由於策劃的神奇操作,非得整出來一個「火炮蘭」,惹得大批玩家紛紛退坑。《天諭》的出現對他們來講不啻與發現了一個新大陸。天時地利與人和,天諭全都具備了。
晝夜交替,無縫大地圖,雙武器切換……這些現在看來爛大街的設定在當時可是很棒的噱頭,我記得當我第一次看到星蓉花海時,心都要醉了。果不其然,天諭一經上線,火爆程度甚至超過了劍靈公測的熱度,NPC塑造的飽滿生動,畫面細膩精緻,遊戲內的戰鬥系統真是帶給了玩家們一場酣暢淋漓的享受,潼光用生命守護妹妹,狐王千陽大義滅親等劇情也是賺足了玩家的眼淚。2016年,天諭力壓一眾同行,成為「年度最受歡迎網遊」的第二名。
然而就在大家滿懷期望之時,天諭前進的步子卻緩了下來。一方面是因為騰訊同時期的《天刀OL》公測,那時候的北極光工作室還很良心,天刀也不是如今的魔幻遊戲,同時期的天刀在優化和畫面做到了極致,無人能出其右,再加上古龍老先生的名頭,不少玩家都跳到了騰訊那邊。另一方面則是當時天諭的整體節奏比較慢,任務比較拖沓,角色養成的慢,玩家的成就感也會受挫。
我個人感覺,國內玩家浮躁,易怒,從玩遊戲變成被遊戲玩,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
網易是一家很看重營收的公司,眼見掙的錢少了,趕緊把原先頗有良心的盤古併入雷火,讓雷火接手天諭。於是,雷火發動祖傳藝能——氪金使我變強!自此天諭的模樣大變,PVE模式遭到嚴重破壞,PVP倒是越做越好。但PVP拼的是玩家之間的屬性,原有的養成體系太慢怎麼辦?充錢!打不過別人怎麼辦?充錢!一個以劇情和遊戲性為主的MMORPG,直接變成了一款砸錢換數值的庸俗網遊。如果說別的廠家是慢慢的把玩家養肥了再割韭菜,那雷火的做法就是恨不得直接把韭菜給連根刨了。
如今的天諭已經淪為下水道網遊,只有少些老玩家還割捨不下情懷,偶爾上線徘,再看一眼這個曾經美輪美奐的九州世界。雖然現在網易恢復了盤古的執行權,但早已無力回天,原先製作組的靈魂人物鳥叔也被排擠出局,他微博上最後一條消息關於天諭的消息,停留在了2018年5月17日這一天。
逆水寒:一款連王思聰都玩不下去的遊戲
論哪個網遊涼的最快,若《逆水寒》排第二,那沒人敢說第一。
作為官方承認的「網易最後一款」端遊,《逆水寒》在公測前也是做足了文章,我當時還在玩天刀,一群人天天在公屏上刷逆水寒的消息。在看了宣傳CG後,我拼命學習拿到了當年的勵志獎學金,然後省吃儉用的攢錢買了臺新電腦,就等著逆水寒公測。
但令我沒想到的是,2018年6月29號這天,官方並沒有按照預定的14:00開服,而是先對一批主播和特權玩家提前開放,這種差別對待讓玩家炸了鍋,跑到官博底下「口吐芬芳」,充分展現了漢語的博大精深,但接下來發生的,卻更令人匪夷所思。
終於等到開服時間,我卻發現自己怎麼也進不去遊戲,當時考慮到可能是學校網不好的原因,我又跑到網吧開了臺機子。當我看到前邊還有34000多人在排隊時,差點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當年劍靈公測時也沒這待遇啊!後來我才知道,那一天排隊七八個小時的大有人在,這場事件讓網易有了一個新的梗——「百萬陰兵」。
但即便如此,包括我在內的大部分玩家還是選擇了原諒網易。後來我的一位好友在看到「雷火」兩個字時,搖了搖頭說道:「這遊戲怕是活不長。」
現在看來,他可真是一位大預言家。
網遊收費無非兩種:道具付費或點卡付費,而咱們的雷火偏偏要搞出一個全新的模式——道具+點卡雙向收費。你沒聽錯,雙向收費,放眼全世界也沒哪個遊戲廠商敢這麼搞,但雷火就是這麼任性,可謂是開創了網遊史上的先河。
除了令人髮指的收費模式,逆水寒遊戲本身又如何呢?其實這款遊戲,說難聽點就是個半成品。先姑且將逆水寒看成是點卡遊戲,畢竟官方就是這麼說的。那按照點卡遊戲的路數,肯定要有豐富的玩法來保證玩家有事可做,這樣才能對得起點卡錢,《FF14》,《魔獸世界》,《激戰2》這些世界級的MMORPG都在遵從這一設計。但是逆水寒沒有,玩法要多單調有多單調,玩家基本上就是雙手離開鍵盤看電腦,掛機就完事了。更離譜的是,商城居然還有日常任務一鍵完成的道具,這不就是活脫脫的變相收費麼?
再就是遊戲商品流通問題,一款遊戲的經濟系統直接決定了遊戲的生態如何,但逆水寒呢,可以說是相當混亂的。就以寶石為例,作為重要提升道具的寶石,最初是在日常緝盜中獲取的,那時候玩家積極性很高,準時準點一堆人開招募打連雲寨。但後來呢,直接將所有緝盜收益都放進了藏金庫,逼著玩家去打PVP,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寶石直接被高戰玩家壟斷,價格暴漲,平民玩家根本無力承擔;以及最最坑爹,沒有之一的詞條系統,詞條可以讓玩家戰力得到質的提升。一個稀有詞條的價格能賣到兩千萬銅錢。我們先不討論稀有詞條的爆率有多低,畢竟哪個遊戲都會有歐皇存在。但令我極為不能理解的是,玩家說爆率小,多增加點活動產出就是了。而雷火的鬼才策劃卻想出了「掛機時長兌換抽獎券」的形式來忽悠玩家。榨取平民玩家的點卡錢,雷火連自己的金主——氪金大佬們也要想盡辦法坑一筆,直接開啟NPC拍賣稀有詞條,一款點卡遊戲,赤裸裸的買屬性,除了雷火我再想不出來哪家還會這麼搞。
那遊戲的產出又如何呢?低到無話可說,就以押鏢為例,可以說大部分人的收益都是來源於此。一開始押鏢是四十多分鐘極為無聊的PVE,玩家大呼沒意思,搬磚工作室笑開了花。雖然說後續增加了一點劫鏢,單人押鏢的玩法,但花時間,無聊的問題始終沒有解決;除了押鏢,剩下的產出就是副本,那逆水寒的副本又做的怎麼樣呢?一個字——爛!產出低的可憐,副本機制俗套的不能再俗套,對數值的要求卻又相當之高。何況還有寒光令的存在,氪金黨直接用交子換寒光令過普通本就能拿獎勵,平民玩家卻連進本的門檻都達不到,那設計PVE還有什麼意義?PVP做的更是搞笑,你能想像都2020年了,還有遊戲連PVE裝備和PVP裝備都不區分的嗎?職業平衡就是個笑話,新職業玄機有多強各位心裡都有數。而且逆水寒的裝備更新極快,策劃從來不會考慮玩家的進度,我們辛辛苦苦洗鍊出來的紅裝,根本抵不上版本的迭代。
這就是耗時四年,耗資五億的逆水寒,這就是號稱「會呼吸的江湖」的逆水寒,這款遊戲能活到現在,我真覺得策劃要給美工和劇情設計師磕幾個頭。
雷火毀掉的遊戲遠不止天諭和逆水寒:《率土之濱》,本來是國內第一的SLG手遊,伺服器靠前的聯盟一充錢就是上千萬,但雷火偏偏要搞出一個寶物系統,非要把自己和玩家對立起來;《天下三》,多經典的遊戲啊,雷火接手後就開始賣坐騎,屬性一個比一個變態,然後搞抽獎,一個寶箱能回本三成就能讓玩家喜極而泣;還有《倩女幽魂OL》,曾經手遊界獨一檔的存在,雷火怎麼搞逆水寒的,就怎麼搞《倩女幽魂OL》,果不其然,現在也涼了。
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就算雷火整出這麼多么蛾子,網易卻似乎並不在意。這裡也和網易的作風有關:騰訊遊戲有個階級劃分,平民玩家,微氪玩家,氪金大佬都能在遊戲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簡單來講就是花了錢,就會讓你有遊戲體驗;而網易不同,他把所有人都設想成億萬富翁,不衝個十萬八萬連正常的遊戲體驗都沒有。雖然噁心,但總有那麼些人傻錢多的玩家,樂意給網易送錢。所以單從帳面來看,雷火的數字應該是蠻好看的。
這樣的工作室能活到今天,只能說我們每個玩家,都有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