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大家魚入侵美國成災,美國學了中國技術後,終於看到了曙光

2021-01-07 騰訊網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把科學帶回家」

撰文 七君

幾年前,亞洲鯉魚成了北美入侵物種的新聞大家想必還有印象。

鯉魚是世界上最大的商業魚(點我查看第二是誰)。可是,在亞洲是吉祥如意的象徵的鯉魚在北美卻令人頭禿,成了美國人民最討厭的魚類。

為了消滅亞洲鯉魚,美國在近 10 年裡通過了好幾項相關法案,美國陸軍部長還被交代了消滅亞洲鯉魚的政治任務,但是都不怎麼見成效。最近,美國向中國學習了一種控制鯉魚的技術,大獲成功。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剛才說「亞洲鯉魚」,這裡的鯉魚並不是普通鯉魚(也就是歐洲鯉(Cyprinus carpio)),而是我國的四大家魚

19 世紀末,美國魚類及漁業委員會,也就是後來的美國魚類及野生動物管理局就將普通鯉魚作為飼料魚引入美國,因此普通鯉魚移民到美國已經有 100 年的歷史了,幾乎遍布美國全國的水域,並沒有造成嚴重的生態後果。

而所謂的「亞洲鯉魚」指的是我國的四大家魚,即鯉形目鯉科下的數個物種:草魚(Ctenopharyngodon idella)、鰱魚(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鱅魚(Hypophthalmichthys nobilis)和青魚(Mylopharyngodon piceus)。

20 世紀 60 年代,美國魚類及野生動物管理局引入了在水底濾食的四大「亞洲鯉魚」,用於清理密蘇裡州歐扎克斯湖 (Lake of the Ozarks)以及美國阿肯色州的水藻。

但不幸的是,20 世紀 70 年代的洪水讓亞洲鯉魚進入了其他水域,後來它們就成了入侵物種。

「亞洲鯉魚」中危害最大的當屬鱅魚和鰱魚。

鱅魚和鰱魚吃浮遊生物,而且胃口很大,直接掠奪了其他本土魚類以及淡水蚌的口糧。在美國東南部,「亞洲鯉魚」嚴重擠壓了本土魚種如淡水鱸莓鱸屬(Pomoxis)和大口黑鱸(Micropterus salmoides)的生存空間。

鱅魚不但能吃,繁殖力也是相當驚人。雌性鱅魚每年可以產一百萬枚卵。此外,白鰱受驚時會躍出水面,可能對人類造成物理危害。

點擊播放 GIF 0.0M

白鰱和鱅魚最近在密西西比河的數量呈現指數級增長態勢。負責肯塔基州的水生有害生物計劃(Aquatic Nuisance Species Program)的主任 Ron Brooks 介紹,在 20 世紀末- 21 世紀初,密西西比河的亞洲鯉魚逐漸泛濫成災。

「亞洲鯉魚」的影響是普通民眾肉眼可見的。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NRDC)的主席 Henry Henderson 表示,由於亞洲鯉魚侵佔其他本土魚類的生存空間,現在伊利諾伊河的傳統淡水鱸魚釣魚錦標賽都消失了。

點擊播放 GIF 0.0M

近幾年出現的混合了釣魚、滑水和投籃的新型美式水上運動:skarping。

關於當初引入「亞洲鯉魚」的決定,美國科學家也是相當後悔。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淡水魚生物學家 Duane Chapman 坦白,剛開始處理鱅魚和鰱魚的時候,美國科學家對這些魚類在野外的生態活動幾乎一無所知。

如今,「亞洲鯉魚」最北到達了明尼蘇達州,對五大湖造成了直接威脅。要知道,美國 90% 的淡水都在五大湖,而五大湖的漁業產值每年達到了 70 億美金。如果五大湖被「亞洲鯉魚」入侵,後果將不堪設想。

五大湖是位於加拿大與美國交界處的5個大型淡水湖泊,包括:蘇必利爾湖、休倫湖、密西根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圖片來源:wikipedia

2019 年秋季,美國魚類及野生動物管理局和伊利諾州自然資源部在離密西根湖僅 4 千米的芝加哥水域裡發現了鰱魚和鱅魚的 DNA。這個結果引起了一陣慌亂,上述機構的科學家忙不迭在附近抓取了 2000 條魚,還好並未發現「亞洲鯉魚」出沒。

為了治理「亞洲鯉魚」,美國地方政府和聯邦政府也積極行動了起來。2010 年,美國政府成立了 the Asian Carp Regional Coordinating Committee(亞洲鯉魚地區協調委員會),用於協調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應對「亞洲鯉魚」入侵五大湖的問題。

the Asian Carp Regional Coordinating Committee(亞洲鯉魚地區協調委員會) 圖片來源:asiancap.us

2011 年,美國通過了 The Stop Asian Carp Act(阻止亞洲鯉魚法案),該法案要求美國陸軍部長研究阻止「亞洲鯉魚」北上進入五大湖的措施。2017 年,美國國會又通過了一個感嘆號加強版的法案:Stop the Asian Carp Now Act(馬上阻止亞洲鯉魚法案)。

美國聯邦政府甚至通過了一個花費 180 億美金的項目,該項目計劃在 25 年內將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完全斷開,以阻止亞洲鯉魚的北上。

密西根湖和密西西比河的一條主要支流伊利諾伊河(左下)相通

在「亞洲鯉魚」已經泛濫的州,也出現了花式應對措施,比如射錦鯉錦標賽和電魚船。

2016 年,為了控制亞洲鯉魚,田納西州和伊利諾州甚至要重新引入因為危害本地商業魚種而被討厭的大雀鱔(Atractosteus spatula),以毒攻毒。

2019 年,肯塔基州宣布向「亞洲鯉魚」開戰。那年,肯塔基州魚類及野生動物管理局公布的在巴克利湖水壩下電「亞洲鯉魚」的視頻在網上走紅,獲得了近 500 萬次的點擊量。

點擊播放 GIF 0.0M

肯塔基州魚類及野生動物管理局公布的巴克利湖水壩下電「亞洲鯉魚」的視頻片段

為了控制「亞洲鯉魚」,肯塔基州還動用了一種新型技術——生物聲學魚籬(Bio-acoustic fish fence,BAFF)

「亞洲鯉魚」似乎很害怕聲音。因此在 2019 年 7 月,美國陸軍工兵部隊和州政府機構在肯塔基州西部的巴克利湖水壩設立了一個大規模的生物聲學魚籬,利用噪聲、水下泡泡水幕驅趕「亞洲鯉魚」魚群,防止它們進入相對「乾淨」的坎伯蘭河和田納西河。

點擊播放 GIF 0.0M

點擊播放 GIF 0.0M

巴克利湖水壩的噪聲控魚設施BAFF。圖片來源:KDFWR

生物聲學魚籬技術曾在美國西海岸被用於引導三文魚。在控制「亞洲鯉魚」方面這種技術是否有效,是否會誤傷本地魚種,評估報告最快將在 2021 年出臺。

需要指出的是,舊的方法,比如電魚船和射魚雖然看起來很爽,但實際效果不佳。因此近年來,美國農業部最近開始求助於我國發明的技術:Unified method(聯合法)。

點擊播放 GIF 0.0M

聯合法首先將水道分割成不同的區域,然後誘捕魚群。

聯合法是我國發明的在洪泛平原的河流裡用於捕撈鱅魚的常見技術。聯合法指的是,用網將水道一塊塊分割成一個類似迷宮的通道,然後誘導鱅魚群聚集並遊向最終的陷阱網。在我國,這種方法能夠捕撈一個水體中 85% 的鱅魚。

美國地質調查局對聯合法進行了改良,並把改良後的方法命名為「Modified Unified Method」 (改良聯合法)。改良聯合法通常在冬季捕撈「亞洲鯉魚」。

那麼,美國改良了哪些方面呢?首先,美國地質調查局採用了側掃聲納(side-scan sonar)技術對魚群進行定位。

此外,美國地質調查局還增加了我國漁民通常不採用的水下揚聲器和電脈衝用於驅趕魚群。

最後,我國的陷阱網通常要鋪設 2-3 個月,但是美國地質調查局在魚群集中後再圍網捕撈,因此可以把整體行動時間縮短到幾周甚至幾天。

那麼,這種水下揚聲器播放的是什麼神奇的聲音呢?

實際上是電梯關門或船引擎的聲音。本地魚聽到這些噪音會躲避,但是「亞洲鯉魚」卻會受驚亂竄。

這個方法在我國很成功,在美國也立下了奇功。Chapman 介紹,改良聯合法一次可以捕撈一個水體中 80-85% 的「亞洲鯉魚」,4 輪過後 98.8% 的「亞洲鯉魚」都可以被清理。

伊利諾州自然資源部也確認了這一點:利用改良聯合法,兩周內他們在伊利諾伊河裡去除了 4.3 萬公斤的鱅魚和白鰱。

由於改良聯合法效果拔群,美國國會在 2020 財年又給該項目撥款 2500 萬美金。

「亞洲鯉魚」刺很多 圖片來源:pbs newshour

我知道你想問什麼,美國人民不吃「亞洲鯉魚」,主要原因是刺太多。你能想像用刀叉去細細的魚刺麼,手術室的畫面感是不是來了?

實際上,「亞洲鯉魚」被打撈上岸後,大多被製作成肥料,或者出口到吃它們的亞洲國家。比如美國食品加工貿易公司 Two rivers fisheries 就從事把入侵鯉魚出口到中國的業務。

為了鼓勵學生吃掉入侵物種,2019年伊利諾伊大學嘗試用「亞洲鯉魚」製作校餐,但是該校表示「亞洲鯉魚」料理並不受歡迎。圖片來源:pbs newshour

這樣看來,美國的「亞洲鯉魚」的命運,可能還是掌握在亞洲人民手中和口中。

無標註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美國的噩夢:在美國水域泛濫成災的中國「四大家魚」
    2、美國人不太愛吃淡水魚  美國東鄰太平洋,西鄰大西洋,漁業資源特別發達,吃海魚比較多,通常吃得比較多的有金槍魚、三文魚、羅非魚、 鱈魚等深海魚,營養豐富又不擔心水體汙染,對有一些「土腥味」的淡水魚還是比較排斥的,這是這也主要是美國的烹飪技術達不到,大部分家庭不知道如何處理這種刺比較多的淡水魚。
  • 「蛇頭魚」在美國橫行無忌,能長到200斤,入侵中國後只能靠養殖
    入侵物種在全球範圍內引起了非常嚴重的生態危機,幾乎所有國家都為入侵物種頭疼不已。它們給當地生態造成嚴重破壞的同時,也給國家的經濟帶來了巨大的損失。美國就是一個深受入侵物種迫害的國家,比如在我們這邊作為美食的亞洲鯉魚,就讓美國損失慘重,每年花數億元治理,依舊沒有什麼效果。
  • 同樣是亞洲鯉魚,在美國長成百斤魚王,在中國卻活不過童年
    入侵物種在這個時代已經十分平常,幾乎每個國家都有發生過物種入侵事件,美國作為一個發達國家,對外貿易十分普遍,這些年來,美國的物種入侵事件也非常多,很多物種入侵,都是跟隨著人類的媒介進入的。,比如說美國的野葛,就是引進日本,中國的小龍蝦也是從外國引進的,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亞洲鯉魚,則是美國從中國引進的一種物種,如今也成為了物種入侵的代表性物種。
  • 牛蛙的哭訴:「媽媽我想回家」,美國牛蛙入侵中國後,想家了
    那就是物種入侵,在網絡上經常能看見各種各樣的新聞,某某的地區被龍蝦入侵泛濫,又或者是哪裡的非洲鯉魚泛濫成災。而你有沒有想過,在中國為什麼基本是聽不到物種入侵這這些事件呢?當然很多人都知道了,那就是中國人強大的胃還有吃貨天賦,在中國十幾億人口裡面起碼佔據了一半是吃貨,而且這些外來物種無論是外國人多接受不了,在中國廚師的手裡,總能變著花樣成為美食。
  • 亞洲鯉入侵全球,在美國胖成豬,在中國為什麼卻「活」不過童年
    其中青魚、草魚、鱅魚、鰱魚、鯽魚更是被我國人民親切稱之為四大家魚,像糖醋鯉魚、紅燒鯉魚、醬燜鯉魚、西湖醋魚 、水煮魚、清蒸魚、酸菜魚可以說,都是我們家喻戶曉的菜式。》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四大家魚淡水養殖產量達1315.1萬噸,足可見我們對於它們的喜愛。
  • 中國又一「怪魚」入侵美國,比亞洲鯉魚還可怕,離水還能活三四天
    隨著全球化的發展,物種入侵事件也變得越來越頻繁,大家應該也都有見過或者聽過一些入侵物種,比如說水葫蘆,就是一種入侵物種,在以前,中國許多水域都有出現過這種植物,而現在在我們周圍也有許多入侵物種,比如說小龍蝦和牛蛙,雖然是中國常見的美食,但其實這也是外來入侵物種的一種。
  • 美國「鴨嘴魚」被引進中國,體長可達2米,在中國卻成了這樣
    隨著全球化的到來,各國之間的交流也是越來越密切,旅遊業的大火,更是加深了各國之間的交流,但隨之而來的也是物種入侵的問題,很多物種在到新的環境後,因沒有天敵,所以繁殖速度很快,有的一下子就會泛濫成災,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很大的影響,不過也不是所有引進的物種都會造成入侵的,有些物種在引進後還是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了。
  • 水中1種「猛獸魚」,在北美成災,中國吃貨:太好吃了,多養點!
    中國的美食文化源遠流長,從很久以前,中國人就開始追求如何將食材烹飪的更好吃,因此,中國人的食譜也越來越豐富,天上飛的,地上走的,水裡遊的,全部都可以製作成美食,所以也讓很多外國人非常費解:中國人竟然啥都吃!
  • 美國「亞洲鯉」成災 派專家赴華考察鯉魚消費
    日前,美國亞洲鯉專家組Jim Garvey一行分赴上海、武漢、重慶,與中國長江漁業資源管理委員會、長江水產研究所,西南大學和中國TNC(大自然保護協會)的專家就如何解決美國入侵物種亞洲鯉魚問題進行調研考察。「這次美國專家訪華的目的之一也是考察中國的鯉魚銷售市場,為在美國成災的「亞洲鯉」尋找商業貿易的可能性。」
  • 外來入侵物種有多可怕?一條魚讓美國怕了10年,在中國卻賣出天價
    事實上,和外來者小龍蝦一樣,北美大牛蛙也步了前輩的後塵,成為了中國人餐桌上不可多得的美食,「切碎下鍋後,管你以前長啥樣,好吃就行」。除此之外,肉質細嫩鮮美的福壽螺,也被中國吃貨給「判了死刑」。外來入侵物種遭到了中國吃貨的瘋狂狙擊,那麼中國物種侵入海外又是何等光景呢?
  • 牛蛙的哭訴:「媽媽我想回家」,美國水蛙入侵中國後,想家了
    中國其實有很多的標籤,有一些標籤是其他國家給我們貼上的,而有一些則是我們自己貼上的,有一些是太過明顯的,而對於這些標籤,其實我們的態度也是不一樣的,其中有一個標籤,大概是最讓人哭笑不得的。 那就是吃貨,承認吧整的咱們好像只知道吃一樣,但是不承認吧,好像又還挺心虛的,畢竟中國從古代就開始致力於美食的研發,而且菜譜這方面也是一直都在更新換代,甚至在一些其他地方的物種,在進入中國後。
  • 牛蛙的哭訴:「媽媽我想回家」,美國水蛙入侵中國後,想家了
    中國其實有很多的標籤,有一些標籤是其他國家給我們貼上的,而有一些則是我們自己貼上的,有一些是太過明顯的,而對於這些標籤,其實我們的態度也是不一樣的,其中有一個標籤,大概是最讓人哭笑不得的。那就是吃貨,承認吧整的咱們好像只知道吃一樣,但是不承認吧,好像又還挺心虛的,畢竟中國從古代就開始致力於美食的研發,而且菜譜這方面也是一直都在更新換代,甚至在一些其他地方的物種,在進入中國後。會為他開發一個全新的菜譜體系,所以其實不得不承認,我們在吃這件事上,是相當的認真的。牛蛙的哭訴:「媽媽我想回家」,美國水蛙入侵中國後,想家了。
  • 中國加強美國白蛾防控 京津冀遼實現有蟲不成災
    中國防治美國白蛾實現了有蟲不成災在10日上午國家林業局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林業局新聞發言人曹清堯介紹了2006年北京、天津、河北、遼寧較大範圍發生美國白蛾侵害森林的情況。曹清堯表示,中國防治美國白蛾實現了有蟲不成災。曹清堯說,在全球美國白蛾大暴發的形勢下,中國加強美國白蛾防控。
  • 美國被亞洲鯉魚入侵,數億條魚遍布河流,中國網友:我都不敢吃
    物種入侵一直以來都是讓許多國家都為之頭疼的一件事情,因為物種入侵大多數情況下會對本土物種造成毀滅性打擊。比如入侵中國的非洲大蝸牛,就破壞了許多中國的植被和環境,再比如鱷龜,一隻就足以造成一個池塘的魚類都消失殆盡。
  • 「食蚊魚」在中國泛濫,吃貨拿它們沒辦法,美國人:你也有今天
    「物種泛濫」是現在許多國家都極為頭疼的事情,但是大多數物種在我們中國都翻不起風浪。就比如丹麥苦惱已久的生蠔「入侵」,在我國就成為了燒烤的必備食物。而像牛蛙和小龍蝦這些更不用多說,一個是下酒菜,一個的店鋪已經開始連鎖了。所以在別的國家看來,我們中國的吃貨是「全能」的,基本上一些讓人棘手的物種,吃貨們都能一一解決。
  • 美國出現中國常見食用魚,如臨大敵號召捕殺,中國吃貨:不要浪費
    亞洲鯉魚已經在美國泛濫成災,據說重金屬超標,也不知道是真的還是假的。而最近,美國本土又發現了一種原產於中國長江的入侵物種——蛇頭魚。這種怪異的蛇頭魚已經在美國14個州的水域發現,專家警告這將造成新的生態災難。
  • 原產美國的太陽魚,送給日本後卻泛濫成災,中國引進後怎麼樣了?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種入侵物種,它的原產地是美國,後來日本引進後,很快就泛濫成災,如今來到中國後,這種魚依舊不改「兇殘」本色,有泛濫成災的趨勢,你們是否見過這種魚?太陽魚,外表豔麗,味道鮮美今天要介紹的這種入侵物種,是一種淡水魚類,叫做太陽魚,這是一種原產於美洲中南部地區,美國南部及墨西哥北部的淡水水域中的魚類,成魚體長24-40公分,
  • 美國「兇殘」魚王,在美國超過百斤,來到廣東後,卻活不過2斤
    外來物種入侵事件,基本上每一個國家都會遭遇,中國這些年來的外來物種入侵事件就不少,比如小龍蝦,水葫蘆等等,都曾經是入侵物種,但是讓很多外國人十分驚訝的是,很多在國外造成很大影響的外來入侵物種,來到中國後,卻反而消停了
  • 廣州發現美國「巨型魚」,在美國能長到300斤,在中國卻沒有天敵
    ,而老外對這些入侵物種可以說束手無策,就算花重金都無法將他們清除,最後不得不來求助中國的吃貨,只要中國吃貨一張嘴,就可以將它們完全消除掉,所以不得不佩服中國人。算並非所有的入侵物種都能使用。最近在廣州發現的美國「巨型魚」,在美國能長到300斤,在中國卻沒有天敵,中國吃貨更是不敢下嘴。前段時間,在廣州的白雲湖地區,發現了一種魚類,這種魚類並不屬於中國的物種,經過專家的分析,這是一種來自北美的入侵物種,叫做鱷雀鱔,是北美最大的一種魚,身長可達3米,重量超過300斤。
  • 「蛇頭魚」在美國繁衍後,沒有天敵能長到200斤,在中國需要養殖
    但是往往防不勝防,入侵物種一直以來在每個國家都是頭等的生態難題。因為這些物種在當地大量的繁衍之後,會嚴重破壞這些地區原有的穩定的生態鏈和生態平衡,更加會對當地的經濟帶來非常嚴重的損失。大家對美國有了解的話,應該也都知道他們一直以來都是被入侵物種困擾的國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