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萬!龍飛船的這一飛,讓真的馬斯克超越一國了嗎?

2020-12-05 太空X基地

時間:北京時間2020年11月16日早上8點27分地點:美國甘迺迪航天中心L39A發射臺人物:NASA、JAXA、SpaceX事件:任務代號Crew-1。NASA使用SpaceX的獵鷹9號和載人龍飛船將本國的三名太空人及日本的一名太空人送往了國際空間站,NASA將此艘龍飛船冠名為「復興」號。

以前我一直認為科技的發展跟金錢沒有多大關係,直到了解到一個事實:美國的太空梭在2011年退役之後,他們一直是花錢求助於俄羅斯的聯盟號火箭和宇宙飛船往返於國際空間站,俄羅斯給出的收費標準是8600萬美元一張船票,而截至到2020年,NASA已在俄羅斯的35次發射中購買了38張船票,總計約33億美元,這絕對是一筆很大的開銷!

Crew-1任務的成功發射,標誌著美國又重新具備了在其本土將太空人送往太空的能力,同時也標誌著SpaceX正式開啟了載人航天的常態化運營。與聯盟號相比,SpaceX載人龍飛船的票價是多少呢?NASA的太空梭用的好好的為什麼要退役呢?以高科技著稱的NASA為什麼要求助於SpaceX這種第三方公司來執行載人航天發射呢?SpaceX在航天領域的科技成就真的已凌駕於一國之上了嗎?

第一個問題:SpaceX龍飛船的票價是多少?

聯盟號火箭是世界上知名的高頻高可靠火箭,它曾在1980年創下了年發射60次的記錄,相較於後起之秀獵鷹9號,它的硬傷是不具備可復用能力,所以在單次發射費用上,獵鷹9號只需要6000萬美元左右,在國際市場鮮有敵手。另外SpaceX的載人龍飛船配置了7個座位,每次發射的太空人越多,它的發射收益也就越高,最終馬斯克給NASA的報價是5500萬美元一個座位,比聯盟號低3000萬美元左右。

第二個問題:太空梭為什麼退役?

美國的航天科技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土星5號階段、太空梭階段、以及當下。土星5號最後一次發射任務於1973年完成,緊接著1974年,美國開始建造其第一艘太空梭企業號,此舉標誌著美國的太空梭時代正式開啟,2011年7月8日,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發射,13天後成功著陸,這也是太空梭最後一次執行任務。

時任總統歐巴馬提出美國要將太空探索從低地球軌道轉向更深層次的火星,專為低地球軌道任務設計的太空梭也就沒有了用武之地,另外太空梭的老化速度遠遠超過預期,維護成本巨大,造成14名太空人遇難的太空梭,其安全係數相較於土星5號更是低了一個級別,太空梭在當時的情境下最終被迫退出了歷史舞臺。

第三個問題:NASA為什麼要求助於SpaceX來執行國際空間站的載人發射任務?

2011年,國際空間站已正式投入使用,太空梭的退役讓美國的軌道級載人航天能力出現了真空期,當時有能力將太空人送往太空的國家只剩下了中國和俄羅斯,美國跟中國在航天領域沒有合作,他們只能花費8600萬購買俄羅斯聯盟號宇宙飛船的座位,另外歐巴馬政府主推深空探索,NASA當時正好也藉機展開了商業載人項目Commercial Crew Program。

NASA對CCP的定位是解放雙手,意思是NASA將專注於深空航天技術的研發,將地球軌道級載人航天外包給商業太空發射公司,當時SpaceX、藍色起源、波音、內華達山脈四家公司都有軌道級載人航天計劃,NASA最終選擇了SpaceX和波音,所以這裡可以解除一點誤區:

NASA不是沒有能力進行軌道級載人航天,而是為了專注於更高的目標進行的一次抉擇,它與SpaceX、波音之間是純粹的商業合作關係。

「獵戶座」大家應該有所耳聞,這正是NASA的那個更高目標:一艘可以登陸火星的宇宙飛船,一艘使用太空發射系統來發射的宇宙飛船。

第四個問題也是最尖銳的一個問題:SpaceX的技術實力真的已凌駕於一國之上了嗎?

SpaceX的中文意思是「太空探索」,就目前SpaceX的技術實力而言,它只實現了高效的往返於太空而未實現探索!SpaceX以其火箭而出名,可回收的獵鷹9號已相當老練,獵鷹重型火箭的載荷更是3倍於獵鷹9號,正在研發與測試的星艦更是有能力將100噸物資和100名太空人送往火星,大家有沒有發現,不管是成熟的獵鷹系,還是未來的星艦,它們都只是純粹的太空運輸工具,說白了SapceX的絕活是太空飛行而不是太空探索。

那什麼是太空探索呢?GPS衛星,旅行者探測器,火星探測器這些設備才具有探索屬性,而且它們的造價也遠遠高於火箭,所以從這一基準出發,SpaceX的技術實力是遠遠比不上一個國家的,就拿中國來說,雖然長徵系列火箭的綜合實力比不過獵鷹系,但中國有嫦娥系列月球探測器,中國有天問系列的深空探測器,過幾年中國更會有天宮空間站和類似於旅行者一號的系外探測器,這些都是SpaceX目前不具備的科技能力,如果你想用星鏈來反駁,不好意思,每顆星鏈衛星的造價只有25萬美元,它只是一款被發射到了低地球軌道上的數據交換機而已。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馬斯克的SpaceX目前只是一家為軌道級探索者提供專車服務的運輸商,但世人也不得不承認,作為一家未上市的商業公司,能夠在短短的18年裡實現商業載人航天,這種成就已經創造了歷史!所以標誌著載人航天常態化運營的Crew-1成功執行之後,仍對馬斯克持懷疑態度的人也不得不承認,馬斯克吹過的牛確實大部分都實現了!人們對馬斯克的質疑基本可以煙消雲散了!

對了最近剛聽到一個消息,馬斯克說2050年火星上會有100萬人口,這話聽著著實有點大了,你認為馬斯克的這個牛能實現嗎?下期內容咱們將深度解析!動動手指點個關注靜候更新吧……

相關焦點

  • 馬斯克再創歷史,SpaceX龍飛船成功送太空人返回地球
    在龍飛船接觸水面後不到30分鐘就被打撈船捕獲,在將龍飛船以及兩名太空人捕獲約50分鐘後,工作人員打開了龍飛船的艙門,8分鐘後太空人-Bob Behnken首先從飛船中出來,隨後不久太空人-Doug Hurley也安全離開龍飛船。在完成濺落任務後兩名航天員將直接飛往休斯敦。連馬斯克都坦言:「我是一個無神論者,但這一次我為他們祈禱」。
  • SpaceX載人龍飛船發射成功:馬斯克的一大步,人類的……?
    當尼爾·阿姆斯特朗1969年成為第一個登月者時,他留下一句名言:「這是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a man…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然而迄今為止,人類的下一步始終沒有踏出,反而縮了回去——1972年後,再也沒有人類踏足過月球。
  • SpaceX載人龍飛船再創歷史!馬斯克的財富遠超你的想像?
    北京時間8月3日凌晨2:48分,SpaceX載人龍飛船在完成了首次載人飛行後成功濺落海面,商業載人項目的試驗階段正式宣告成功。在空間站停留了63天之後,龍飛船載著兩名太空人於8月1日與國際空間站脫離,開始重返地球。大約飛行19小時後,龍飛船開始執行脫軌程序,進行約11分鐘的點火減速,重新進入地球大氣層。
  • 《下一站:火星》丨龍飛船59秒燒光1億 馬斯克:有錢可以為所欲為
    維珍航空創始人理察·布蘭森,繼承了「太空船1號」的衣缽,加入太空競賽,他坦言「上去一趟是1000萬美元,下來一趟又是另1000萬。」埃隆·馬斯克創立的SpaceX航空公司,耗費1億美元,歷時四年打造的「獵鷹1號」火箭第一次試飛,只飛了59秒就墜入大海。
  • 一邊爆炸,一邊升天,龍飛船開創人類載人航天歷史,技術超越中俄
    此次發射讓Spce X成為了全球首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商業公司,拉開了馬斯克徵服太空並最終實現移民火星宏偉計劃的序幕。負責此次發射的是獵鷹9號火箭和載人「龍飛船」,同樣代表著全球最頂尖技術水平,在很多技術方面遠超中俄。獵鷹9號是全球發射成本低的運載火箭,目前已經完成了52次火箭回收,每次發射收取的費用只有5500萬美元,而實際發射成本只有1060萬美元。
  • 「狂人」馬斯克:火星殖民不是痴人說夢
    龍飛船成功發射,揭開了人類歷史上商業載人航天的序幕。馬斯克瘋狂的「火星殖民」夢想,也朝著實現的方向邁進一大步。後太空梭時代2011年,「亞特蘭蒂斯」號執行了美國太空總署的最後一次太空梭任務。但兩家公司都未能按時履約,美國太空總署不得不被俄羅斯人「宰了幾刀」,「聯盟」號的「船票」從起初的3000多萬美元增加到8000多萬美元。Space X升空現場如今SpaceX的龍飛船項目,終於比波音的星際客機飛船項目,早一步進入載人「上天」階段。
  • 龍飛船海面濺落,馬斯克再次創造航天歷史
    這是龍飛船的首次載人飛行。馬斯克出現在地面控制中心關注龍飛船返回馬斯克自己也說過,重返大氣層是他「最大的擔憂」。找好再入角度,龍飛船將以每小時2.8萬公裡(每秒7.5公裡)的速度衝進大氣層,這是音速的20多倍。在這樣的速度下,飛船周圍空氣會被極度壓縮、升溫。
  • SpaceX的載人龍飛船成功返回地球,飛往太空的船票或將於明年開售
    通過視頻,觀眾仿佛真的置身於距地球三百多公裡的空間站上,以17500英裡/小時的飛行速度在觀測這顆「新晉網紅」彗星升起。今年下半年,NEOWISE慧星即將離我們越來越遠,也隨之變暗,下次回歸將會是6000多年以後。
  • SpaceX載人龍飛船成功返回,飛往太空的船票或明年開售
    通過視頻,觀眾仿佛真的置身於距地球三百多公裡的空間站上,以17500英裡/小時的飛行速度在觀測這顆「新晉網紅」彗星升起。今年下半年,NEOWISE慧星即將離我們越來越遠,也隨之變暗,下次回歸將會是6000多年以後。
  • 為什麼說spaceX載人龍飛船發射成功創造了歷史?
    這次SpaceX公司的載人龍飛船成功發射,全球各大媒體報導都已「創造歷史」、「歷史性時刻」等報導,而在很多人看來,首先龍飛船就是普通的載人飛船,執行的也就是一個與空間站對接任務,火箭採用的也是普通液氧煤油火箭,這種事情美蘇在幾十年前就完成了,而且這幾十年從來就沒有停止過載人航天任務
  • SpaceX龍飛船首飛,馬斯克卻疑中度感染,曾「想火星退休」
    馬斯克(Elon Musk)近期熱度再起,除了15號19時SpaceX載人龍飛船獵鷹9號正式發射升空、實現首次商業載人飛行外;近日其疑似感染消息同樣引起很大關注,前兩日其於社交媒體最新透露,自己在一天內接受了4次核酸檢測,結果2陰2陽,很有可能出現中度感染。
  • 馬斯克成為全球第二大富豪超越比爾蓋茨 埃隆馬斯克個人資料介紹
    Musk)的淨資產現已升至 1280 億美元,超越比爾 · 蓋茨,躍升為全球第二大富豪,僅次於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彭博億萬富翁指數 11 月 18 日顯示,馬斯克財富彼時達到 1097 億美元,超越扎克伯格,躋身全球富豪排行榜第三。 IT之家了解到,隨著股價持續上漲,截至美股收盤,特斯拉市值已達 4946.62 億美元。同時,華爾街認為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 SpaceX 目前估值約為 1000 億美元。由此來看,馬斯克旗下的兩家公司的總價值已接近 6000 億美元。
  • SpaceX龍飛船4人團太空5日遊,明年底至後年中出發
    馬斯克又在搞事情。4人成團,雙飛5日遊,2021年末-2022年中出發,參考價5200萬美元/人,約合3.6億元。從美國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出發,乘坐SpaceX載人龍飛船往返,目的地是1000公裡外的太空。要知道,國際空間站的軌道高度才400公裡左右。
  • 馬斯克的星際飛船爆炸1天後,SpaceX龍飛船載人首飛成功,創造歷史
    馬斯克,又一次說到做到,又一次夢想成真,又一次把人類未來推進了一大步。 過了約10分鐘,獵鷹9號也在完成任務後落地,這也是獵鷹9號第一次把人類送上太空! 12分鐘,龍飛船正式開始向國際空間站啟航。這畫面和科幻電影沒區別!
  • 深度分析:龍飛船升天,愛國「人」or「機器」搞笑式翻車
    馬斯克夢想成真,載人「龍飛船」 成功升空,讚嘆聲此起彼伏連綿不絕。搭載兩名美國太空人飛向浩瀚無垠太空的飛船名叫龍飛船,是鋼鐵俠馬斯克的得意大手筆,雖然飛船名字中帶有「龍」這一中華圖騰象徵,但其實飛船跟中國沒有關係也沒有關聯。對這一舉世注目的航天壯舉,央視進行了直播。
  • 馬斯克宣示主權:火星移民不受地球法律管控
    1、 馬斯克的太空野心馬斯克的太空野心已經不是一個新聞的了,多年以來,馬斯克的SpaceX公司一直以民營企業的身份進行航空航天方面的研究,先後推出了獵鷹系列運載火箭和龍飛船等研究成果。獵鷹系列火箭賦予了SpaceX太空運輸的能力,而龍飛船則能夠實現載人航天。
  • 馬斯克制定火星移民法律框架:不受地球管控
    馬斯克的太空野心已經不是一個新聞的了,多年以來,馬斯克的SpaceX公司一直以民營企業的身份進行航空航天方面的研究,先後推出了獵鷹系列運載火箭和龍飛船等研究成果。獵鷹系列火箭賦予了SpaceX太空運輸的能力,而龍飛船則能夠實現載人航天。有了這兩大王牌,SpaceX已經具備了載人航天的能力,但距離馬斯克的移民火星計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鋼鐵俠馬斯克的瘋狂速度!
    龍飛船從太空裡回來後,馬斯克就停不下來了…實驗飛船已經開始測試,他的下一步目標非常明確:2024年去火星!你的腳步不是跑的,而是腳踩渦輪增壓踏著踏著就飛了:馬斯克準備在2050年讓100萬人登陸火星殖民地…你可能會說:大哥,你今年50了…真的應了那就話:「這個星球不配我死。」
  • 馬斯克成功把人從太空送回地球!SpaceX首次載人任務圓滿收工
    10年前,NASA決定不自行製造太空梭替代品,而是將這項任務外包給商業公司,這一決定引起了極大爭議。而當時很多人並不看好SpaceX這家初創公司能實現這一任務。如今,馬斯克做到了!預計9月龍飛船將正式攜帶四名太空人飛赴國際空間站。事件經過5月30日,兩名NASA太空人乘坐SpaceX龍飛船升空,之後與國際空間站成功對接。昨天,他們又搭載龍飛船離開空間站,經過19個小時的飛行,最終成功返回地球。
  • SpaceX載人龍飛船發射成功,私人企業家馬斯克載人航天被封神
    39號發射臺發射成功了,搭載了羅伯爾和道格拉斯兩名NASA太空人,用的是「獵鷹9號」火箭將馬斯克的「龍飛船」送上了高空,飛往國際空間站。載人龍飛船就是由這家公司研製的,5月30日載人龍飛船發射的成功,讓SpaceX成為了世界首個載人航天的私企。美國為什麼要用私人企業SpaceX的「龍飛船」呢?他們國家也研製不出來?是的,美國研製不出來。美國最後一架太空梭「亞特蘭蒂斯」號是在2011年就已宣告退役,此後一直依賴俄羅斯的「聯盟號」飛船才能將太空人和貨物送往太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