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灘陳毅像,需要中英文簡介

2020-11-29 手機鳳凰網

本報訊 (記者 王海燕)春節期間,外灘一帶每天遊人如織,許多人都會在外灘標誌性景點之一的陳毅銅像前拍照留念。不過遺憾的是,境外遊客、甚至一些國內的年輕人站在雕塑前,卻對這位老市長知之甚少。

去年剛剛大修過的陳毅像坐北朝南。這尊銅像再現了陳毅在擔任新中國第一任上海市長時視察工作的典型姿態。一位湖南遊客說,雕塑基座過於簡單,他得親自向小孫子介紹陳毅的生平;一位義大利遊客則一臉疑惑:「陳毅是誰?」一旁他的同伴也表示,如果有中英文對照的人物簡介就好了。

前不久,市人大代表孫洪林在上海兩會上提交《關於外灘陳毅塑像設置文字簡介的建議》。 「上海外灘號稱外國建築博覽,浦江對岸現代建築群鱗次櫛比,這裡遊客眾多。除了中年以上的中國遊客尚能知道陳毅同志的主要生平業績,隨口問問遊覽外灘的一些年輕人或外國人,大多不太了解。」孫洪林認為,了解陳毅及他與上海的密切關係,對於遊客們了解上海這座城市有著重要意義。

孫洪林建議,有關部門應根據陳毅同志的生平,整理成簡要文字,鐫刻在塑像的基座或銘牌上,並採用中英文對照方式。孫洪林還建議,除了陳毅像,外灘其他景點也可以增加一些中英文簡介,比如和平飯店的沙遜大廈,老滙豐銀行及裡邊的馬賽克壁畫,曾住過愛因斯坦和卓別林的浦江飯店等。儘管目前外灘有的建築外牆上有標牌,簡單介紹該建築的歷史,但還是粗淺簡單了些。「上海要建設成著名的國際旅遊城市,其豐厚的文化底蘊和多彩的人文歷史須加以發掘和展現,而且要從點滴小事做起,以完善旅遊環境,讓更多的遊客乘興而來、盡興而歸。」

相關焦點

  • 陳毅生平簡介
    陳毅,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和領導人,軍事家。字仲弘。生於四川樂至復興場張安井村。1916年就讀於成都甲種工業學校。1919年赴法國勤工儉學,因參加中國留法學生的愛國運動,1921年10月被武裝押送回國。1922年秋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3年春到重慶,任《新蜀報》文藝副刊主筆。
  • 上海外灘跨年前一刻迎當天最大客流 瞬時客流逾9萬
    據統計,截止今天晚上22時,外灘江堤客流累計已達37萬人次。23時許外灘迎來當天最後一波客流高峰,接近零點時瞬時客流達到當天最高的9.1萬人。「跨年迎新跟其他長假客流不同,不少遊客希望跨越零點那一刻。」記者從上海市公安部門獲悉,上海市公安局啟動高等級勤務,以外灘區域為例,23時後多項措施起用,確保平安有序。外灘這一上海地標依然不少市民和遊客跨年之選
  • 她是國民黨第一位女將軍,卻為陳毅而終身不嫁
    1938年服務團到了南昌,她再次遇到了陳毅。陳毅當時正在著手組建新四軍,兩人見面後,除了久別重逢的喜悅,就是感情上的思念。因追求不同,胡蘭畦已和陳夢雲離了婚,而陳毅也是單身,兩人互訂了白首之盟,陳毅為此還稟告了父母,眼看著好事就要近了。
  • 「映像外灘,悅讀建築」藝術繪畫
    油畫藝術啟蒙、水墨中國畫淅淅瀝瀝的小雨與寒風讓人感覺外灘建築也像是披上了一層薄霧面紗為這些建築的沿線增添了神秘的色彩近日,街道社區文化中心開展了外灘建築藝術繪畫課程,課程分為「油畫藝術啟蒙」與「水墨中國畫」,白領們通過手中的畫筆記錄下外灘建築的最美時刻
  • 郭廣昌的外灘新故事
    銳評:百年外灘的最後一塊門牌。 創業27年,總能穿越周期的郭廣昌,給出的答案是…… 為百年外灘添彩 外灘,上海的極致,中國的精華,世界的地標。 12月12日,外灘多出新的極致、精華和地標:復星曆時10年打造的「蜂巢城市」標杆項目——BFC外灘金融中心(下稱BFC),全面揭幕開業了。
  • 忘掉全世界只記得你:陳毅昏迷不忘吃麵祝壽,主席穿睡衣趕往悼念
    導讀:1972年1月4日,陳毅體溫略微下降,神志恢復清醒,他認出守在床邊的妻子和4個孩子,嘴唇蠕動著,女兒姍姍把耳朵貼近爸爸唇邊,終於聽清了:「一直向前戰勝敵人」這是陳毅留給妻子兒女唯一的遺言。姍姍聽到父親要吃麵條,興奮不已,因為此時陳毅因重病已經多日不能進食了。主動想吃東西,可能意味著病情有緩解了。但當麵條端來,姍姍給陳毅餵著吃時,他卻吃的十分艱難,每吞一口,額頭都冒出碩大的汗珠。但儘管無比煎熬,陳毅依然堅決地吃了幾根麵條。姍姍並不理解,為何父親要如此費盡辛苦地吞幾根麵條。
  • 憶說:外灘9號輪船招商局的前世今生
    萬國博覽「老大哥」輪船招商總局是座古老的建築,可以說,該棟建築是外灘萬國建築博覽群中歷史最悠久、風格最獨特的一棟,它見證了上海外灘滄海桑田發展的歷史。經歷了歲月的流逝,這座建築的房齡已有約120個年頭了。
  • 外灘7號:大北電報局的前世今生
    外灘7號即如今的中山東一路7號,最初為美商旗昌洋行所有。1881年8月15日,丹麥大北電報公司與旗昌洋行訂立租約,租下了這幢產權屬於旗昌洋行的外灘7號房屋。翌年,大北電報遷入該址辦公。關於大北電報公司的歷史,我們以下慢慢說。旗昌洋行南樓1891年,旗昌洋行宣布停業,土地所有權由中國政府官督商辦的輪船招商局購入。
  • 薦書| 《鋒面雨》:全景式記敘陳毅南方三年遊擊戰烽火歲月的銳作
    其中,項英、陳毅等轉移到贛粵邊,以油山為中心,堅持長達三年艱苦卓絕的南方遊擊戰爭,為革命留下寶貴的火種。「七七事變」爆發後,國共全面合作,共同抗日。項英、陳毅等審時度勢,下山與國民黨軍談判,成功籤訂了合作協議,將南方遊擊隊改編為新四軍,奔赴抗日戰場。
  • 《上海外灘建築風景》打虎將-協助拍攝
    外灘南起延安東路,北至外白渡橋,在這段1.5公裡長的外灘西側,矗立著52幢風格迥異的古典復興大樓,素有外灘萬國建築博覽群之稱,成為舊上海時期的金融中心、外貿機構的集中帶,也是舊上海資本主義的寫照,一直以來被視為上海的標誌性建築和城市歷史的象徵。
  • 為什麼我們製造的機器人形狀像人類?趣味中英文小知識
    為什麼我們要讓機器人形狀像人類?我們一直痴迷於創建和我們相似的自主機器的想法,如果它們需要與我們緊密互動,我們希望它們是我們熟悉的樣子。像本田的Asimo、波士頓動力公司的Atlas和義大利理工學院建造的像兒童的ICUB這樣的類人機器人展示的技術讓人嘆為觀止,但它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當它們看起來接近人類但不完全是的時候,它們最終會如人覺得非常怪異。
  • 可見的聲音,建築的潮汐……這團隊耗時一年半發現解碼外灘的鑰匙
    東方網記者包永婷3月25日報導:外灘是每個人心中上海的地標之一,從過去到現在,它發生了哪些改變?又有哪些被保留下來?有一支團隊——紅磚文化「城市考現」團隊花了一年半的時間,走遍了外灘的各個角落,記錄下關於外灘、黃浦江乃至上海呈現的立體感和人文細節。
  • 【海上記憶】 我們在外灘愛情牆憧憬未來時,浦東在醞釀城市的未來
    船起錨開動,兩岸鱗次櫛比、錯落有致的高樓大廈,像舞臺的背景緩緩地移動,我有些恍惚,思緒把我拉回往昔。我與上海相識源起浦東。20世紀80年代初,我在粵東前線當兵,提幹後每年探親回合肥老家,要在上海轉車。當時,在滬舉目有「親」的便是我昔日同甘共苦的戰友,他們已退伍回滬,家住浦東濰坊路。那時的浦東有成片破舊簡陋的平瓦房,屬於棚戶區。
  • 佔據外灘BFC 5000㎡的百貨LE TEMPLER ON THE BUND
    伴隨著12月12日外灘金融中心BFC正式開業,來自義大利的自營型百貨LE TEMPLER ON THE BUND也在南區商場1層精彩亮相。LE TEMPLER ON THE BUND隸屬於義大利時尚集團IGFD,今年剛剛參展進博會,這一新動態再次成為業界的關注焦點。
  • 螞蟻IPO前的最大動作,首屆外灘大會講了什麼?
    首屆外灘大會就中國船舶館開幕。神奇的場景轉換也在這裡發生,白天上演著許多高峰論壇,夜晚又化身了新褲子樂隊等歌手的Live場地。「白天是一群西裝革履的商務人士,晚上換成一批蹦迪小青年。」參加了一天外灘大會的張帆如是說。
  • 上海市長:外灘踩踏事件教訓極其深刻極其慘痛
    原標題:上海市長:外灘踩踏事件教訓極其深刻極其慘痛   在網上流傳的一段上海外灘踩踏事件現場視頻中,有這樣一幕:  踩踏事件發生時,前面摔倒的人被後面陸續湧來的人浪壓倒,情勢失控,呼救聲淹沒在一片嘈雜之中。眼見人群處於危險,站在高處的幾個年輕人開始號召大家齊聲呼喊,「往後退!
  • 股票名稱中英文是什麼意思 股票代碼一覽
    很多剛接觸股票的人都會好奇,股票名稱中英文是什麼意思呢?股票代碼開頭有何不同?很多炒股新手都會有這樣的疑惑。股票名稱中英文是什麼意思現在就由小編簡單介紹一下股票名稱中英文是什麼意思吧,希望您能更好地理解,同時羅列了股市中常見的股票代碼開頭數字,股票代碼一覽供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您。
  • 天際外灘兩商家為了噪音問題鬧起了糾紛
    最近,天際外灘廣場那裡的亞朵酒店就遇上了這樣一件頭痛事:他們樓下海底撈火鍋店的排煙系統在運行的時候發出的噪音傳到樓上,雙方交涉了之後也沒有得到解決,導致酒店沒辦法正常營業。11月18日,記者來到了位於天際外灘廣場的亞朵酒店,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到了酒店5樓的客房進行實地探訪。在5樓的幾間客房內,記者都聽到了持續的嗡嗡聲。
  • 南京濱江外灘彩蝶飛舞 猶如人間仙境
    中國江蘇網訊 昨日,鼓樓區下關濱江外灘有各色蝴蝶飛舞在花草叢中,猶如人間仙境。「你們看!你們看!這麼漂亮的蝴蝶,不知從什麼地方飛來的,各色蝴蝶飛舞多好看啊!」在濱江外灘益母草叢中,不少市民駐足觀看。濱江外灘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品種各異的蝴蝶?昆蟲愛好者張先生介紹說,幾場雨後氣溫漸升,忽晴忽雨,給幼蟲羽化成蝴蝶創造了條件;還有這裡種植的花卉種類繁多,可以邀來蝴蝶飛舞。另外,有的花卉還是從南方引進的品種,本身就攜帶了蝶蟲卵。幾個方面一結合,這才會出現各色彩蝶飛舞的奇觀。
  • 這個潮汕人是中國駐突尼西亞首任大使,陳毅盛讚他「文武兼備」
    姚念,廣東潮陽人,中國駐突尼西亞首任大使,被前外長陳毅稱為「文武兼備的外交家」。這些年,提到突尼西亞,讓人聯想到的一個詞是「茉莉花革命」。茉莉花,突尼西亞的國花。之所以把那場波及阿拉伯國家、影響世界的「革命」借用「茉莉花」冠名,想必與突尼西亞國花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