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是中醫學的診斷,西醫又叫腦卒中,分為腦出血和腦梗死,前者是血管破裂,後者則是腦部血管堵塞。中風根據嚴重程度可能會引起許多後遺症,如肢體癱瘓、語言障礙、感覺異常、記憶力減退等,腿瘸是中風導致肢體癱瘓的一種,從病因上來說肯定是腦部出現了問題。
大腦的結構與支配功能
人體的腦位於頭部,由大腦、小腦、間腦、中腦、腦橋和延髓六個部分組成。大腦是最複雜的部分,它支配著人體大多數的功能和活動。大腦有左、右大腦半球,從結構上區分,可以分為額葉、頂葉、顳葉、枕葉、邊緣葉、內囊和基底節,從支配功能劃分又可分為三個部分:腦核、邊緣系統和大腦皮質。腦核主要支配著人體基本的生命活動,如呼吸、心跳、運動、睡眠、平衡以及感覺等,而邊緣系統則負責行動、情緒以及記憶,還有體溫、血壓、血糖等的調節,大腦皮層負責的是更高級的認知和情緒等功能。
中風腿瘸是哪個地方出問題了?
中風是由於腦血管栓塞導致缺血缺氧而發病,為腦部供血的動脈可分為前後循環,前循環主要有頸內動脈、大腦中動脈、大腦前動脈、脈絡膜前動脈,後循環則有椎基底動脈及大腦後動脈。一般情況下,前循環中頸內動脈、大腦前動脈和中動脈梗塞引起肢體偏癱更常見,頸內動脈閉塞時如果側支循環不良,嚴重時可引起對側完全性偏癱,大腦前動脈梗塞其對側下肢偏癱要重於上肢。
而後循環則多見於椎基底動脈梗塞,可引起腦幹、小腦、丘腦、枕葉及顳頂枕交界處出現梗塞灶,導致出現突發眩暈、嘔吐、面部或四肢癱瘓等出現。就腦部梗塞部位來說,偏癱多出現在額葉、內囊及基底節區這些部位的梗塞。所以,要定位腦部梗塞部位的話,可以藉助頭顱CT或磁共振掃描,如果要發現那條血管出現栓塞,以便進行取栓或溶栓治療,可以進行腦血管造影。
當腦梗塞發生時,時間應該是決定患者預後的第一要素,越早進行有效幹預,腦細胞因缺血缺氧壞死數量就會越少,患者恢復就越快,出現肢體癱瘓或功能障礙的機率有效也就越低。這一點特別提醒大家,一旦發現有一側肢體無力、言語不清、一側面部麻木或不對稱表現,有其中一種,都要立即呼120去醫院看急診,如果是腦梗,時間就是大腦,就能最大程度避免中風後腿瘸這一後遺症的發生。
#百裡挑一#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在此對圖片作者表示感謝,如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聯繫我,我將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