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普惠小微貸款增加3.02萬億元

2021-01-08 人民日報

  本報北京11月1日電  (記者吳秋餘)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今年三季度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顯示,三季度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169.37萬億元,同比增長13%;前三季度增加16.26萬億元,同比多增2.63萬億元。其中,普惠小微貸款餘額14.6萬億元,同比增長29.6%,增速比上季末高3.1個百分點;前三季度增加3.02萬億元,同比多增1.25萬億元。

  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我國普惠金融領域貸款增長速度加快,三季度末,人民幣普惠金融領域貸款餘額20.98萬億元,同比增長23.5%,增速比上季末高2.8個百分點;前三季度增加3.68萬億元,同比多增1.55萬億元。

  與此同時,工業中長期貸款增速顯著提升,不含房地產業的服務業中長期貸款加快增長。三季度末,本外幣工業中長期貸款餘額10.51萬億元,同比增長16.3%,增速比上季末高3.5個百分點;前三季度增加1.34萬億元,同比多增8861億元。綠色貸款保持較快增長。三季度末,本外幣綠色貸款餘額11.55萬億元,比年初增長16.3%,其中單位綠色貸款餘額11.51萬億元,佔同期企事業單位貸款的10.5%。「三農」貸款增速持續回升。三季度末,本外幣涉農貸款餘額38.71萬億元,同比增長11.1%,增速比上季末高0.6個百分點;前三季度增加3.7萬億元,同比多增1.37萬億元。

相關焦點

  • ...同比多增1.2萬億元;9月份新發放普惠小微貸款平均利率為4.92%...
    【央行:當前的貸款利率水平是合適的】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表示,今年以來,企業貸款利率明顯下降,實體經濟貸款需求旺盛,中小微企業、民營企業信貸需求也十分強勁。2020年9月末普惠小微貸款餘額同比增長29.6%,連續7個月創有統計以來的新高;2020年1月至9月普惠小微貸款增加3萬億元,同比多增1.2萬億元;9月份新發放普惠小微貸款平均利率為4.92%,比上年12月下降0.96個百分點;9月末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小微經營主體3128萬戶,同比增長21.8%。這些數據顯示,小微企業、民營企業融資繼續呈現「量增、面擴、價降」的特徵,融資需求在增強。
  • 信用貸款、大數據……多手段金融支持助力小微企業
    據銀保監會的最新消息,2020年我國小微企業貸款投放大幅增加,有力支持了穩企業、保就業。2020年普惠小微企業貸款餘額同比增三成銀保監會初步統計,截至2020年12月末,全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42.7萬億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15.3萬億元,同比增長30.9%,較各項貸款平均增速高18.1個百分點。
  • ...總值23.12萬億元,同比增長0.7%——前三季度進出口增速同比轉正
    前三季度,我國進出口總值23.12萬億元,同比增長0.7%,實現了年內首次同比正增長。隨著「六穩」「六保」等政策措施的深入實施,我國經濟發展和外貿進出口企穩向好勢頭將繼續鞏固。歷經一季度大幅回落、二季度止跌企穩後,我國外貿在三季度迎來全面反彈。
  • 普惠金融新「內核」:分層與聚合
    以普惠金融供給側的主導力量銀行信貸為例,截至2018年末,人民幣普惠金融領域貸款餘額13.39萬億元,同比增長13.8%,增速比上年末高5.3個百分點;全年增加1.62萬億元,同比多增6958億元;普惠口徑小微貸款餘額9.36萬億元,同比增長21.79%,比各項貸款增速高出9.2個百分點。
  • 財稅貨幣金融支持將保持連續性 幫扶小微企業「不撒手」
    近期,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等部門下發通知,決定繼續實施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和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政策至3月底,以延緩中小企業財務負擔,支持小微企業恢復經營。接下來,財稅貨幣政策將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把握好政策時度效,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多家銀行業機構也表示,將繼續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尤其是「續貸」「首貸」的服務力度。
  • 降利率減企業負擔 增信貸助小微復甦 金融服務質效大幅提高
    中國人民銀行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9月企業貸款利率為4.63%,同比下降0.61個百分點,處於歷史較低水平;同時,小微企業融資「量增、面擴、價降」,截至2020年9月末,小微企業融資新增3萬億元,同比多增1.2萬億元。這些成績背後的推動因素有哪些?未來還將迎來哪些創新機遇?對經濟生活將產生何種影響?
  • 第三季利率回升或難持續,銀行出招刺激貸款需求
    截至收盤中信銀行跌逾4%,招商銀行跌3.6%,工商銀行跌1.3%。中長期貸款短期增多從銀行機構了解的信息顯示,除了按揭貸、票據之外,個人消費貸、小微企業貸產品的期限也越來越長,額度也越來越高。結構化因素中,中長期貸款增加,利率水平相應被拉高。同時,企業中長期貸款比例比較明顯地增加,短期、頻繁的信貸需求開始減少,可能對銀行對貸款需求的感受偏向於認為信貸需求減少。陶金還表示,零售貸款投放增加,也拉高了利率水平。從三季度的貸款餘額增速看,仍然體現了信貸持續擴張的態勢。供給端因素中,主要是銀行中期資金成本維持在高位,推升了定價水平。
  • 12月M2同比增長10.1% 人民幣貸款增加1.26萬億元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12日訊 央行今日發布數據顯示,12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218.68萬億元,同比增長10.1%,增速比上月末低0.6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1.4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餘額62.56萬億元,同比增長8.6%,增速比上月末低1.4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4.2個百分點
  • 中國12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26萬億元 同比多增1170億元
    來源:金融界網金融界網1月12日消息,央行:12月末,本外幣貸款餘額178.4萬億元,同比增長12.5%。月末人民幣貸款餘額172.75萬億元,同比增長12.8%,增速與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高0.5個百分點。
  • 國辦和銀保監會聯合出手,小微貸款...
    此次通報的典型問題主要分為兩類:一是銀行違規向小微企業收取貸款承諾費、投融資顧問費等「兩禁兩限」費用;二是向小微企業發放貸款時強制捆綁銷售保險,收取高額服務費,推高綜合融資成本。針對上述第一類情況,通報中「點名」工商銀行和民生銀行存在的類似違規行為。
  • 光大銀行行長劉金:全行對公存量貸款LPR轉換完成率超70%
    同時,運用金融科技做強在線供應鏈金融,例如,「陽光融e鏈」在線供應鏈創新服務模式,實現全流程在線業務辦理,累計業務量369億元,服務核心企業297家,帶動供應商投放1582戶,其中小微企業客戶佔到86%,製造業客戶佔33%,切實推動了對普惠客戶和製造業客戶的金融服務支持。
  • 截至6月末,泰安市銀行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達3001億元,主要金融指標...
    6月初,中國人民銀行創設了兩個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對銀行在今年3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發放的普惠小微信用貸款,按40%比例提供「零成本」資金支持。中國人民銀行泰安市中心支行全面梳理轄內暫不符合政策工具支持條件的法人機構情況,「一對一」指導優化相關指標,向上級行爭取政策傾斜。
  • 360數科揭開千億周轉資金背後的小微風控面紗
    根據央行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9月末普惠小微貸款餘額同比增長29.6%,連續7個月創有統計以來的新高;2020年1月至9月普惠小微貸款增加3萬億元,同比多增1.2萬億元;9月末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小微經營主體3128萬戶,同比增長21.8%。 在實體經濟貸款需求旺盛的背景下,中小微企業、民營企業信貸增長十分強勁。360數科持續發力小微業務,開展規模化獲客並完善小微風控體系。
  • 2020年社融增量34.86萬億元 「寬信用」進入穩定退潮期
    值得一提的是,從2020年新增人民幣貸款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量來看,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在持續增加,而且貸款結構也有顯著改善。據統計,全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9.63萬億元,同比多增2.82萬億元。其中,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12.17萬億元。2020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結構方面,2020年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佔同期社會融資規模的57.5%。
  • 寧波銀行提升小微服務質效 金融助力小微企業發展施力
    為幫助小微企業恢復經營與正常生產,近日,國務院會議部署推動進一步降低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會議上提出,明年實現普惠小微貸款綜合融資成本再降0.5個百分點,貸款增速將繼續高於各項貸款增速。在幫助小微企業成長和發展上,寧波銀行一直非常重視該項工作的開展,並堅守「服務小微企業」基本定位,將服務小微企業作為自身發展的使命,金融助力小微企業成長發展。
  • 海關總署:三季度中國進出口8.8萬億元,同比增長7.5%,其中出口5萬億...
    2020-10-13 10:03:53來源:FX168 海關總署:三季度中國進出口8.8萬億元,同比增長7.5%,其中出口5萬億元,增長10.2%,進口3.88萬億元,增長4.3%。
  • 3.3萬億!臺灣今年年前三季度GDP,在全國屬於什麼水平?
    ,今年一季度臺灣的經濟同比實際增長2.2%,二季度下降0.58%,三季度增速初值為3.33%,整個前三季度經濟「同比實際增長1.66%」。相比於歐美國家動則兩位數的下降,應該說臺灣省前三季度的整體經濟發展水準還算不錯。2020年前三季度,臺灣地區GDP達到15萬億新臺幣,折合3.3萬億人民幣。那麼,臺灣GDP放在國內屬於什麼水平?
  • 興業銀行「數據畫像」讓小微企業信用「變」貸款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不少小微企業因各種原因陷入流動性困難,急需資金「輸血供氧」。但與此同時小微企業手中可抵押資產少且信用記錄不足,難以從銀行獲得貸款。這家以生產加工電機、水泵為主的小微企業,今年因疫情影響材料和人工成本上漲,流動資金面臨較大的壓力,近期,隨著復工復產加快推進,企業急需融資,但苦於無法提供相應的抵質押物,貸款屢屢碰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