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情分析:通過對歷年試題的分析,遺忘的理論知識點在教招考試中屬於常考的知識點,考察的題型主要是選擇題,但是我們在備考中也要有材料題備考的預設,選擇題考察的形式主要是區別這幾個遺忘理論之間的關鍵點。
一、記憶痕跡衰退說:
代表人物:巴甫洛夫。其主張遺忘是記憶痕跡得不到強化而逐漸衰退,以至最後消退的結果。
例如在我們的日常學習中,如果我們保持練習,我們的學習的內容痕跡就會得到強化。反之,我們學記憶的內容隨時間流逝而衰退。
二、幹擾抑制說
代表人物:詹金斯和達倫巴希。其主要觀點認為遺忘是因為在學習和回憶之間受到其他刺激的幹擾所致,這種學說包括前攝抑制和倒攝抑制來說明。
例如:我們經常說早自習複習效果好就是因為沒有受到前攝抑制的影響,晚自習複習的效果好就是因為沒有受到倒攝抑制的影響。
三、同化說
代表人物:奧蘇貝爾。其主張:遺忘實際上是知識的組織與認知結構簡化的過程,即用高級的概念與規律代替低級的觀念,使低級觀念發生遺忘,從而提煉和簡化了認識並減輕了記憶負擔,這是一種積極的遺忘。用於解釋有意義學習的保持與遺忘,他認為在真正有意義的學習中,前後相繼的學習不是相互幹擾而是相互促進的,因為有意義學習總以原有的學習為基礎,後者的學習是前面學習的加深和擴充。
四、動機說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其主張:認為遺忘由於情緒或動機的壓抑作用引起的,如果這種壓抑被解除,記憶也就能恢復。
例如:我們考試的時候有的時候太緊張,而沒有辦法把平時會的知識點回憶起來,這就是緊張情緒導致遺忘。
五、提取失敗說
這種理論認為儲存在長時記憶中的信息是永遠不會丟失的,我們之所以對一些事情想不起來,是因為我們在提取有關信息時沒有找到適當的提取線索,而一旦有了正確的線索,經過搜索所需要的信息就能被提取出來。
例如:比如日常生活中,我們看到某個熟人,剛要把他的名字叫出來,但話到嘴邊卻突然想不起來了,只要有人提醒一下,就馬上想起來了。
1.班主任張老師告訴學生早上背書記憶效果好,希望他們重視早自習的學習,這是因為少了( )。
A.前攝抑制 B.倒攝抑制 C.提取失敗 D.自然消退
【答案】A。解析:前攝抑制是指先前學習的材料對後學習的材料的回憶或再認產生的幹擾,早自習是一天的早上,沒有受到前面學習的幹擾,即不受前攝抑制影響。故答案選A。
2.多年以後,我們再次見到自己的老同學時候,可就是想不起他的名字,這是( )。
A.動機說 B.幹擾抑制說
C.同化說 D.提出失敗說
【答案】D。解析:提出失敗說理論認為儲存在長時記憶中的信息是永遠不會丟失的。我們之所以對一些事情想不起來,是因為我們在提取有關信息時沒有找到適當的提取線索,而一旦有了正確的線索,經過搜索所需要的信息就能被提取出來。如果有人稍微提醒一下,就能立馬知道其名字。故答案選D。
相關推薦: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心理學》知識點|常見考點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