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軟醫療向上海證券交易所提交了科創板IPO招股書且獲受理,公司以CT產品起步,擁有20餘年的CT技術積累,在CT領域創造了多個「中國自主品牌第一」。值得注意注意的是,東軟醫療在1997年研發出第一臺國產CT,至今仍保持著國產CT銷售額第一,今天我們來看看這家公司的基本面。
CT機的國產化
醫療器械這個行業,細分領域包括:體外診斷(IVD)、心血管系統、影像診斷類、整形外科&骨科、眼科類。其中,影像診斷,也是一個大賽道。影像診斷,根據運用的物理學原理的不同,可以分為:CT(斷層成像)、X射線、核磁共振(MRI),和超聲診斷類。
如果你去做體檢,一般都會去兩個科室,放射科和超聲科。放射科裡就有:CT、X光、和核磁共振,超聲科裡就有B超、彩超。
斷層掃描成像系統:其主要原理是利用X射線對被檢查對象某部位一定厚度的層面進行斷層掃描,由探測器接收透過該層面的X射線,通過光電轉換變為電信號,再經模擬/數字轉換器轉為數位訊號,經計算機處理後,把數字矩陣中的每個數字轉為黑白灰度不等的小方塊像素,並按矩陣排列構成CT圖像。
在90年代初,中國的CT機市場完全被美、德、日、荷的幾個跨國公司壟斷。
當時,新的CT機價格十分昂貴,有的新醫院只能購買二手CT機,而另一個問題又出現了:那就是CT機的維護成本非常高昂。實現CT機的國產化,成為當時許多科研機構的重要課題。
在1994年,東北大學CT攻關項目組的首臺國產CT樣機通過國家檢測,然而此後項目的產業化就陷入了僵局。因為科研資金短缺,樣機成像速度、準確性與國外還有一定的差距,不僅需要繼續投入研發資金,還需要在CT產業化的道路上不斷試錯。
東軟最終承擔了這個重擔,東軟集團董事長兼CEO、東軟醫療董事長劉積仁說:「在考慮到公司能夠承受的最大風險的前提下,我們不能讓東北大學如此寶貴的科研成果付之東流。」
直到1997年,東軟醫療研發出中國第一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CT機並推向市場,使得中國成為繼美、日、德、荷之後的,世界第五大CT整機生產國和出口國----那是零的突破。此後,東軟醫療持續深耕,到2019年中國CT設備主要廠家保有量佔比中,東軟醫療已擁有了10.4%的市場份額,成為舉足輕重的一家。
CT機生意如何?
東軟醫療成立於1998年,主要從事大型醫學診療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及相關解決方案與服務。主要由四塊業務組成:數位化醫學診療設備、體外診斷設備及試劑、MDaaS解決方案、設備服務與培訓。
東軟醫療產品覆蓋計算機斷層掃描成像系統(CT)、磁共振成像系統(MRI)、數字減影血管造影系統(DSA)、通用 X 線成像設備(GXR)、超聲診斷設備(US)、核醫學成像設備(PET/CT)、放射治療產品(RT)、體外診斷(IVD)設備及試劑,是國內醫學影像領域產品線較為齊全的少數企業之一。
來看下財務數據:2017年-2019年,公司營收分別為14.45億元、19.26億元、19.25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5170.31萬元、1.70億元、8827.75萬元,扣非淨利潤分別為1167.67萬元、8276.06萬元、3512.86萬元。
財務結構上:2019年四大業務營收佔比分別為65.65%、25.43%、4.49%、4.43%。可以看出數位化醫學診療設備為主要營收來源,2017年-2019該業務佔比分別為75.45%、72.27%、65.65%,其中又以CT為主要構成內容,佔比分別為48.04%、51.88%、43.24%。
2019年,公司CT系列銷售量527臺,較2018年535臺銷量減少了8臺。從產銷率來看,東軟醫療於2019年CT產銷率下降較為明顯。其產量(物理臺輛)為550臺,較2018年的514臺增長了36臺;銷量卻從535臺降到527臺。因此產銷率從2018年的104.09%降為2019年95.82%。
這導致東軟醫療的存貨也出現較大增幅。其2019年末較2018年同期增加了9849萬元的存貨,增幅為13.69%。
技術、市場競爭壓力大
在我國國民經濟中,醫療器械行業屬於「朝陽產業」,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知識密集、資本密集型的高技術產業。
隨著臨床需求的不斷提高,需要CT產品擁有更快的掃描速度、更低的掃描劑量以及更高的圖像解析度,這對CT探測器的覆蓋範圍、CT系統的旋轉速度及功率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隨著掃描劑量的降低及對運動器官(如心臟)掃描需求的不斷增加,CT 系統需要有更好的重建方法來處理相應數據。目前,CT 行業的技術水平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1)更寬的探測器覆蓋範圍:隨著技術進步,探測器覆蓋範圍逐漸加寬,探測器覆蓋範圍從最初的10mm,逐漸發展到20mm、40mm、80mm,目前世界最寬可達160mm。目前,公司已通過獨創的模塊堆疊設計與2D光柵防散射技術等CT探測器技術成功研發了 160mm CT 探測器,並已將其用於512層CT產品。
2)更快的機架掃描速度:機架是內裝有 X 射線發生器和探測器的裝置,機架掃描速度不斷提高,目前世界最快掃描速度可達到0.25秒/圈。東軟醫療在128 層CT 產品上實現了0.259秒/圈的機架旋轉速度.
3)更高的臨床重建技術的要求:重建技術是把通過探測器等裝置獲取到的投影數據處理為被檢查對象斷面或立體圖像的技術。隨著臨床需求的提高,在更低的掃描劑量下保持和提高成像質量,緩解對運動器官(如心臟)掃描時出現的運動偽影等問題,均對重建技術提出了更高要求。
儘管部分國產產品在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上與跨國公司產品無明顯差異,甚至在某些差異化功能應用和產品性價比上更具優勢,但是,國內大部分三甲醫院長期使用跨國 公司產品,設備的使用習慣和品牌消費的慣性仍然很強。
技術差距在這裡,我們看下東軟醫療的核心產品CT的市場份額。在國產品牌中,東軟醫療以2573臺CT設備保有量、10.4%的保有量佔比位列國產品牌第一,與排名第二的國產品牌聯影醫療的差距在縮小,尤其是在超高端產品領域,聯影醫療已通過自主研發推出了640層超高端CT。
而在國際醫療巨頭的競爭中,GE、西門子、飛利浦三大跨國公司的市場份額分別為30.0%、23.5%、12.8%,佔領了超過了六成的市場份額。
總結
醫療器械行業,是多學科交叉、知識密集、資金密集型高技術產業,綜合了製造業、生物醫學工程、電子信息技術、現代醫學影像技術等領域,具有很高的行業壁壘。這個領域應用最廣的TOP3,分別是:體外診斷類、心血管類、影像類。
2019年,CT市場總銷售量達到3825臺,總規模達116億元。預計到2024年,中國CT設備整體銷量將達到6168臺,市場規模將增長至172億元人民幣。可以說東軟醫療是在一個非常好的賽道上,同時市場有巨大的增長空間。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道科創平臺。文章觀點僅供交流、分享,不構成對投資人的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作者:那時候
來源:道科創(分享科技 分享科創)
本文為道科創原創文章,轉載需註明出處,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