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科創」CT銷量佔比國產第一,掃描成像龍頭如何?

2020-12-07 道科創
來源:網絡

東軟醫療向上海證券交易所提交了科創板IPO招股書且獲受理,公司以CT產品起步,擁有20餘年的CT技術積累,在CT領域創造了多個「中國自主品牌第一」。值得注意注意的是,東軟醫療在1997年研發出第一臺國產CT,至今仍保持著國產CT銷售額第一,今天我們來看看這家公司的基本面。

CT機的國產化

醫療器械這個行業,細分領域包括:體外診斷(IVD)、心血管系統、影像診斷類、整形外科&骨科、眼科類。其中,影像診斷,也是一個大賽道。影像診斷,根據運用的物理學原理的不同,可以分為:CT(斷層成像)、X射線、核磁共振(MRI),和超聲診斷類。

如果你去做體檢,一般都會去兩個科室,放射科和超聲科。放射科裡就有:CT、X光、和核磁共振,超聲科裡就有B超、彩超。

斷層掃描成像系統:其主要原理是利用X射線對被檢查對象某部位一定厚度的層面進行斷層掃描,由探測器接收透過該層面的X射線,通過光電轉換變為電信號,再經模擬/數字轉換器轉為數位訊號,經計算機處理後,把數字矩陣中的每個數字轉為黑白灰度不等的小方塊像素,並按矩陣排列構成CT圖像。

在90年代初,中國的CT機市場完全被美、德、日、荷的幾個跨國公司壟斷。

當時,新的CT機價格十分昂貴,有的新醫院只能購買二手CT機,而另一個問題又出現了:那就是CT機的維護成本非常高昂。實現CT機的國產化,成為當時許多科研機構的重要課題。

在1994年,東北大學CT攻關項目組的首臺國產CT樣機通過國家檢測,然而此後項目的產業化就陷入了僵局。因為科研資金短缺,樣機成像速度、準確性與國外還有一定的差距,不僅需要繼續投入研發資金,還需要在CT產業化的道路上不斷試錯。

東軟最終承擔了這個重擔,東軟集團董事長兼CEO、東軟醫療董事長劉積仁說:「在考慮到公司能夠承受的最大風險的前提下,我們不能讓東北大學如此寶貴的科研成果付之東流。」

直到1997年,東軟醫療研發出中國第一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CT機並推向市場,使得中國成為繼美、日、德、荷之後的,世界第五大CT整機生產國和出口國----那是零的突破。此後,東軟醫療持續深耕,到2019年中國CT設備主要廠家保有量佔比中,東軟醫療已擁有了10.4%的市場份額,成為舉足輕重的一家。

CT機生意如何?

東軟醫療成立於1998年,主要從事大型醫學診療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及相關解決方案與服務。主要由四塊業務組成:數位化醫學診療設備、體外診斷設備及試劑、MDaaS解決方案、設備服務與培訓。

東軟醫療產品覆蓋計算機斷層掃描成像系統(CT)、磁共振成像系統(MRI)、數字減影血管造影系統(DSA)、通用 X 線成像設備(GXR)、超聲診斷設備(US)、核醫學成像設備(PET/CT)、放射治療產品(RT)、體外診斷(IVD)設備及試劑,是國內醫學影像領域產品線較為齊全的少數企業之一。

來看下財務數據:2017年-2019年,公司營收分別為14.45億元、19.26億元、19.25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5170.31萬元、1.70億元、8827.75萬元,扣非淨利潤分別為1167.67萬元、8276.06萬元、3512.86萬元。

財務結構上:2019年四大業務營收佔比分別為65.65%、25.43%、4.49%、4.43%。可以看出數位化醫學診療設備為主要營收來源,2017年-2019該業務佔比分別為75.45%、72.27%、65.65%,其中又以CT為主要構成內容,佔比分別為48.04%、51.88%、43.24%。

2019年,公司CT系列銷售量527臺,較2018年535臺銷量減少了8臺。從產銷率來看,東軟醫療於2019年CT產銷率下降較為明顯。其產量(物理臺輛)為550臺,較2018年的514臺增長了36臺;銷量卻從535臺降到527臺。因此產銷率從2018年的104.09%降為2019年95.82%。

這導致東軟醫療的存貨也出現較大增幅。其2019年末較2018年同期增加了9849萬元的存貨,增幅為13.69%。

技術、市場競爭壓力大

在我國國民經濟中,醫療器械行業屬於「朝陽產業」,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知識密集、資本密集型的高技術產業。

隨著臨床需求的不斷提高,需要CT產品擁有更快的掃描速度、更低的掃描劑量以及更高的圖像解析度,這對CT探測器的覆蓋範圍、CT系統的旋轉速度及功率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隨著掃描劑量的降低及對運動器官(如心臟)掃描需求的不斷增加,CT 系統需要有更好的重建方法來處理相應數據。目前,CT 行業的技術水平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1)更寬的探測器覆蓋範圍:隨著技術進步,探測器覆蓋範圍逐漸加寬,探測器覆蓋範圍從最初的10mm,逐漸發展到20mm、40mm、80mm,目前世界最寬可達160mm。目前,公司已通過獨創的模塊堆疊設計與2D光柵防散射技術等CT探測器技術成功研發了 160mm CT 探測器,並已將其用於512層CT產品。

2)更快的機架掃描速度:機架是內裝有 X 射線發生器和探測器的裝置,機架掃描速度不斷提高,目前世界最快掃描速度可達到0.25秒/圈。東軟醫療在128 層CT 產品上實現了0.259秒/圈的機架旋轉速度.

3)更高的臨床重建技術的要求:重建技術是把通過探測器等裝置獲取到的投影數據處理為被檢查對象斷面或立體圖像的技術。隨著臨床需求的提高,在更低的掃描劑量下保持和提高成像質量,緩解對運動器官(如心臟)掃描時出現的運動偽影等問題,均對重建技術提出了更高要求。

儘管部分國產產品在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上與跨國公司產品無明顯差異,甚至在某些差異化功能應用和產品性價比上更具優勢,但是,國內大部分三甲醫院長期使用跨國 公司產品,設備的使用習慣和品牌消費的慣性仍然很強。

技術差距在這裡,我們看下東軟醫療的核心產品CT的市場份額。在國產品牌中,東軟醫療以2573臺CT設備保有量、10.4%的保有量佔比位列國產品牌第一,與排名第二的國產品牌聯影醫療的差距在縮小,尤其是在超高端產品領域,聯影醫療已通過自主研發推出了640層超高端CT。

而在國際醫療巨頭的競爭中,GE、西門子、飛利浦三大跨國公司的市場份額分別為30.0%、23.5%、12.8%,佔領了超過了六成的市場份額。

總結

醫療器械行業,是多學科交叉、知識密集、資金密集型高技術產業,綜合了製造業、生物醫學工程、電子信息技術、現代醫學影像技術等領域,具有很高的行業壁壘。這個領域應用最廣的TOP3,分別是:體外診斷類、心血管類、影像類。

2019年,CT市場總銷售量達到3825臺,總規模達116億元。預計到2024年,中國CT設備整體銷量將達到6168臺,市場規模將增長至172億元人民幣。可以說東軟醫療是在一個非常好的賽道上,同時市場有巨大的增長空間。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道科創平臺。文章觀點僅供交流、分享,不構成對投資人的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作者:那時候

來源:道科創(分享科技 分享科創)

本文為道科創原創文章,轉載需註明出處,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淨利率超30%,機器人減速器國產龍頭,綠的諧波問道科創
    2019年收入下滑原因在於諧波減速器銷量下滑了-3.80%,另外銷售單價降低了13.43%。一方面,減速器銷售結構變化,中小型減速器佔比上升;另一方面,公司確實在降低減速器售價。不過,因為成本也在持續降低,公司的諧波減速器毛利率還處於高位,穩步上漲。
  • 「人工智慧第一股」依圖科技衝刺科創板,按下國產晶片加速鍵
    11 月 4 日晚間,上交所官網顯示,依圖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依圖科技」)首次公開發行存託憑證並在科創板上市申請已獲受理。公司本次擬公開發行不超過 2.91 億份 CDR,擬募資金額 75 億元。投入金額佔募集資金總額的比例分別為 30.89、10.81%、14.27%、9.19%、5.02%、29.82%。若闖關成功,依圖有望成為 A 股 「人工智慧第一股」。
  • 網傳美國最大兩家半導體設備廠商對中芯等啟動「無限追溯」機制...
    「新智元急聘主筆、高級主任編輯,添加HR微信(Dr-wly)或掃描文末二維碼了解詳情。」  突發:傳美國將對中國晶圓代工廠啟動半導體「無限追溯」   5月12日晚間,據《科創板日報》援引供應鏈信息爆料稱:美國半導體設備製造商泛林半導體、應用材料公司等公司發出信函,要求中國國內從事軍民融合或為軍品供應集成電路的企業(如中芯國際和華虹半導體等),不得用美國清單廠商半導體設備代工生產軍用集成電路,同時「無限追溯」
  • 【道科創】格科微,國內CMOS圖像傳感器龍頭公司
    50%的價值; 2、鏡頭,佔整個模組約20%的價值; 3、濾光片、音圈馬達、FPC,佔整個模組約10%-15%的價值; 4、封裝,佔模組約15%-20%的價值; 而感光晶片這個行業的大部分市場份額都被索尼佔據(佔比35%),第二大為三星(佔比19%);第三大為豪威科技
  • 雷射器行業漸入成熟期 優勢向國產龍頭集中
    IPG在6kw及以上超高功率市場依然壟斷中國的份額,2017年和2018年市佔率分別為52%和51%;銳科雷射正在3kw和6kw功率段快速替代IPG的份額,12kw完成小批量交貨,20kw完成驗收,2018年市佔率18%,提高5.3個百分點;創鑫雷射銷量結構以脈衝雷射器和2kw以上光纖雷射器為主,2018年市佔率12%,擬在科創板上市。
  • 「醫學圖像處理」CT成像技術之CT偽影
    在檢測器流3中,沒有一個密集物體被成像,因此衰減很低(黑色)。在檢測器流1中,對象僅部分成像,因此衰減是密集對象與不太密集背景之間的平均值。注意部分體積只會 減少物體的表觀衰減,而不會 增加表觀衰減。投影不完整一個對象可能會以一個投影而不是相對投影突出到切片中,尤其是在光束更發散的圖像外圍。
  • 國產機器人年銷量破百萬大關漸近?
    — 距離2020年高工年會還有 20 天 撰文 | 歌者 「2021年,國產控制器將全面取代外資品牌;2025年國產工業機器人銷量邁入百萬臺可期
  • 國產手機銷量排行:華為第一,第二萬萬沒想到
    國產手機品牌一直在爭奪銷量第一的位置,近日,國內調研機構發布了第一季度國產手機品牌出貨量數據。華為榮耀兩個品牌的出貨量為3638萬臺,穩穩坐上第一的位置。但排列的第二的企業並不是OPPO、小米,而是傳音。估計這是大家萬萬沒有想到的。
  • 2025年國產工業機器人銷量將邁入百萬臺
    2025年國產工業機器人銷量將邁入百萬臺 人工智慧實驗室 發表於 2020-12-03 10:12:15   「2021年,國產控制器將全面取代外資品牌;2025年國產工業機器人銷量邁入百萬臺可期
  • 行業|為什麼影像廠商都愛強調「這款CT能掃描心臟」?
    2016年,估計有1790萬人死於心血管疾病,佔全球死亡總數的31%。其中,85%死於心臟病和中風。1998年推出的多層螺旋CT(MSCT)使得心臟成像成為可能。2000年和2002年相繼推出的8層及16層MSCT實現了心臟冠狀動脈成像。2004年出現的64層MSCT顯著提高了冠狀動脈檢查的成功率和影像質量,越來越多的醫生和患者開始接受這種無創診斷方式。
  • 國產晶片第一龍頭股 2020晶片板塊股票一覽
    隨著炒股的人增多,不同的股票都有人購買,股票的漲跌是不可控的,所以大家肯定會留意到不同因素對於一些股票的影響了,產晶片的技術應用是很廣泛的,那麼國產晶片第一龍頭股是什麼呢?還有2020晶片板塊股票有哪些?我們一起來了解了解!
  • 國產爛劇的「換頭」表演,又來討罵了
    國產劇三大槽點。五毛特效、靈異摳圖、辣眼服化道。
  • 紅外熱成像測溫儀:守住抗疫第一道防線
    新華社記者 盧漢欣攝體溫檢測是抗擊疫情的「第一道防線」。在疫情防控的非常時期,耳溫槍、額溫槍等測溫「利器」紛紛上陣,各展其能。其中,「只是在人群中看了你一眼,溫度就被記錄下來」的紅外熱成像測溫儀尤受青睞。
  • 一份關於國產光刻機龍頭——上海微電子的介紹
    值著這個機會,我們在這裡轉載一份關於國產光刻機龍頭——上海微電子的介紹,幫助大家對本土這個領域有更深的了解。 上海微電子是在國家科技部和上海市政府共同推動下,由國內多家企業集團和投資公司共同投資組建的高科技企業。公司成立於2002年,主要從事半導體裝備、泛半導體裝備以及高端智能裝備的設計製造銷售,其中光刻設備是公司的主營業務。公司在光刻設備領域擁有全國最先進的技術。
  • 擊敗小米和華為,國產手機中的銷量冠軍,一周賣出138萬臺手機
    從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來看,國產手機品牌中,銷量最高的當屬華為和小米,前者在2019年就已經排名全球第二,僅次於三星,後者在2020年三季度擊敗蘋果,躋身全球第三。但令人意外的是,在國內市場,銷量冠軍卻並非華為、小米。
  • 影響汽車銷量的因素都有哪些?「漏鬥模型」解析汽車購買決策
    為什麼很多汽車品牌很好、性能很好銷量卻不理想?影響汽車銷量的因素到底有哪些?為了更加全方位有條理性的分析這個問題,我們可以用「汽車購買決策的漏鬥圖」來一步步分析。
  • 心臟電生理龍頭企業惠泰醫療登陸科創板 股價漲幅近250%
    原標題:心臟電生理龍頭企業惠泰醫療登陸科創板 股價漲幅近250%   1月7日,醫療領域開年第一家IPO公司惠泰醫療登陸科創板,發行價
  • ct技師考試題庫全套!
    Bct技師考試題庫全套參考:人體對輻射高度敏感的組織有:淋巴組織、胸腺、骨髓、胃腸上皮、性腺和胚胎組織等D.成像技術標者劑量標準隱藏答案【答Bct技師考試題庫全套參考:胸部後前位影像質量的綜合評價標準包括:診斷學要求的標準
  • 多重耐藥菌防控的「術、法、道」
    2017 年 4 月 22 日,由青島市醫學會主辦,青島大學附屬醫院承辦的「山東省第三屆多重耐藥菌感控「天御千菌」論壇在青島市召開。臨床醫生如何綜合運用檢驗、影像、抗生素等「武器」來遏制多重耐藥菌,挽救患者生命是多重耐藥菌防控的「術」;在國內外專家學者的努力下,制定並推廣用來規範、指導臨床多重耐藥菌診治的相關指南共識,這是多重耐藥菌防控的「法」;而研究細菌與人體的宿主關係,探求細菌在人體裡繁殖、共存和平衡的規律,這就是多重耐藥菌防控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