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級是相對降級而已言,事物在通道流通的過程,每個通道上會有無數個節點,節點是通道中上升結果的累積,經歷足夠的節點就可以達成晉級結果。
具象化一些就如——每個職業具體崗位都有晉級路徑,該路徑就是它的晉升通道,通道的長度被我們叫做晉升空間。企業設定崗位職責時會明確崗位求,崗位要求就它的技能節點概述。為什麼一個崗位會有多個級別?匹配不到足夠能力的人才,只好嘗試搭建晉級通道,反過來挖掘有晉級需求的人,幫助他成為人才。
將一家公司放入到「晉級邏輯」裡,你就不難這家公司是否值得你去,更能窺探企業經營者的價值觀。一家沒有意識去完善晉升通道和晉升機制的公司很難做大,或者留不住人才甚至會因為某個人的離開崩塌。
2018年9月17,蓋有某航天動力研究所公章的公函在網上瘋傳,掀起了社會輿論的狂風暴雨,原本名不見經傳的小職員離職後,該研究所卻發現缺了他登月計劃無法完成。由此,該研究所和當事人一夜間爆紅網絡轟動一時,令人詫異地正是因為一個小職員離開,該機構的戰略計劃被迫停止或無法達成。假設該機構有足夠完善的人才晉升和人才儲蓄機制,是否還會出現這樣的尷尬呢?
你覺得你公司的晉升通道搭建完善了嗎?
你以為只有在企業裡才有晉升通道嗎?
你覺得「晉級邏輯」最強的案例是什麼?
公共運輸是遵循流通導向,以每個具體位置為節點的晉級系統,晉級結果由每個不同的使用個體自行設定。以地鐵為例:作為公共運輸,地鐵有明確的路線圖,乘客可以清晰的看到自己到達目的地的路徑,路徑會包含很多節點(途經站點、換乘樞紐、通道路徑、本站下一站點、通道出入口、運營時間、安檢等等),甚至不會購票還可以尋求工作人員幫助,沒有搭過地鐵的人也可以路徑可尋相對輕鬆就可以到達要去的地方。
孫中山先生:「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當人性已經回不去了,你的老一套已經沒有人會理睬。現在人的人性是,緊跟新零售、分享經濟的大趨勢——不管我是誰,我在哪,我經歷過什麼,我的學歷多高,我的樣貌如何,我的年紀多大,我都想在這一波趨勢紅利中逆襲;從容貌到才華,從舉止到內涵,從事業到生活。這一切都是人心所向,卻不只是金錢那麼簡單。假若是那傳銷早便可解決,何須其他晉升通道。可惜不是,否則不會被取締,否則轉型為直銷後的安利、完美也不會業績直線下跌。
有沒有更符合這些人性的,打開便可逆襲的這樣一道傳送門?
新零售是嗎?
微商是嗎?
猶未可知!但你可以透過晉級邏輯,搭建出晉級通道。你以為我說的晉級通道是簡單的崗位晉級級別名稱的羅列嗎?NO !微商模型作為例,與其說微商的爆發是趨勢的利好,倒不如說大部分都只是中了人性的彩票。於是我們看到很多微商一夜暴富,於是我們的朋友圈一夜間被佔領,於是我們逐漸逃離朋友圈,於是很多微商跌落神壇,於是跌落者詛咒微商,於是小白放棄大咖消失比比皆是。是人性本惡,還是急功近利,或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非常有意思的是,在接觸過的眾多微商也好,想轉型的傳統企業也好,想創業的小白也好,大多是中了人性的彩票積累的財富。你問他是怎麼做到的,他會很坦白的告訴你是運氣。當然,也不乏做得好微商品牌和大咖,至今依然逆勢生長發展迅猛。有趨勢的賦能,更有渠道晉級通道節點細化的加持。試想一個小白進入微商體系,他有沒資源、不會零售、不會招商、沒有人教,結果如何?99.9%都會放棄,甚至負面它。很多微商都會在社群裡開課分享,分享者可能是業績還不錯又或招代理很厲害的人,可惜他們講來講去都只是圍繞渲染沒做微商前多落魄和做微商後多有錢,講到實質技能時令人啼笑皆非,百度隨意搜索拼湊的理論就搖身一變被包裝成價值百萬的課程。最有意思的是,就是這樣的課程也能作為招代理的噱頭。沒有規劃,沒有方向,沒有結果,看不到未來,也造就微商資源流動性極大的特點。
做得好的微商憑什麼能在別人玩不下去了的時候仍然能逆勢增長?
晉級通道節點羅列清晰,代理成長路徑一目了然,能力複製不斷層,不吝嗇分享真實有效的技能,報團取暖有合作意識。相比下滑的微商,其實做得好微商只是做了他本該做好的並把這種能力真實有效的複製給團隊的每一位。創業者若是能多花一點耐心,將你的晉級通道複製給與你一起並肩創業的合伙人,大概未來不久的商業傳奇世界裡會留下你那一筆濃墨重彩。
文章是認知的呈現,認知是創意的起點,分享是創新的傳播,討論是思維的碰撞,流行是價值的共鳴。我所想 ,你所需 ,來互懟 ,找結果。每天一篇深度乾貨,點燃你的創新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