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亞臨界萃取實驗 看地溝油、光皮樹如何變身生物柴油

2020-12-06 湖南在線

地溝油、光皮樹如何變身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能解決未來的能源問題;油料能源植物可以吸收土壤裡的重金屬

7月6日,湖南省林業科學院林木無性系育種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技術人員彭建軍正 在做油茶亞臨界萃取實驗。組圖/實習生馮田

7月6日,技術人員彭建軍手拿剛剛萃取出來的油。

華聲在線7月8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楊傑妮 實習生 袁堂芬長沙報導)省林科院實驗樓105房,一袋植物油料被倒入亞臨界萃取裝置中。約一小時後,打開裝置底部的開關閥,清亮的植物油就流出來了。這是煉製生物柴油的第一步。

省林科院林場內有一個年產3000噸的中間性試驗生產車間。在這個車間內,不論是地溝油還是光皮樹、白檀果實油脂,通過並不複雜的煉製過程,最後都能被製成生物柴油。

省林科院院長、林木無性系育種湖南省重點實驗室創始人之一、省生物柴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國家林業局能源辦核心專家……李昌珠的頭銜很多。這位出生於上世紀60年代初的湖南道縣人,在畢業後就開始投身於能源植物、生物柴油和經濟林育種研究,如今已是國內生物能源產業的絕對領軍人物。

目前,在省林科院林場內的林業科學技術推廣項目示範基地裡面,建立了一個年產3000噸的中間性試驗生產車間。在這個車間內,不論是地溝油還是光皮樹、白檀果實油脂,最後都能被製成生物柴油。

實驗一小時完成植物萃取過程

在省林科院實驗樓的105房內,湖南省林科院研究員、博士肖志紅熟練地提起一袋植物油料,倒入亞臨界萃取裝置中。約一小時後,打開裝置底部的開關閥,清亮的植物油就流出來了。

實驗前,這些油料都經過了預處理:剝殼,壓模。肖志紅說,這是為了增加油料的受熱面積,提高出油率。根據掛在牆上的「操作規程」,植物油萃取一共有14個步驟。在現場實驗中,肖志紅將其概括為三個部分:首先,把油料倒入萃取釜,並用真空泵抽成真空狀態;接著,啟動熱水循環泵,通過水循環加熱萃取釜,並加入萃取劑進行攪拌。這一過程中,不同種子需要的溫度和時間都稍有差異。一般控制加熱溫度為45℃至50℃,用時大概為45至50分鐘;最後,停止攪拌,關掉熱水循環泵。與萃取劑混合的料液流入分離斧,分離回收萃取劑,並在分離斧壓力降到正常後打開閥門,制好的油就會直接從這裡流出了。而回收的萃取劑可以循環利用。

這套裝置由省林科院和合作企業聯合研發,不僅可以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還具有原料廣適性的優點。除了光皮樹,蓖麻、油桐、白檀、山蒼子等油料能源植物的果實都可以通過這套裝置萃取油。

事實上,生物柴油的煉製過程並不複雜,一共分為兩步:第一步將植物種子經過採摘、烘乾、壓榨、精煉,製作出植物油;第二步在反應裝置中,將植物油與甲醇、催化劑結合進行轉化,提取生成生物柴油初產物,再經過蒸餾、分流生成植物瀝青和生物柴油。這一階段生產的生物柴油,通常用於鍋爐等設備,但如果要投放在汽車市場,還需要加入第三方助劑進一步混配製成BD5或者BD20,使產品燃燒性能最大化。「BD5就是在100升柴油裡加5升生物柴油,BD20就是加20升。」助理研究員張愛華說,目前我國已在海南嘗試實行BD5、BD10生物燃料。

原料開發出更多非食用木本燃料

在省林科院實驗林場內,一排排低矮的光皮樹整齊地生長在小山坡上,樹枝上掛滿了一簇簇白色顆粒狀的果實。光皮樹果實是煉製生物柴油的重要原料之一。

「食用油脂雖然可以作為生物柴油原料,但中國是人口大國,不與人爭糧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光皮樹比較適宜在長江以南生長,此外光皮樹可以在比較貧瘠的邊際性土地上種植且不佔用耕地。」助理研究員張愛華介紹說。

2007年,李昌珠帶頭設立了「光皮樹種子資源和無性系選育研究與示範」項目,並在2009年獲得湖南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由他們選育的光皮樹含油率提高了10%,產量提高30%。

生物柴油的原料成本佔整個制油成本的70%。李昌珠說:「原料是瓶頸,現在大家關注更多的是轉化、市場。」因此,李昌珠團隊現在做的是開發出更多的非食用木本燃料,除了光皮樹,2010年,他們團隊又新開發了新能源樹種白檀。張愛華說,白檀含油量高,產量高,矮化易採摘。

目前,在省林科院林場內的林業科學技術推廣項目示範基地內,建立起了一個年產3000噸的中間性試驗生產車間。在這個車間內,不論是地溝油還是光皮樹、白檀果實油脂,最後都能被製成生物柴油。幾種不同的原料最終可生產出同一個標準的產品,這在學術界有個專業名詞,叫「原料廣適性」。這是李昌珠的獨創,也是湖南的獨創。

李昌珠的另一項貢獻是,將一直處於分割狀態的能源植物的選擇、育種、栽培和加工結合起來,使生物燃料油科研和技術轉化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開創了從原料到市場的完整產業鏈,初步實現了產業化開發。這項「非耕地工業油料植物高產新品種選育及高值化利用」技術獲評2014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應用水上加油站和企業鍋爐

除了科研方面的頭銜,肖志紅還是湖南未名創林生物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未名創林」)的股東。

2009年,湖南省林科院以技術入股500萬,與北大未名組建了未名創林。2011年,未名創林被歸入湖南北大未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南未名」)旗下,成為其能源板塊的支點。

據了解,未名創林是一家專門從事生物能源研發、生產及銷售的高新科技企業。

那麼,由省林科院研發生產的生物柴油都銷售到了哪些地方呢?肖志紅說,現在主要用於水上加油站和鍋爐。「這些加油站江陰有,洞庭湖水域也有。鍋爐則主要是一些大型賓館、大型生產企業需要。」

肖志紅坦言,由於高油價導致生產處於虧本經營,大部分企業均暫時處於停產狀態。肖志紅說,生物柴油是個新生物,接受需要一個過程。

「我們的社會是個能源驅動型社會。生物柴油是國家戰略儲備,一般企業不會做,也做不了。」肖志紅說,能夠堅持投入,企業需要遠見,也要實力。

根據計劃,未名創林將總投資35億人民幣,建成一個年產5萬噸生物柴油、年產30萬噸生物柴油調和燃料、規劃種植能源植物40萬畝以及五年內達到年銷售100億元的大型生物能源企業。

未來種植油料能源植物

吸收土壤裡的重金屬

在目前的市場條件下,很多企業紛紛轉投其他領域。李昌珠和他的團隊為什麼繼續堅持研究?「因為這是國家能源儲備項目,能夠解決未來的能源問題。」李昌珠說,石油不可能永遠會有,能源才是各行業的命脈。

因此,李昌珠認為,新能源開發和利用,必將成為未來趨勢。但新能源的推廣,光靠技術攻關不夠,還需要政策支持。李昌珠說,生物能源的排放是很低的。「用生態來算帳,增加一噸二氧化碳,收一定的溫室氣體、顆粒物稅,用新能源的話政府則給予補貼,這樣新能源的價格就不高了。」

應用不止於此。「油料能源植物高效轉化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主要立足於高效轉化,這些植物除了轉化成生物能源,還能轉化成各種材料。「不含甲醛無汙染的油漆,衣服面料,甚至化妝品,都可以做出來。」李昌珠說,這稱之為油料全資源利用。

但李昌珠認為最需要推廣的,是原料生產與汙染土地治理的結合品。通過在重金屬汙染的土地上種植蓖麻、油桐、山蒼子等油料能源植物,吸收土壤裡的重金屬。李昌珠說,這些植物吸收重金屬後長出的果實,不僅不影響制生物柴油,還能對周邊的水和空氣產生良好的生態作用。

目前,這一技術已在郴州等地試點。李昌珠說,今年十月,會有一位義大利專家過來,他將研究如何把植物吸收的重金屬提取後再利用。


相關焦點

  • 地溝油提煉生物柴油前景如何
    在金華武義經濟開發區,有一家浙中西地區唯一專業生產生物柴油的企業。 型號規格為S500的生物柴油,呈清澈的黃色,外觀和普通石化柴油相似,但它是從地溝油中提煉出來的。 近年來,國內有許多企業爭搶生物柴油「蛋糕」,但由於種種原因,最終堅持下來的很少。
  • 投資生產生物柴油有「錢景」嗎
    油價越來越高,呼喊了好幾年的生物柴油再次引起人們關注。投資生產生物柴油有「錢景」嗎?上周五,記者採訪了浙江捷達油脂有限公司的常務副總經理周增龍和相關人士。  生物柴油生產門檻不低  以地溝油等為主要原料的生物柴油,2006年前後一度被市場看好,也吸引了各路資本關注。
  • 地溝油有了新用途 這項技術讓它變身二代生物柴油
    來源:科技日報圖集 近日,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青島能源所)傳來喜訊:該研究所與河北常青集團石家莊常佑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聯合攻克沸騰床改造均相加氫工藝生產二代生物柴油技術,並在常佑生物能源公司20萬噸/年規模二代生物柴油生產裝置上實現成功開車,標誌著中科院青島能源所ZKBH均相加氫技術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採用液態分子催化成功量產商業化二代生物柴油的技術
  • 地溝油有了新用途 這項技術讓它變身二代生物柴油
    近日,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青島能源所)傳來喜訊:該研究所與河北常青集團石家莊常佑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聯合攻克沸騰床改造均相加氫工藝生產二代生物柴油技術,並在常佑生物能源公司20萬噸/年規模二代生物柴油生產裝置上實現成功開車,標誌著中科院青島能源所
  • 關注|地溝油有了新用途 這項技術讓它變身二代生物柴油
    :該研究所與河北常青集團石家莊常佑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聯合攻克沸騰床改造均相加氫工藝生產二代生物柴油技術,並在常佑生物能源公司20萬噸/年規模二代生物柴油生產裝置上實現成功開車,標誌著中科院青島能源所ZKBH均相加氫技術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採用液態分子催化成功量產商業化二代生物柴油的技術。
  • 地溝油有了新用途 中科院青島能源所這項技術讓它變身二代生物柴油
    近日,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青島能源所)傳來喜訊:該研究所與河北常青集團石家莊常佑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聯合攻克沸騰床改造均相加氫工藝生產二代生物柴油技術,並在常佑生物能源公司20萬噸/年規模二代生物柴油生產裝置上實現成功開車,標誌著中科院青島能源所ZKBH均相加氫技術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採用液態分子催化成功量產商業化二代生物柴油的技術。
  • 地溝油有了新用途 中科院青島能源所這項技術讓它變身二代生物柴油
    近日,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青島能源所)傳來喜訊:該研究所與河北常青集團石家莊常佑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聯合攻克沸騰床改造均相加氫工藝生產二代生物柴油技術,並在常佑生物能源公司20萬噸/年規模二代生物柴油生產裝置上實現成功開車,標誌著中科院青島能源所ZKBH均相加氫技術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採用液態分子催化成功量產商業化二代生物柴油的技術
  • 地溝油的「春天」來了?通過中科院創新,化身二代生物柴油
    近日,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青島能源所)傳來喜訊:該研究所與河北常青集團石家莊常佑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聯合攻克沸騰床改造均相加氫工藝生產二代生物柴油技術,並在常佑生物能源公司20萬噸/年規模二代生物柴油生產裝置上實現成功開車,標誌著中科院青島能源所ZKBH均相加氫技術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採用液態分子催化成功量產商業化二代生物柴油的技術。
  • 生物柴油
    剛剛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TED視頻,Biodiesel The Afterlife f Oil 炒菜後如何處理食用油。
  • 棶木,來的是油的光皮樹
    其中有個原產自我國的光皮棶木果油。作為觀賞綠化的,不過都沒有光皮棶木樹幹漂亮。2013年,國家衛計委批准光皮棶木果油被為新的食用油原料。光皮棶木適應了瘠薄幹旱的丘陵山地,種植不佔耕地。2016年,國家糧食局在《「糧油加工業十三五」發展規劃》推薦開發光皮棶木果油。
  • 中科院傳喜訊,攻克一項可「變廢為寶」技術,地溝油變柴油成現實
    20萬噸二代生物柴油的生產裝置上,成功生產了出來,這也標誌著該研究所的均相加氫技術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採用液態分子催化成功量產二代生物柴油的技術,也就是說流傳已久的「地溝油變柴油」成為現實。聽到這裡可能有很多觀眾覺得很詫異,那麼,地溝油是怎樣「變廢為寶」的呢?
  • 深度報導:一文剖析生物柴油產業發展路徑
    編者按 生物柴油被世界公認為是最具發展潛力的「綠色能源」之一,在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推進化石能源替代、減輕環境壓力等多方面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美國、巴西及歐盟各國均制定了生物質能源規劃,國際各大石油公司也紛紛將包括生物柴油在內的生物質能源作為未來的戰略發展方向之一。目前我國的生物柴油產業發展現狀如何?還存在哪些障礙和瓶頸?未來的發展路徑該如何設計?
  • 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的特性分析
    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的特性分析 ,「12vugqc」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節能高效,型號齊全,可非標定製,7*24小時售後服務。無錫冠亞從事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的研發,生產,銷售與服務於一體的企業。
  • 非洲麻風樹可提煉出生物柴油 商業前景看好(圖)
    非洲「耐旱明星」麻風樹  麻風樹是非洲許多國家的一種常見植物,被稱為植物界中的「灰姑娘」。  近來它被開發出了新的用途——煉製生物柴油,這位「灰姑娘」為非洲經濟帶來了新的希望。  商業前景看好  生物柴油生產成本低,是一種可再生能源,而且比傳統的礦物柴油更為潔淨,對環境的損害少得多。麻風樹果實煉製的生物柴油就具有以上特點,其燃燒後釋放的溫室氣體只有礦物燃料的五分之一。  目前,許多國家都在發展「玉米轉產乙醇」、「油菜轉產柴油」項目。但由於玉米和油菜都是可食用農作物,其價格一路看漲。
  • 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主要配置
    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主要配置   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節能高效,型號齊全,可非標定製,7*24小時售後服務。無錫冠亞從事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的研發,生產,銷售與服務於一體的企業。
  • 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淺析製冷裝置控制方式
    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淺析製冷裝置控制方式   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節能高效,型號齊全,可非標定製,7*24小時售後服務。無錫冠亞從事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的研發,生產,銷售與服務於一體的企業。
  • 餐廚廢棄油脂回收處置被攻克 「B5生物柴油」將進200多座加油站
    4月17日下午,中石化閔橋加油站內,麵包車駕駛員劉師傅坦言,自己是第一次加注生物柴油,有朋友告訴他這種油「是地溝油做的,會粘住發動機」。  要打破消費者的顧慮,生物柴油必須用過硬的證據自證清白,這一關過不了,餐廚廢棄油脂就還是老百姓眼中的「廢物」甚至「有害物」,信任和接受就無從談起。  「如果把生物柴油進入加油站視為通關,這條通關路我們足足走了十年。」
  • 【中國科學報】二代生物柴油量產工藝「升級」
    ZKBH均相加氫技術將「地溝油」提煉成二代生物柴油。青島能源所供圖  一瓶是渾濁如醬油的「地溝油」原料,一瓶是無色無味的二代生物柴油樣品,裝在瓶中透亮見底——在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以下簡稱青島能源所),記者見到兩瓶截然不同的油品取樣。  通過「地溝油」等廢棄油脂提煉的二代生物柴油,不僅清潔、低碳,還不涉及與人爭糧、爭地等問題,因此備受行業青睞。
  • 科創板生物柴油第一股家的柴油著火了
    市值70億的「科創板生物柴油第一股」卓越新能在機器檢修過程中意外發生火情。貝殼財經原創出品記者 肖瑋編輯 李薇佳  據新華社消息,7月12日10時許,位於龍巖市新羅區鐵山鎮東寶山的龍巖卓越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機器檢修過程中意外發生火情,起火物質為柴油,著火位置為公司廠房罐區,共3個罐體,主要儲存地溝油、植物油、生物柴油等,周邊還有大小罐體多個,已有多名傷者被送往醫院救治。
  • 碳中和之路 生物柴油龍頭卓越新能將貢獻力量
    發展生物質能源,卓越新能(688196.SH)作為生物柴油行業龍頭有望貢獻自己的力量。據官網資料顯示,卓越新能是是國內最大的生物柴油生產和廢油脂處置企業,以及出口量第一的企業,是國內產銷規模最大,持續經營時間最長的生物柴油企業,具有突出的行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