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傳喜訊,攻克一項可「變廢為寶」技術,地溝油變柴油成現實

2020-09-15 雷探長觀察室


自世界進入快速發展的軌道以後,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就逐步成為了稀缺能源,我國也不例外,尤其是近幾年,能源缺口越來越明顯,我國也面臨著發展替代能源的緊迫課題,一旦局勢有變,軍事裝備的燃料將是各國的命脈所在,所以以新能源替代傳統能源,以優勢能源替代稀缺能源,以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都是我國研究人員日以夜繼努力研究的目標。

石油又被稱為「工業的血液」,可生產出柴油、汽油以及煤油,是每個國家軍隊必不可少的能源之一,因其不可再生的特點,怎樣發展它的替代品成為了各國研究的重點。之前也有科學家提出,利用核能、氫氣等動力能源用以代替這種不可再生的能源,但都不能將其常態化應用,因其巨大的工業價值,至今石油都是各國爭相囤積購買的一種寶貴能源。但在中國科學家的嘔心瀝血之下,所有人棄之如敝屣的廢物,危害健康的廚餘垃圾,經中國科學家的手「化腐朽為神奇」,將石油不可替代的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日前,我國中科院青島能源所傳出喜訊,攻克已久的沸騰床改造均相加氫工藝生產二代生物柴油技術已經成功研製,並在每年可產20萬噸二代生物柴油的生產裝置上,成功生產了出來,這也標誌著該研究所的均相加氫技術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採用液態分子催化成功量產二代生物柴油的技術,也就是說流傳已久的「地溝油變柴油」成為現實。聽到這裡可能有很多觀眾覺得很詫異,那麼,地溝油是怎樣「變廢為寶」的呢?

在這裡就不得不提中國科學家的研究精神了,其實關於這項技術的研究在多年以前就已經開展了,但效果不佳。得益於我國科研人員們的不懈努力,現研究出的第二代生物柴油技術大大優於一代技術且已位於世界前列。據研究人員稱,在第二代生物柴油生產技術開始之初,在全球範圍內都沒有經驗可以借鑑,難度非常之高。在生產方面,現有的主流裝置採用的是固定床加氫技術生產方式,雖然這是目前工業應用最多、發展最快的技術,但對於生產第二代生物柴油直接用固定床加氫就影響太大了,因該技術的局限性,一些含磷、矽量較高的油料容易受到其影響,產品產量也會被大大的限制。而由我國研發人員自主創新研究出的新型均相加氫技術則優化了此類缺陷,該技術借鑑了懸浮床的優勢,並利用了沸騰床渣油加氫的優點,在合理的範圍內實現了較高的油收率並可以保障工業裝置長期運行的生產穩定性,而且由這種新型工藝生產出的二代生物柴油較上一代有很大的產品優勢,優勢在哪?

優勢在於更好的燃燒和更好的保護壞境,據相關人員稱,第一代生物柴油和第二代生物柴油的生產原料雖然都是一樣的,但生產工藝方法迥異,一代油生產工藝簡單,而二代油的工藝則要複雜許多,但是優勢也更明顯,二代油與一代油相比具有與柴油相近的黏度和發熱值、與柴油相當的氧化安定性和更低的排放上的優勢,並且與石油基柴油同屬烴類,不影響柴油儲運,不影響發動機和尾氣處理且品質更高。同時,第二代生物柴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柴油低,可以減少限制的和非限制的汙染物排放,還可以減少顆粒物排放量,並且可以大大減少發動機的結垢,噪聲明顯下降。

由此可見,將「地溝油」轉化為可供坦克和戰機燃燒的燃料已經成為現實,這一突破將極大改善我國能源不足的局面。其實,我國許多的科學產品都像這項技術一樣從無到有,經由科學家之手創造出來的,如北鬥系統、東風飛彈、殲-20戰機等,這也難怪,埃及專家海珊早在1999年就稱讚中國人民,「建築了萬裡長城的人們是能夠創造奇蹟的」,讓我們為中國科研工作者點讚。

相關焦點

  • 地溝油的「春天」來了?通過中科院創新,化身二代生物柴油
    近日,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青島能源所)傳來喜訊:該研究所與河北常青集團石家莊常佑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聯合攻克沸騰床改造均相加氫工藝生產二代生物柴油技術,並在常佑生物能源公司20萬噸/年規模二代生物柴油生產裝置上實現成功開車,標誌著中科院青島能源所ZKBH均相加氫技術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採用液態分子催化成功量產商業化二代生物柴油的技術。
  • 地溝油有了新用途 中科院青島能源所這項技術讓它變身二代生物柴油
    近日,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青島能源所)傳來喜訊:該研究所與河北常青集團石家莊常佑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聯合攻克沸騰床改造均相加氫工藝生產二代生物柴油技術,並在常佑生物能源公司20萬噸/年規模二代生物柴油生產裝置上實現成功開車,標誌著中科院青島能源所ZKBH均相加氫技術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採用液態分子催化成功量產商業化二代生物柴油的技術。
  • 地溝油有了新用途 中科院青島能源所這項技術讓它變身二代生物柴油
    近日,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青島能源所)傳來喜訊:該研究所與河北常青集團石家莊常佑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聯合攻克沸騰床改造均相加氫工藝生產二代生物柴油技術,並在常佑生物能源公司20萬噸/年規模二代生物柴油生產裝置上實現成功開車,標誌著中科院青島能源所ZKBH均相加氫技術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採用液態分子催化成功量產商業化二代生物柴油的技術
  • 地溝油有了新用途 這項技術讓它變身二代生物柴油
    來源:科技日報圖集 近日,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青島能源所)傳來喜訊:該研究所與河北常青集團石家莊常佑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聯合攻克沸騰床改造均相加氫工藝生產二代生物柴油技術,並在常佑生物能源公司20萬噸/年規模二代生物柴油生產裝置上實現成功開車,標誌著中科院青島能源所ZKBH均相加氫技術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採用液態分子催化成功量產商業化二代生物柴油的技術
  • 地溝油有了新用途 這項技術讓它變身二代生物柴油
    近日,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青島能源所)傳來喜訊:該研究所與河北常青集團石家莊常佑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聯合攻克沸騰床改造均相加氫工藝生產二代生物柴油技術,並在常佑生物能源公司20萬噸/年規模二代生物柴油生產裝置上實現成功開車,標誌著中科院青島能源所
  • 中科院青島能源所這項技術讓地溝油有了新用途
    近日,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青島能源所)傳來喜訊:該研究所與河北常青集團石家莊常佑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聯合攻克沸騰床改造均相加氫工藝生產二代生物柴油技術,並在常佑生物能源公司20萬噸/年規模二代生物柴油生產裝置上實現成功開車
  • 關注|地溝油有了新用途 這項技術讓它變身二代生物柴油
    近日,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青島能源所)傳來喜訊:該研究所與河北常青集團石家莊常佑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聯合攻克沸騰床改造均相加氫工藝生產二代生物柴油技術,並在常佑生物能源公司20萬噸/年規模二代生物柴油生產裝置上實現成功開車,標誌著中科院青島能源所ZKBH均相加氫技術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採用液態分子催化成功量產商業化二代生物柴油的技術。
  • 地溝油提煉生物柴油前景如何
    「捷盛能源」總經理王翌說,經過多次完善,S500產品已經在工礦企業的柴油車輛上使用,公司正加緊在金華市規劃布點加油站,預計到2016年,市區柴油私家車主可加到這種清潔環保的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優點很多 事實上,生物柴油並不新鮮。在國外,荷蘭皇家航空公司已經採用地溝油煉製的生物柴油作為飛機燃料。
  • 中科院再傳喜訊,打破西方技術壟斷,或將突破5nm光刻機技術
    我們都知道,我國在科技技術上的起步要晚於西方國家,但也讓我國的科技發展遇到了限制,那就是他們對我國進行封鎖。雖然我國華為研發出了5G,但要想有高端的晶片還是離不開光刻機的支持。據了解,我國的中科院再次傳來喜訊,更是打破了西方的技術壟斷,或將突破荷蘭的5nm光刻機技術!
  • 餐廚廢棄油脂回收處置被攻克 「B5生物柴油」將進200多座加油站
    今年,上海將力爭讓B5生物柴油進入200多座加油站。屆時,上海每年源頭產生的3萬多噸餐廚廢棄油脂都將被社會車輛「喝」掉,不再為沒有出路而煩惱。  回望一路艱辛,上海餐廚廢棄油脂能形成閉環管理體系,重點攻克了三關,成為上海一項彌足珍貴的社會治理經驗,將為其他可回收資源的綜合治理提供借鑑。
  • 這門神奇煉油術,將地溝油變成寶,每年遠銷歐洲賺取以億計外匯|全景...
    它通過一種「煉油術」,便能將人們聞之色變的地溝油變廢為寶,並大量出口,把生意做到海外。國內產銷規模最大、出口量第一的生物柴油生產和廢油脂處置企業,在科創板——龍巖卓越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上交所攜手全景雲調研走進科創板上市公司「卓越新能」深山煉油遠銷歐洲龍巖位於福建省西部,地處閩粵贛三省交界,境內高山多。
  • 油茶亞臨界萃取實驗 看地溝油、光皮樹如何變身生物柴油
    這是煉製生物柴油的第一步。 省林科院林場內有一個年產3000噸的中間性試驗生產車間。在這個車間內,不論是地溝油還是光皮樹、白檀果實油脂,通過並不複雜的煉製過程,最後都能被製成生物柴油。 省林科院院長、林木無性系育種湖南省重點實驗室創始人之一、省生物柴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國家林業局能源辦核心專家……李昌珠的頭銜很多。
  • 變廢為寶 中國專家攻克角膜病治療難題
    原創性變廢為寶的透鏡之路,將為世界上受到角膜疾病困擾的人群帶來光明。採用表面鏡技術將角膜組織透鏡用於原發性圓錐角膜病治療此前未有報導。該成果已刊登在最新一期國際眼科界權威期刊《白內障屈光手術雜誌》。圓錐角膜病是以角膜擴張、變薄向前突出呈圓錐形為特徵的一種角膜病變,表現為角膜基質變薄,常造成嚴重不規則的近視散光和視力嚴重下降,通常為雙眼先後發病。
  • 微藻生產生物柴油規模化,或成現實
    我們都知道,石油的成油機理有石化油和生物沉積變油兩種觀點。而生物沉積變油學說則認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死去後,屍骸沉積在海底。海洋中含有很多鹽分,所以生物脂肪和蛋白質不能馬上降解,在強大壓力下,脂肪和蛋白質被逐漸液化,變成石油。這一觀點可能大多數人都不知曉。 隨著人類科技的進步,人類對石油的需求越來越多。據專家預測,人類不斷的開採和使用石油,地球上的石油僅夠30-40年開採,有的專家預測可以開採100-200年。
  • 生物柴油
    視頻只有5分鐘,很簡短的介紹了本來應該被倒進下水道的食用油的另一個用處,用來生產生物柴油。生物柴油(Biodiesel)又稱脂肪酸甲酯,以植物果實、種子、植物導管乳汁或動物脂肪油、廢棄的食用油等做原料,與醇類(甲醇、乙醇)經酯交換反映獲得。相比石化柴油,生物柴油更清潔。
  • 地溝油也能重獲新生,科學家或將地溝油另用,可以上天
    人類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會產生很多我們想像不到的垃圾,在我們的生產和生活中,會有很多垃圾的出現,餐飲業這幾年最被人詬病的問題之一就是地溝油。人們幾乎成為了「談油色變」,如果說是某一家餐飲企業被扯上了地溝油,那麼這一家企業基本上就沒有什麼前景了,所以這也導致很多商家會根據這個油來造一些噱頭,比如說吃完火鍋之後直接把墨汁倒在鍋裡,告訴消費者們自己不會用回收油。
  • 【中國科學報】二代生物柴油量產工藝「升級」
    ZKBH均相加氫技術將「地溝油」提煉成二代生物柴油。青島能源所供圖  一瓶是渾濁如醬油的「地溝油」原料,一瓶是無色無味的二代生物柴油樣品,裝在瓶中透亮見底——在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以下簡稱青島能源所),記者見到兩瓶截然不同的油品取樣。  通過「地溝油」等廢棄油脂提煉的二代生物柴油,不僅清潔、低碳,還不涉及與人爭糧、爭地等問題,因此備受行業青睞。
  • 中國傳出喜訊!再次攻克一世界難題,美國:我們阻擋不住了
    據了解,我國也是再傳一些喜訊,那就是攻克又一世界難題,而美國也是表示道:我們阻擋不住了!,儘管我們虛心請教,但他們對我們不理睬甚至還封鎖技術,導致我們很多方面發展十分艱難。  如今,我國一些領域和技術甚至比西方國家還要先進,而我國這次也是傳來了一些喜訊,那就是再次攻克了一個世界難題,這就是我國最新泵後擺火箭發動機試車成功。
  • 生物柴油廢渣可變牙膏肥皂 這些新技術有望在揚落地
    【看看帶來了哪些新技術?】新技術1生物柴油廢渣可做肥皂南京大學揚州化學化工研究院位於儀徵揚州化工園內。該研究院的陸海孟博士表示,此次對話會,該研究院帶來了6項「黑科技」。其中一項「黑科技」的項目名稱是「甘油選擇性加氫製備1,2-丙二醇技術」。聽起來挺玄乎,說白了,就是一項將生物柴油的廢渣做成肥皂的技術。
  • 臭氣烘烘的餐廚垃圾如何變廢為寶 1噸餐廚垃圾可變成80立方米沼氣...
    近日,記者走進市偉明餐廚再生資源有限公司,近距離了解餐廚垃圾變廢為寶的奇妙旅程。市偉明餐廚再生資源有限公司處理車間餐廚垃圾從餐桌開始分類隨著垃圾分類的推進,紙板、玻璃瓶等可回收垃圾都有了更好的去處,而廢舊電池等有害垃圾也會單獨分類處理。那麼,餐廚垃圾該如何處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