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溝油的「春天」來了?通過中科院創新,化身二代生物柴油

2020-09-06 Harlan化浪

近日,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青島能源所)傳來喜訊:該研究所與河北常青集團石家莊常佑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聯合攻克沸騰床改造均相加氫工藝生產二代生物柴油技術,並在常佑生物能源公司20萬噸/年規模二代生物柴油生產裝置上實現成功開車,標誌著中科院青島能源所ZKBH均相加氫技術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採用液態分子催化成功量產商業化二代生物柴油的技術。



作為ZKBH二代生物柴油技術發明人與常佑工業化項目主持負責人,中科院青島能源所研究員陳松博士高興地說,目前,全部裝置各項運行指標穩定,在生產中可實現高達80%以上的生物柴油收率,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產品質量滿足出口歐盟標準。

自主創新ZKBH均相加氫技術


以新能源替代傳統能源,以優勢能源替代稀缺能源,以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我國面臨著發展替代能源的緊迫課題。


然而在世界範圍內,第二代生物柴油生產技術難度高,現有主流裝置全部採用固定床生產,固定床加氫技術是目前工業應用最多、發展最快的加氫技術,但是固定床加氫對原料要求較高,催化劑容易喪失活性,特別對含磷、含矽量較高的油料容易受影響中毒降低反應活性,導致產量有限。而生產生物柴油的原料成分比較複雜,雜質多、酸值高,直接用固定床加氫困難大。陳松說,ZKBH均相加氫技術借鑑了懸浮床的優勢並利用了沸騰床渣油加氫的優點,通過開發高效液體催化劑解決了固體催化劑容易磨損失活和處理生物油脂易於粉化的問題,同時液體催化劑可以與中科院青島能源所自主研發的半陶瓷化抗水固態催化劑完美協同,實現高的收率並保障工業裝置長期運行的生產穩定性。他認為,中國的可再生能源與生物質燃料的春天即將到來。


產學研結合開花結果


陳松表示,第一代生物柴油和第二代生物柴油的生產原料相同但生產工藝方法迥異。第一代生物柴油是採用酯交換技術生產的脂肪酸甲酯,生產工藝簡單,第二代生物柴油採用催化加氫工藝,得到的產品化學結構不同,屬於清潔化加氫工藝得到的清潔化高質量烴類二代生物柴油。與第一代生物柴油即脂肪酸甲酯相比,第二代生物柴油在化學結構上與柴油完全相同,具有與柴油相近的黏度和發熱值、與柴油相當的氧化安定性和更低的排放上的優勢;與石油基柴油同屬烴類,不影響柴油儲運,不影響發動機和尾氣處理且品質更高。同時,第二代生物柴油的CO2排放量比柴油低,可以減少限制的和非限制的汙染物排放(包括SOx,NOx),還可以減少顆粒物排放量,並且可以大大減少發動機的結垢,噪聲明顯下降。
談到二代生物柴油技術成果的研發生產過程,陳松表示,這項技術成果凝聚了團隊的智慧與心血,是產學研結合的結果。



2020年初,石家莊常佑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尋求二代生物柴油生產技術,經過調研後慕名與中科院青島能源所進行交流合作。中科院青島能源所提出液態催化沸騰床加氫耦合固態催化加氫脫氧提質的ZKBH工業化技術改造方案,並迅即在常佑生物能源公司啟動,一期目標處理20萬噸生物質油脂生產二代生物柴油。


雙方團隊通力合作,經過3個月的反覆調試、實驗,在完成現場所有設備調整和工藝流程改造施工並將首批液態催化劑和配套生物柴油固態提質催化劑運抵現場後,7月30日,裝置正式試料開車,一次切換進8噸/小時進料,初進原料為國產地溝油為主要成分的生物質原料;8月6日正式生產出產品,所生產的二代產品生物產品外觀水白色,密度0.7903,十六烷指數接近100,硫氮均小於5,經送上海有關機構檢測,產品達到生物柴油出口歐盟標準,產品指標全部達標。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化浪化學品商城

相關焦點

  • 地溝油提煉生物柴油前景如何
    在金華武義經濟開發區,有一家浙中西地區唯一專業生產生物柴油的企業。 型號規格為S500的生物柴油,呈清澈的黃色,外觀和普通石化柴油相似,但它是從地溝油中提煉出來的。 近年來,國內有許多企業爭搶生物柴油「蛋糕」,但由於種種原因,最終堅持下來的很少。
  • 地溝油有了新用途 中科院青島能源所這項技術讓它變身二代生物柴油
    近日,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青島能源所)傳來喜訊:該研究所與河北常青集團石家莊常佑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聯合攻克沸騰床改造均相加氫工藝生產二代生物柴油技術,並在常佑生物能源公司20萬噸/年規模二代生物柴油生產裝置上實現成功開車,標誌著中科院青島能源所ZKBH均相加氫技術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採用液態分子催化成功量產商業化二代生物柴油的技術。
  • 地溝油有了新用途 中科院青島能源所這項技術讓它變身二代生物柴油
    近日,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青島能源所)傳來喜訊:該研究所與河北常青集團石家莊常佑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聯合攻克沸騰床改造均相加氫工藝生產二代生物柴油技術,並在常佑生物能源公司20萬噸/年規模二代生物柴油生產裝置上實現成功開車,標誌著中科院青島能源所ZKBH均相加氫技術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採用液態分子催化成功量產商業化二代生物柴油的技術
  • 地溝油有了新用途 這項技術讓它變身二代生物柴油
    來源:科技日報圖集 近日,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青島能源所)傳來喜訊:該研究所與河北常青集團石家莊常佑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聯合攻克沸騰床改造均相加氫工藝生產二代生物柴油技術,並在常佑生物能源公司20萬噸/年規模二代生物柴油生產裝置上實現成功開車,標誌著中科院青島能源所ZKBH均相加氫技術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採用液態分子催化成功量產商業化二代生物柴油的技術
  • 地溝油有了新用途 這項技術讓它變身二代生物柴油
    近日,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青島能源所)傳來喜訊:該研究所與河北常青集團石家莊常佑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聯合攻克沸騰床改造均相加氫工藝生產二代生物柴油技術,並在常佑生物能源公司20萬噸/年規模二代生物柴油生產裝置上實現成功開車,標誌著中科院青島能源所
  • 關注|地溝油有了新用途 這項技術讓它變身二代生物柴油
    :該研究所與河北常青集團石家莊常佑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聯合攻克沸騰床改造均相加氫工藝生產二代生物柴油技術,並在常佑生物能源公司20萬噸/年規模二代生物柴油生產裝置上實現成功開車,標誌著中科院青島能源所ZKBH均相加氫技術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採用液態分子催化成功量產商業化二代生物柴油的技術。
  • 中科院傳喜訊,攻克一項可「變廢為寶」技術,地溝油變柴油成現實
    日前,我國中科院青島能源所傳出喜訊,攻克已久的沸騰床改造均相加氫工藝生產二代生物柴油技術已經成功研製,並在每年可產20萬噸二代生物柴油的生產裝置上,成功生產了出來,這也標誌著該研究所的均相加氫技術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採用液態分子催化成功量產二代生物柴油的技術,也就是說流傳已久的「地溝油變柴油」成為現實。
  • 中科院青島能源所這項技術讓地溝油有了新用途
    近日,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青島能源所)傳來喜訊:該研究所與河北常青集團石家莊常佑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聯合攻克沸騰床改造均相加氫工藝生產二代生物柴油技術,並在常佑生物能源公司20萬噸/年規模二代生物柴油生產裝置上實現成功開車
  • 油茶亞臨界萃取實驗 看地溝油、光皮樹如何變身生物柴油
    地溝油、光皮樹如何變身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能解決未來的能源問題;油料能源植物可以吸收土壤裡的重金屬 這是煉製生物柴油的第一步。 省林科院林場內有一個年產3000噸的中間性試驗生產車間。在這個車間內,不論是地溝油還是光皮樹、白檀果實油脂,通過並不複雜的煉製過程,最後都能被製成生物柴油。 省林科院院長、林木無性系育種湖南省重點實驗室創始人之一、省生物柴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國家林業局能源辦核心專家……李昌珠的頭銜很多。
  • 生物柴油
    視頻只有5分鐘,很簡短的介紹了本來應該被倒進下水道的食用油的另一個用處,用來生產生物柴油。生物柴油(Biodiesel)又稱脂肪酸甲酯,以植物果實、種子、植物導管乳汁或動物脂肪油、廢棄的食用油等做原料,與醇類(甲醇、乙醇)經酯交換反映獲得。相比石化柴油,生物柴油更清潔。
  • 【中國科學報】二代生物柴油量產工藝「升級」
    ZKBH均相加氫技術將「地溝油」提煉成二代生物柴油。青島能源所供圖  一瓶是渾濁如醬油的「地溝油」原料,一瓶是無色無味的二代生物柴油樣品,裝在瓶中透亮見底——在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以下簡稱青島能源所),記者見到兩瓶截然不同的油品取樣。  通過「地溝油」等廢棄油脂提煉的二代生物柴油,不僅清潔、低碳,還不涉及與人爭糧、爭地等問題,因此備受行業青睞。
  • 投資生產生物柴油有「錢景」嗎
    油價越來越高,呼喊了好幾年的生物柴油再次引起人們關注。投資生產生物柴油有「錢景」嗎?上周五,記者採訪了浙江捷達油脂有限公司的常務副總經理周增龍和相關人士。  生物柴油生產門檻不低  以地溝油等為主要原料的生物柴油,2006年前後一度被市場看好,也吸引了各路資本關注。
  • 碳中和之路 生物柴油龍頭卓越新能將貢獻力量
    公司已形成了以生物柴油為主產品,輔以深加工生物酯增塑劑、工業甘油、水性醇酸樹脂的產品結構,還將深加工脂肪醇等產品,產品鏈不斷豐富,產品附加值和廢油脂的綜合利用率不斷增加。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江億在日前召開的全國新能源產業技術發展專家創新大講堂上說。「生物質能源是唯一的零碳燃料,將在未來低碳能源結構中發揮重大作用。」
  • 深度報導:一文剖析生物柴油產業發展路徑
    21世紀初我國開始開發生物柴油技術,冀星領銜的中國石油大學正和生物柴油實驗室開展了大量研究工作 ,開發出了加酸、減酸與平衡酸生物柴油合成工藝。2002年,首個20萬噸/年生物柴油產業化項目被列為國家技術創新計劃。
  • 餐廚廢棄油脂回收處置被攻克 「B5生物柴油」將進200多座加油站
    歷經十年「寒冬」,上海餐廚廢棄油脂終於等來「春天」——從去年10月起,由餐廚廢棄油脂製成的生物柴油,按1:19的比例與礦物柴油調和後,以「B5生物柴油」的全新身份  據介紹,自2013年9月29日上海第一輛使用「地溝油」的70路公交車上線運營至今,截至2017年9月30日,共有104輛公交車參加《高比例餐廚廢棄油脂制生物柴油上海市應用體系研究》 課題。使用三種規格(B5、B10、B20)生物柴油混合燃料的這些公交車累計運行1560.72萬公裡,消耗餐廚廢棄油脂制生物柴油45.63萬升。
  • 科創板生物柴油第一股家的柴油著火了
    市值70億的「科創板生物柴油第一股」卓越新能在機器檢修過程中意外發生火情。貝殼財經原創出品記者 肖瑋編輯 李薇佳  據新華社消息,7月12日10時許,位於龍巖市新羅區鐵山鎮東寶山的龍巖卓越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機器檢修過程中意外發生火情,起火物質為柴油,著火位置為公司廠房罐區,共3個罐體,主要儲存地溝油、植物油、生物柴油等,周邊還有大小罐體多個,已有多名傷者被送往醫院救治。
  • 這門神奇煉油術,將地溝油變成寶,每年遠銷歐洲賺取以億計外匯|全景...
    來源:全景財經中國是烹飪用油大國,每年產生的廢油脂,也就是俗稱的「地溝油」,達到1000萬-1100萬噸。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如此巨量地溝油的妥善處置成為一個難題,尤其在食品安全領域,地溝油回流餐桌事件屢見報端。但近年來,隨著一個新興行業——生物柴油行業的發展,這個痛點得到緩解。
  • 生物柴油行業研究報告:歐洲政策利好,行業迎來快速發展契機
    製備工藝:一代生物柴油技術成熟,氫化工藝發展迅速按製備工藝分類,可分為以脂肪酸甲酯為主要成分的第一代生物柴油和氫化處 理後得到的第二代及第三代生物柴油。第一代柴油技術成熟,是目前國內外生物柴油主要品種。一代生物柴油通過酯 交換法生產, 將動植物油脂、地溝油等原料中的脂肪酸甘油三脂與小分子醇(多 為甲醇)發生酯交換反應, 生成脂肪酸酯。
  • 卓越新能董事長:產品供不應求 生物柴油市場潛力大
    來源:e公司一年內將逾25萬噸地溝油等廢油脂轉化為可燃燒的清潔能源——生物柴油,實現年收入超12億元,這家公司就是2019年登陸科創板的卓越新能(688196)。近幾年,卓越新能業績表現亮眼,營業收入從2016年的4.66億元激增至2019年的12.95億元,淨利潤從2016年的5000萬元增至2019年的2.16億元。
  • 生物柴油基礎知識手冊(第3版)
    2019年中國生物柴油年度產量為55.1萬噸,按照0.97噸廢棄食用油大約可生產1噸生物柴油來測算,我國用於生柴製作的廢棄油脂不足6%。國內的生柴原料除中國國內產生的回收油外,中國部分公司還會進口廢油脂原材料——棕櫚酸油。棕櫚酸油是棕櫚油壓榨或者精煉後產生的副產品,是馬來和印尼的重要出口產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