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報】二代生物柴油量產工藝「升級」

2021-01-09 中國科學院

ZKBH均相加氫技術將「地溝油」提煉成二代生物柴油。青島能源所供圖

  一瓶是渾濁如醬油的「地溝油」原料,一瓶是無色無味的二代生物柴油樣品,裝在瓶中透亮見底——在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以下簡稱青島能源所),記者見到兩瓶截然不同的油品取樣。

  通過「地溝油」等廢棄油脂提煉的二代生物柴油,不僅清潔、低碳,還不涉及與人爭糧、爭地等問題,因此備受行業青睞。然而,生產技術難度大也一直是阻礙二代生物柴油實現量產的「絆腳石」。

  好消息是,近日,青島能源所與河北常青集團石家莊常佑生物能源有限公司(簡稱常佑公司)聯合攻克了沸騰床改造均相加氫工藝生產二代生物柴油技術,並在常佑公司20萬噸/年規模二代生物柴油生產裝置上實現成功開車。

  這也標誌著,青島能源所開發的「ZKBH均相加氫技術」成為世界首個採用液態分子催化成功量產商業化二代生物柴油的技術。

  「在芬蘭、美國等國家加氫生產二代生物柴油技術領域長期領先中國10餘年的背景下,該技術的誕生具有裡程碑的意義。」該項目負責人、青島能源所研究員陳松告訴《中國科學報》,「目前,全部裝置各項運行指標穩定,在生產中可實現高達80%以上的生物柴油收率,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產品質量滿足出口歐盟標準。」

  二代生物柴油成完美替代者

  今年4月,國家能源局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徵求意見稿)》提出,國家鼓勵高效清潔開發利用能源資源,支持優先開發可再生能源。

  國家發展替代能源的政策主要是以新能源替代傳統能源,以優勢能源替代稀缺能源,以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未來,對可再生能源的布局是國家能源的重點方向,生物質能源將扮演重要角色。

  「生物柴油,作為一種新興的能源,擴充了國家能源的結構和組成,解決了化石柴油存在的諸多問題。」陳松表示,生物柴油既完善和優化了能源結構,補充了國家在能源戰略上的短板,又充分利用和節約了資源,最大限度降低了對環境的破壞,減少碳排放,是一個可循環、可持續、健康環保的朝陽產業,具有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生產生物柴油的原料主要是餐飲業廢油、榨油廠下腳料、廢棄動物脂肪、東南亞棕櫚油等植物油。

  「簡單來說,第一代生物柴油和第二代生物柴油的生產原料相同,但是採用不同的生產工藝,分別為酯交換和催化加氫。兩者得到的產品化學結構不同,第二代生物柴油與石油基柴油屬於同性質產品,是高質量柴油,不影響柴油儲運,不影響發動機和尾氣處理。」陳松介紹說。

  從產品性能上看,與第一代生物柴油即脂肪酸甲酯相比,第二代生物柴油在化學結構上與柴油完全相同,具有與柴油相近的黏度和發熱值,具有較低的密度和較高的十六烷值、硫含量較低、傾點低以及與柴油相當的氧化安定性等優勢。

  與此同時,第二代生物柴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柴油低,可以減少限制的和非限制的汙染物排放(包括SOx、NOx),還可以減少顆粒物排放量,並且能大大減少發動機結垢,噪聲明顯下降。

  自主研發ZKBH均相加氫技術

  然而,在世界範圍內,第二代生物柴油生產技術難度高,現有主流裝置全部採用固定床生產,固定床加氫技術是目前工業應用最多、發展最快的加氫技術。但是,固定床加氫對原料要求較高,催化劑容易喪失活性,特別對含磷、含矽量較高的油料來說,容易受影響中毒降低反應活性,導致產量有限。而生產生物柴油的原料成分比較複雜,雜質多、酸值高,直接用固定床加氫困難大。

  記者採訪獲悉,此前,擁有第二代生產技術的企業在全球屈指可數,主要掌握在芬蘭、義大利、美國、丹麥、巴西等國的少數幾家公司手裡。芬蘭奈斯特石油公司(Neste)作為全球著名二代生物柴油公司,其在新加坡的一套生物柴油裝置在2015年投產,設計產能80萬噸/年,裝置投資達5.5億歐元,是目前全球產能最大的生物柴油裝置。在技術上,以固定床加氫為主流技術,但固定床投資規模很大,基本為1億美元/10萬噸,對催化劑要求也極高。

  陳松團隊自主研發的「ZKBH均相加氫」技術借鑑了懸浮床的優勢,並利用沸騰床渣油加氫的優點,通過開發高效液體催化劑解決了固體催化劑容易磨損失活和處理生物油脂易於粉化的問題。同時,液體催化劑可以與青島能源所自主研發的半陶瓷化抗水固態催化劑協同,實現更高的轉化率,並保障工業裝置長期運行的生產穩定性。

  經過工業化驗證,陳松團隊的產品收率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產品質量滿足出口歐盟標準。該項目的成功開車,標誌著中國擁有了生產二代生物柴油自主產權的先進技術。

  春天即將到來

  談到二代生物柴油技術成果的研發生產過程,青島能源所多相催化轉化研究組負責人、研究員李學兵表示,這項技術成果凝聚了團隊的智慧與心血,是產學研結合的結果。

  2019年,青島能源所在稠油分子均相催化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開發出先進的「ZKBH均相加氫」技術。其特徵是採用液體催化劑和均相加氫反應器設計,可加工全組分廢棄礦物油和可再生生物油脂,實現廢棄油脂的資源循環利用,更適用於製備二代綠色生物柴油。

  今年年初,常佑公司尋求二代生物柴油生產技術,經過調研後與青島能源所進行合作。5月,青島能源所提出液態催化沸騰床加氫耦合固態催化加氫脫氧提質的ZKBH工業化技術改造方案,並迅速在常佑公司啟動,一期目標處理20萬噸生物質油脂生產二代生物柴油。

  7月30日,雙方完成所有設備調整和工藝流程改造施工,啟動裝置正式試料開車,8月6日成功試運行。陳松介紹,常佑公司20萬噸/年二代生物柴油裝置,在世界上第一次採用液態催化模式對煤焦油加氫裝置進行改造,成功實現了從傳統能源化工向生物燃料和綠色能源產業的轉型升級,促進能源產業新舊動能轉換。

  「這次合作進展迅速,我們覺得有兩方面原因。一是青島能源所在『均相加氫』方面技術成熟度較高,企業對技術的價值認同度高,雙方有著良好的合作基礎。二是二代生物柴油市場需求和企業轉型升級迫切需求的雙輪驅動,企業決策機制快,使得項目合作短期內得以高效完成。」李學兵總結道。

  據常佑公司總經理容磊介紹,該裝置一期改造後,二期能力希望擴大一倍,按40萬噸設計改造。在他看來,二代生物柴油作為一個可循環、可持續、健康環保的朝陽產業,具有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據陳松預計,二期100萬噸/年生物柴油裝置改造完成後,可實現銷售收入約104億元,年利潤10億元,納稅約4億元/年,提供就業崗位約500個。

  「中國的可再生能源與生物質燃料的春天即將到來。」陳松興奮地對記者說。

  (原載於《中國科學報》 2020-09-16 第3版 能源化工)

相關焦點

  • 我國世界首個液態分子催化二代生物柴油技術成功量產
    近日,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青島能源所)和河北常青集團石家莊常佑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聯合攻克沸騰床改造均相加氫工藝生產二代生物柴油技術,並在常佑生物能源公司相關裝置上實現成功開車。這標誌著該技術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採用液態分子催化、成功量產商業化二代生物柴油的技術,具有裡程碑的意義。
  • 液態分子催化油脂轉化合成二代生物柴油技術成功量產丨轉化亮點
    完成單位: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 7月30日,由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與河北常青集團石家莊常佑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聯合開發的沸騰床?—固定床連續式加氫工藝生產第二代生物柴油技術,在常佑生物能源公司20萬噸/年第二代生物柴油生產裝置上成功開車。
  • 地溝油有了新用途 這項技術讓它變身二代生物柴油
    來源:科技日報圖集 近日,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青島能源所)傳來喜訊:該研究所與河北常青集團石家莊常佑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聯合攻克沸騰床改造均相加氫工藝生產二代生物柴油技術,並在常佑生物能源公司20萬噸/年規模二代生物柴油生產裝置上實現成功開車,標誌著中科院青島能源所ZKBH均相加氫技術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採用液態分子催化成功量產商業化二代生物柴油的技術
  • 地溝油有了新用途 這項技術讓它變身二代生物柴油
    近日,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青島能源所)傳來喜訊:該研究所與河北常青集團石家莊常佑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聯合攻克沸騰床改造均相加氫工藝生產二代生物柴油技術,並在常佑生物能源公司20萬噸/年規模二代生物柴油生產裝置上實現成功開車,標誌著中科院青島能源所
  • 關注|地溝油有了新用途 這項技術讓它變身二代生物柴油
    :該研究所與河北常青集團石家莊常佑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聯合攻克沸騰床改造均相加氫工藝生產二代生物柴油技術,並在常佑生物能源公司20萬噸/年規模二代生物柴油生產裝置上實現成功開車,標誌著中科院青島能源所ZKBH均相加氫技術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採用液態分子催化成功量產商業化二代生物柴油的技術。
  • 青島能源所專項技術推動二代綠色生物柴油量產,經濟效益可觀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8月19日訊 近日,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研發的ZKBH均相加氫技術在河北常青集團石家莊常佑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落地應用,這標誌著該技術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採用液態分子催化成功量產商業化二代生物柴油的技術,在芬蘭、美國等國家加氫生產二代生物柴油技術領域長期領先中國10餘年的背景下,具有裡程碑的意義。
  • 地溝油有了新用途 中科院青島能源所這項技術讓它變身二代生物柴油
    近日,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青島能源所)傳來喜訊:該研究所與河北常青集團石家莊常佑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聯合攻克沸騰床改造均相加氫工藝生產二代生物柴油技術,並在常佑生物能源公司20萬噸/年規模二代生物柴油生產裝置上實現成功開車,標誌著中科院青島能源所ZKBH均相加氫技術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採用液態分子催化成功量產商業化二代生物柴油的技術。
  • 地溝油有了新用途 中科院青島能源所這項技術讓它變身二代生物柴油
    近日,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青島能源所)傳來喜訊:該研究所與河北常青集團石家莊常佑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聯合攻克沸騰床改造均相加氫工藝生產二代生物柴油技術,並在常佑生物能源公司20萬噸/年規模二代生物柴油生產裝置上實現成功開車,標誌著中科院青島能源所ZKBH均相加氫技術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採用液態分子催化成功量產商業化二代生物柴油的技術
  • 通過中科院創新,化身二代生物柴油
    近日,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青島能源所)傳來喜訊:該研究所與河北常青集團石家莊常佑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聯合攻克沸騰床改造均相加氫工藝生產二代生物柴油技術,並在常佑生物能源公司20萬噸/年規模二代生物柴油生產裝置上實現成功開車,標誌著中科院青島能源所ZKBH均相加氫技術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採用液態分子催化成功量產商業化二代生物柴油的技術。
  • 中科院傳喜訊,攻克一項可「變廢為寶」技術,地溝油變柴油成現實
    日前,我國中科院青島能源所傳出喜訊,攻克已久的沸騰床改造均相加氫工藝生產二代生物柴油技術已經成功研製,並在每年可產20萬噸二代生物柴油的生產裝置上,成功生產了出來,這也標誌著該研究所的均相加氫技術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採用液態分子催化成功量產二代生物柴油的技術,也就是說流傳已久的「地溝油變柴油」成為現實。
  • 小小綠藻產出生物柴油
    不久的將來,汽車的燃油可能來自大自然的生物,比如玉米、大豆、菜籽、藻類等產油原料。其中的藻類植物多分布在海洋、江河和湖泊中,近年來,一些藻類植物受到氣候變暖的影響正大規模生長,甚至造成所在水域出現「綠色汙染」,遭遇唾棄。然而,在能源領域藻類卻是新型生物柴油的代表作物,並且廣受重視。
  • 華虹半導體第二代90nm嵌入式快閃記憶體工藝平臺成功量產
    集微網消息,全球領先的200mm純晶圓代工廠——華虹半導體有限公司今天宣布其第二代90納米嵌入式快閃記憶體 (90nm G2 eFlash) 工藝平臺已成功實現量產,技術實力和競爭力再度加強。華虹半導體在第一代90納米嵌入式快閃記憶體 (90nm G1 eFlash) 工藝技術積累的基礎上,於90nm G2 eFlash工藝平臺實現了多方面的技術提升。90nm G2微縮了Flash的元胞尺寸,較第一代減小約25%,為目前全球晶圓代工廠90納米工藝節點嵌入式快閃記憶體技術的最小尺寸。
  • 深度報導:一文剖析生物柴油產業發展路徑
    21世紀初我國開始開發生物柴油技術,冀星領銜的中國石油大學正和生物柴油實驗室開展了大量研究工作 ,開發出了加酸、減酸與平衡酸生物柴油合成工藝。2002年,首個20萬噸/年生物柴油產業化項目被列為國家技術創新計劃。
  • ...華虹半導體第三代90nm快閃記憶體工藝平臺量產;三高微電子專業通過...
    【典範】大基金或參與 興森科技擬投30億元建半導體項目;華虹半導體第三代90nm快閃記憶體工藝平臺量產;三高微電子專業通過工程教育認證
  • 國金證券:生物柴油市場需求提升 廢油脂生產更具優勢
    同時RED II在提升生物柴油參混比例的同時,設定了第一代生物柴油的摻混上限和第二代生物燃料的摻混下限,生物柴油添加比例的結構性調整為廢棄油脂為原料生產生物柴油產業鏈提供了良好發展機遇,產品需求有望進一步提升,從而帶動國內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
  • 生物柴油行業研究報告:歐洲政策利好,行業迎來快速發展契機
    製備工藝:一代生物柴油技術成熟,氫化工藝發展迅速按製備工藝分類,可分為以脂肪酸甲酯為主要成分的第一代生物柴油和氫化處 理後得到的第二代及第三代生物柴油。第一代柴油技術成熟,是目前國內外生物柴油主要品種。一代生物柴油通過酯 交換法生產, 將動植物油脂、地溝油等原料中的脂肪酸甘油三脂與小分子醇(多 為甲醇)發生酯交換反應, 生成脂肪酸酯。
  • 中芯國際14納米工藝升級!對中國晶片產業有什麼影響?
    作為中國自主半導體產業的領頭羊,中芯國際14nm工藝的進展可以說是引人關注,早在2019年底,中芯國際就實現了14nm工藝的量產,但是在良品率和產能方面仍然不盡人意,而在最近召開的中芯國際投資者會議中,中芯國際CEO表示其14nm工藝獲得了重大進展,產能逐步提升,不僅良品率達到了業界標準
  • 生物柴油基礎知識手冊(第3版)
    關於「一代、二代生物燃料」概念定義:2020年初以來,國內「一代生物柴油」、「二代生物柴油」成為熱門名詞,「二代生物柴油」取代「一代生物柴油」的觀點非常流行,不過這裡所說的「二代生物柴油」實質上是烴基生物柴油(NB/T 13011—2017),國外稱其為「HVO」(Hydrotreated
  • 高通驍龍845曝光 仍採用第一代10nm LPE工藝
    昨天,三星電子官方宣布,已經開始量產基於第二代10nm工藝製程的SoC。第二代10nm工藝即LPP(Low Power Plus),比第一代10nm LPE(Low Power Early)的性能提升了10%,功耗降低了15%,首款商用產品將於明年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