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世界首個液態分子催化二代生物柴油技術成功量產
近日,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青島能源所)和河北常青集團石家莊常佑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聯合攻克沸騰床改造均相加氫工藝生產二代生物柴油技術,並在常佑生物能源公司相關裝置上實現成功開車。這標誌著該技術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採用液態分子催化、成功量產商業化二代生物柴油的技術,具有裡程碑的意義。
-
【中國科學報】二代生物柴油量產工藝「升級」
青島能源所供圖 一瓶是渾濁如醬油的「地溝油」原料,一瓶是無色無味的二代生物柴油樣品,裝在瓶中透亮見底——在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以下簡稱青島能源所),記者見到兩瓶截然不同的油品取樣。 通過「地溝油」等廢棄油脂提煉的二代生物柴油,不僅清潔、低碳,還不涉及與人爭糧、爭地等問題,因此備受行業青睞。
-
地溝油有了新用途 中科院青島能源所這項技術讓它變身二代生物柴油
近日,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青島能源所)傳來喜訊:該研究所與河北常青集團石家莊常佑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聯合攻克沸騰床改造均相加氫工藝生產二代生物柴油技術,並在常佑生物能源公司20萬噸/年規模二代生物柴油生產裝置上實現成功開車,標誌著中科院青島能源所ZKBH均相加氫技術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採用液態分子催化成功量產商業化二代生物柴油的技術。
-
地溝油有了新用途 中科院青島能源所這項技術讓它變身二代生物柴油
近日,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青島能源所)傳來喜訊:該研究所與河北常青集團石家莊常佑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聯合攻克沸騰床改造均相加氫工藝生產二代生物柴油技術,並在常佑生物能源公司20萬噸/年規模二代生物柴油生產裝置上實現成功開車,標誌著中科院青島能源所ZKBH均相加氫技術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採用液態分子催化成功量產商業化二代生物柴油的技術
-
液態分子催化油脂轉化合成二代生物柴油技術成功量產丨轉化亮點
完成單位: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 7月30日,由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與河北常青集團石家莊常佑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聯合開發的沸騰床?—固定床連續式加氫工藝生產第二代生物柴油技術,在常佑生物能源公司20萬噸/年第二代生物柴油生產裝置上成功開車。
-
地溝油有了新用途 這項技術讓它變身二代生物柴油
來源:科技日報圖集 近日,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青島能源所)傳來喜訊:該研究所與河北常青集團石家莊常佑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聯合攻克沸騰床改造均相加氫工藝生產二代生物柴油技術,並在常佑生物能源公司20萬噸/年規模二代生物柴油生產裝置上實現成功開車,標誌著中科院青島能源所ZKBH均相加氫技術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採用液態分子催化成功量產商業化二代生物柴油的技術
-
地溝油有了新用途 這項技術讓它變身二代生物柴油
近日,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青島能源所)傳來喜訊:該研究所與河北常青集團石家莊常佑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聯合攻克沸騰床改造均相加氫工藝生產二代生物柴油技術,並在常佑生物能源公司20萬噸/年規模二代生物柴油生產裝置上實現成功開車,標誌著中科院青島能源所
-
關注|地溝油有了新用途 這項技術讓它變身二代生物柴油
:該研究所與河北常青集團石家莊常佑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聯合攻克沸騰床改造均相加氫工藝生產二代生物柴油技術,並在常佑生物能源公司20萬噸/年規模二代生物柴油生產裝置上實現成功開車,標誌著中科院青島能源所ZKBH均相加氫技術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採用液態分子催化成功量產商業化二代生物柴油的技術。
-
中科院青島能源所這項技術讓地溝油有了新用途
近日,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青島能源所)傳來喜訊:該研究所與河北常青集團石家莊常佑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聯合攻克沸騰床改造均相加氫工藝生產二代生物柴油技術,並在常佑生物能源公司20萬噸/年規模二代生物柴油生產裝置上實現成功開車
-
通過中科院創新,化身二代生物柴油
近日,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青島能源所)傳來喜訊:該研究所與河北常青集團石家莊常佑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聯合攻克沸騰床改造均相加氫工藝生產二代生物柴油技術,並在常佑生物能源公司20萬噸/年規模二代生物柴油生產裝置上實現成功開車,標誌著中科院青島能源所ZKBH均相加氫技術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採用液態分子催化成功量產商業化二代生物柴油的技術。
-
青島能源所利用黃絲藻製備生物柴油
27日,記者從中科院青島能源所獲悉,該所微藻生物技術研究組在國際上首次發現黃絲藻,建起了國際上少有的特色絲狀藻的藻種庫。並通過基因改造黃絲藻使其細胞內含油量大大提高,可用於製備生物柴油、航空煤油,未來具有廣闊的市場發展前景。微藻怎麼能產油?青島能源所微藻生物技術研究組副研究員汪輝告訴記者,微藻是一類在陸地、海洋分布廣泛,營養豐富、光合利用度高的自養植物,只有在顯微鏡下才能分辨其形態。
-
小小綠藻產出生物柴油
不久的將來,汽車的燃油可能來自大自然的生物,比如玉米、大豆、菜籽、藻類等產油原料。其中的藻類植物多分布在海洋、江河和湖泊中,近年來,一些藻類植物受到氣候變暖的影響正大規模生長,甚至造成所在水域出現「綠色汙染」,遭遇唾棄。然而,在能源領域藻類卻是新型生物柴油的代表作物,並且廣受重視。
-
中科院傳喜訊,攻克一項可「變廢為寶」技術,地溝油變柴油成現實
日前,我國中科院青島能源所傳出喜訊,攻克已久的沸騰床改造均相加氫工藝生產二代生物柴油技術已經成功研製,並在每年可產20萬噸二代生物柴油的生產裝置上,成功生產了出來,這也標誌著該研究所的均相加氫技術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採用液態分子催化成功量產二代生物柴油的技術,也就是說流傳已久的「地溝油變柴油」成為現實。
-
海洋大學建成生物能源實驗平臺 目標:從微藻中提煉柴油
東方網11月3日消息:一個月前,上海海洋大學在臨港校區的西門闢出半畝地,豎起了三排透明的光生物反應器。昨天記者在現場看到,其中10個柱狀反應器裡已經分別翻滾著60升的綠色液體。全球每年經過光合作用儲存的能量大概是全人類使用能量的十倍,其中藻類單位面積的生物量是陸地作物的4-5倍。 2006年赴英國劍橋大學植物科學系訪學,2007年赴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應用生物科學系訪學,長期研究藻類的周志剛瞄上了微藻製備生物柴油這一國際新能源熱點研究。
-
生物柴油行業研究報告:歐洲政策利好,行業迎來快速發展契機
研究新的可 替代綠色能源成為當務之急。根據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發布的《2019 年國 內外油氣行業發展報告》,2019 年中國原油淨進口量首次突破 5 億噸,成品油 淨出口量首次突破 5000 萬噸,原油和石油對外依存度雙破 70%,嚴重危及到 國家能源安全。此外,由於石化燃料大量應用所致的環境汙染已成為全世界所 面臨的重大挑戰,其中生物柴油以其優越的環保性能受到了各國的重視。
-
7.8億元,鐵建國際籤約中企在泰國首個生物能源項目
近日,鐵建國際籤約泰國生物柴油儲油罐和煉油廠項目商務合同,合同金額約為1.2億美元,折合人民幣7.84億元,這是中國企業在泰國的首個生物能源生產、儲存項目。
-
青島能源所建立工業產油微藻基因組編輯技術
青島能源所建立工業產油微藻基因組編輯技術 2016-08-23 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 【近日,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單細胞研究中心以微擬球藻為模式,率先建立了基於Cas9/gRNA的工業產油微藻基因組編輯技術,打開了其反向遺傳工程的大門。
-
青島能源所 | 建立微擬球藻NanDeSyn資料庫網站,支撐「綠色重生」國際合作計劃
針對微擬球藻多組學數據缺少儲存、集成與分析平臺的問題,青島能源所單細胞中心公衍海、韓國國家先進科學與技術研究院Nam Kyu Kang等帶領的國際聯合開發團隊,通過整合大量公開數據集並引入多個全新數據集,NanDeSyn資料庫收集和整理了微擬球藻的基因組序列、基因注釋、轉錄組、蛋白組、小RNA等包括表觀遺傳學數據在內的系統而全面的功能基因組學數據,並以在線資料庫的形式提供了大量用戶友好的工具
-
海洋微藻可提取生物柴油,或可緩解能源危機
齊魯網4月24日訊 根據中科院青島能源所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微藻中可以提取生物柴油,甚至是航空煤油,為未來緩解能源危機提供新方案。中國科學院青島能源所微藻生物技術研究組和單細胞中心經過多年的研究,均成功從微藻中提取出生物柴油。本期《走進深藍》邀請中國科學院青島能源所微藻生物技術研究組負責人劉天中,中國科學院青島能源所單細胞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魏力兩位嘉賓暢聊微藻在實現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戰略目標中的重要作用。《走進深藍》是一檔全力聚焦海洋強省戰略、助力新舊動能轉換的大型融媒海洋節目。
-
國金證券:生物柴油市場需求提升 廢油脂生產更具優勢
風險提示:生物柴油添加比例及結構化升級的政策變動風險;貿易政策變動影響國內企業產品出口風險;原材料及相關產品價格變動影響產品盈利風險。一、碳減排推動生物能源應用,政策帶動生物柴油市場快速發展1.1、氣候問題引起全球重視,生物能源應用逐步提升空氣汙染和大氣問題引起全球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