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記者25日獲悉,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視光學科周行濤教授領銜的臨床科研團隊,歷時9年攻關,首創「表面鏡聯合角膜交聯」新療法,在青少年沉默的「視力殺手」原發性圓錐角膜病治療上取得新突破。原創性變廢為寶的透鏡之路,將為世界上受到角膜疾病困擾的人群帶來光明。
採用表面鏡技術將角膜組織透鏡用於原發性圓錐角膜病治療此前未有報導。該成果已刊登在最新一期國際眼科界權威期刊《白內障屈光手術雜誌》。
圓錐角膜病是以角膜擴張、變薄向前突出呈圓錐形為特徵的一種角膜病變,表現為角膜基質變薄,常造成嚴重不規則的近視散光和視力嚴重下降,通常為雙眼先後發病。
據悉,圓錐角膜病發病機制不明確,目前認為與遺傳性發育異常、變態反應性疾病、長期揉眼等因素相關。該病多發生於10至25歲,發病年齡越小,病程進展越快。因該病在早期常被當做單純的近視或散光增加而延誤診治,故被稱為沉默的「視力殺手」。
此前,國際上採用傳統的角膜交聯手術治療進展性圓錐角膜病,有些兒童和青少年在發現時視力已很差,且角膜薄到無法用交聯手術治療。
周行濤臨床科研團隊發明的「表面鏡聯合角膜交聯」新方法只需選取大小合適、厚度適中的在全飛秒近視雷射手術中原本廢棄的角膜組織透鏡,將其覆蓋於去除角膜上皮的角膜基質床表面,無需縫合。待角膜上皮重塑完成、透鏡存活和角膜厚度增加後,再實施交聯術加固角膜。該技術可成功阻止患者病情惡化,提高患者視力,減少手術創傷,減輕患者經濟負擔。3年臨床觀察證實,該手術安全可靠,有較好的遠期療效。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已完成100萬臺以上的全飛秒近視手術,並不斷產生新的角膜組織透鏡,來源豐富。
原標題:中國專家變廢為寶攻克原發性圓錐角膜病治療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