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破!光伏設備第一次實現:效率突破100%的理論極限!

2021-01-07 騰訊網

來自阿爾託大學的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效率超過130%的黑矽光探測器,同時,這也是光伏器件設備第一次實現效率突破100%的理論極限,這是早先被認為是外部量子效率的理論最大值。阿爾託大學電子物理研究組的負責人Hele Savin教授說:當我們看到結果時,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然後我們馬上就想通過獨立的測量來驗證結果。

這些獨立測量是在德國國家計量研究所Physikalisch-Technische Bundesanstalt(PTB)進行的,該研究所以提供歐洲最準確和可靠的測量服務而聞名。國家計量研究所探測器輻射測量實驗室負責人Lutz Werner博士評論說:在看到結果後,我立即意識到這是一項重大突破!同時,對於我們夢想提高靈敏度的計量學家來說,這也是非常受歡迎的一步。

這一突破背後的秘密是獨特的納米結構。當一個入射光子向外部電路產生一個電子時,器件的外部量子效率為100%(這個值此前被認為是理論極限),130%的效率意味著一個入射光子產生大約1.3個電子。研究發現,異常高的外部量子效率的根源,在於高能光子觸發的矽納米結構內部電荷(載流子倍增過程)。早些時候在實際器件中沒有觀察到這種現象,因為電和光損耗的存在減少了收集到的電子數量。

研究人員可以收集所有倍增的載流子,而不需要單獨的外部偏置,因為納米結構設備沒有複合和反射損失。實際上,記錄效率意味著利用光檢測的任何設備的性能都可以顯著提高,其研究成果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期刊上。光探測已經廣泛應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例如,在汽車、手機、智能手錶和醫療設備中。阿爾託大學附屬Elfys Inc執行長Mikko Juntunen博士說:

該黑矽光電探測器目前獲得了很大的吸引力,特別是在生物技術和工業過程監控方面,並且已經在製造用於商業用途的記錄探測器。目前,紫外光傳感器被廣泛應用於從各種光譜應用,到生物技術創新到工業過程控制的眾多領域。儘管如此,目前的紫外線傳感器的性能卻出人意料地差。新研究成果打破了理論上單光子-單電子勢壘:

並實現一種在沒有外部放大的情況下,在紫外光範圍內效率超過130%的外量子效率(EQE)的設備。使用具有自感應結的納米結構矽光電二極體,獲得了創紀錄的高性能。研究表明,這種高效率是基於對納米結構中發生碰撞電離所產生多個載流子的有效利用。

博科園|研究/來自:阿爾託大學

參考期刊《物理評論快報》《Black-silicon ultraviolet photodiodes achieve ex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 above 130%》

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相關焦點

  • 重大突破!光伏設備第一次實現:效率突破100%的理論極限
    來自阿爾託大學的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效率超過130%的黑矽光探測器,同時,這也是光伏器件設備第一次實現效率突破100%的理論極限,這是早先被認為是外部量子效率的理論最大值。國家計量研究所探測器輻射測量實驗室負責人Lutz Werner博士評論說:在看到結果後,我立即意識到這是一項重大突破!同時,對於我們夢想提高靈敏度的計量學家來說,這也是非常受歡迎的一步。
  • 光伏設備首次實現:效率突破100%的理論極限,為科學家點讚
    來自阿爾託大學的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效率超過130%的黑矽光探測器,同時,這也是光伏器件設備第一次實現效率突破100%的理論極限,這是早先被認為是外部量子效率的理論最大值。國家計量研究所探測器輻射測量實驗室負責人Lutz Werner博士評論說:在看到結果後,我立即意識到這是一項重大突破!同時,對於我們夢想提高靈敏度的計量學家來說,這也是非常受歡迎的一步。
  • 光伏器件量子效率首次突破理論極限,有望為光電探測設備大幅提效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芬蘭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黑矽光電探測器,其外部量子效率達130%,這是光伏器件這一效率首次超過100%的理論極限,有望大大提高光電探測設備的效率,而這些設備廣泛應用於汽車、手機、智能手錶和醫療設備內。
  • 光電探測器量子效率突破理論極限
    紫外線觸發納米結構內的電子倍增圖片來源:物理學家組織網科技日報北京8月17日電(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芬蘭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黑矽光電探測器,其外部量子效率達130%,這是光伏器件這一效率首次超過100%的理論極限,有望大大提高光電探測設備的效率,而這些設備廣泛應用於汽車、手機、智能手錶和醫療設備內。
  • 光電探測器量子效率突破理論極限 有望為光伏設備大幅提效
    紫外線觸發納米結構內的電子倍增 圖片來源:物理學家組織網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芬蘭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黑矽光電探測器,其外部量子效率達130%,這是光伏器件這一效率首次超過100%的理論極限,有望大大提高光電探測設備的效率
  • 光電探測器量子效率突破理論極限
    紫外線觸發納米結構內的電子倍增 圖片來源:物理學家組織網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芬蘭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黑矽光電探測器,其外部量子效率達130%,這是光伏器件這一效率首次超過100%的理論極限,有望大大提高光電探測設備的效率,而這些設備廣泛應用於汽車、手機、智能手錶和醫療設備內。
  • 黑矽光電探測器突破了100%的效率極限
    黑矽已經成為太陽能光伏產業的主要支柱之一,它可以提高標準晶體矽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從而大大降低成本。光電探測器,英文:photodetector,又稱光感測器、光電感測器等,是可以感測光或是其他電磁能量的感測器,具有一個p–n結,可將光子轉換成電流。被吸收的光子形成電子-空穴對。光電二極體和光電電晶體是光感測器的一些示例。太陽能電池將吸收的一些光能轉換為電能。
  • 黑矽光電探測器突破了100%的效率極限
    黑矽已經成為太陽能光伏產業的主要支柱之一,它可以提高標準晶體矽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從而大大降低成本。這種光伏器件首次超過了100%的極限,這種100%的極限先前被認為是量子效率的理論最大值。德國物理技術研究所探測器輻射度實驗室負責人LutzWerner博士評論說:「看到測試結果後,我立即意識到這是一項重大的突破,同時,對於夢想更高靈敏度的計量科學家們來說,這是值得歡迎的一步」。突破背後的秘密:獨特的納米結構當一個入射光子向外部電路產生一個電子時,設備的外部量子效率為100%。130%的效率意味著一個入射光子產生大約1.3個電子。
  • 熱光伏設備或使光電轉換率突破極限
    為此,不少光伏企業把提高光電轉換效率作為搶佔先機的「法寶」。在受訪業內人士看來,雖然目前光伏電池轉換率臨近天花板,但隨著技術的不斷迭代,提高轉換效率仍將是光伏上下遊產業鏈的主攻方向。((... 2020-10-20 近日,騰暉光伏宣布,公司PERC電池最高效率突破23.50%(達到23.56%),該結果由福建省計量科學研究院國家光伏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獨立測試並頒發證書
  • 效率可突破25%,異質結電池關鍵設備突破
    為了增加光伏在能源市場上的競爭力,從業者不僅一直在改進太陽能電池的設計,使其效率不斷提高,同時在提高轉換效率的工藝方面也付出了巨大努力。此前,太陽能電池主要採用了BSF電池,後來隨著PERC電池的量產問題得到解決,廠家紛紛導入PERC電池生產線,使其市場份額快速增長。同時相關公司也在不斷進行技術創新,讓其轉換效率得到進一步提高。當然,研究人員也並未停下前進的腳步。
  • 中來股份獲重大技術突破,TOPCon量產效率升至24.5%,再度刷新記錄
    繼10月15日宣布全球首創POPAID技術突破後,近日,中來POPAID量產線N型電池效率又躍上新臺階,由此前的24%升至24.5%,這是國內最高的量產效率,繼續保持著行業中技術領先的地位。
  • 高通華為的5G技術還不算重大突破?那只能等突破香農極限了
    該文作者期待著通訊技術的重大突破。筆者作為從業將近20年的通訊行業老兵,對文章中的這些說法如鯁在喉。如果速度提升10倍還不叫重大進步,那該作者期望什麼通訊技術的進步?難道要突破香農極限才叫進步?首先,要介紹一個常識。
  • 騰暉光伏PERC電池最高效率突破23.50%
    騰暉光伏PERC電池最高效率突破23.50%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近日,騰暉光伏宣布,公司PERC電池最高效率突破23.50%(達到23.56%),該結果由福建省計量科學研究院國家光伏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獨立測試並頒發證書。
  • > 新突破!有機太陽能電池效率暴增32%(圖) - 光伏電池轉換效率
    為此,不少光伏企業把提高光電轉換效率作為搶佔先機的「法寶」。在受訪業內人士看來,雖然目前光伏電池轉換率臨近天花板,但隨著技術的不斷迭代,提高轉換效率仍將是光伏上下遊產業鏈的主攻方向。((... 2020-10-20 近日,騰暉光伏宣布,公司PERC電池最高效率突破23.50%(達到23.56%),該結果由福建省計量科學研究院國家光伏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獨立測試並頒發證書
  • 碳納米管接連實現重大突破
    國內外碳納米管研究的重大突破,將為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帶來推動作用,碳納米管相關個股南風化工(000737)、江海股份(002484)、中國寶安(000009)等值得關注。魏飛團隊充分發揮材料製備和化工技術學科交叉的優勢,在製造設備、製備工藝方面進行大量改進和創新,首次將生長每毫米長度碳納米管的催化劑活性概率提高到99.5%以上,最終成功製備出單根長度超過半米的碳納米管。  碳導線助力機器人產業  在國內製造出最長碳納米管的同時,國外科學家也在碳納米管的應用上實現了突破。
  • 美吸光又發光太陽能電池將突破轉化效率極限
    他們稱,最新設計有望讓太陽能電池突破轉化效率的極限。  該團隊主要負責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電子工程系教授艾利·雅布龍諾維奇說:「演示結果表明:太陽能電池發出的光子越多,產生的電壓和獲得的轉化效率越高。」  科學家們自1961年就知道,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化效率存在著一個理論最大值:約為33.5%。但50年過去了,始終無人突破這一極限。
  • 鈣鈦礦LED研究獲重大突破,外量子效率達到21.6%
    近日,海外人才緩衝基地(先進材料研究院)黃維院士團隊與瑞典林雪平大學高峰博士、北京計算機科學研究中心劉利民博士進行合作,在鈣鈦礦發光二極體(LED)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實現了外量子效率達到21.6%的高效鈣鈦礦LED器件,再次刷新了世界紀錄。
  • 極限之限:物理學中「突破極限」的幾種途徑 | NSR
    如何突破由基本物理原理設下的極限,是研究者的重要目標。每一次「突破極限」,也通常反映了相關領域的重大突破。例如,超分辨光學成像突破了衍射極限,因而獲得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怎樣才能突破極限?>,例如文獻上有一些關於突破海森堡極限、時間帶寬極限、超表面效率極限等方面的報導,在閱讀這類文獻時,需要仔細區分所研究的極限和原始極限是不是定義在同樣的前提條件下
  • 突破熱機效率極限、掀起新工業革命?提出60年的「量子熱機」概念被...
    突破熱機效率極限、掀起新工業革命?提出60年的「量子熱機」概念被實現了  黃琨 • 2019-12-31 10:48:42 來源:前瞻網 E1658
  • 突破理論極限 中國科學家提出超靈敏納米探測新技術
    突破理論極限 我科學家提出超靈敏納米探測新技術  最新發現與創新  納米粒子或病毒分子的靈敏探測技術,對環境監控、醫學診斷和防恐安全等諸多領域有明顯的實用價值。而目前,靈敏度最高的光學傳感器可檢測10納米的微粒,已逼近理論極限。近日,湖南師範大學教授景輝,提出了一種突破靜態腔探測理論極限的新方案,利用旋轉環形光學微腔,可使靈敏度達到目前最好的靜態腔的3倍,從而探測到更小的納米顆粒。這一結果日前發表在美國光學學會的旗艦期刊《光學》上。該工作不僅對靈敏探測技術有明顯實用價值,也為研究新型旋轉腔人工量子器件技術開闢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