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雷射冷卻技術發展歷程及最新進展淺析

2020-11-23 OFweek維科網

  事件回顧:雷射讓硫化鎘納米帶降溫40℃

  近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熊啟華教授領導的科研小組首次證明:利用雷射可使半導體的溫度從室溫冷卻到零下20攝氏度。這一突破性的科研成果有望在電子和光電子器件上直接實現集成全固態、緊湊、無振動、無冷卻劑的光學製冷器,相關元件可應用於太空飛行器高靈敏探測器、紅外夜視儀和電腦晶片等。相關論文發表在最近一期《自然》上。

  雷射冷卻固體也被稱之為光學冰箱,其概念早在1929年就由德國物理學家彼得·普林斯海姆提出。20年後,法國物理學家卡斯特勒(Kastler)等人就提出稀土摻雜的固體材料可能具有雷射製冷的潛力。後來科學家有諸多失敗的嘗試,固體材料的雷射製冷直到1995年才第一次被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觀察到。他們用波長為1010納米的雷射照射稀土釔摻雜的玻璃,使得物體的溫度降低了0.3攝氏度。經過多年的努力,他們在2011年用波長為1020納米的雷射成功的將摻鐿氟化釔鋰晶體的溫度從室溫降到零下160攝氏度。這一製冷紀錄已經超越基於半導體溫差電效應的製冷器件,但是也達到了稀土摻雜材料的最低冷卻極限。

  由於半導體材料獨特的物理性質,理論上它具有更大冷卻效率和低達零下260攝氏度的冷卻極限。這一溫度可以替代幾乎所有的冷卻劑,包括超導體必須的冷卻劑液氦。半導體材料能夠很容易的集成在一起,因此被認為是下一代光學製冷器的候選材料。然而,長久以來研究者雖然在III-V族半導體材料如砷化鎵進行了理論和實驗上地廣泛的研究,但由於這種材料低的電子和聲子耦合效率和高的螢光光子再吸收效應,使得人們一直沒有得到真正地實現雷射冷卻。

雷射冷卻技術

  熊啟華教授領導的科研組成員張俊博士和博士生李德慧利用一種II-VI族半導體納米材料-硫化鎘納米帶,用波長為514納米的綠色雷射成功的將其溫度從零上20攝氏度降低到零下20攝氏度;同時他們還證明即使在低溫零下173攝氏度,仍然可以用532納米的雷射將半導體硫化鎘納米帶的溫度降低約15攝氏度。

  研究人員認為有兩點可以解釋實驗的成功:第一是得益於硫化鎘半導體具有很強的電子和聲子的耦合作用,在雷射激發下每個光子可以共振地湮滅一個甚至多個聲子而更加有效地帶走硫化鎘納米帶的熱能;第二是實驗中用到的納米帶的厚度小於帶內傳播螢光光子的半個波長,從而使得帶走多餘熱能的高能螢光幾乎百分之百的逃離納米帶而不會發生再吸收。

  熊啟華說:「這一成果開闢了一個探索半導體光學冰箱新的方向,即尋找具有強電子聲子耦合的半導體材料。」

相關焦點

  • 雷射冷卻技術的發展現狀分析
    雷射冷卻技術及其在科學技術中的應用是近二十年來發展十分迅速的研究領域,它是利用雷射和原子的相互作用減速原子運動以獲得超低溫原子的高新技術。這一技術早期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精確測量各種原子參數,用於高解析度雷射光譜和超高精度的量子頻標(原子鐘),後來成為實現原子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的關鍵實驗方法。
  • 雷射冷卻技術將分子冷卻到接近絕對零度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網站24日報導,美國科學家利用雷射冷卻技術,首次將三個原子組成的分子冷卻到接近絕對零度(-273.15℃),這是該技術迄今冷卻的最大分子。科學家們認為,這一奇蹟最終有望用於製造分子量子計算機,同時也可成為化學家們的好幫手。
  • Feature Article|多維度超表面全息技術的最新進展
    論文題目 | 多維度超表面全息技術的最新進展Recent advances in multi-dimensional metasurfaces holographic technologies因此,利用超表面實現全息成像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和研究價值。2020年10月19日,PhotoniX 期刊最新發表北京理工大學黃玲玲教授研究團隊論文「多維度超表面全息技術的最新進展」。論文要點超表面全息的發展幾乎伴隨著超表面的概念提出和各類波前調控特性研究的全部歷程。
  • 雷射冷卻三原子分子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網站24日報導,美國科學家利用雷射冷卻技術,首次將三個原子組成的分子冷卻到接近絕對零度(
  • 光纖雷射切割機的前沿技術交流
    2017年3月9日,由天津振威展覽股份有限公司和OFweek中國高科技行業門戶聯合主辦、OFweek雷射網承辦的「2017中國雷射加工及智能製造技術研討會·天津站」在天津梅江會展中心215、217會議室正式舉辦。
  • 分子雷射冷卻的新方法
    然而,這種額外的複雜性意味著不能直接通過現有方法將分子冷卻到超低溫。 如今,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葉軍和他的同事展示了一種利用分子結構特性的、具有一個核自旋和一個電子駐留在相同能級上的新型雷射冷卻技術,實驗中使用的是一氧化釔(YO)中的釔原子。利用釔原子的不尋常結構,該團隊使氣體分子在雷射冷卻中達到了超低溫和破紀錄的高密度。
  • 雷射冷卻納米機械振蕩器至零點能量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新進展!據頂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報導:藝術家表演所用的光學機械矽納米束可以採用雷射進行冷卻。這一進展對量子技術的應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帶您一探究竟。
  • 雷射投影才是未來 淺析教學顯示技術發展趨勢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不斷進步,教育用戶對於教學顯示產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大畫面、高畫質之外,教師和家長還希望它們能實現保護視力、互動協作等更加豐富的功能。正因為如此,從新光源投影機到液晶大屏,最近幾年各種全新的教學教學顯示設備層出不窮。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這些產品的優劣,以及它們未來的發展趨勢。
  • 雷射焊接技術最新研究進展及應用現狀
    編者按本文對雷射焊接各加工技術的最新研究進展進行了全面地梳理和總結,綜述了雷射焊接從焊接工藝加工、雷射焊接中間過程的控制和雷射焊接缺陷處理的全流程的內涵、特點和研究新趨勢的國內外研究進展。介紹了雷射焊接系統的核心元器件的應用以及其在汽車、石油管道、電車設備等領域的裝備加工工程中的工程化應用。
  • 雷射焊接技術最新研究進展及應用現狀
    編者按本文對雷射焊接各加工技術的最新研究進展進行了全面地梳理和總結,綜述了雷射焊接從焊接工藝加工、雷射焊接中間過程的控制和雷射焊接缺陷處理的全流程的內涵、特點和研究新趨勢的國內外研究進展。介紹了雷射焊接系統的核心元器件的應用以及其在汽車、石油管道、電車設備等領域的裝備加工工程中的工程化應用。
  • 淺析光電集成技術發展現狀與趨勢
    淺析光電集成技術發展現狀與趨勢 集成電路產業研究 發表於 2020-11-30 15:09:52 從大規模商業應用和技術發展來看,基於光子元器件和光子集成技術的光通信經歷了從國家級骨幹網
  • 用於雷射冷卻的雷射冷水機
    雷射是在普通和專業工業應用中,提供高速精確定位的重要組成部分,當涉及到這些技術時,安裝用於雷射冷卻的雷射冷水機,可為運營帶來不可思議的價值。雷射被用於軍事發展雷射冷水機通常用於各種應用,包括冶金、焊接、熱噴塗、拋光、主軸、雷射切割、感應加熱和烘箱、深衝壓力機、研磨、光纖和PCB鑽孔、專業應用包括美容治療,軍事級雷射和醫療技術治療。
  • 德國先進雷射技術的發展歷程
    在歐洲地區雷射產業發展最快的是德國,特別是雷射材料加工方面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1986年德國提出了1987-1992年《雷射研究與雷射技術》資助重點的BMFT資助計劃,在這五年期間實際投資為2億6千2百萬馬克,資助重點與經費分配為:雷射器與元件36%,應用技術與系統集成48.9%,雷射測量與雷射分析12.2%,其它2.3%;也就是說約72%的經費用於雷射材料加工的課題(光源、元件、系統和方法)。
  • 【雷射冷卻二三事】用雷射來降降溫
    大家可能還會想到,雷射具有很高的能量,我們印象中的雷射往往是灼熱和明亮的代言詞:指星筆有可能傷到眼睛;在皮膚醫院裡,雷射被用來「燒」掉人們身上的紋身;在有些工廠裡面,雷射甚至能夠用來切割金屬。雷射能用來降溫嗎?  能的。利用雷射冷卻技術,科學家們能夠獲得僅僅比絕對零度高出不到千分之一度的低溫。
  • 中國光譜儀器前沿技術「百花齊放」——2017 中國光譜儀器前沿技術...
    本次研討會共安排了25個報告,涉及紅外、近紅外、拉曼、原子吸收、原子螢光、ICPOES、ICPMS、LIBS、太赫茲、小型成像光譜儀等多類別的儀器產品,各位報告專家分享最新的研究和應用進展,可謂「百花齊放」。
  • 科學網—裡程碑:雷射冷卻原子
    裡程碑:雷射冷卻原子
  • 如何用雷射冷卻液態水?
    「我們看的電影《星球大戰》裡面,雷射槍發射出雷射使物體升溫。我們的研究第一次實現了用雷射對常態下的液體如液態水進行冷卻,」 華盛頓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的助理教授Peter Pauzauskie說道,「一開始這一研究的可行性引起了廣泛的爭議,因為正常情況下水在受到光照時會升溫。」為了實現這一突破,研究團隊採用商業雷射中常見的材料達到與雷射現象本質相反的效果。
  • 雷射冷卻技術將改變半導體材料世界
    據OFweek雷射網消息——美國里海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教授Yujie Ding表示,雷射冷卻將改善氮化鎵(gallium-nitride)性能, 氮化鎵是繼矽之後的又一重要的半導體材料。  也許雷射有一天會被用來冷卻它穿過的材料,而不是去加熱材料,而這要歸功於里海大學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工程師的一個突破性的進展。  美國里海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教授Yujie Ding說, 這一發現能用來製造更小、更輕巧、更便宜的通信設備,使其具有更快的翻轉時間,增強輸出和更高的工作電壓。
  • 晶圓雷射切割技術的研究進展
    為了解決晶圓切割過程中存在的剝離、分層和速度慢等問題,相關技術人員開發了一系列改進技術,本文主要從改善晶圓的切割質量和提高晶圓的切割速度出發,詳細介紹了半導體晶圓切割領域刀片切割技術和雷射切割技術的發展現狀,為以後晶圓切割技術的研究提供參考。
  • 《自然》雜誌報導雷射冷卻半導體技術
    氮化鎵,被認為是繼矽之後最重要的半導體材料,被用於發光二極體(LEDs)和雷射二極體。其他可能的應用包括:能在高溫下運行的高頻大功率電晶體,供衛星使用的太陽能電池,生化傳感器,還因其具有相對的生物相容性,能夠作為電子晶片植入人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