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簡單」的火車站名,僅有一個字,距今已存在119年

2020-12-03 騰訊網

網際網路時代的世界,為我們提供了更多的機會來了解世界各國的不同文化和變化。儘管我們現在可以輕鬆地從網際網路上獲得很多我們想要的資訊,而且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看到世界的另一面。但是,僅僅以這種方式去熟悉和了解一個國家還不夠,只有設身處地的去一個國家感受和體驗真正的當地文化和生活,你才能看到更加不一樣的世界。

眾所周知,火車的歷史要比現在的高鐵的歷史悠久的得多。很久以前,火車是唯一可以在陸地上運輸大量貨物的運輸工具。因此,在各個地區有許多大型和小型火車站,說到火車站,你是否聽說過中國最簡單的火車站嗎?它只有一個字,已經存在了119年,所以就讓我帶領小夥伴一起去看看吧。

中國唯一一個用一個字命名的火車站叫宋。它坐落於黑龍江省肇東市宋站鎮。據了解,為什麼給這個火車站單單取名一個字的原因是,當火車站建成時,每個人都暫時無法想到一個合適的名字,車站的名字源自當時建站時,當時的包工頭姓宋,於是大家很敷衍的就用這個人的姓做了站名,而如今車站所在地也改名為「宋站鎮」。

因此,這個擁有119年歷史的火車站一直以「宋」命名。隨著時間的流逝,宋站所在的鎮被更名為宋站鎮。你知道嗎?很久以前,火車是有著特殊的意義的,因為火車站的建成將使當地經濟發展的速度更加迅速。因此,宋站鎮的鄉鎮企業非常發達,其中農牧業佔經濟的很大一部分的比重,活躍的商業經濟形成了當年宋站鎮經濟快速發展的特徵。

這個火車站見證了一百多年的風風雨雨,現在,許多建築物和建築物已被拆除和重建,但這座火車站仍然可以通行。只需在網際網路上搜索,你就會發現有幾列火車經過這個車站,甚至還有火車停在這裡。對於擁有一百年歷史的宋站,一些網友表示希望擁有第二個一百年的時間。

看到此,是不是滿足了小夥伴的好奇感?非常感謝大家的閱讀。如果您對文章的內容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見,請在文章下方的評論區域中與我分享,如果您對小編有任何建議,也請在評論區域中告訴我喲。好了,下次見!

相關焦點

  • 它是中國最簡單的火車站名,一個字!個性十足,存在至今已119年
    今天大家聊一聊國內最簡單的一座火車站,目前已經有119年的歷史了。這座火車站叫做宋,看起來是不是很個性呢?只有一個字命名確實挺有意義的,這個小火車站在黑龍江宋站鎮,據說火車站名取得特別有意義。因為建造完火車站之後都是需要起名的,那個時候很多人想不出合適的名字,後來一位包工頭站出來了,表示用他的姓氏做名字。後來因為農民工的吹捧,真把他的姓氏當做了火車站的名字。這就有點過分了,這個包工頭也是夠厲害的,竟然剛用自己名字!這樣一來就形成了這個「宋」火車站,而且擁有了119年的歷史。隨著時間的消逝,周邊的小鎮也改名了,成為了黑龍江宋站鎮。
  • 中國「最簡單」的火車站名,只有一個字,存在至今已119年
    在網絡時代的世界裡,有很多機會看到世界各國不同的文化和變化,現在我們可以很容易地從網上得到很多想得到的諮詢,這樣就可以看到世界的差異了,但是這樣理解和了解一個國家還不夠,只有自己去一個國家體驗和感受當地真正的文化和生活,才能看到世界更不同的一面。
  • 西安火車站 「西安」 倆字是哪位高人寫的?
    今兒有條消息刷爆了胖友圈:「西安火車站開始拆除門頭,標誌的『西安』二字也即將拆除「,視頻戳下面:是真的嘛?但是你知道這字是誰寫嗎?1985年底,西安新的火車站主樓建成投入使用。當時車站主樓樓頂豎立的「西安」二字。是從西安碑林柳公權書法碑石上拓印下來的。沒想到,站名製作完成並豎立到車站主樓以後,卻引來一片質疑聲。原來柳公權的書法比較規整,細瘦。放大到一丈二見方就顯得有些不協調、不好看。沒多久,西安有關新聞媒體先後就收到不少反映此問題的群眾來信。
  • 中國最貼心的省會城市,火車站從不按「東南西北」劃分站名
    中國所有的火車站,幾乎都是以「方位」來命名,諸如北京西站南廣場、太原南站西廣場等。最尷尬的就是,剛下火車拿著手機看著導航,卻一直在原地轉圈。不過在乘客們看來,武漢卻是個例外,總算是有一個不走尋常路的城市了。我們平時在當地聽到最多的無非就是「武漢3鎮」了,也有不少外地遊客表示,來到武漢之後根本不需要定位導航。
  • 陝西最具特色的火車站,以宮殿名字作為站名,讀音卻經常被弄錯
    眾所周知,中國一直有「基建狂魔」的稱號,主要是因為在建設高速鐵路上花了很多心思。高速鐵路建設時間雖然晚了一些,但發展速度快,短短幾年間高速鐵路裡程位居全球首位,受到很多國家的關注。今天要說的是陝西最具特色的火車站,以宮殿的名字作為站名,發音經常錯。
  • 中國一姓氏只有三筆,這麼簡單的一個字,卻沒幾個人認識!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傳承,單單一個姓氏就有著非常複雜的解釋,像我們現代人除了姓之外就是名,那是古代,他們不僅有姓氏有名字,還有號和字,而且姓氏還可以解釋為姓和氏,比如一個姓王的女子,嫁給了一個姓張的男人,在古代她就會被叫做張王氏,張是她的姓,而王就是她的氏,姓氏這些文化一兩句可是解釋不清楚的
  • 中國最讓人無奈的3個火車站,一個在重慶,一個經常找不到北
    我國絕大多數火車站都比較正常,除了人多是常態,但是有幾個火車站就很不友好了。今天我們來看看中國這幾個「最坑」的火車站,經常錯過車,本地人都吐槽它。第一個所在的城市是著名的網紅城市重慶,也是火鍋的故鄉,大冬天吃火鍋是件很愉快的事,但是去重慶北站坐車就不一定是件愉快的事了。
  • 考古發現最早的中國,距今4300多年,出土兩個文字一個至今無解!
    眾所周知,中國有5000年的文明史,薪火相傳至今,那麼最早的中國出現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呢?山西考古發現一座上古遺址,距今4300多年,揭開了最早中國的神秘面紗,而且還出土了兩個文字,其中一個至今無解,至少爭議頗大!所謂「中國」的直接文字記載,最早出現在3000年前的西周青銅器上。
  • 我國最早的火車站,距今137年,大地震後只有一樣建築沿用至今
    近幾年來,我國的經濟實力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兒童喜歡旅遊,而且大部分兒童都被困在繁忙的城市裡,在旅遊途中想去一個有著優秀歷史文化的地方,我想去風景優美的地方。當然,在我們移動的過程中,最不能缺少的是交通工具,其中最熟悉的就是火車,所以很多人都知道火車站的存在,所以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我國第一個火車站,這裡有137年的歷史,經歷過一次大地震後,現在還在使用一座建築,大家能猜到是哪個車站嗎?
  • 中國最無奈的城市,有東方好萊塢之稱,20年卻沒有修好一個火車站
    中國最無奈的城市,有東方好萊塢之稱,20年卻沒有修好一個火車站,大家對車站很了解吧, 列車作為交通工具之一,由於高安全性和便宜的票價,已經成為許多人外出旅行和出差的優先交通工具, 可以說現在中國的列車非常發達, 國內的大小城市幾乎都屬於自己的車站, 外出非常方便,但有這樣的城市,
  • 中國發現最古老大型多細胞生物化石群 距今15.6億年 (1/3)
    中國發現最古老大型多細胞生物化石群距今15.6億年 (1/3) "← →"翻頁
  • 東北挖出一條「真龍」,距今8000多年,中國龍真的不存在?
    關於中國龍的起源,最廣為人知的應該是黃帝合符造龍之說。《史記·五帝本紀》中記載,黃帝擊敗蚩尤炎帝之後,召開部落大會,在這次政治會盟中,黃帝從各個部落原有圖騰身上,各取一部分元素,組合成了一個嶄新的東西——龍!黃帝造龍傳說,解釋了中國龍的起源,即不是自然生物,而是人造產物。
  • 《老子》原文:「名可名,非恆名」這個世界就沒有永恆的存在嗎?
    這句話在字面上看極其的簡單,「道可道非常道」,僅僅六個字,而「道」字在其中出現了三次 。這表明這句話集中闡述的就是「道」這個重要的概念。三個「道」字之中,第一個「道」和第三個「道」是同樣的意義 ,就是作為老子哲學之核心概念的「道」。而第二個倒「道」字,只是普通意義上的說出、表明的意思 。
  • 中國最神奇的一個字:3000年只有一個讀音,可能你也讀錯了
    中國是一個有著5000年文化的國家,中國也同樣是一個開放包容的國家,尤其是時間進入現代化社會之後,我國就更加推崇包容開放,只有不斷的借鑑其他國家與其他民族的文化,保持一種開放共享的態度,國家才能夠發展得更好。這一點在古代也同樣如此,我們經常感慨於古人的智慧,關於開放與包容這個方面,古人做得並不比今天的人差多少。
  • 你走了北邊,知道火車站的名字是誰寫的嗎?
    與此同時,它也是一個城市的外貌,常常是一個城市給遊客留下的第一印象。車站的名字,就是這張「城市名片」的點睛之筆。我們國家地域遼闊,有許多車站,站名題字多種多樣,各具特色,充分演繹了漢字的特徵。貴人題字這種題字方式在火車站等社會公共建築中最為流行。一九五九年九月十三日,建北京站新站,即中國鐵路第一站。董事長視察後,欣然題寫了「北京站」站名。通常是「毛體」字。
  • 霍比特人真的存在過,化石身高不足1米,距今一萬八千年
    實際上,「霍比特人」真實地存在過。小矮人化石出土,驗證「霍比特人」存在2007年4月,英國《生物學通訊》曾刊登過一篇文章,說英國帝國學院的動物學專家林德爾·布朗厄姆和馬塞爾·卡爾蒂洛,通過考古研究發現,「霍比特人」是人類進化過程中出現的一次分支。早在2003年,印度尼西亞的弗洛雷斯島上,出土距今一萬八千年的小矮人化石,它們中身高最長的不過1米。
  • 中國最簡單的一個姓氏,只有三筆,專家:認識的人卻很少
    以血緣姓氏為脈絡的各個姓氏譜系,記載的各個姓氏宗族的淵源世系、興衰榮辱,以及其歷史功業與文化特色,這正是中華文明的進化軌跡,是一個社會歷史發展的反映!總所周知,中國人向來都是非常的看重姓氏的,這是因為,姓氏是從幾千年前,由先人一代一代的傳承下來的,其代表著的是家族血緣的一種符號。
  • 我國最神奇的一個字,3000年來只有一個讀音,可能你的讀法也錯了
    秦始皇在統一六國後,並沒有閒著,要把大統一的國家治理好,那可不簡單。度量衡統一之後,讓買賣變得簡單起來。但要實現快速的運輸,交通就成了一大難題。 秦始皇三十五年,也就是公元前212年,為阻止和防範北國匈奴貴族的侵擾,始皇帝命令大將蒙恬率30萬大軍用兩年時間修築了南起陝西林光宮,北至今內蒙古包頭九原郡的一條南北長達700多公裡的一條軍事通道,這是一條由鹹陽通往北境陰山間最捷近的道路,大體南北相直,故稱「直道」。
  • 中國最古老的一個字,3000年來只有一個讀音,看看你讀錯沒有?
    方言是各個地區都存在的普遍現象,不僅僅是中國,國外也區分。就像日本的關東和關西說話方式就不一樣,英國的愛爾蘭地區和英格蘭地區也有不同的說辭。但都沒像中國一樣方言的分布如此之廣。中國方言有一句古話,叫「十裡不同音,百裡不同語。」因為社會、地理和歷史方面因素的不同,導致了這樣的結果。
  • 中國最簡單的4個漢字,每個都只有一筆,網友:認識一個都不錯了
    毫無疑問,中國漢字無疑是這個世界傳承下來的歷史最悠久的文字。雖然這個世界上還有比漢字更悠久的古埃及象形文字,以及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但這兩種文字都隨兩大文明的衰落出現過斷代的情況,如今想要認全猶如天方夜譚。唯獨華夏5000年的輝煌文明裡,中國漢字從未出現過斷代和失傳的情況,一直變化發展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