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原文:「名可名,非恆名」這個世界就沒有永恆的存在嗎?

2021-01-13 宛若清兮

接上一節:

老子一書中蘊藏著極為淵博的智慧,因此其中的名言警句就非常之多, 可謂俯拾皆是。

第一張的首句也是全書之開端的「道可道,非常道」就是人們所熟悉的一句 。然而,儘管人們對這句話非常的熟悉,可是能夠真正理解其含義的人卻並不多 。

每每只有通過書面解釋才知道。真正自己悟出來的人極少。

大多數人之所以熟悉這句話,是因為這句話是全書的開篇,而許多不認真讀書,沒有興趣讀書的人,在看書的時候,常常也就是僅僅讀了開篇的那麼幾句 。因為這句話讀起來非常的順暢又很簡潔就像順口溜一樣,所以容易為人們所記住。這句話說的又很玄妙,讓人不能夠一下子就很清楚地知道它說的是什麼,而真正這種玄秘感又吸引了一部人的興趣,儘管不知道它說的是什麼意思,但是卻很喜歡去引用。

這句話在字面上看極其的簡單,「道可道非常道」,僅僅六個字,而「道」字在其中出現了三次 。這表明這句話集中闡述的就是「道」這個重要的概念。三個「道」字之中,第一個「道」和第三個「道」是同樣的意義 ,就是作為老子哲學之核心概念的「道」。而第二個倒「道」字,只是普通意義上的說出、表明的意思 。我們現在閱讀這句話的時候,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的「非常」與現代漢語裡「非常」是不同的,它不是一個詞,而是非和常兩個字。 「非」字是很好理解的,即「不是」的意思,這與現代漢語是相同的。

至於「常」字,其實在《老子》中本來是寫著「恆」字的,為了避漢文帝劉恆之名,被他的後人改為「道可道,非常道」。

如果是「非恆道」的話,就更容易理解一些了,不過字雖然換了,但意思是沒有變的,「常」,也就是恆、久、不變的意思。 所謂的「道可道非常道」,也就是說可以用語言表達出來的道就不是永恆的終極的道。 而永恆的終極的道又指的是什麼呢?《老子》的註解:就是宇宙的本體是世間萬物的由來之源,是超越了一切具體的道理和規律的根本性的、指向終極的道。也正因為如此,老子才說這樣的「道」是不可言說的 。

以我看:世界一切的美好、真理、真情、崇高與偉大才是永恆的。

「名可名非常名。」在這句話中,「名」字也出現了三次,同樣分作兩種含義,第一個「名」字和第三個「名」字 都是老子的哲學概念。而第二個名字是命名的意思,作為哲學概念的名,在這裡可以理解為「道」的呈現形態 ,或者可以再通俗的層面上理解為事物的各種樣態之意。

「名可名,非常名」的意思就是那些能夠命名的事物樣態都不是永恆的樣態,為什麼老子說「可名之名」不是「常名」呢 ?其實老子在這句話中指出了事物的永恆性的問題。

在這個世界上有一些事物是很容易衰朽,不是有句成語叫做「曇花一現」嗎?曇花盛開的時刻在夜晚,而從綻放到凋謝只有三四個小時的時間 ,非常的短暫。還有朝生暮死的蜉蝣,發育成熟之後只有不到一天的生命。而另外,也有些事物存在的時間極為長久,比如說動物界的烏龜十分長壽,活了幾百年也並不稀罕,然而曹操有詩云: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龜雖然很長壽,但是它總有死亡的一天,是不會長生不死的。

而對於非生命體的物質,其存在時間也是有著長短之別的。比如說煙花閃耀在天空之際是何等的美麗 但它存在只有一瞬間;狀態恆久如鑽石,它是在地底深處的高溫、高壓條件下由碳元素形成的, 單質晶體,性質極其穩定。因此人們對鑽石十分的喜愛。但是鑽石的存在就是恆久的嗎?現代天文學研究表明,地球的生成時間距今大約為46億年,它不僅有著自己生長的時間,同樣也有做自己滅亡的時間 。儘管那一時間對於人們來說十分的漫長,但是地球的毀滅是未來一個必然的事實 。地球都會有毀滅的一天,地球上的鑽石又怎麼會永恆的存在呢?

有生必有死,這是宇宙萬物的必然規律,任何事物都不能例外。那麼是不是說這個世上就沒有永恆的存在了呢?並不是的,也就是說還是有著永恆之存在的。但是永恆的存在絕非某種具體的事物,它是不能夠被叫出來了。所以《老子》才說 「名可名,非常名」老子說的「名,可名 非常名」,指的不僅僅是物的形體不會永恆的存在。同樣也意味著事物的價值也並非是永恆的。理由很簡單,事物本身就不存在了,它的價值有怎麼還會存留呢?正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由此可見,《老子》的智慧遠遠超出了世俗層面的,他直接就指向了終極,引領人們看得更遠,思考得更深。

如果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將目光放得更遠一點,將想法放得更開一些,對待很多問題就會是另外一種釋然的態度了。當我們真正地領略了老子的境界,世間的那些紛紛擾擾又都何足掛齒呢?又何必為其而 擾攘紛爭呢?

當然不是讓誰看破紅塵,只是能更明白生命的真諦。簡單從容的生活。

相關焦點

  • 《老子》原文:「道可道,非恆道」——你知道什麼意思嗎?
    《老子》又名《道德經》作者老子的資料甚少,生卒年不詳,籍貫也有爭議,一說安徽渦陽,一說河南鹿邑。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陽,老子為什麼稱呼為老子,有以下幾種說法:老子的母親懷老子用了九九八十一年的時間,才生下他。
  • 帛書《老子》'道可道,非恆道'中的恆與《易經》恆卦
    帛書《老子》『道可道,非恆道'與通行本略有不同,一個為'恆',一個為'常','常'一般解釋為永恆不變,就不夠準確。老子的道是變動不居的,說永恆準確,不能說不變。所以程頤說:恆非一定之謂也,一定則不能恆。'恆'既有永恆之義,又有變化之義,萬變不離其中。
  • 《老子》原文:「道」和「名」的關係是什麼?看清事物實質與表象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顯而易見,這兩句話之間是並列的關係,所表達的也是同一個含義。意思是可以言說的道理,可以命名的事物都不是恆久的。那麼「道」與「名」之間有什麼聯繫呢?「道」比「名」更難明了,「道」比較抽象,看不見摸不著,只能去聽、去感。
  • 45帛書《老子》第一章 老子不玩「捉迷藏」
    提示詞:《道經》緒論 [論道]世界觀 一元論 可知論 方法論 普遍聯繫【原文】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正是因為「可道」被誤解為「可以說」,「非恆道也」也就理解為不可說,非永恆之道了,由此也就陷入了 不可知論的深淵,那就歪解老子的思想了。其實呢,每一個解《老》的人 都在指責別人在歪曲《老子》。
  • 道德經,最容易忽視的兩句話,藏著老子對這個世界的真實看法
    我想,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我們應該有兩個指導原則,一是這世界上很多事情沒有對錯只看適合不適合;二是時代在發展,對於道的範疇和解讀,一定要有新的時代特點,和不完全同於過去的種種新的解讀。現在讓我們帶著這兩個原則打開散發古老東方智慧的《道德經》。
  • 尹喜攔住老子留下《道德經》參透出其中奧妙
    之後老子西去,尹喜也辭官歸隱,有一種說法是尹喜後來跟隨老子西去,成了老子的弟子。另外一種說法是尹喜歸隱山林,潛心研究《道德經》,還寫下了心得體會九篇,收錄在《漢書藝文志》中,被後文稱為《文始真經》。宇是什麼意思呢,宇就是道,大多看過《道德經》的人都記得這句話: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其實最初老子的原文是: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在漢代為了避文帝劉恆的諱,把恆改為常,那麼究竟什麼是道呢,關尹子曰:非有道不可言,不可言即道,非有道不可思,不可思即道。尹喜說道是無法用人類的語言表達出來的,是無法用人類的思維來思考的。
  • 老子天下第一?老子願意?道家始祖「老子」之名,到底作何解釋
    ·那麼問題來了,老子為什麼叫老子呢?總不可能是「老子天下第一」這個老子吧?未免太粗俗!當然,這是快看君的玩笑話,大家萬不可當真。·「聃」為名。至於名耳,那是後面改的。老子曾因王子朝之亂,禮崩樂壞,心灰意冷,改名「李耳」,於耄耋之年,離開周王室,西出函谷關而不回,遁隱而去。
  • 某科學的超電磁炮T: 7名level 5能力者,除了第6名藍花悅都已登場
    今天我來向大家介紹下,他們分別是誰:第一名 一方通行學園都市僅有的七名Level 5超能力者中的第一位,學園都市能力第一的存在,能力為「矢量操作」,代號「一方通行」,本命不詳。能夠操控能量方向,只要經過皮膚碰觸,就可以自由操縱動能、熱能、電能等所有能量的方向,可以反射一切物理攻擊。
  • 你知道世界各國名人是怎麼評價老子《道德經》的嗎?
    你知道世界各國名人是怎麼評價老子《道德經》的嗎?下面將各國名人對老子《道德經》評價展現出來,這只是部分,更多世界各國名人對老子《道德經》的評價大家在以後的學習中會看到。美國政壇給予老子的評價為「總統之師!」
  • 佛說某某,即非某某,是名某某是什麼意思
    即非某某,是名某某,也並非不是某某,就是某某。所謂「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應該是:佛所能用語言來表述的般若波羅蜜,還不是真正的般若波羅蜜,真正的般若波羅蜜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如來的境界,你沒親自證到,別人怎麼說它都不是它。但是不形容一下,你們又無法了解,怎麼辦?我只好用口來說,使你們知道還有這種境界存在。
  • 現代人真的讀懂「道德經」了嗎?這是一本講述宇宙真相的書
    老子在講世界的本源真理,客觀規律,道的時候,用到強曰這個概念。道,這種概念,是很難說得清楚的,說出來就已經變味了,所以需要採取勉強,蠻橫霸道的解釋方法,給大家講述出來,也就是當下的簡單粗暴表述方式。比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 何為「道」 老子是怎麼理解的?(附視頻)
    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老子又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還曰:「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老子的解釋到底把「道」的概念說清楚了沒有呢?很多人認為,連老子自己都說「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說明「道」的概念很玄奧,只可意會,不能言傳,故老子並沒有說清「何為道」。其實,這是人們對老子謙虛態度的一種誤解,老子已經很明確、很準確地解釋了「何為道」。
  • 老子講: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這個「無」究竟是什麼意思?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這個「無」意思是陰陽,不是什麼都沒有,什麼都不存在的意思。老子這個老祖宗啊,就是擔心後輩們看不懂《道德經》,在《道德經》中不厭其煩的,翻來覆去的講解「道」,「有」,「無」這些個概念,真的是,太難為他老人家了。
  • 宇宙中存在「暗物質世界」?多名科學家共同認可
    現代科學研究發現,宇宙中除了明物質之外,還有暗物質的存在,而且暗物質在整個宇宙中,所佔的組分大約是22%,這意味著,很可能在宇宙中,還有一個看不見、摸不到的「暗物質世界」,真的如此嗎?多名科學家猜想「暗物質世界」1915年,愛因斯坦提出了《廣義相對論》,也發現宇宙中物質密度要比可以保持宇宙穩定的密度值,整整小了100倍。這意味著,宇宙中應該還存在著尚未發現的、看不見的物質,它會是什麼呢?
  • 老子向人們揭示的宇宙誕生真相
    老子說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所以,人類越發展,離誕生的家園越遠,也越難找到回家的路。人們把知識分學、分科、分派……把問題弄得高深莫測,也使問題更加繁雜無序。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先哲老子,在幾千年前,圖難於宜,為大於細,觀察求證,對比推理,寂寥中看清世界,虛靜中辨明真理。
  • 華為的崛起:700名數學家、800名物理學家和120名化學家功不可沒
    華為的崛起:700名數學家、800名物理學家和120名化學家功不可沒華為是一家硬核技術公司,也是國貨之光,華為在崛起的路上一路過關斬將,都靠中國人民的支持嗎?非也,那些改寫歷史的技術突破,有賴於國際化的企業戰略。華為成立於1987年的深圳,它從沒有任何研發團隊,到如今的在全球布局技術研發,華為2017年的營收約為925億美元,2018年第三季度,華為在智慧型手機領域中的出貨量已經超越了蘋果,位居世界第二。自從被美國納入實體名單以來,業界就猜測,華為業務發展可能會出現休克,無法持續穩定供貨的現象。
  • 剛實習4名大學生當街打6名中專生!這學是怎麼上的?
    4名大學生實習工作下班後,便到附近的一家餐飲店吃飯飲酒作樂。就在這時,6名中專實習生經過此處也想找餐館吃飯。有意無意地看了一眼那4名大學生中的高某。雖然中專生路過共有6人,但是因為年齡較小,不敢還手,於是從頭到尾,就挨這4名大學生揍。後續,4名大學生被警方拘留。通過此事,我比較同情中專生,人家中專生不是挑釁,是羨慕,羨慕他們是大學生而自己是中專生。這年頭羨慕地看看都被打,無語。
  • 天堂真的存在嗎?科學家選取150名試驗者,結果怎樣了?
    從古至今就有很多人一直在尋找永生的方法,在許多的神話故事中,我們也能看到這樣的橋段,人類死亡後並不意味著消失,反而會去到另一個地方,在那裡沒有生離死別沒有病痛,這就是傳說中的天堂。科學家的實驗在我們看來這只不過是神話傳說,天堂是不存在的,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