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顯而易見,這兩句話之間是並列的關係,所表達的也是同一個含義。意思是可以言說的道理,可以命名的事物都不是恆久的。
那麼「道」與「名」之間有什麼聯繫呢?
「道」比「名」更難明了,「道」比較抽象,看不見摸不著,只能去聽、去感。「名」更具體,可以看得見,可以使用。
「名」與「道」又是可以轉化的。「名」裡面一定含有它自己的「道」。「道」也可以轉化為「名」來體現。
舉個例子來說明:一個口風琴就可以稱為的「名」。那麼它的身上蘊含著物理轉化的能量,才能吹出優美的樂章。這種看不見的東西是有著它自己的「道」的存在體現。這種轉化又通過口風琴這一具體物態呈現。這就是「道」與「名」的聯繫。
當然這些「道」和「名」都是言說的,普通那一種。都不是老子說的恆久的。
也就是說普通的「道」和「名」是實質與表象的關係。
「實質」與「表象」大家都懂,但是有時候又霧裡看花,迷者自迷。
比如現在的娛樂現象,已經不在道的範圍了,就是說已經亂了。表象是受歡迎,能博人眼球,打發時間,休閒娛樂。其實呢?就是浪費資源浪費精力。
實質是怎麼回事呢?利用人的獵奇心理,從眾心理,再加上營銷手段。
又比如一些心靈雞湯 引導你怎麼樣。
而人為什麼這麼容易隨大流呢?
實質是自己的空虛,或者沒有獨立自主的思想。根源找到了,怎麼解決是自己該思考的問題。
人的生命於時間長河來說是是多麼的短暫,怎樣讓生命有質量?
就算沒有智慧,沒有才能,至少可以做個好人。
就算沒有能力,沒有條件,至少,不要渾渾噩噩的過日子。
實質理清楚了,虛假的浮華的表象就能看懂了。
有句話,叫著,看清了,也就看輕了。
接著再說,老子的終極的「道」為什麼表達不出來。
這就是語言的局限性。
心裡的情感,你的言語永遠表達不透。
世間的大道更是難以言說的明白。
比如說「我愛你」到底有多愛?自己都說不清。
比如我喜歡一樣東西,為什麼喜歡?理由也說不完全。
因為語言是蒼白的它只是一種表達工具,當然語言表達能力強的人,溝通能力會好很多。
「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終極的大道我們只有閱讀《老子》一點點心領神會了。越用心,悟的越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