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矽酸鹽所研製出5英寸直徑的大尺寸BGO閃爍晶體
上海矽酸鹽所研製出5英寸直徑的大尺寸BGO閃爍晶體 2018-01-10 上海矽酸鹽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暗物質探測衛星「悟空」核心BGO晶體長600mm 創世界紀錄
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18日在上海舉行的BGO晶體與石墨烯材料科研成果發布會上表示,該所科研人員為衛星「悟空」的研製提供了初樣和正樣共計640根600mm長的鍺酸鉍(Bi4Ge3O12,以下簡稱BGO)晶體,為中國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有效載荷的成功研製及其發射提供了重要保障。
-
上海嘉定區委考察上海矽酸鹽所嘉定園區
11月19日,上海嘉定區委副書記、區長杲雲一行來到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嘉定園區考察。 杲雲一行先後參觀了綠色光電轉換技術研發項目部、碳化矽晶體項目部、BGO晶體研發與生產線、碳化矽陶瓷及複合材料實驗室、中科院特種無機塗層重點實驗室以及嘉定新園區二期建設工地,認真聽取科研人員的介紹,詳細了解項目進展情況,與所領導和科研人員深入交流加快推進上海市戰略新興產業有關工作的建議與措施。
-
上海矽酸鹽所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技術成果實現轉移
8月18日,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技術成果轉移籤約儀式在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舉行。上海矽酸鹽所黨委書記、綠色光電轉換技術研發項目部主任劉巖與深圳市光和精密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明籤署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技術轉讓協議,共同推進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規模化生產和產業化應用。
-
上海矽酸鹽所等在新化合物合成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先進材料與新能源應用研究團隊與北京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共同合作,製備了新二維化合物RhI3,並從大塊晶體中剝離出原子層厚度的RhI3薄片,研究其光學、電學性質和光探測行為。這種化合物表現出優越的空氣和熱穩定性,帶隙的改變表現出與厚度的關聯性(從1.1 (18L)到1.4 eV (2L) )。
-
中科院上海矽酸鹽所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技術成果實現轉移
人民網上海8月18日電 (記者姜泓冰) 太陽能電池可以做成有美麗色彩花紋的建築玻璃幕牆、景觀道路甚至穿在身上,在密林、室內、光線斜射環境裡依然可發電,成本低而且原料、生產工藝過程無廢物汙染——今天剛在上海完成技術成果轉移籤約的第三代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讓人充滿期待。
-
上海矽酸鹽所、清華大學、天津大學、華東理工大學聯合舉辦
5月18日至19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清華大學、天津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本著促進學術交流、攜手共同發展的宗旨在北京白鷺園會議中心召開材料學科學術交流研討會。此次研討會是繼去年上海矽酸鹽所承辦的第一屆與清華大學材料系雙邊學術交流會後,雙方的第二次交流,參與單位擴大至天津大學和華東理工大學。
-
上海矽酸鹽所成功生長出直徑4英寸YCOB晶體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成功生長出直徑4英寸(100 mm)YCOB晶體,等徑部分長度達到100 mm,晶體完整無缺陷,達到非線性光學質量要求,可切割通光口徑達到90 mm×90 mm的非線性光學頻率轉換器件。這是目前公開報導中採用熔體法生長的非線性光學晶體最大可用口徑。
-
坩堝下降生長鎢酸鉛閃爍大單晶的製備方法獲國家發明專利優秀獎
經中國專利獎評審委員會評審,上海矽酸鹽所廖晶瑩等同志發明的「坩堝下降生長鎢酸鉛閃爍大單晶的製備方法」專利(專利號:ZL94114075.X)被評為第十屆中國專利獎優秀獎。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歐洲核子研究中心邀請上海矽酸鹽所參與其大型強子對撞機國際合作,研發所需的鎢酸鉛(PWO)閃爍晶體。
-
上海矽酸鹽所等在有機電極材料設計方面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研究員劉建軍團隊與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王開學合作研究,在非共軛電極材料1,4-環己烷二羧酸(CHDA)的儲鈉機制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相關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德國應用化學》(Angew. Chem. Int. Ed. (DOI: 10.1002/anie.201801654))上。
-
上海矽酸鹽所研製出多功能黑色生物活性陶瓷材料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研究員吳成鐵與常江帶領的研究團隊,在多功能黑色生物活性陶瓷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進展。該研究團隊通過對傳統的白色生物活性陶瓷材料(矽酸鹽和磷酸鹽等)進行熱還原處理,研製出新一代「黑色生物活性陶瓷」,將傳統生物活性陶瓷材料的應用領域從組織再生拓展到腫瘤等疾病治療。
-
上海矽酸鹽所等在n型高性能類金剛石結構熱電材料研究中獲進展
上海矽酸鹽所等在n型高性能類金剛石結構熱電材料研究中獲進展 2018-01-10 上海矽酸鹽研究所 近日,上海矽酸鹽所副研究員仇鵬飛,研究員史迅、陳立東與上海大學教授楊炯等合作,發現了一種具有本徵極低晶格熱導率和
-
上海矽酸鹽所:薪火相承一甲子 材料築夢新時代
她就是我國無機材料領域歷史最悠久、學科門類最齊全的研究機構——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以下簡稱上海矽酸鹽所)。上海矽酸鹽所淵源於1928年成立的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以下簡稱工程所)。率先研製成功雲母大單晶和雷射紅寶石長杆晶,在國際晶體界引起轟動。上世紀80年代,應國際知名高能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丁肇中邀約,上海矽酸鹽所為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建設世界最大正負電子對撞機研製大尺寸、高質量鍺酸鉍(BGO)晶體。
-
矽酸鋁高密度板滄州生產廠家的廣泛使用
更薄的保溫層厚度主要規格:密度厚度寬度長度80-130kg/m320-100mm400、600、1200mm可根據用戶要求定做根據不同用途分為:矽酸鋁針刺毯、矽酸鋁纖維平氈。很多人其實都會選擇矽酸鋁針刺毯廠家材料,它安全沒有毒的特性,受到了消費者大眾的歡迎。矽酸鋁板和巖棉哪個好?在生產過程中一般能用到幾點來決定其質量好壞。
-
柔性電熱技術新思路,上海矽酸鹽所揭示Ag2(S,Se)的熱電性能構效關係
矽酸研究所史迅研究員、陳立東研究員、仇鵬飛副研究員聯合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章貞教授課題組系統研究了Ag2(S,Se)固溶體的晶體結構、力學性能和電熱輸運性能,揭示了Ag2(S,Se)固溶體中化學組分、晶體結構、力學性能和電熱輸運性能之間的構效關係,為兼具優異柔性和高熱電性能的無機熱電材料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
上海矽酸鹽所氫化藍色二氧化鈦光催化還原二氧化碳研究獲進展
上海矽酸鹽所氫化藍色二氧化鈦光催化還原二氧化碳研究獲進展 2017-12-26 上海矽酸鹽研究所 中 小】 語音播報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結構國家重點實驗室光電轉換材料與器件研究課題組
-
矽酸鋁纖維毯是什麼?
所謂新型鋼包就是廣泛應用了鋼包矽酸鈣板和矽酸鋁纖維毯。 矽酸鋁纖維毯是什麼呢?鄭州駒達耐火保溫材料矽酸鋁纖維毯屬於耐火保溫材料的一種,矽酸鋁纖維毯主要分為矽酸鋁纖維噴吹毯和矽酸鋁纖維甩絲毯,矽酸鋁甩絲毯因纖維絲長,導熱係數小,在保溫性能上要優於矽酸鋁噴吹毯。
-
Nature:向農田施加矽酸鹽巖粉應對全球變化
Beerling教授及其團隊近期提出了通過向農田施加矽酸鹽巖粉進行固碳的方案,研究成果發表在近期Nature上(Beerling et al., 2020)。圖2 全球主要國家通過農田施加矽酸鹽巖粉可獲得的固碳潛力(縱坐標為固定的CO2量,橫坐標為施加矽酸鹽巖粉的耕地面積佔該國總耕地面積的比率)。
-
上海矽酸鹽所召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中心組學習會
上海矽酸鹽所黨委書記、副所長董顯林主持會議。 與會人員通過觀看視頻學習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告,董顯林領學了首場中共中央新聞發布會內容,解讀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會議結合研究所「十四五」規劃的制定展開討論,交流學習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