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口亞三角洲:或成上海發展戰略新支點(圖)

2021-01-08 搜狐網

  來源:國際金融報

 

  編者按:

  2011年初,中國工程院院士、華東師範大學河口海岸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陳吉餘教授正式率先提出了長江口亞三角洲的概念,在學術界內形成強烈反響,引起有關院士和專家的積極呼應和認真思考。將這一概念和研究成果付諸實踐,有可能極大地豐富上海未來發展的戰略空間,為上海緩解土地資源、港口資源等方面的戰略性困難,提供了一條極富創意的解決途徑。本報現邀請90高齡的陳院士以及其研究團隊中的幾位同事,深入探討這一戰略性話題。  

何謂「長江口亞三角洲」

  記者:陳院士,謝謝您接受《國際金融報》的獨家採訪,就您提出的長江口亞三角洲概念,以及這一概念所蘊含的自然科學、工程學以及社會經濟方面的意義,進行深入的探討,也謝謝華東師範大學的三位教授羅祖德先生、何青女士、徐長樂先生的參與。

  陳吉餘(中國工程院院士、華東師大教授):大家都知道有個長江三角洲,怎麼我想出一個「長江口亞三角洲」呢?有兩條理由,一是國家的需要。上海的發展、長江三角洲乃至沿海經濟的發展,都需要一個戰略性的新空間、新支點。急國家之所急,想國家之所想,應是我們的天職。二是自然條件的變化。隨著長江口河勢的變化,形成長江口亞三角洲的自然地理條件已經基本具備,如果我們輔之以一些人工手段,比如建設一個人工島,促淤吹填,淺灘成陸,就能大大推動長江口亞三角洲的形成進程。一旦成功,這可是一塊百年難得的發展寶地。  

記者:您提到長江河口河勢有變化,這可能是形成長江口亞三角洲的關鍵性基礎,您能否給我們「科普」一下?

  陳吉餘:您一下子抓到了問題的關鍵,的確是這樣。

  千百年來,在上遊來水來沙和海潮頂託、海水上溯、淡鹹水交匯等的共同塑造下,長江口由兩岸沙嘴(南匯咀、啟東咀)控制,淺灘沙島淤積填充其間,目前長江口裡就形成了崇明島、長興島、橫沙島等島嶼,它們分割長江來水來沙,形成了「三級分汊、四口入海」的極其複雜的格局(長江口被崇明島分為南支、北支;南支又被長興島分為南港、北港;南港又被九段沙分為南槽、北槽。即崇明島、長興島、九段沙進行「三級分汊」,並由北支、北港、北槽、南槽「四口入海」。其中,長興島和橫沙島南側、九段沙北側的長江口水域被稱為南支—南港—北槽,是長江口的主航道。編者注),河床河勢變化不定,作為主航道的南支—南港—北槽也深受攔門沙等之困擾,航道天然水深只能維繫6米,大船進不來出不去,難以發揮長江黃金水道應有的功能與作用。

  為此,從1998年至2010年,政府下大決心花巨資實施了長江河口南港—北槽深水航道一共三期工程,建成了兩條向河口外伸各近50公裡的導堤(過去,僅靠自然作用,長江口一年只能向外延伸40米至150米),這一強大的人工幹預行動,極大地改變了長江河口原有的動力結構。作為這一改變的響應,長江河口的沙場、流場、鹽場以及河勢都隨之出現了新的變化,形成了「依託北槽,中間突出」的河口新態勢。由此,長江口開始進入了一個新的發育和發展階段。在這個深水航道兩側及口外,陰沙成陸速度正在加快,如果利用疏浚出來的泥沙棄土吹泥上灘,將會更加快這一進程,另外,在口外深水域建一個人工島,與原有的橫沙、長興島一起,有可能形成一個約500平方公裡的河口串珠狀島群,這就是長江口亞三角洲,這塊地方的用處可大了,可以建新的現代化城區、可以建深水大港。  

記者:我聽懂了。通俗地講,就是河口變化了,由河口孕育的三角洲也應該有變化,具體到長江口,就是將「繁衍」出一個「兒子級」的三角洲長江口亞三角洲。這是塊寶地,對於寸土寸金、寸港寸金的上海來說,更是無價之寶。

  這個概念站得住腳嗎

  羅祖德(華東師大教授):法國科學家巴斯德說,機遇偏愛有準備的頭腦。這一真理再一次在陳院士「發明」長江口亞三角洲這一概念的過程中得到驗證。陳先生從事河口海岸研究與實踐60年,長江口的地形地貌泥沙水文等演變歷史盡在胸中,這正如他常說的「要摸透它的脾氣」,陳院士的目光幾十年來都盯著長江口的變化。可以說,他提出這一大膽設想,「準備」了60年,無論這個概念今後的社會經濟應用命運如何,陳院士這一學術創見以及其背後閃耀的科學求索精神,值得我們認真學習。今天,陳先生在90高齡之時提出這樣一個嶄新的概念,催人奮進,發人深思。  

記者:謝謝。您從科學哲學的角度概括了陳院士這一發現的意義,也讓我們更加認清長江口亞三角洲這一概念的來之不易,它是一個極為大膽的學術創見,絕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之作,是有深厚的學術積澱作為基礎的。

  何青(華東師大河口海岸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教授、博導):陳院士剛剛講的,在流域和海洋雙重挑戰和強勢人類活動影響下的長江河口,其動力場、泥沙場以及河勢都開始出現了新的變化。我們以橫沙東灘為例,位居長江口門中部、北槽深水航道北側的橫沙東灘,擁有著廣袤發育的陰沙和邊灘,-2米以上潮灘面積達284平方公裡,成陸的泥沙基礎良好。過去由於受較強的風浪剝蝕、水動力條件複雜,漲落潮流衝淤不定,泥沙穩定性差,致使近百多年來非但沒能向外生長擴張,反而有所退縮。北槽深水航道建成後,橫沙東灘水域的水情水勢出現了很大的改變。在北槽航道北導堤的依託下,這裡的水動力條件明顯減弱,淺灘得以向口外加速「生長」,促淤成陸的效果十分明顯。

  目前,上海市有關產業部門已在橫沙東灘實施了5期圍堰造地工程,新增了不少島嶼面積,現正著手開展第六期圍堰工程。這樣,通過吹填、促淤、造地的綜合措施,預計在若干年的時間內,橫沙東灘有望形成150-200平方公裡甚至250平方公裡的新增島嶼面積,勢必成為未來長江口向外海中部突出的核心與中堅。  

僅僅是幾處新增島嶼嗎

  徐長樂(華東師大長江流域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教授、博導):我聽到陳院士的這個「發明」後非常振奮,如果這些新增島嶼長在茫茫的大海,也許意義不大,有時候反而礙航。但如果長在上海、長在長江口,那將是寶中之寶,社會經濟意義不可限量。

  羅祖德:長樂教授的評價是客觀的。河口,是流域之匯,海洋之源,更是人類強勢活動的直接承受體。長江是哺育中華民族的乳汁,長江黃金水道是維繫長江三角洲和長江流域興旺發達的生命線,而長江河口更是孕育上海近代崛起與成長的搖籃。即使在網絡時代、資訊時代,以及今後還將出現的什麼新時代,長江河口始終是上海的重要命門。因此,長江河口發生的新變化,應該引起民眾特別是學術界和決策者的高度重視,有些變化是漸進的、甚至在當前是不明顯的,但是對於上海的未來卻是非常重要的。凡是預則立,不預則廢,現在大有必要對長江口的自然地理變化以及由此觸發的社會經濟效應進行系統觀測調查與綜合研究。早一步,海闊天空;晚一步,步步被動。

  徐長樂:資源環境約束趨緊,是上海當前和今後相當長時期面臨的一個難題。比如土地資源,上海現在人均耕地面積、人均土地面積都非常少,經濟密度、人口密度都非常高,迫切需要新的戰略空間,如果長江口亞三角洲在10到20年來連同原有的長興、橫沙兩島能夠提供500平方公裡的新增土地乃至新增城區,這接近新加坡面積的80%,是上海現在市域面積的近8%,那將是一筆無法限量的財富。再比如港口資源,上海也是非常缺乏,所以才有洋山港的建設和發展模式。即使如此,上海僅有洋山港也不夠,舶舶大型化的趨勢愈演愈烈,伴隨油價上漲和貿易擴大,第六代、第七代貨櫃船,30萬-40萬噸級的散裝船正成為海運新寵,而這些船在洋山港以目前的16米水深無法接受停泊。

  但是,如果大力推動長江口亞三角洲的發育與開發,情況就大不一樣了。首先,陰沙淺灘成陸的速度會大大加快,如上所述,樂觀的估計是形成一個約500平方公裡的島嶼群,這對於上海開闢新的戰略空間,形成新的戰略產業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其次是可以造就一個國際深水大港。按陳院士的設想,可以在長江口外15米-20米水深處建設一個約40平方公裡的人工島,通過隧橋加以連接,就可以形成一個同時擁有深水航道和深水岸線的深水大港。

  據研究,建人工島的泥沙部分來源於現在深水航道疏浚出的泥沙棄土,部分來源於長江口豐富的泥沙資源,總之,沙源比較充足。現在,由於三峽工程等的建成以及長江沿岸水土保護的成就,到達長江口的泥沙已經由過去的每年4.8億噸減少到現在的每年1.5億噸,這一變化從另一方面提醒我們,泥沙資源也將變得越來越寶貴,應該加以更好地利用,不能讓它白白流入大海。  

人工島會造成人地關係失衡嗎

  記者:陳院士提到了形成長江口亞三角洲中的一個環節,即建設人工島,我理解這個人工島有幾個方面的作用,一是可以作為建設深水大港的基地依託,二是可以接納部分泥沙資源,與深水航道的日常性挖泥疏浚工作形成良性循環。三是人工島本身會對於長江口的沙場、水場等動力條件造成一定影響,疑問也產生於這裡,它會不會對長江口的人地關係造成消極影響?

  陳吉餘:這是很重要的問題,任何一項工程都必須在事前進行認真的綜合的研究,把利害得失分析清楚,並採取相應的措施,否則會貽害後人。在長江口外建設海上人工島的設想,我思考了很久,最早於1991年提出過,但由於當時條件不成熟就擱淺了。現在,長江口深水航道通過50公裡長導堤將長江口距20米水深的距離,從過去70公裡縮短至現在約20公裡,按純粹自然進程,這一過程可能要300多年(50公裡/150米=333年)。簡單概括就是,離長江口近了,沙源有保障,水流和水深等條件都有保障,所以,建設人工島的條件已經水到渠成基本具備,只要科學調查、科學設計、科學施工、科學應用,是能獲得成功的。建設人工島也好,推動長江口亞三角洲發育和開發也好,科技因素在其中佔據極重要的地位,這是把科技轉化為生產力,具體地說是轉化為土地、轉化為深水岸線的一個生動例子。我相信,只要籌劃得當,我們既能讓一塊寶地更快地長出來,又能保持人與自然的和諧。

  何青:神戶人工島於1966年開工,為適應神戶港經濟貿易不斷發展和港口貨物吞吐量日益增長的需要而建造;2001年杜拜開工建設世界上最大的人工島群。30餘年來,以日本、新加坡和美國為主,以港口、機場到旅遊多目標的人工島建設成功先例已經不勝枚舉。

  陳吉餘:雖然,長江河口有其特殊性,只要我們認真科學地進行調查研究,充分做好前期工作,以我國的研究實力和經濟科技實力,完全能做好這一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作者:徐衝 (來源:華東師大河口海岸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責任編輯:news7)

相關焦點

  • 精選「一帶一路」建設戰略支點國家的意義與建議
    印尼還是G20成員國、萬隆會議十項原則的重要發起國之一,是亞非新型夥伴關係、七十七國集團、伊斯蘭會議組織等國際/地區組織的倡導者和重要成員,在地區和國際事務中發揮獨特作用。目前,中國與印尼關係正處於歷史最好時期,兩國就深化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達成重要共識。印尼的「全球海洋支點」戰略與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高度契合,目前兩大發展戰略對接順暢,兩國同意攜手打造「海洋發展夥伴」。
  • 長江口——河口沙洲
    看一看新形成的河口沙洲,究竟是怎樣的!圖中大島為長興島,右側小島為青草沙。  在波浪作用較弱的河口區,河流分叉為幾股同時入海,各叉流的泥沙堆積量均超過波浪的侵蝕量,泥沙沿各叉道堆積延伸,形成長條形大沙嘴伸入海中,使三角洲外形呈鳥足狀。由於這種叉道比較穩定,兩側常發育天然堤,天然堤又起著約束水流的作用,使叉流能夠繼續向海伸長。天然堤一旦被洪水衝積,就會產生新的叉流。美國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就是一個典型的鳥足形三角洲。在注入湖泊的河口,也常見有鳥足形三角洲。
  • 六圖帶你讀懂《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
    正在崛起的世界級城市群,「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交匯點,長江三角洲在新時代高質量發展大格局中被賦予更重要使命。 在長江經濟帶發展成為國家戰略後,將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是一種戰略疊加和戰略升華,豐富完善了我國區域協調發展戰略體系。
  • 探訪古黃河出海口:從古黃河口到長江口還有多遠
    濱海縣委宣傳部供圖 攝(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年)探訪古黃河出海口:從古黃河口到長江口還有多遠中新網南京9月28日電 題:探訪古黃河出海口:從古黃河口到長江口還有多遠記者 陳光明濱海曾經是古黃河口。蘇南就因為直接接受上海的經濟輻射而成為江蘇的發達地區。而蘇北沿海,過去卻因交通和經濟發展水平等條件的制約,怯怯地望著長江口的上海而不敢高攀。如今,地處古黃河口的濱海,也和蘇北沿海各縣一樣,大張旗鼓地去上海拜訪客商,積極引進上海的各種資源。像一位剛剛有了大學文憑的小夥,勇敢地向上海投送了玫瑰花。
  • 華東師大科研團隊新發現:三角洲侵蝕危機?颱風可緩解!
    攔截颱風沉積物,維持灘涂向海推展華東師範大學河口海岸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戴志軍團隊通過研究並量化近20年來歷經長江口颱風影響的三角洲南槽河口動力地貌過程他表示,「這項工作具有特別的實踐價值,當前長江入海泥沙已經減少了近75%,嚴重影響三角洲向海淤積,如能通過有效措施攔截颱風由海向陸輸移的沉積物,則能在較大程度維持灘涂向海推展,對解決當前上海城市空間資源緊缺這一瓶頸問題無疑是很好的信號」。
  • 凝聚共識 形成合力 加快推進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
    凝聚共識 形成合力 加快推進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何立峰2018年1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宣布,支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並上升為國家戰略。這是引領全國高質量發展、完善我國改革開放空間布局、打造我國發展強勁活躍增長極的重大戰略舉措。
  • 長江口、黃海發射火箭,軍演!上海、寧波港等船期受影響
    預計將對上海、寧波、連雲港等船期造成一定影響,請貨主貨代朋友們做好晚靠晚開的準備,轉發通知相關客戶。一:滬航警0640將在長江口發射火箭,請各航船注意。滬航警0640 長江口自9月15日至9月17日,每日0730時至1130時發射火箭,一級子殘骸落區為:30°57′49.37″N/122°34′31.46″E、31
  • 攜手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戰略支點
    他指出,懷柔科學城作為「三城一區」主平臺之一,是培育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載體。要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圍繞加快形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進一步加強與科技部、中科院合作,狠抓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攜手把懷柔科學城建設成引領全球科學發現和重大前沿技術突破的新引擎,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戰略支點。  蔡奇強調,要強化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運行管理。
  • 錦江以現代都市工業為戰略支點 探索中心城區高質量發展路徑
    12月2日,錦江區都市工業暨數字新基建建設應用推進會召開。不同於以往的籤約投資,瞄準都市工業產業集群,搶抓數字新基建新風口,錦江的戰略新支點讓現場參會企業眼前一亮。「都市工業,將為錦江高質量發展夯實戰略支撐!」
  • 華東師大發現颱風事件可緩解三角洲侵蝕風險
    華東師範大學河口海岸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戴志軍教授團隊通過研究並量化最近20年來歷經長江口颱風影響的三角洲南槽河口動力地貌過程,發現洪季因強徑流作用導致三角洲南槽衝刷約3~6千萬立方米泥沙,颱風則能攜帶口外約0.9~4.7千萬立方米的泥沙進入河口,進而研究提出洪季徑流量和河口泥沙衝刷的函數關係,定量識別出颱風和高徑流在河口泥沙衝淤中扮演的角色。
  • 新出海口:向海而立 弄潮而興
    爭取新的出海口,就是爭取新的發展機遇。在新一輪國家大戰略中,南通喜迎重大利好。 打造沿海新增長極 撬動長江經濟帶戰略支點 江蘇新出海口——南通通州灣海港建設,是目前全省最重要的交通基礎工程之一。
  • 智屏生態1.0:雷鳥科技戰略躍遷的新支點
    02智屏生態:雷鳥科技戰略躍遷的新支點被全球商業街評價為「戰略中的戰略家」的理察·魯梅爾特教授在《好戰略,壞戰略》一書中寫到:「一個戰略的核心包含三個要素:調查分析、指導方針以及連貫性活動」,「而一個好戰略通常就是能夠圍繞一個戰略支點,組織起一整套首尾相連的打法形成閉環」。
  • 上海亞明照明有限公司品牌戰略發布會隆重召開
    30日在上海的時尚高地「1933老場坊」 上海亞明照明有限公司隆重召開公司品牌戰略發布會,正式發布了亞明全新品牌戰略。上海亞明照明有限公司黨委書記、技術總監李志君先生向與會嘉賓介紹了亞明在系統解決方案上的研究成果,並進行了新成果的實物展示,引起了政府領導、行業專家、合作夥伴、媒體的高度關注和興趣。    發布會現場,由上海亞明照明有限公司銷售市場部總經理蘇耀康先生宣布了亞明品牌新的發展戰略,掀起了發布會的高潮。根據亞明公司規劃,未來亞明公司將採用亞字品牌為單一母品牌。
  • 7條鐵路輻射西部6省最多民族,中國正以成都為核心,構築戰略支點
    輻射西部最大三省區,覆蓋最多的少數民族,中國,正以成都為核心,構築戰略支點,意義重大!成都,對西部各大省區的輻射和覆蓋,主要體現在鐵路建設上,成都正通過各條鐵路,打造西部核心,將成未來西部各省區的戰略支點!
  • 海洋地理:擁有全球最大智能貨櫃碼頭的港口——上海港!
    (2)地形:三角洲平原河岸。(3)河流:黃浦江龍華以下江面寬約500米,最大水深17.4米,航道最淺處水深9.1米。長江口南岸港區長江口南岸港區(百度截圖)(1)位置:位於上海市區北面,長江南岸(2)地形:三角洲平原地形,砂質或泥質海岸。(3)水域:位於杭州灣,與南面陸地距離有36.6千米,水域廣闊,航道水深7-8米。(4)潮汐:灣底的地貌形態和海灣的喇叭形特徵,使這裡常出現湧潮或暴漲潮。
  • 安徽省全省劃入「長江三角洲區域」,對於江浙滬有什麼影響?
    長江三角洲是由長江入海泥沙衝積形成的,自然地理意義上的長江三角洲以太湖平原為主,主要包括上海、江蘇南部和浙江北部地區,總面積約為5萬平方千米。而經濟地理意義上「長江三角洲」地區的範圍要大得多,在我國2016年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中,長三角城市群總共包含26個城市,具體包括上海、江蘇9個城市(共13個地級以上城市)、浙江8個城市(共11個地級以上城市)和安徽8個城市(共16個地級以上城市)。
  • 為什麼「黃河三角洲地區」遠不如「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發達?
    黃河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位置圖這些河流三角洲地區有一些共同的自然地理特徵,比如地形方面都是地勢低平的平原地形,水源方面都是位於河流沿岸水源充足,土壤方面都是河流泥沙沉積而成的肥沃土壤,因此,這些河流的三角洲地區自古以來都是農業生產的理想區域
  • 保留這「一口鮮」,專家建議長江口禁漁紅線東擴
    作為第六屆上海國際自然保護周的重要活動,這場聚焦長江生態保護的「名人講壇」圓桌會議邀請了來自中國、英國、阿根廷等國家的數十位學者,他們從環境科學、生命科學、自然科學等相關領域出發,為長江以及長江流域的未來發展提供新的思路與方向。
  • 南方有長三角,為何北方沒有黃河三角洲城市群,兩條河有什麼不同
    南方有長三角,為何北方沒有黃河三角洲城市群,兩條河有什麼不同,華夏大地幅員遼闊,其中兩大水系貫穿中國東西,並在河口形成大面積衝積平原,這裡地勢平坦、土地肥沃,自古以來就是富饒之地,時間進入現代,長江下遊城市集聚,形成了著名的長三角城市群,在另一個大水系的黃河河口,沒有出現如此體量的城市群的理由是什麼呢
  • 中興高管回應新支點作業系統應用適配少:需要長期過程
    摘要:針對網友關於中興新支點作業系統應用適配少的評價,中興手機戰略發展部主管呂錢浩作了回應。集微網消息(文/數碼控),有網友安裝了中興旗下的新支點作業系統,他發文談到了自己的使用感受:「目前來看這個新支點作業系統是肯定替代不了windows的,倒不是說系統不好用,主要是適配的軟體太少,其實系統還是很流暢的。希望以後系統生態能夠不斷完善,我的電腦以後就win10+中興新支點雙系統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