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科學家幫助發現潛伏在太陽系附近的95顆新褐矮星

2020-08-21 cnBeta

據外媒BGR報導,公民科學家正在幫助搜尋美國宇航局(NASA)和其他團體收集的數據,以找到褐矮星潛伏在我們太陽系附近的證據。褐矮星的體積還不足以成為恆星,但它們比行星的體積大得多。正如NASA在一篇新的博客文章中所解釋的那樣,一個由普通公眾組成的團隊已經幫助發現了我們宇宙後院中的近100顆新天體。

利用來自NEOWISE調查、斯皮策太空望遠鏡和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OIR實驗室的數據,公民學家幫助發現了95個在太陽系附近徘徊的新天體。它們被稱為褐矮星。

正如NASA解釋的那樣,褐矮星介於行星和恆星之間,它們的質量不足以讓核聚變發生在它們的核心,因此它們不能成為真正的恆星, 但它們比行星大得多.。 它們的溫度範圍很大,這取決於它們的質量和其他因素。

「溫度低的褐矮星直徑也很小,因此在可見光下很微弱,」NASA說。「不過,它們還是會以紅外光的形式散發熱量,肉眼無法看到,但NEOWISE和斯皮策等望遠鏡卻能探測到。對於像本次研究中的冷棕矮星,紅外信號也很微弱,所以它們離太陽系越近越容易找到。」

通過掌握的各種觀測活動的大量數據,研究人員能夠發現褐矮星的蛛絲馬跡,並開始對它們進行編目。

「這篇論文證明了太陽附近仍然是未知的領域,公民科學家是優秀的天文製圖員,」該研究的共同作者,紐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Jackie Faherty 在一份聲明中說。「追蹤最冷的褐矮星到最低質量的褐矮星,讓我們對低質量恆星形成過程有了關鍵的了解,同時為詳細研究木星類似物的大氣提供了目標清單。」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在太陽系附近發現95顆褐矮星,比行星大但比恆星輕!
    宇宙浩瀚無垠,如果僅靠科學家去探索的話,估計會有很多東西被忽略掉。比如太陽系邊緣是否有一顆大行星等待發現?為此美國宇航局(NASA)在2017年資助一個由公民科學家組成的「後院世界(Backyard Worlds:Planet 9)」的項目計劃,讓他們也去探索太陽系尋找「第九大行星」和褐矮星(brown dwarf)等天體。
  • 公民科學家新發現95個褐矮星
    來源:快科技8月19日,據外媒報導,一個由公民科學家組成的團隊在太陽附近新發現了95個褐矮星。報導稱,宇宙是十分廣闊的,由於研究人員有限,因此會有許多東西都會被忽略。為此,科學家們成立了由業餘愛好者組成的公民科學家團隊,幫助發現宇宙中的新事物。這些公民科學家團隊利用廣域紅外線巡天望遠鏡、斯皮策太空望遠鏡等,在太陽系附近發現了95個之前未發現的天體,它們被稱為褐矮星。
  • 公民科學家新發現95個褐矮星
    8月19日,據外媒報導,一個由公民科學家組成的團隊在太陽附近新發現了95個褐矮星。報導稱,宇宙是十分廣闊的,由於研究人員有限,因此會有許多東西都會被忽略。為此,科學家們成立了由業餘愛好者組成的公民科學家團隊,幫助發現宇宙中的新事物。
  • 科學家發現95顆褐矮星,2顆為木星的75倍,年齡100億歲
    宇宙浩瀚無垠,如果僅靠科學家去探索的話,估計會有很多東西被忽略掉。比如太陽系邊緣是否有一顆大行星等待發現?為此美國宇航局(NASA)在2017年資助一個由公民科學家組成的「後院世界(Backyard Worlds:Planet 9)」的項目計劃,讓他們也去探索太陽系尋找「第九大行星」和褐矮星(brown dwarf)等天體。
  • 就在太陽系周圍,數十顆褐矮星被發現,原來這裡這麼熱鬧
    星際空間就是這麼空曠,但是另一方面,太陽系周圍的區域也並沒有那麼荒蕪。最近,科學家們一口氣在太陽系周圍100光年以內的區域發現了95顆褐矮星,讓這片區域稍微「熱鬧」了一點點。而2014年NASA發現的一顆名叫WISE 0855的褐矮星,表面溫度甚至是-23℃,成為了當時人類已知最冷的褐矮星。而這一次發現的95顆褐矮星,也成為了研究WISE 0855等褐矮星的重要參考。
  • 新發現太陽系附近有近百顆大型星體,其內部有核聚變,卻並非恆星
    褐矮星的氘核聚變所能產生的能量也不高,一般認為星球表面所能達到的溫度不超過1000℃,2017年時美國天文學家新發現的褐矮星的溫度在250~600攝氏度之間,甚至還發現了0℃以下的褐矮星,說明褐矮星的表面溫度要比恆星低的多(先前認為不超過3000開爾文溫度)。
  • 發現了太陽系周圍有幾十個褐矮星,原來這裡是如此的熱鬧
    而在另一邊,太陽系周圍的星際空間卻並不像以前那樣空曠。近日,科學家們在離我們100光年範圍內的太陽系內一口氣發現了95顆褐矮星,使這個區域變得稍微「熱鬧」了一點。褐矮星是宇宙中一個非常特殊的天體,它介於恆星和行星之間,被稱為「失敗星」。
  • 太陽附近發現165顆褐矮星
    太陽附近發現165顆褐矮星 有助研究其形成機制與宇宙質量分布 2016-09-13 科技日報 姜靖 【字體:大 中 小】
  • 在民間科學家的幫助下,天文學家發現了兩顆奇異的褐矮星
    《後院世界:行星9》是「公民科學」的一個實例,這是專業科學家和公眾成員之間的合作。科學家稱這些新發現的物體為「第一個極端的t型亞矮星」。「它們的質量大約是木星的75倍,大約有100億年的歷史。這兩個物體是迄今為止在銀河系最古老的恆星群中所看到的最像行星的褐矮星。
  • 太陽系附近,又發現100個星球,比行星還大,還有多少沒被發現?
    在夏威夷Maunakea的W.M.Keck天文臺幫助下,研究小組發現,這些新發現的星球中有幾個是已知最冷星球之一,其中一些接近地球溫度,足夠涼爽,足以容納水雲。發現和描述太陽附近的天文物體,是理解我們在宇宙中位置和歷史的基礎。然而,天文學家們仍在發掘太陽附近的新居民。新的後院世界發現彌補了低溫褐矮星範圍內以前的空白,確定了棕矮星種群中長期尋找的缺失一環。
  • 在太陽系附近,又發現100個星球,比行星還大,還有多少沒被發現?
    天文學家和參與公民科學項目「後院世界:第9行星」的數據探測志願者團隊在太陽附近新發現了大約100個星球,這些天體比行星更大,但比恆星更輕,被稱為棕矮星。在夏威夷Maunakea的W.M.Keck天文臺幫助下,研究小組發現,這些新發現的星球中有幾個是已知最冷星球之一,其中一些接近地球溫度,足夠涼爽,足以容納水雲。
  • 一支由100,000名志願平民科學家組成的軍隊剛剛發現了95個天體
    一支由100,000名志願公民科學家組成的軍隊剛剛發現了95個天體,這些天體叫做「棕矮星」,漂浮在我們太陽系附近。其中一些非常奇怪。棕矮星已經佔據了一個怪異的領域:它們太小而不能成為恆星,太大而不能成為行星,它們類似於湍流的天然氣巨人。
  • 太陽系附近新發現近百個大型星體,內部是核聚變,而不是恆星
    褐矮星的氘核聚變產生的能量也不高,通常認為地球表面的溫度不超過1000℃,2017年美國天文學家新發現的褐矮星的溫度在250~600攝氏度之間,甚至還發現了0℃以下的褐矮星,這表明褐矮星的表面溫度比以前認為的低得多(3000開爾文溫度)。那褐矮星到底在哪裡呢?
  • 英天文學家發現太陽系外最寒冷褐矮星
    天文學家發現太陽系外最寒冷的褐矮星。
  • 在靠近太陽的銀河系中發現95個「冷世界」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一群公民科學家在太陽附近發現了95個「冷世界」,這些天體比行星大得多,但比恆星輕得多,被稱為褐矮星。這項研究計劃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上,可以在arXiv.org網站「預印本伺服器」指出,這些「以前未被認可的太陽子恆星鄰居」是由一個名為「後院世界:行星9」的公民科學家項目發現的。
  • 科學家發現最「冷酷」褐矮星(圖)
    (圖片來自:網易探索)科技日報4月14日報導  美國《每日科學》4月10日說,一個由法國和加拿大天文學家組成的國際天文小組最近觀測到了最冷的褐矮星,這一發現為填補恆星與行星之間的空白邁出了新的一步。 這顆褐矮星被命名為CFBDS0059,它的溫度大約為350攝氏度,體積大約是木星的15倍—30倍,而木星是太陽系裡最大的行星。
  • 奇聞:在太陽附近發現100個酷世界,褐矮星為什麼是紅色的呢?
    小的白色球體代表白矮星(類似太陽的恆星的殘留物),而棕/橙色前景物體是新發現的棕矮星伴星。這個淡淡的棕色矮星以前一直被人們忽略,直到被科學家發現為止,因為它正好位於銀河系的平面內。天文學家和一組從事數據搜集工作的志願者參與了觀察世界:第9號行星,這是一項科學項目,已經在太陽附近發現了大約100個這樣的行星,這些物體比行星重,但比恆星輕,這就是所謂的棕矮星。在夏威夷毛努阿卡的WM凱克天文臺的幫助下,研究小組發現其中一些新發現的最適宜溫度的行星,其中一些接近地球的溫度,足以容納水。
  • 科學家首次通過射電望遠鏡探測到了褐矮星
    歐洲和夏威夷的科學家們,已經通過射電望遠鏡探測到了一枚「超級行星」(Super-Planet)—— 又稱「冷棕矮星」(Cold Brown Dwarf)或「失敗恆星」(Failed Star)。這顆被命名為 Elegast(BDR J1750+3809)的天體,位於 212 光年外的大力神星座內,相關研究或有助於科學家們尋找宜居的外星行星。
  • 科學家發現宇宙中介於褐矮星和行星之間的天體,該如何分類?
    可是,在二者之間的臨界點,就讓科學家難以分辨了。在距離我們20光年的位置,就有這麼一顆尷尬的天體,著實讓科學家們頭疼了一陣子。它究竟是不是行星,目前都還沒有定論。這個天體被編號為SIMP J01365663 + 0933473,於2016年被發現。它的表面有極光產生的無線電波,因此得以發現。
  • 天文學家利用「微引力透鏡」效應發現褐矮星
    斯必澤和雨燕是在得到了地面微引力透鏡觀測儀器的提醒之後才發現了這個微引力透鏡現象,這顆名為OGLE-2015-BLG-1319的褐矮星標誌著首次由兩個太空望遠鏡共同合作觀測到的微引力透鏡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