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本文內容為獨家原創,侵權必究)
這種動物幾十年前為禍無窮,村民抓了做菜吃,如今是國家保護動物。
幾十年前,咱們國家的發展水平遠不如現在發達,大多數人都生活在農村裡,基本的生活條件也很簡陋。農村生活,與自然很貼近,所以也少不了要與一些野生動物打交道。特別是一些會對農作物造成破壞的小動物,更是農民心目中的禍害之一,必須趕盡殺絕了,心裡才能踏實。像老鼠啊、黃鼠狼啊這些會啃食莊稼的動物,當年的農民是很不待見的。除了這些之外,貓頭鷹在農民們心中印象也很差,逮到後往往就會殺掉或者吃掉。
上學時候老師都教我們,貓頭鷹是益鳥,可以幫農民吃掉農田裡的田鼠與害蟲,按理來說應該是農民們的好朋友。但為什麼當時的農民還要將這種鳥類趕盡殺絕呢?
這是因為貓頭鷹自身的食量很大,田裡的害蟲、小動物吃完之後,目標自然就瞄準了農民們飼養的家禽,有時候甚至還會攻擊人類,危險性很高。所以農民們也將貓頭鷹認定為敵人之一,為了減少自身的損失,便開始對貓頭鷹的各種捕殺。
但在當年,農民們的主業畢竟還是耕田種地,用來捕殺貓頭鷹的時間其實很短,更多都只是見到時才會痛下殺手。再加上貓頭鷹本身的繁殖能力超強,任憑農民們使用了很多辦法,但貓頭鷹還是捕捉不完。所以農民們開始將貓頭鷹做成食物,在農村長大的很多小朋友,小時候應該都吃過貓頭鷹,或許還是他們心中的一道美食呢。
但隨後,因為某些傳言說,貓頭鷹有入藥價值,直接導致了對貓頭鷹的大規模捕殺。以往農民們自髮式的獵捕行為,與如今工業化的捕殺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貓頭鷹的數量也因此急速減少,很快就成為了國家的保護動物。
如今你要想在農村在見到貓頭鷹,已經成為了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不知道最近有人見到過嗎?
(註:本文內容為獨家原創,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