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最該向一次性用品說不

2021-01-20 中國網財經

  □ 胡立彪

  在前不久召開的北京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八次會議上,北京市城管委提出將推動出臺「限制一次性用品使用」的相關政策。這應該是社會綠色低碳發展的大勢所趨,也是對民意所向的呼應。中國青年報近日就此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近七成的受訪者認為有必要限制使用一次性用品。

  雖然民意總體向好,但要把政策推進下去並收到預期效果,卻可以肯定地說難題不少。當年「限塑令」剛推出時,民眾也是一邊倒地支持,期待白色汙染因此得到治理,但到現在9年過去了,塑膠袋的使用量似乎並未減少,許多人還是該用用該扔扔,白色汙染依舊沒有得到遏制。如果沒有執行力,缺少民眾踐行,再好的政策恐怕也難逃淪為一紙空文的命運。

  事實上,近些年一直有一些地方在試圖推行限制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措施。比如,2007年,北京市旅遊局發出倡議,減少賓館酒店的一次性用品(主要是俗稱的「六小件」:牙刷、牙膏、香皂、沐浴液、拖鞋、梳子)擺放,有許多星級賓館曾籤署協議;2009年,湖南長沙酒店停止主動提供一次性用品(2014年改為禁止免費提供「六小件」);2010年,廣東省旅遊局頒發《關於星級飯店逐步取消一次性日用品的通知》,廣州甚至規定酒店無償提供一次性用品最高將罰1萬元。但實施效果並不理想,大都是過一段時間後以「恢復提供」草草收場。

  對於旅遊服務經營者而言,最終「恢復提供」其實也是無奈之舉。畢竟,「六小件」再小也是要花成本的。而即使花錢也要幹的事,其背後顯然有更大的利益推手,這就是市場需求。誰的需求?當然是消費者,這其中應當還包括一些口口聲聲喊著支持限制一次性用品使用的人。

  其實,要往根兒上捯,一次性用品的出現,就是消費者追求方便、省事、便宜的消費需求的產物。一次性商品在給人們的生活提供方便的同時,其泛濫也造成了非常嚴重的負面後果。浪費資源、汙染環境之外,一次性用品用完就扔的特點也決定了這些商品在用材和製造上的低成本性,這就使得質量和安全水平不高成了它們的通病。一次性用品是人類文明進步過程中的一個產物,但與之伴生的危害卻恰恰是對人類文明的一種反諷。

  有學者指出,在不少消費者的觀念中,依然存在著一種帶有偏差的消費文化,即強調經濟和社會關係的再生產,卻忽視了生態、能源、環境的再生產;強調主觀感受和個人體驗,卻忽視了偏差的言行可能造成的不利影響。不少消費者的「偏差」表現為言行不一:嘴上認同「取消一次性用品」,也明白這樣做的社會價值,但要讓他踐行因而遇到不便並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時,卻會以「切身利益受損,用戶體驗降低」為由指責企業商家。顯然,若「取消一次性用品」沒有得到來自消費端足夠的價值認同,容易使企業商家陷入「囚徒困境」——別的商家沒有這樣做,我這樣做了,會吃虧。而為了避免利益損失,他們寧可採取「保守的穩定」這一行動策略,斷續提供一次性用品,以討得那些「有要求」的消費者的歡心。

  基於各種糾結的利益關係及失敗教訓,若出臺「限制一次性用品使用」政策依然過於柔性,要考慮道德價值與使用價值的折中,恐怕仍然收不到應有效果。所以,政策必須要剛性,要有強制措施,以確保落到實處,產生實質效果。如果政令只停留在紙上,政策權威性將被降低,這本身也是一種資源浪費。

  當然,要真正從根兒上解決問題,還得從需求側著手。這就要求消費者必須改變觀念,消除對一次性用品的認識誤區和消費依賴,並真正建立起綠色環保意識和資源危機感。「保護環境,人人有責」,這個「人人」絕不能是虛指,而必須指向每一個實體的人、指向自我才行。

(責任編輯:羅伯特)

相關焦點

  • 來論|限「一次性用品」,避免立法產生歧義
    《條例(草案二次審議稿)》規定,「旅館經營單位不得主動向消費者提供客房一次性日用品。餐飲服務提供者不主動向消費者提供一次性碗、筷子、調羹等餐具」。會議就此等規定向南寧市旅館和餐飲行業代表徵求意見建議。從環培保護的層面看,立法規定旅館、餐飲部門不再主動提供一次性用品,意義十分明確,也符合當下綠色環保、節約等公眾認知。
  • 酒店不提供一次性洗浴用品,真的對保護環境有幫助嗎?
    除了萬豪,洲際、希爾頓等連鎖酒店都相繼作出了類似的決定,今年上海和廣州也開始要求酒店不主動向顧客提供「六小件」一次性用品。如果大部分酒店都落實這一措施,每年能減少大量的塑料垃圾,然而這些舉措對環境保護的作用真的有這麼大嗎?一些環保主義者提出了質疑。
  • 到2022年底 瀘州市餐飲、商務賓館禁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用品
    《方案》明確,在餐飲外賣領域,推廣使用符合性能和食品安全要求的秸稈覆膜餐盒、竹漿紙一次性杯子餐具等生物基產品、可降解塑膠袋等替代產品。近日,瀘州市餐飲行業協會向全市餐飲企業發出倡議書,要求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用品。
  • 向一次性塑料製品說「不」
    向一次性塑料製品說「不」 2021-01-05 12: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泉州一次性衛生用品生產設備醞釀再升級
    技術人員正在對一次性衛生用品生產設備進行調試  近期,隨著我市爭取國家「數控一代」工程落地泉州的工作的展開,一個此前並不高調的機械製造產業分支——一次性衛生用品生產設備,以「黑馬」之姿,引起了國內數控專家的重視。
  • 酒店使用率最高的一次性用品 原來是它
    酒店的一次性用品有很多,包括牙具、梳子、香皂、洗髮露、沐浴露等,但要說到客人使用率最高的,其實是它—— 一次性拖鞋根據相關平臺的統計數據,酒店一次性拖鞋的使用率超過90%。因此一雙輕便、舒適、乾淨的一次性酒店拖鞋,就很受客人的喜歡。不少高端酒店也把拖鞋作為自己服務品質的象徵,採用上好的材質,印上自己的品牌logo,在帶給客人舒適體驗的同時,無形中提升了自己酒店的品牌印象。那麼,酒店的一次性拖鞋都有哪些材質呢?
  • 一次性餐具收費,不該全部由消費者買單
    儘管深圳麥當勞依據地方法規,收取一次性餐具收費屬於合法行為,但一次性餐具的費用完全讓消費者買單,就難以合情理。筆者認為,一次性餐具成本不該全部由消費者買單,助力環保不能薅消費者「羊毛」。 一次性餐具是城市生活垃圾的重要來源,嚴重影響環境衛生,政府部門採用經濟手段,撬動市民的環保意識,應該說無可厚非。
  • 減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南京鼓樓各星級酒店這樣垃圾分類
    5 月 19 日下午,"綠水青山—南京垃圾分類大家談"暨鼓樓區單位垃圾分類先行先試工作新聞發布會在鼓樓濱江希爾頓酒店召開,區內各星級酒店代表就垃圾分類和一次性用品使用進行經驗分享,有的酒店用再生紙餐具取代塑料餐具,有的酒店在洗滌餐具上用高溫蒸汽取代化學藥品。
  • 「一次性」是讓人類墮落的毒藥
    終於,中國人開始向「一次性」鄭重說「不」了!  塑料,有人稱是人類20世紀最糟糕的發明;而一次性塑膠袋是其中最肆虐也最大搖大擺招搖過市的角色。據專業部門統計,中國人每天使用塑膠袋超過30億個,遙遙領先於其他國家。每年中國人丟棄的白色垃圾,是一個極其驚人的數量。
  • 誰提供一次性餐具誰回收 深圳代表委員熱議垃圾減量和分類
    誰提供一次性餐具誰回收 深圳代表委員熱議垃圾減量和分類金羊網  作者:林園  2020-01-10 代表委員們從源頭減量、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建垃圾分類長效機制等方面紛紛建言獻計。
  • 2021 年起匈牙利將禁售一次性塑料用品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中新社·華輿訊 據匈牙利《新導報》報導,從2021年1月1日起,匈牙利全國將禁止銷售一次性塑料杯以及由可生物降解塑料製成的輕便和超輕型手提袋
  • 我國一次性衛生用品順應高質量生活市場
    我國一次性衛生用品順應高質量生活市場 2013-12-04 14:45:35 來源:中國紡織報 □ 中國造紙協會生活用紙專業委員會 江曼霞 孫靜 張玉蘭衛生用品行業連續多年高速增長
  • 一次性餐具圖省事耗能驚人
    不洗杯子不刷碗每天扔掉百萬件任悅杜娟徐揚宋昕  現在,如果到一些單位辦事,人家一般會給你用紙杯子倒水,用玻璃杯的越來越少了,接待的省去了洗杯子的麻煩,客人也覺得這樣乾淨。在家裡,有了一次性餐具,吃完飯一扔,再也不用為誰刷碗而爭論了。還有餐廳裡的一次性筷子,很多人也覺得它很乾淨。
  • 北京印髮禁止主動提供"一次性用品"目錄 景區垃圾分類設施升級
    原標題:禁止主動提供的「一次性用品」目錄印發 記者從昨天召開的2020年生活垃圾分類進展情況通報會上了解到,目前本市保障條例實施的各項準備工作已基本到位。全市設置了11.3萬餘組垃圾分類桶站、分類驛站,980座密閉式清潔站、小型垃圾中轉站,保障生活垃圾日產日清。
  • 暴利1000% 誰在享用洪水猛獸般成人用品(圖)
    壯陽藥品差不多是所有此類商店的「主打商品」,名稱大都很具有殺傷力:「猛男膠囊」、「雄不倒」、「狼一號」、「威哥」等等。種類也十分繁多:噴劑、膠囊、藥片、器械等等,內服外用各種各樣。每一種用品都具有類似的功效:增大、增粗、延時。只是不同的用品側重點不同。由於消費者並不是對每一種都了解,所以不同的商店最暢銷的品種也不同,基本上是靠經營者推薦和價位決定。
  • 跟一次性餐具「說再見」
    來源:法制日報下班路過甜品店,買杯飲料取根一次性吸管;加班時叫一份外賣,商家配有一次性筷子和刀叉……7月以來,生活中常見的這一幕將受到限制。根據規定,自今年7月1日起,上海市餐飲服務業不得主動向消費者提供筷子、調羹等四類一次性餐具。快遞包裝、一次性餐具,是當前生活垃圾最大的增量來源之一。走訪上海多家餐館、咖啡店發現,各家店鋪已進入狀態。
  • 一次性餐具市場前景怎麼樣?
    一次性餐具用人們去餐館吃飯,越來越喜歡使用用品從生產加工的消毒流水線到封口壓縮包裝後端上餐桌,康衛者一次性餐具每道工序都嚴格執行國際標準。杜絕了未清洗消毒的隱憂,打消了消費者顧慮,一直以來,一次性餐具業以市場廣闊、贏利豐厚,吸引著眾多投資加盟者的目光。
  • 北京提供一次性餐具或被罰款,最高擬罰5千元,自備餐具感覺如何
    記者發現,垃圾減量、快遞應使用可循環的環保包裝、飯館酒店應當不主動提供一次性用品等社會關注度高的多個熱點,此次全部被寫入了草案送審稿中。新華社發 徐駿 作關鍵詞:一次性用品主動提供最高擬罰5000元酒店到底該不該提供一次性牙刷?外賣是否應該提供一次性筷子?
  • 一次性餐具逐漸退出餐飲市場
    商家表示,一次性筷子不環保加之衛生無法保障,配備消毒櫃既環保又衛生,現已成為多數商家的首選。餐具消毒櫃成餐飲店標配在濟南歷山路的一家快餐店就餐區,高約一米半的消毒櫃立在店內中央,店家表示消毒櫃是用來給店裡的餐具消毒的,而在店內,一次性筷子等餐具已經很少了。
  • 《誰說我結不了婚》背後,「女性向」作品出圈方法論
    帶著這樣一份探尋,興格傳媒打造了這樣一部作品,劇中的程璐、田蕾、丁詩雅三位都市女性輪番登場,以實際行動給出最直接的回應——不是結不了婚,是不想。女性群像戲是近年來影視創作的重點,然而女性群像戲要出彩,也並不容易。《誰說我結不了婚》三個閨蜜人物的設定就充分體現了編劇的巧思以及對女性議題的精準把握。一方面,人物個性鮮明,互補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