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提供一次性餐具或被罰款,最高擬罰5千元,自備餐具感覺如何

2021-01-09 北晚新視覺網

從10月15日起一直到11月13日,由市城市管理委起草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修正案(草案送審稿)》及說明,開始在首都之窗網站上公開徵求意見。記者發現,垃圾減量、快遞應使用可循環的環保包裝、飯館酒店應當不主動提供一次性用品等社會關注度高的多個熱點,此次全部被寫入了草案送審稿中。

新華社發 徐駿 作

關鍵詞:一次性用品

主動提供最高擬罰5000元

酒店到底該不該提供一次性牙刷?外賣是否應該提供一次性筷子?草案送審稿提出,餐飲經營單位和餐飲配送服務提供者擬不得主動向消費者提供一次性餐具,並應當設置醒目標識。在服務過程中提示消費者合理消費,適量點餐不剩餐。如果餐飲服務提供者或者餐飲配送服務提供者主動向消費者提供一次性筷子、調羹等餐具的,擬由市場監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

而旅館經營單位擬不得主動向消費者提供客房一次性日用品,並應當設置醒目標識。旅館經營單位主動向消費者提供客房一次性日用品的,擬由文化旅遊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

草案送審稿提出,單位和個人應當減少使用或者按照規定不使用一次性用品,優先採購可重複使用和再利用產品。而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則應當推行無紙化辦公,提高再生紙的使用比例,不使用一次性杯具等用品。

網友評論:

延伸閱讀:

個人體驗:上班自備餐具 感覺並不麻煩

所在公司沒有食堂,上班族許鑫每天中午都要到樓下的便利店買速食,或者叫個外賣。對於每次附送的筷子、勺子、餐巾紙「三件套」,他可謂再熟悉不過。

說是三件套,許鑫往往只會用到其中的一件半。要是吃蓋飯,主要用勺子;偶爾吃麵,主要用筷子,很少有一起使用的情況。至於餐巾紙,許鑫有時會用,有時則隨著剩下的那一件餐具一起扔進了垃圾桶。

「其實仔細想想,這麼扔也挺浪費的。」一個月前,許鑫留意到上海即將實行一次性餐具限供新規的消息,這項規定雖然不會限制身在北京的他,但也讓他冒出了一個想法:「如果上班自帶餐具,是不是能更環保一點?」

起初,許鑫還認為自備餐具的想法不太現實,但認真考慮過後,他發現這樣做似乎沒什麼難度。於是在半個月前的一天,他從家裡帶了一個勺去公司,中午到便利店買完飯後,並沒有像往常一樣索取餐具,而是回樓上用自己的勺就餐。吃完飯之後,許鑫把勺子拿到衛生間洗了洗,重新裝回了包裡。

第一次自備餐具吃飯的過程很順利,由此開始的半個月,許鑫已經逐漸習慣了多帶一個勺上班。在許鑫看來,自備餐具一般只適用於固定場合的用餐,比如在公司吃午飯。如果去外邊的餐廳,自己帶餐具就顯得太麻煩了。「有的餐廳連洗手池都沒有,吃完了都沒法洗。」

專家:應推廣環保餐具使用

「條例只是規定商家不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如果大家為了方便都主動索取,不還是達不到環保的效果嗎?」上海市民蘇女士表達了自己的擔憂。

「綠色消費習慣的養成需要長期堅持。」同濟大學循環經濟研究所所長杜歡政表示,這一方面需要進一步提升公眾綠色消費意識,另一方面也應推廣環保餐具的使用。

記者在某快餐品牌的多家店鋪發現,原來用來盛放雞翅、薯條的一次性紙盒、紙袋,被替換為可重複使用的黑色餐籃,使用時在餐籃上鋪上一層防油紙,以免食物直接接觸餐籃。

「通過把某種產品的使用變得『不方便』,來倒逼消費者減少使用,從而在源頭減少垃圾的產生。」杜歡政表示,除限制提供一次性塑料餐具外,也應探索限制相關一次性產品的生產銷售,多管齊下,才能真正實現塑料垃圾的減量化。

來源:綜合北京日報客戶端、網友評論、北京晚報

流程編輯:tf011

相關焦點

  • 北京新規擬定!餐飲店還在提供一次性餐具?最高將罰5000元!
    在這份管理條例中,對北京餐飲人影響最大的是這一條:餐飲服務提供者或者餐飲配送服務提供者,主動向消費者提供一次性筷子、調羹等餐具的,由市場監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儘管還處於修訂草案,但似乎離實行已經不遠。北京餐飲行業「不得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對餐飲行業會有哪些影響?餐飲人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 北京本月嚴查商家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違規最高罰5萬
    按照《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規定,從去年5月1日起,無論是餐飲經營者還是餐飲配送服務提供者,都不得主動向消費者提供一次性筷子、叉子、勺子。但記者昨天採訪發現,條例實施已8個月的時間,一些商家仍將一次性筷子等餐具對顧客「敞開供應」,有的商家甚至主動往顧客的餐盤上擺放一次性筷子。
  • 北京餐飲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最高罰5萬;咪咕咖啡未來將開放加盟
    北京餐館/旅館主動提供一次性用品最高罰5萬;國內人造肉正式上市,一斤56元;奶蓋茶銷量斷崖式下跌;中國移動5G咖啡店未來將開放加盟;茅臺冰淇淋全國首店開業……1【北京垃圾分類新規:餐館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最高罰5萬】11月26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修改通過,將於明年5月1日正式施行。
  • 一次性餐具每單加收0.5元?!真相是……
    一次性餐具每單加收0.5元?!該餐飲店是這樣說的↓↓↓為了響應政府環保號召如果顧客需要一次性餐具就得花0.5元購買根據管理條例第四十六條第一款,餐飲服務和餐飲配送服務提供者不得免費向消費者提供一次性筷子、叉子、湯匙等餐具。餐具使用上,目前不論是外賣還是堂食,提供的一次性餐具主要包括包括叉子、勺子等。
  • 為防疫,臺灣部分餐廳改回一次性餐具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臺灣當局過去一年推動禁用一次性餐具,但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延燒,部分餐廳已宣布改回一次性餐具。據臺灣「中央社」9日報導,民進黨「立委」莊競程在當天的「立法院」會議上質詢稱,臺「環保署」在2019年5月公告「一次用塑料吸管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辦法」,並在當年7月1日開始在政府、學校、百貨公司、快餐店實施;但因應新冠肺炎疫情,不少餐飲業者都「開了第一槍」,開始使用一次性餐具。
  • 一次性餐具收費0.5元!以後去麥當勞要不要自己帶勺?
    來源:證券日報10月17日,深圳麥當勞一次性餐具收費0.5元的消息上了微博熱搜。《證券日報》記者獲悉,深圳麥當勞發布的一則消息顯示,9月15日起,在麥當勞用餐,使用包括刀、叉、勺等在內的一次性餐具,消費者需要付0.5元。
  • 一次性餐具要收費了!
    深圳麥當勞宣布  為響應政府環保號召  9月15日起不再提供免費餐具  顧客如需使用叉子、勺子、筷子等餐具  >需額外支付0.5元  ,對個人處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並沒收違法所得;未經許可從事餐廚垃圾收集、運輸和處理活動的,由區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處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款,並沒收違法所得。
  • 告別一次性餐具還有多遠
    繼上海推出「史上最嚴」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北京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修正案(草案送審稿)》(以下簡稱草案送審稿)中也做出了類似規定。依據該草案送審稿,餐飲經營單位、餐飲配送服務提供者不得主動向消費者提供一次性筷子、調羹等餐具,旅館經營單位不得主動提供客房一次性日用品。
  • 跟一次性餐具「說再見」
    來源:法制日報下班路過甜品店,買杯飲料取根一次性吸管;加班時叫一份外賣,商家配有一次性筷子和刀叉……7月以來,生活中常見的這一幕將受到限制。根據規定,自今年7月1日起,上海市餐飲服務業不得主動向消費者提供筷子、調羹等四類一次性餐具。快遞包裝、一次性餐具,是當前生活垃圾最大的增量來源之一。走訪上海多家餐館、咖啡店發現,各家店鋪已進入狀態。
  • 一次性餐具告別上海外賣 網友:不給餐具怎麼吃飯?
    還有不到一周,《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就將施行,其中有一項規定和許多喜歡點外賣的市民相關:餐飲服務提供者和餐飲配送服務提供者不得主動向消費者提供一次性餐具,包括一次性筷子、調羹、叉子和刀。這一規定引起滬上近十萬家餐飲服務單位的高度關注,也引發網友熱議,有人認為環保應從小事做起,可以支持,也有人持觀望態度,還有人對此存疑,不給餐具了怎麼吃飯?外賣會漲價還是降價?會像限塑令一樣治標不治本嗎?且聽各方說法。「新政實施後如有違者,將由『由市場監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上海市市場監管局表示。
  • 為什麼一次性餐具市場越來越好
    一次性餐具市場前景發展如何?消毒餐具是03年非典時期,國家頒布條令:「餐飲服務行業必須為顧客提供一次性就餐用品及實行分餐制」,在這樣的條件下迎刃而生的新興產業。之後消毒餐具家庭作坊鋪天蓋地而來;因其巨大的利潤空間,為了搶得這個市場,不少消毒企業壓縮生產成本。
  • 魔都外賣不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後,有商家竟開始這麼做!
    按照隨著《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的規定,7月1日開始,商家不得主動向顧客提供一次性餐具(筷子、勺子、刀、叉)。可是不主動提供,並不代表要收費? 對此,周到君做了一番調查,在上海隨機抽取四個商圈,查詢了大約20家月銷售千單以上的熱門店鋪,看看它們在新規施行後,如何對待一次性餐具的問題。 多數店鋪在醒目處提示新規 大多數查詢的店鋪,都在醒目處作出提醒。 上海人家(黃浦店)和南京大牌檔(人民廣場店)都直接掛出了宣傳橫幅。
  • 一次性餐具逐漸退出餐飲市場
    商家表示,一次性筷子不環保加之衛生無法保障,配備消毒櫃既環保又衛生,現已成為多數商家的首選。餐具消毒櫃成餐飲店標配在濟南歷山路的一家快餐店就餐區,高約一米半的消毒櫃立在店內中央,店家表示消毒櫃是用來給店裡的餐具消毒的,而在店內,一次性筷子等餐具已經很少了。
  • 一次性餐具包竟成「下單必點」!外賣商家新款套餐藏貓兒膩
    從5月1日起,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飯館餐廳將不得再主動提供包括筷子、勺子、刀叉等一次性餐具,外賣平臺則默認「不勾選=不需要」模式。新規實施已有10天時間,記者注意到,大部分飯館餐廳送出外賣時已不再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但也有個別餐館推出了1毛錢的付費一次性餐具包,而且與套餐「捆綁銷售」,消費者想取消都沒門兒。
  • 深圳麥當勞星巴克對一次性餐具收費 昆明的情況是…
    9月15日起,深圳麥當勞不再提供免費餐具,顧客如需使用叉子、勺子、筷子等餐具需額外支付0.5元,麥當勞說此舉是為了響應政府環保號召。 今年9月1日,深圳上線 《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除了對市民進行垃圾分類要求外,對餐飲企業也有嚴格規定,包括不主動提供免費一次性餐具等。
  • 跌跌漲漲很迷茫,期待一次性餐具市場的復甦
    楚天都市報記者詹鈃 實習生孔銘萱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 李輝受疫情影響,今年1-5月份,武漢的一次性餐具市場猶如過山車般,起伏不定,難以捉摸。從價格上看,從封城期間到4月底,一次性餐具經過兩輪漲價。
  • 你,做好準備跟一次性餐具「說再見」了嗎?
    新華社上海6月27日電題:你,做好準備跟一次性餐具「說再見」了嗎?新華社記者杜康、楊有宗下班路過甜品店,買杯飲料取根一次性吸管;加班時叫一份外賣,商家配有一次性筷子和刀叉……下月起,生活中常見的這一幕將受到限制。根據新規,7月1日起,上海市餐飲服務業不得主動向消費者提供筷子、調羹等四類一次性餐具。
  • 一次性水晶餐具,全新的一次性餐具,即將取代傳統消毒餐具
    一次性水晶餐具,又被稱為一次性航空水晶餐具,是原本應用在航空領域的一次性餐具,在經過不斷改良後才出現在了現在的餐飲市場上。在我們去吃飯使用傳統餐具的時候,是不是都會用熱水衝燙一下餐具呢?它是一種無色透明的熱塑性塑料,具有高於100℃的玻璃轉化溫度,因此經常被用來製作各種需要承受開水的溫度的一次性容器,這種材質擁有無色無味,抗菌無毒,硬度高,透明度高等特點,在製作成餐具後造型美觀,而且透明度是玻璃的1.3-.15倍,所以被稱為一次性水晶餐具。
  • 一次性餐具收費,不該全部由消費者買單
    丁家發 深圳麥當勞對一次性餐具收費的新聞躥上了微博熱搜。9月15日起,在麥當勞用餐,使用包括刀、叉、勺等在內的一次性餐具,消費者需要多付0.5元。麥當勞方面表示,此舉是助力環保,響應政府號召收費提供一次性餐具。(10月18日人民網) 區區5毛錢,為何會引起消費者的熱議和不滿,就是因為他們認為這項收費不合理。
  • 一次性餐具的黑幕到底有多黑?
    根據最新測量數據珠穆朗瑪峰高達8848米 圖|花瓣網這僅僅只是外賣行業的數據,一次性餐具的使用通常還包括奶茶店、攤販以及外出就餐的打包等。一次性餐具正在影響你的健康在公眾認知中,存在認為一次性餐具更乾淨衛生的知識誤區。實際上,一次性餐具在生產過程中會添加螢光性物質和塑化劑等化學添加劑,它不僅不衛生,對人體的健康也十分不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