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石缸》的故事
這個故事是在我小的時候姥姥講給我聽的彝族故事,今天我在這裡講給你聽,希望你能從中獲得不一樣的東西;故事的開始:從前,有兩家人共同種著山根腳下一塊地。為了省地,中間沒有打田埂,說好一家一半。可是有一家貪心,每次犁地都要多犁一點,過了幾年這塊地的大部分都被這家人佔去了。說也奇怪,不管這家人怎樣多佔地,兩家人收的糧食總是一樣多。又到犁地的時候了,貪心的那家又多犁了幾趟,另外這家的地便只剩下一長條了。
這家人牽著牛來犁地,看到地又少了,心裡很悶氣,犁完了便坐在地頭一動不動。這時牛走過來對主人說:「山頂上有窩青草,你去割來給我吃。」牛主人說:「山頂儘是石頭,哪裡有草!」牛說:「有草,你去割嘛。」牛主人走到山頂上;果然看見亂石叢中長著一窩青草,便割來給牛吃了。第二天,牛主人牽著牛來耙地,耙完地牛又對主人說:「你到昨天割草的地方去,把那窩青草割來給我吃。」牛主人說:「昨天已經割來給你吃了,哪裡還有草」牛說:「有草,你去割嘛。」牛主人走到山頂上,果然看見頭天割草的地方又長出一窩青草,便割來給牛吃了。」
第三天,牛主人帶著鋤頭去下種,把牛放在地邊吃草,下完種牛還是對主人說:「你到山頂上去,把昨天割的那窩青草拿來給我吃。」牛主人說:「昨天不是給你吃了嗎?哪裡還有草!」牛說:「你去嘛,這次連根一起挖來。」牛主人去了,真的見一堆鮮嫩的草放在那裡,象是有人剛剛割下來的一樣。看看四下沒有別人,牛主人便把草放到筐子裡,用鋤頭刨草根。刨了又刨,怎麼也創不斷,便把鋤頭放下用手去拽。拽一下露出一節,拽一下露出一節,怎麼也拽不斷。牛主人順著草根拽下去,一直拽到了山根下他的地裡,到了地裡再也拽不動了。他又用鋤頭往下刨,刨出一個破破爛爛的石缸。
他正要抱到地頭去扔掉,牛走過來說:「不要扔,搬回家去裝點錢和糧食在裡面。」牛主人照牛的話做了,才知道這是個寶石缸,裝進去的錢怎麼拿也拿不完,裝進去的糧食每天撮都撮不完,這家人便漸漸富起來了。另外那家人知道了寶石缸的事,想要來霸佔,說寶石缸是從他家的地裡挖出來的,應該歸他家。這家人說是從自己的地裡挖出來的,不能給他家。兩家人爭執不下,貪心的那家便告到縣太爺那裡去了。縣太爺聽到這件事,也想霸佔寶石缸。到了過堂那天,縣太爺叫手下人先把寶石缸拾到堂前,然後說:「明明是一口破石缸,哪裡來的什麼寶石缸。為了這口破缸也值得來告狀?我斷給這家,那家不幹。我斷給那家,這家不幹。來人!給我拾到後院去。」
貪心的那家一聽急了 ,趕忙跪下說:「大老爺,這口缸確實是一口寶缸,什麼東西放進去都可以變得很多很多。」縣太爺也想看個究竟,便說:「你變給我看看,變出來歸你。」貪心的這家聽了,心想:看來寶石缸是弄不到手了,何不趁此機合發一筆財。於是,他找了很多人把家裡的錢財衣物、牲口糧食,一齊弄了來往石缸裡倒。寶石缸像個無底洞,把這些東西一齊吞了進去。可是,當他到缸裡去拿東西時,缸裡空空的,什麼也沒有。這時,縣太爺的父親來了,聽說這是一口寶石缸,急急忙忙分開人群擠到缸邊說:「我來看看,我來看看。」他剛把頭往缸邊一伸,一個跟鬥就掉進缸裡去了。縣太爺趕緊來拉,拉出一個,裡面還有一個,拉出一個,裡面又出來一個,一連拉了五、六十個,裡面還有,不敢再拉了。拉出來的這五、六十個人,長相穿著,說笑聲音,全都一模一 樣,縣太爺怎麼也分不清哪個是真的,只好都養了起來。
那做一個故事對我們又有什麼啟發呢?我們彝族的教育很多都是以故事來給孩子坐教育的,在小時候姥姥常常講完一個故事以後要對我們說「所以說你們千萬不能像故事裡面XX這個一樣做壞事,不能……不能……你們明白了嗎?……」其實說到底也就是我們彝族的一種教育文化,是古老先輩們的結晶。好了我們今天的故事就分享到這裡了;咱們下個故事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