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唯物史觀的影響下,神話故事很長一段時間被視作封建迷信,屬於老師、家長不讓孩子看的東西。從這個角度講,由官方牽頭梳理中華文明的起源,打撈神話故事,可以說是一種進步。
近日,上海市啟動了「開天闢地——中華創世神話」項目。該項目旨在通過參考神話故事,創作文藝作品,以此來梳理中華文明的起源。官方如此重視神話,這在以往並不多見。在唯物史觀的影響下,神話故事很多時候是跟封建迷信劃等號的。而對於世界觀形成過程中的青少年來講,應不應該讓他們接觸乃至熟讀神話故事,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一、「唯物」壓倒一切的少兒閱讀不一定可取
每年春節,都是大家吐槽央視春晚的時間。我們普遍覺得如今的節目不如以前的好看。在大家津津樂道的春晚經典作品裡,1989年由趙麗蓉和侯耀文表演的小品《英雄母親的一天》一定是會被提及的。而這部作品裡,其實就有對神話故事的嚴重鄙視。
小品《英雄母親的一天》中,趙麗蓉與侯耀文
小品中,趙麗蓉的兒子見義勇為成了英雄,侯耀文作為電視臺記者來採訪英雄的母親趙麗蓉。當侯耀文問她怎麼教育孫子時,趙麗蓉老師用她獨有的唐山口音說道:「只要他一鬧,我就說你還鬧!一會老妖精捉你來了!」
侯耀文趕緊捂住趙老師的嘴,說這段拍了播不了,您說說怎麼給孩子講古代故事的吧。趙老師笑著說:「我還就會講古代的故事,我給他講這個牛郎織女天河配啊,閻王爺跟豬八戒打起來啦!小鬼兒扛著招魂牌啊!」
侯耀文趕緊又上去捂嘴:「這也是封建迷信,也不能播。您就不能講講有意義的,比如司馬光砸缸的故事?」
後面的,就是大家更熟悉的「司馬缸砸缸」的故事了,甚至至今還有很多人以為,這個小品就叫《司馬缸砸缸》。
在這個小品中,「老妖精」、「牛郎織女」、「閻王爺」、「小鬼兒」都被代表著「政治正確」的電視臺記者侯耀文視作封建迷信,是不能在電視上播的。這也代表了多年以來的正統史觀:唯物壓倒一切,凡是唯物論解釋不了的神話、傳說、鬼故事,一律扣上「封建迷信」的帽子。
客觀地講,封建迷信的確害處極大。直到現在,各地還不時爆出一些跳大神治病,裝神弄鬼騙錢的新聞。有不少人篤信屬相不合不能結婚,羊年不能生孩子這種明顯沒有科學道理的迷信說法。這些被騙了錢的,或篤信某種迷信的人,大多是五六十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年輕人很少迷信,這不能不說與持續了幾十年的唯物論教育有關。
然而另一方面,唯物論教育的弊端也逐漸顯露。以前大家都迷信,容易輕信鬼故事的同時,也相信「離地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這類警示性格言。而被唯物論武裝大腦的一代人,不會再信「不打針不吃藥,xx大師給我發功保佑我身體好」這類話,但同時也把警示拋到腦後。中國近二十年來制假販假猖獗,炸油條放明礬,皮鞋底做酸奶,奶粉裡邊加三聚氰胺……只有你想不到,沒他們做不到的。
肯德基的油條叫「安心油條」,並把「不含明礬」作為賣點放在廣告顯眼處
賣牛奶的把「未檢出三聚氰胺」當成炫耀點,這其實是食品行業的悲哀
以上這些惡果,跟唯物論教育多少有點關係。迷信的人,大多會有「昧良心的事不能幹」這樣的心理暗示,而篤信唯物的人往往不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種話,他們以事實為導向:只要不吃死人,不追查到我身上,我管你吃了對身體好不好呢!
從這個角度講,在青少年讀物中加入一些神話傳說,乃至輪迴、因果報應等有封建迷信色彩的故事,是有道理的。「中華創世神話」項目有其積極意義。
二、「創世神話」在歐美國家是重要的全民讀物
如果你留意美國宇宙飛船上天的新聞的話,估計能看到一幅很違和的畫面:身穿全套太空衣的太空人,衝著攝像鏡頭擺出職業性的微笑,然後轉身向飛船走去,一邊走一邊在胸前畫十字,很可能還在小聲念叨:「上帝保佑。」
之所以說這個畫面違和,是因為其中融匯了截然不同的兩種思想:極度科學和極度迷信。能把宇宙飛船鼓搗上天,能在太空操作飛船運行,非有世界精尖的科技實力不可。而擁有這樣強大的科研能力的人,居然相信神明保佑!他們明明知道那個叫上帝的人在整個宇宙飛船的製造過程中,沒幫過一根手指頭的忙啊!
其實中國也有較為完備的神話體系,只是不太為人所知,學校裡並沒把神話故事當成教學科目,這在應試教育為王的中國,基本就等於沒人關心。相對於中國人對本國神話的漠視,西方人可是把創世神話當寶貝。
希臘神話譜系圖
西方神話大體上可以分為希臘神話體系和來源於希伯來神話的《聖經》體系,分別以宙斯和耶穌為代表人物。他們不僅自己學,還進行文化輸出。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事物,都源於他們的神話故事,比如——星座。
沒錯,幾乎每個女生都心心念念的星座,就是不折不扣的希臘神話衍生物。看看這段描述——
在古希臘時代,海神波塞頓的兒子奧立安是位有名的鬥士,相當有女人緣。赫拉女神聽到後相當不悅,派出一隻猛毒的天蠍去抓奧立安。天蠍悄悄溜到奧立安身邊,以其毒針向其後腳跟刺去,奧立安根本來不及有所反應,就已氣絕身亡。因為有此功勳,所以天上就有天蠍座。
天蠍座美圖
這就是傳說中熱情又殘酷的天蠍座的來歷。是不是……很扯?
能把很扯的東西當成文化精品輸出國外,進而成了年輕人的流行時尚,這本身就是對本土神話的尊重。
當然,除了星座傳說那種神乎其神的,也有相對比較正經的,比如九大行星的命名。算上已經被取消行星資格的冥王星,這九大行星都對應著希臘某個神。比如金星就叫venus(維納斯,愛與美的女神),火星就叫mars(瑪爾斯,戰爭之神)。更不用說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從名字就能看出和西方神話千絲萬縷的關係。
九大行星英文名,除地球外,每個行星都對應著一個希臘神話人物
西方神話也通過荷馬史詩等文學作品流傳了下來,一些故事成為了中國人也懂的成語,例如形容人有致命死穴的「阿喀琉斯之踵」。但這個成語來源用唯物的角度想同樣很扯:阿喀琉斯他媽為了給他練「金鐘罩」,在他剛生下來時拎著他的腳踝倒浸在冥河裡蕩啊蕩,全身都被冥河水泡成了金剛不壞之身,只有他媽手裡的腳踝部分沒沾上水,因此成了他的致命死穴。
這故事要多迷信有多迷信,一幅惡媽媽想淹死孩子的畫面躍然紙上。然而作為神話,它有其獨特的魅力,歷經幾千年的沉澱,已經成了東西方通用的文學語言。我國田徑運動員劉翔因為腳踝傷勢退役,人民網做了一組圖,名字直接叫《劉翔的阿喀琉斯之踵》。
可見,在中國官媒眼中,「阿喀琉斯之踵」這樣的詞也是逼格滿滿的。
三、警惕「神話工程」淪為「政績工程」
任何事物都要正反兩方面看,「開天闢地——中華創世神話」這個項目同樣不例外。項目組由上海市委宣傳部牽頭,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董雲虎親任項目組委會主任,規格不可謂不高。而仔細看項目宗旨,有些細節卻又令人有點擔心。
在上海市政府官網——「中國上海」發布的新聞中,有這樣一段話:「《開天闢地——中華創世神話項目》以《中華創世紀》一書為基礎,參考其他相關典籍、故事文本,努力豐富拓展神話內容,通過創作一批優秀的文藝作品,更好地展現中華民族的精、氣、神,梳理中華文明的起源,為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提供文化源頭上的支持。」
通過上文可知,整個項目是以一本名為《中華創世紀》的書為依託的。而作為這麼大一個項目的基礎性文案,《中華創世紀》是本什麼書呢?
從網上能查到的信息顯示,該書是2011年由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書,「以故事的形式,講述了自伏羲、女媧創世造人以來,至大禹治水,鼎定天下的上古神話。其間,包括炎帝、黃帝的豐功偉績,中華民族的起源等故事,都得到了重點講述,對青少年了解中華民族璀璨的上古傳說及先民文化大有裨益。」
這樣一本書,理應有不少學校、家長買回去作為孩子的課外讀物。然而銷售情況如何呢?
在愛讀書青年聚集地豆瓣網上,它無人評論——
在中國最大的網上書店當當網上,它沒有評論信息(買了才能評論,沒有評論基本意味著沒怎麼賣出去)——
在另一家大型網上書店京東上,它倒是有評論,但評論是這樣的——
以上信息都能說明,這是本出版後就幾乎無人問津的書。所以,當這本書在出版並沉沒了四年後,突然成為一項大型政府工程的基礎藍本,就不能不讓人有些疑惑:這是玩真的嗎?還是你說說我聽聽然後就算了?
之所以有這樣的疑慮,是因為類似雷聲大雨點小,由文化工程淪為政績工程乃至面子工程的事,我們見的著實不少。就說青少年教育這塊,全國新童謠大賽就辦了五屆,誕生了一批又一批的新童謠。然而這裡邊出過一首有《找朋友》、《丟手絹》,或哪怕是「小白兔白又白兩隻耳朵豎起來」之類「老童謠」傳唱度的新童謠嗎?
小編衷心希望自己只是杞人憂天,「中華創世神話」工程能夠成為普及中華神話的重要力量。
結語:
系統收集整理中國神話故事,順便讓孩子讀讀本土神話,在知道十二星座的同時也知道知道十天幹、十二地支;知道瑪利亞和耶穌是母子的同時,也知道知道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沒什麼關係(他倆真的沒關係,《西遊記》裡把他倆寫成夫妻是不對的),這是一件好事。只是我們都被文化政績工程搞怕了,就想稍微提個醒。如果最後這項工程順利推進,則無疑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