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觀察】應該讓孩子閱讀神話故事嗎?

2020-12-06 騰訊網

[摘要]在唯物史觀的影響下,神話故事很長一段時間被視作封建迷信,屬於老師、家長不讓孩子看的東西。從這個角度講,由官方牽頭梳理中華文明的起源,打撈神話故事,可以說是一種進步。

近日,上海市啟動了「開天闢地——中華創世神話」項目。該項目旨在通過參考神話故事,創作文藝作品,以此來梳理中華文明的起源。官方如此重視神話,這在以往並不多見。在唯物史觀的影響下,神話故事很多時候是跟封建迷信劃等號的。而對於世界觀形成過程中的青少年來講,應不應該讓他們接觸乃至熟讀神話故事,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一、「唯物」壓倒一切的少兒閱讀不一定可取

每年春節,都是大家吐槽央視春晚的時間。我們普遍覺得如今的節目不如以前的好看。在大家津津樂道的春晚經典作品裡,1989年由趙麗蓉和侯耀文表演的小品《英雄母親的一天》一定是會被提及的。而這部作品裡,其實就有對神話故事的嚴重鄙視。

小品《英雄母親的一天》中,趙麗蓉與侯耀文

小品中,趙麗蓉的兒子見義勇為成了英雄,侯耀文作為電視臺記者來採訪英雄的母親趙麗蓉。當侯耀文問她怎麼教育孫子時,趙麗蓉老師用她獨有的唐山口音說道:「只要他一鬧,我就說你還鬧!一會老妖精捉你來了!」

侯耀文趕緊捂住趙老師的嘴,說這段拍了播不了,您說說怎麼給孩子講古代故事的吧。趙老師笑著說:「我還就會講古代的故事,我給他講這個牛郎織女天河配啊,閻王爺跟豬八戒打起來啦!小鬼兒扛著招魂牌啊!」

侯耀文趕緊又上去捂嘴:「這也是封建迷信,也不能播。您就不能講講有意義的,比如司馬光砸缸的故事?」

後面的,就是大家更熟悉的「司馬缸砸缸」的故事了,甚至至今還有很多人以為,這個小品就叫《司馬缸砸缸》。

在這個小品中,「老妖精」、「牛郎織女」、「閻王爺」、「小鬼兒」都被代表著「政治正確」的電視臺記者侯耀文視作封建迷信,是不能在電視上播的。這也代表了多年以來的正統史觀:唯物壓倒一切,凡是唯物論解釋不了的神話、傳說、鬼故事,一律扣上「封建迷信」的帽子。

客觀地講,封建迷信的確害處極大。直到現在,各地還不時爆出一些跳大神治病,裝神弄鬼騙錢的新聞。有不少人篤信屬相不合不能結婚,羊年不能生孩子這種明顯沒有科學道理的迷信說法。這些被騙了錢的,或篤信某種迷信的人,大多是五六十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年輕人很少迷信,這不能不說與持續了幾十年的唯物論教育有關。

然而另一方面,唯物論教育的弊端也逐漸顯露。以前大家都迷信,容易輕信鬼故事的同時,也相信「離地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這類警示性格言。而被唯物論武裝大腦的一代人,不會再信「不打針不吃藥,xx大師給我發功保佑我身體好」這類話,但同時也把警示拋到腦後。中國近二十年來制假販假猖獗,炸油條放明礬,皮鞋底做酸奶,奶粉裡邊加三聚氰胺……只有你想不到,沒他們做不到的。

肯德基的油條叫「安心油條」,並把「不含明礬」作為賣點放在廣告顯眼處

賣牛奶的把「未檢出三聚氰胺」當成炫耀點,這其實是食品行業的悲哀

以上這些惡果,跟唯物論教育多少有點關係。迷信的人,大多會有「昧良心的事不能幹」這樣的心理暗示,而篤信唯物的人往往不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種話,他們以事實為導向:只要不吃死人,不追查到我身上,我管你吃了對身體好不好呢!

從這個角度講,在青少年讀物中加入一些神話傳說,乃至輪迴、因果報應等有封建迷信色彩的故事,是有道理的。「中華創世神話」項目有其積極意義。

二、「創世神話」在歐美國家是重要的全民讀物

如果你留意美國宇宙飛船上天的新聞的話,估計能看到一幅很違和的畫面:身穿全套太空衣的太空人,衝著攝像鏡頭擺出職業性的微笑,然後轉身向飛船走去,一邊走一邊在胸前畫十字,很可能還在小聲念叨:「上帝保佑。」

之所以說這個畫面違和,是因為其中融匯了截然不同的兩種思想:極度科學和極度迷信。能把宇宙飛船鼓搗上天,能在太空操作飛船運行,非有世界精尖的科技實力不可。而擁有這樣強大的科研能力的人,居然相信神明保佑!他們明明知道那個叫上帝的人在整個宇宙飛船的製造過程中,沒幫過一根手指頭的忙啊!

其實中國也有較為完備的神話體系,只是不太為人所知,學校裡並沒把神話故事當成教學科目,這在應試教育為王的中國,基本就等於沒人關心。相對於中國人對本國神話的漠視,西方人可是把創世神話當寶貝。

希臘神話譜系圖

西方神話大體上可以分為希臘神話體系和來源於希伯來神話的《聖經》體系,分別以宙斯和耶穌為代表人物。他們不僅自己學,還進行文化輸出。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事物,都源於他們的神話故事,比如——星座。

沒錯,幾乎每個女生都心心念念的星座,就是不折不扣的希臘神話衍生物。看看這段描述——

在古希臘時代,海神波塞頓的兒子奧立安是位有名的鬥士,相當有女人緣。赫拉女神聽到後相當不悅,派出一隻猛毒的天蠍去抓奧立安。天蠍悄悄溜到奧立安身邊,以其毒針向其後腳跟刺去,奧立安根本來不及有所反應,就已氣絕身亡。因為有此功勳,所以天上就有天蠍座。

天蠍座美圖

這就是傳說中熱情又殘酷的天蠍座的來歷。是不是……很扯?

能把很扯的東西當成文化精品輸出國外,進而成了年輕人的流行時尚,這本身就是對本土神話的尊重。

當然,除了星座傳說那種神乎其神的,也有相對比較正經的,比如九大行星的命名。算上已經被取消行星資格的冥王星,這九大行星都對應著希臘某個神。比如金星就叫venus(維納斯,愛與美的女神),火星就叫mars(瑪爾斯,戰爭之神)。更不用說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從名字就能看出和西方神話千絲萬縷的關係。

九大行星英文名,除地球外,每個行星都對應著一個希臘神話人物

西方神話也通過荷馬史詩等文學作品流傳了下來,一些故事成為了中國人也懂的成語,例如形容人有致命死穴的「阿喀琉斯之踵」。但這個成語來源用唯物的角度想同樣很扯:阿喀琉斯他媽為了給他練「金鐘罩」,在他剛生下來時拎著他的腳踝倒浸在冥河裡蕩啊蕩,全身都被冥河水泡成了金剛不壞之身,只有他媽手裡的腳踝部分沒沾上水,因此成了他的致命死穴。

這故事要多迷信有多迷信,一幅惡媽媽想淹死孩子的畫面躍然紙上。然而作為神話,它有其獨特的魅力,歷經幾千年的沉澱,已經成了東西方通用的文學語言。我國田徑運動員劉翔因為腳踝傷勢退役,人民網做了一組圖,名字直接叫《劉翔的阿喀琉斯之踵》。

可見,在中國官媒眼中,「阿喀琉斯之踵」這樣的詞也是逼格滿滿的。

三、警惕「神話工程」淪為「政績工程」

任何事物都要正反兩方面看,「開天闢地——中華創世神話」這個項目同樣不例外。項目組由上海市委宣傳部牽頭,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董雲虎親任項目組委會主任,規格不可謂不高。而仔細看項目宗旨,有些細節卻又令人有點擔心。

在上海市政府官網——「中國上海」發布的新聞中,有這樣一段話:「《開天闢地——中華創世神話項目》以《中華創世紀》一書為基礎,參考其他相關典籍、故事文本,努力豐富拓展神話內容,通過創作一批優秀的文藝作品,更好地展現中華民族的精、氣、神,梳理中華文明的起源,為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提供文化源頭上的支持。」

通過上文可知,整個項目是以一本名為《中華創世紀》的書為依託的。而作為這麼大一個項目的基礎性文案,《中華創世紀》是本什麼書呢?

從網上能查到的信息顯示,該書是2011年由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書,「以故事的形式,講述了自伏羲、女媧創世造人以來,至大禹治水,鼎定天下的上古神話。其間,包括炎帝、黃帝的豐功偉績,中華民族的起源等故事,都得到了重點講述,對青少年了解中華民族璀璨的上古傳說及先民文化大有裨益。」

這樣一本書,理應有不少學校、家長買回去作為孩子的課外讀物。然而銷售情況如何呢?

在愛讀書青年聚集地豆瓣網上,它無人評論——

在中國最大的網上書店當當網上,它沒有評論信息(買了才能評論,沒有評論基本意味著沒怎麼賣出去)——

在另一家大型網上書店京東上,它倒是有評論,但評論是這樣的——

以上信息都能說明,這是本出版後就幾乎無人問津的書。所以,當這本書在出版並沉沒了四年後,突然成為一項大型政府工程的基礎藍本,就不能不讓人有些疑惑:這是玩真的嗎?還是你說說我聽聽然後就算了?

之所以有這樣的疑慮,是因為類似雷聲大雨點小,由文化工程淪為政績工程乃至面子工程的事,我們見的著實不少。就說青少年教育這塊,全國新童謠大賽就辦了五屆,誕生了一批又一批的新童謠。然而這裡邊出過一首有《找朋友》、《丟手絹》,或哪怕是「小白兔白又白兩隻耳朵豎起來」之類「老童謠」傳唱度的新童謠嗎?

小編衷心希望自己只是杞人憂天,「中華創世神話」工程能夠成為普及中華神話的重要力量。

結語:

系統收集整理中國神話故事,順便讓孩子讀讀本土神話,在知道十二星座的同時也知道知道十天幹、十二地支;知道瑪利亞和耶穌是母子的同時,也知道知道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沒什麼關係(他倆真的沒關係,《西遊記》裡把他倆寫成夫妻是不對的),這是一件好事。只是我們都被文化政績工程搞怕了,就想稍微提個醒。如果最後這項工程順利推進,則無疑善莫大焉。

相關焦點

  • 中國神話故事與民間傳說,很齊又很好玩的版本
    這套書的故事極具神話特色和傳奇色彩,能激發孩子的想像力;故事又結合不同形式的遊戲,能吸引孩子快速進入到閱讀模式。就連不喜歡讀書的孩子,看了每個故事後面的遊戲,都能安靜地坐下來。學齡前的孩子,可以跟爸爸媽媽一起親子共讀,增加孩子學習的信心;上小學的孩子,可以慢慢養成獨立閱讀習慣。
  • 文化自信·上海實踐|講活中國故事 譜寫創世神話新篇章
    張培成說,今天很多年輕人喜歡和認同日本或者歐美的卡通,也是被他們傳達的人文性和可愛的表達所打動,我們也應該給孩子拿出一些有自己民族特色的作品。他認為中華創世神話從文藝創作選題的角度來說是特別好的素材,內容和精神很正面,表達起來自然不做作。讓今天的讀者通過作品對自己的民族文明有更深的理解,是很有意義的事。
  • 讀18個經典神話故事,認識中國古典文化
    ↑ 關注【語文大師】—— 「家長的好助手,孩子的好老師 」神話故事總是充滿幻想,聆聽先人留下的神話傳說,不僅能夠豐富孩子們的想像力,更有助於他們了解中國古典文化。盤古開天寓意:鼓勵人們要有強大的力量,來為自己 和別人帶來光明。
  • 《二十四孝》只是神話故事,不能用來宣揚孝道文化
    隨著國力的增長,國人對傳統文化的自信也節節攀升,迫不及待地想要擁抱傳統文化,去讀原著,直接聆聽祖宗的教誨,但傳統典籍汗牛充棟,又是文言文,不免晦澀難懂。於是,一些前代的啟蒙讀物被拿來廣泛宣傳,比如《二十四孝》。
  • 市集| 經典奇幻巨著《波西·傑克遜》,英文閱讀裡程碑!(古希臘神話...
    @徐匯嘟媽:孩子特別喜歡,看了數遍,並且在義大利旅遊期間拿著這本書去對照古羅馬的神話。@小釘子675:G5補充閱讀書,對了解西方文化有幫助,涉及希臘神話眾神,好看。Percy Jackson整套書有兩個系列,包括主系列和續作Heroes of Olympus《奧林匹斯英雄》系列,共計十本。
  • 講述中國最重要的神話故事的繪本,遇到就不要錯過
    原創2018-04-04馬曉宇 飄雲聽風《中國神話繪本》系列,是剛入手的新書。共十本,按時間順序講述了中國創世紀神話中最有代表性的十個故事,有你熟悉的「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還有你可能沒那麼熟悉的「刑天復仇」、「共工撞山」……。
  • 童書|孩子為什麼要讀希臘神話?
    他在人在神都很受歡迎,連赫拉也喜歡他,但他最偉大的壯舉是,為了救宙斯的情人伊娥,用一個又長又無聊的故事把赫拉的百眼僕人阿耳戈給無聊死了。為此,眾神甚至有一場辯論,讓一個人無聊致死是犯罪嗎?但是,這麼多年來,我一直沒能讀下去希臘神話,就像我沒讀下去《聖經》、《莎士比亞全集》一樣,因為太大、太重、太龐雜。直到如今,終於到了可以放下所謂「良好教育」的包袱,從心所欲的讀書的年齡。安安靜靜的坐下來,簡簡單單的讀一本寫給孩子的希臘神話,才真正體會到這些故事的好。古希臘人真的很會講故事啊,多麼飛揚而跳脫的想像力。
  • 中國的神話故事還能這麼畫
    「運用中國傳統文化資源,進行符合當代兒童閱讀經驗和審美經驗的創新演繹,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牟艾莉說,她在2018年初就完成了神話故事的搜集、整理、編著工作,這些神話中蘊含著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中國人的情感和精神,以及東方的哲學觀。2018年秋,川美畢業生進入畢業創作階段,7位對繪本感興趣的學生選擇牟艾莉作為導師,開始了《中國神話有意思》的繪畫創作。
  • 《古希臘神話與傳話》與現代文化衍生
    ,如果真的有神在這個世界上,那麼或許可以說現在人類的進步已經是被神安排好了的,那麼在一定的程度的時候,神的獻身或許就意味著人類的滅亡,而且由於人類這個物種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好奇心害死貓」在其他物種的身上應驗的例子相當的多,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也有不少的奇聞異事;西方古代文明的創造在現代可謂是佔主導地位,而且與中國的神話故事故事不同,中國的神話人物在科學的環境下,被人們只是當作一種消遣的娛樂方式,而西方的神話卻被信以為真
  • 孩子每天讀繪本,就能提高閱讀能力嗎?別讓努力的假象耽誤了孩子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一直是家長們很關注的問題。我身邊不少媽媽都在堅持陪孩子讀繪本,幾年如一日,為的就是讓孩子愛上閱讀,學會閱讀,好為將來上學打基礎。可是陪孩子讀了上百本繪本,講了無數個故事,孩子真的學會閱讀了嗎?有哪些方法能切實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這是你在給孩子讀繪本,或者教他自主閱讀前應該花時間好好思考的問題。
  • 《北歐神話》凝聚著一個民族的文化個性
    我們就不難理解他對北歐神話是歐洲文學的泉源一脈,以及斯堪地那維亞文學與特殊神話有血脈淵源的認知,將北歐神話的特殊結構表現出嚴肅的北方人的特質,從而彰顯凝聚著一個民族的文化個性。北歐神話的來源材料,是古代金石器上雕刻的銘識,用北歐最早的文字 ,此等銘記得,雖然非常簡短,但均有神話上的價值 或為頌神之詞,或為戀愛之句,皆為神話之片段。《北歐神話》依據著名的北歐民族傳說,或流行的民間故事,成形於12世紀。
  • 《神話之城》講述20城市前世今生故事
    結果就是在古希臘神話中,奧林匹斯的許多神祇和許多希臘英雄,都是他和不同女子生下的孩子。在眾多與宙斯有關聯的女子中,希臘神話中的歐羅巴便是其中的一位。她是腓尼基的公主卻被宙斯帶離故土,前往了另一個大陸。在那裡她生下了三個孩子,這個大陸也因為她的名字而叫做歐巴羅,這便是現在的歐洲。一直以來歐巴羅都被稱作是歐洲最初的人類,整個歐洲人都是這位來自腓尼基的公主的後代。
  • 《希臘神話故事集》 寫給成人的童話
    受此鼓舞,霍桑又寫出了《神奇故事集》的續作《坦格林故事集》,同樣大獲成功,此書被後世稱為「影響了19世紀家長們愉悅自己孩子的少數佳作之一」。最近出版的中譯本《希臘神話故事集》,便是上述兩部作品的合集。作為霍桑獻給世界的禮物,經他之手改編的希臘神話,充滿了奇幻、神秘與匪夷所思。某種程度而言,此書不僅是講給孩子們聽的故事,更是寫給成人的童話。
  • 心靈導師埃貝爾說:沒關係,繼續過你現有的好日子,你不需要神話
    比如「神話是個人成長的童年期」,大家都習以為常地接受了這樣說法,並且認為童年期應該是這樣混沌的、混亂的,或者說童年期應該是低於後面的成年期的。不管在什麼階段,如果抱著一種進化論的認知或者理性思維之光的沾沾自喜,都會有誤解神話的可能。比如這樣的論述:「神話就是神示,以象徵的手法,在孩子的心靈裡留下從混亂中去重建秩序的種子。」
  • 讓孩子沉醉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樣做最高效!附書單及具體閱讀技巧
    我在美國做訪問學者時,曾經和一位當地的學者聊到基礎教育,他對我說:「美國基礎教育的重心,一個是閱讀,一個是歷史。閱讀是教孩子學會閱讀的技巧,培養讀書的習慣。因為,閱讀能力是獲取任何知識的前提和根基。歷史的學習在美國深受重視,孩子從小學直到高中要接受持續12年以上的歷史教育。在美國綱領性文件中,歷史學科是五大核心課程之一。因為,歷史可以讓孩子認同並熱愛自己的國家。」
  • 好物分享|中國首輛月球車叫「玉兔」,這些國學文化的血脈,孩子都知道嗎?
    在天馬行空的故事中,孩子還能潛移默化地學習古代文化、社會、生活的基本常識。這樣的書,太值得孩子讀了! 但是由於年代過於久遠,《山海經》的內容太過晦澀,文言的表達形式極難理解,很多成年人都看不下去,更不用說是閱讀力還不夠的孩子了。可以說,《山海經》就是一部中國文化的搖籃。
  • 三年級書單|滿足孩子閱讀需求的多樣化
    小學三年級的孩子 閱讀需求更加多樣 下面這份書單 記得收好 傳統文化 《蘇尚耀講孔子、孟子、王陽明的故事
  • 讀懂神話故事背後的古籍和歷史,語文教材推薦必讀書,替孩子收藏
    可是中國的神話裡,卻有敢於挑戰太陽神的故事:不僅有一位巨人去追趕太陽,還有一位名叫后羿的英雄,用弓箭把太陽射了下來(后羿射日)。」比如「女媧造人」「女媧補天」「盤古開天地」等等,是年輕人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不二之選。今年6月,湖南文藝出版社推出了《中國古代神話》70周年經典紀念版。本書特邀青年畫家Benyo繪製了精美的插畫,演繹絕美古代神話。
  • 童年故事 想像力才是閱讀的基礎
    幼兒園裡要識字的第一目標是閱讀,只要孩子能見字讀音就行。過早的讓學前兒童執筆,只會加重孩子的負擔,進而失去對閱讀的興趣。分段教學,這才是科學的識字方法,寫字應該等孩子長大進了小學再教。現在市場上有些識字卡片屬於是脫離了閱讀的識字,其實,在閱讀中自然識字更能激發孩子的興趣,培養他們的語感。成人在引導幼兒識字時,要克服急幹求成的心態,大量地、系統地、機械地讓幼兒識字是不足取的,而是應該在閱讀圖書的過程中,先培養幼兒看圖講故事的能力,慢慢地、自然而然地在成人給他們念故事的過程中,在口語和文字一一對應的互換過程中,學會辨別一些出現頻率較多的文字。
  • 絢爛多彩的西方三大神話體系,你都知道嗎?——古希臘神話
    神話,不管發生的時間地點與現如今相隔多麼久遠,在人們的眼中,它依然絢爛多彩,充滿著迷人的魅力。所以,無論何時提起「神話」,總是能夠勾起在場所有人興趣,你應該也是其中的一員吧?除了伴隨著我們長大的中國神話,比如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等,在世界上還存在著各式各樣的神話傳說,其中比較引人注目的大概就是西方的三大神話體系,即古希臘神話、古羅馬神話以及北歐神話。關於這三大神話,我想應該很多人都是聽過的,但你要真問起來,怕是很多人還是說不出來的吧,就比如我。所以,今天的主題就定這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