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紐帶》網12月24日報導,俄總統梅德韋傑夫已指示政府在2020年之前為俄空軍採購20架安-124「魯斯蘭」重型運輸機。
安-124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起一直處於停產狀態,目前,俄正在著手重啟該機的生產線。除了俄軍方外,一些民用航空運輸企業也已宣布將訂購超過60架的安-124。不過,俄至少需要花費5億美元才能重啟位於烏裡揚諾夫斯克的生產線。考慮到每架安-124的商業價格不低於2億美元,俄軍方採購20架該型運輸機可能至少需要支付40億美元。
據俄《生意人》報得到的消息,梅德韋傑夫總統是在12月10日向俄政府下達採購20架安-124的指令的。俄總統在該指令中要求政府在2020年前為俄軍方採購20架經過現代化改裝的安-124運輸機,同時還要協助俄聯合飛機製造公司在國內外市場上推銷該機。據悉,俄總統要求政府在2010年6月1日前執行這一指令。不過,俄國防部目前還未證實這一報導的真實性。分析人士指出,重新恢復安-124的採購工作無疑將大幅度提升俄軍的戰略投送能力,加強其遠距離空運重型技術裝備的實力。
此前,多家民用航空企業也在等待俄國防部對重啟「魯斯蘭」運輸機的態度。俄「伏爾加-第聶伯」集團公司總裁就指出,聯合飛機製造公司一直將俄軍方的大批量訂貨作為重啟安-124生產工作的主要條件。根據後者公布的數據,只有在訂購量不少於40架的情況下研製生產改進型的安-124(運載能力由120噸提升至150噸)才是有利可圖的。
不過,各方對安-124的採購意向已遠遠超過40架。即使不考慮俄政府即將為軍方訂購的20架安-124,民用航空公司的計劃採購量目前已達62架,其中俄企業的採購量為55架。
軍事分析人士指出,只有在俄國防部的款項到帳後,安-124才有可能重新進入市場:只有俄國防部的訂貨才能「激活生產」並恢復各工業企業間的協作關係。俄戰略與技術分析中心的專家康斯坦丁·馬基延科表示,俄軍方目前在客觀上需要全面更新其已嚴重老化的各型軍用運輸機。他指出,俄空軍目前共裝備有25架生產自前蘇聯時期的安-124,它們的使用期限只能維持到2014-2024年,而直到現在俄軍方還未找到替換的機型。馬基延科稱:「可以做個比較:美國空軍共裝備有126架運輸能力與安-124類似的運輸機--C-5。」
安-124軍用運輸機於上世紀80年代開始量產,載重能力高達150噸,超過美國的C-5「銀河」30噸。該機的最大起飛重量超過400噸,是世界上現役最重的運輸機,最大飛行速度865千米/小時,在最大載荷且以750-800千米/小時的巡航速度飛行時的航程可達到4500千米,而在搭載100噸物資時的航程則超過了7000公裡。
「魯斯蘭」擁有雙層貨艙設計,其中下部為貨物隔艙,上部為客艙(可容納88人)。該機裝備有兩套滑軌(機頭和機尾各一)。在擁有充分現代技術保障的情況下,「魯斯蘭」的使用壽命可達45-50年。
目前,安-124主要裝備俄羅斯空軍和俄烏兩國的幾家民航公司。到現在為止,俄烏兩國總共分別生產了36和20架安-124。
據悉,改進型的安-124運輸機將裝備最新的航電設備和經過改進的動力系統,其在保持原先150噸載重量的同時進一步提高了最大航程。此外,新機所需的機組人員也將較現在有所減少。(落暉/伊萬)
責任編輯:沈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