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年遠景目標是什麼意思?2035年要實現什麼目標

2020-11-25 閩南網

2035年遠景目標是什麼意思?2035年要實現什麼目標

十四五規劃建議全文 2035年遠景目標全文內容

九個方面勾畫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

2035年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是什麼 主要內容一覽

  中新社北京10月25日電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將於10月26日到29日在北京召開,會議將審議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在處於「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期的中國,遇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際,這次全會有何特殊意義?中共中央和黨的全會在提出制定規劃建議、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發揮什麼樣的作用?2035年遠景目標對中國意味著什麼?原中央黨校副校長李君如接受中新社「中國焦點面對面」專訪,作出權威分析。

  訪談實錄摘編如下:

  中新社記者:十九屆五中全會將是改革開放以來第九次五中全會。自十四屆五中全會以來,審議中共中央關於五年規劃(計劃)的建議持續不間斷地被黨的歷屆五中全會列入議程。如何看待這一規律性、規範性做法的形成?

  李君如:中國制定經濟社會發展五年規劃有一個發展過程,這一過程體現了對發展經濟的探索。「五年規劃(計劃)」制定是一步一步在實踐中摸索的。

  前五個「五年計劃」是在摸索中前進,有的計劃制定了一年還沒制定完,當時的老話叫做「一年制定,制定一年」,有的是計劃制定後又調整,叫「計劃趕不上變化」,有的計劃甚至沒有下發,第一個到第五個「五年計劃」是探索的過程;第六個「五年計劃」開始,我們的一個重要認識是光考慮經濟不考慮社會不行,所以「五年計劃」改為經濟社會發展計劃;從「十一五」開始,隨著中國由計劃經濟轉移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還搞原來那麼多具體細緻的計劃是不可能的,但沒有計劃的狀態也是不允許的,所以我們把計劃改為規劃。從沒有經驗到有比較有經驗,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轉型,中國逐步完善計劃(規劃)的制定工作。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社會發展越來越好,這種情況下每5年制定一個規劃,每屆五中全會制定規劃,這是非常自然的一個結論。

  中新社記者:這次全會的重大議題之一是「十四五」規劃。從議事程序看,黨的全會審議並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五年規劃的建議和來年全國人大會議料將討論審議並通過相關規劃存在何種邏輯關係,為什麼要做出這樣的程序性、制度性安排?

  李君如:黨在經濟體制改革中認識到,黨的職能和政府、政權的職能是不同的,既要堅持黨的領導,又要按照黨政職能分開的原則來治國理政。治國理政的方式是,由中共中央提出制定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的建議,請注意這裡有「建議」兩個字。

  中共中央根據國家發展規劃需要、經濟社會發展存在的問題需要、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提出制定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的建議。建議提給政權機關,國務院接到中共中央的建議後,組織各部委辦以及部委辦聯繫的方方面面包括企業、群眾、社會組織等來編制規劃。由於政府在全國人大這個最高權力機關領導下,所以規劃必須通過人大審議,也就是由人民來審議、修改和通過經濟社會發展規劃,通過後成為國家意志。

  黨提建議、政府編制規劃、人大審議通過規劃、全國人民執行人大審議通過的規劃,這是中國共產黨在國家治理當中創造的一個非常好的經驗。由黨來管這事,但黨不包辦一切。

  中新社記者:您怎麼看待「十四五」規劃對於中國開啟第二個百年發展歷程的重要性?尤其是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外部環境出現更多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在此背景下,此次全會有何特殊意義?

  李君如:這次全會的意義非同尋常,在中華民族復興歷史、在中國現代化歷史上,都將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初心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無論「幸福」還是「復興」,其實質是要中國趕上時代,把落後的農業國建設為先進的工業國,進一步邁向現代化的道路。改革開放後,我們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現代化建設上來,現代化奮鬥目標一直在貫徹。

  十九大報告說要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基礎,開啟現代化建設新徵程。既要完成打基礎工作,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又要開啟現代化建設新徵程,於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提出分兩個15年的目標來實現現代化,第一個15年是從2020年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15年是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把中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十四五」規劃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的條件前提下,開啟30年新徵程進程中的第一個五年規劃。所以這次全會(即將)通過的經濟發展規劃建議,其意義非同尋常,它是我們直接幹現代化的第一個文件,前面都是為現代化打基礎。這個5年規劃制定得好不好、執行得好不好、能不能如期甚至超額完成,關係到後面25年的現代化。這30年的第一個5年怎麼走,就看今天。

  中新社記者:這次全會也將討論2035年遠景目標。回顧黨史可知,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曾提出過中共中央關於2010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但討論遠景目標並不是歷屆五中全會的一道「必答題」,如何看待遠景目標這一概念?

  李君如:遠景目標一般是在特殊時期、一個大的歷史時期去研究。這次(全會)處於一個大的轉折期,中國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礎上,轉向開啟現代化新徵程。要通過兩個15年來實現現代化,就需要在制定5年規劃的時候,也制定2035年遠景目標,把5年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放到15年中通盤考慮,15年規劃又以5年規劃為基礎來提出遠景目標。

  這5年是15年中的第一個5年,要把5年和15年作為一個統一的整體來考慮,所以這次全會除了提出關於5年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的建議,還要提出關於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中新社記者:中國共產黨選擇在本屆全會專門討論並就2035年遠景目標提出建議有何考慮?明確2035年遠景目標對中國的發展意味著什麼?

  李君如:首先要注意2035年,這個年份重要在要「基本實現現代化」。鄧小平在上世紀80年代根據當時的情況,認為到2050年我們能夠基本實現現代化。後來黨中央做了兩大重要戰略決策。第一,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第二,全面參與全球化,加入WTO。這兩個重要決策加上當時正在蓬勃興起的信息化,改革開放舉措給中國帶來騰飛,實現跨越式發展,2010年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樣就使我們現在有了非常好的基礎,可以把鄧小平提出的2050年基本實現現代化提前15年。

  2035年不僅是開啟現代化新徵程兩個階段中的第一個階段,而且它是中國現代化提前15年實現的一個標誌性事件。我們把2035年作為遠景目標,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規划進行統一考慮,其實是非常重大的歷史事件,是極其有意義的。

  中新社記者:讓我們把目光投向世界,疫情加速國際格局演變,中國和世界的發展都面臨挑戰和機遇。您能否談談中國循序漸進位定「十四五」規劃、明確2035年遠景目標,對世界會產生什麼影響?

  李君如:現在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我們胸懷兩個大局,一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是國內大局。一個是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是國際大局。我們從這兩個大局出發來制定規劃,這兩個大局是相互促進的。

  我們既面臨百年未有大變局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帶來的機遇,又有嚴峻挑戰。這次全會不僅我們關注,世界也很矚目。世界遇到疫情,遇到很多困難,有經濟學家預計可能今後這3至5年世界經濟復甦都很難。中國有序推進復工復產,現在又制定發展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但我們不能夠掉以輕心。

  習近平總書記之所以要動員整個社會的力量,方方面面聽取大家意見,就是希望能夠找到一個最好的規劃。規劃核心要義就是實現(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建立市場經濟體制以來最大的一個戰略轉移。三中全會從以階級鬥爭為綱轉到以經濟為中心,鄧小平南方談話、黨的十四大以後,計劃經濟完全轉到市場經濟,進一步參與全球化。現在中國明確要按照新發展理念推動經濟從高速增長到高質量發展轉變。與此同時,整個經濟布局是要以內循環為主體、內外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個格局是根據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需要制定的。

  中新社記者:中國共產黨即將迎來建黨百年,能否談談開好這次全會,對於黨更好地總結建黨百年、迎接下一個百年的意義?

  李君如:建黨百年是民族復興的一百年。這一百年我們做了一件大事,把一窮二白的舊中國建成為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進一步建成了一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邁向現代化的新中國,要倍加珍惜這個百年。

  第二個百年目標是1949年開始的一百年,已經幹了70年。這70年做了一件事就是小康生活,後面的30年叫美好生活。要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要通過高質量發展來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這次全會討論「十四五」規劃也好,2035年的目標也好,貫穿始終的就是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個思路,要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把美好生活作為我們的奮鬥目標。

原標題:十九屆五中全會,重要在哪?特殊在哪?——專訪原中央黨校副校長李君如

責任編輯:鄭莉莉

相關焦點

  • 改革、開放、創新——中國實現2035年遠景目標關鍵詞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題:改革、開放、創新——中國實現2035年遠景目標關鍵詞新華社記者2020年即將過去。這一年裡,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戰略成果,成為疫情發生以來第一個恢復增長的主要經濟體,為全球抗擊疫情、經濟穩定復甦提供強勁動力。「未來,中國將如何繼續穩步前進?」世界各國都在關注。
  • 【李君如展望五中全會:把2035年作為遠景目標同五年規划進行統一...
    【李君如展望五中全會:把2035年作為遠景目標同五年規划進行統一考慮,是非常重大的歷史事件】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將審議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原中央黨校副校長李君如表示,這次(全會)處於一個大的轉折期,中國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礎上,轉向開啟現代化新徵程。2035年這個年份重要在要「基本實現現代化」。
  •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實施雅魯藏布江下遊水電開發...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實施雅魯藏布江下遊水電開發等重大工程 來源: 時間: 2020-12-07 14:03 9、「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實施雅魯藏布江下遊水電開發等重大工程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
  • 韓正: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
    《建議》描繪的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立足現實、與時俱進,鼓舞人心、切實可行,對於團結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萬眾一心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鬥具有重大意義。二、深刻領會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的科學內涵黨的十九大在對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作出「兩步走」戰略安排時,對兩個階段發展目標分別進行了展望和提出了要求。在即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歷史時刻,《建議》展望2035年,進一步從九個方面明確了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豐富了目標內涵,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 《常德市「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解讀(五):闖出鄉村...
    唐賢健:主持人好。各位觀眾,各位網友,大家好!那麼「三農」問題解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也就達到了。主持人:你這麼一說的話我就清楚了。就是說,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就是為了解決「三農」問題,也就是農業、農村、農民的問題。那我們今天就圍繞「三農」問題依次來聊一聊。首先,我們可以聊下農業這塊。我特別注意到在「十四五」規劃綱要裡特別提出來要建設全國生態農產品基地。常德在這塊兒有什麼優勢呢?
  • 中信證券:「十四五」規劃及2035年遠景目標展望(附下載)
    報告下載:添加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復關鍵詞【「十四五」規劃及2035年遠景目標展望】即可雙循環格局下金融體系作用突顯,「十四五」規劃中地位或有提高在金融領域,「十三五」
  • 2035是這young什麼意思 2035是這young歌詞分享
    2035是這young什麼意思 2035是這young歌詞分享時間:2021-01-06 23:0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35是這young什麼意思 2035是這young歌詞分享 2035是這young什麼意思?
  • 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
    《建議》描繪的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立足現實、與時俱進,鼓舞人心、切實可行,對於團結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萬眾一心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鬥具有重大意義。  一、準確把握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現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
  • 專家解讀2035年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全會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其中提到,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作出這一重要表述的意義是什麼?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解釋稱,這意味著在未來15年內,我國的人均GDP要上升到約相當於最發達國家人均GDP50%左右的位置。如何實現這一重大發展目標?
  • ...目標明確!到2035年,青島將以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挺進世界城市體系...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11日訊 就在不久之前,青島發布《青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到2035年青島將以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昂首挺進世界城市體系前列。青島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成後,將有什麼體驗?
  • 到2035年我國將建成文化強國
    3日公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  這是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以來,黨中央首次明確了建成文化強國的具體時間表。
  • 2035年的中國是什麼樣子
    「兩個百年」的奮鬥目標,時間相距30年。一個,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另一個,則是2050年,我們將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先說說「全面小康」,這意味著什麼呢?除了消除貧困之外,報告裡還用六個「更加」來進行了描繪,您看: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
  • 江蘇公布「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現代快報訊(記者 鹿偉 盧河燕)極不平凡的2020年即將過去,新的一年即將來臨。2021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放眼未來5年乃至15年,江蘇將如何謀劃發展,「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8000萬江蘇人的工作生活將有哪些改變?
  • 2035是這young什麼意思?一頭霧水的你進來漲漲姿勢
    2035是這young什麼意思?一頭霧水的你進來漲漲姿勢時間:2021-01-11 21:20   來源:手遊之家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35是這young什麼意思?一頭霧水的你進來漲漲姿勢 2035是這young什麼意思?
  • 2035年建成美麗中國「長沙樣板」
    根據2035年的遠景目標,長沙將躋身國家中心城市行列,進入全球創新型城市行列,建成美麗中國「長沙樣板」。1月8日,長沙市委十三屆十一次全會暨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全會聽取和討論了長沙市委副書記、市長、湖南湘江新區黨工委書記鄭建新受市委常委會委託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長沙市委關於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精神當好實施「三高四新」戰略領頭雁、奮力建設現代化新湖南示範區的決定》《中共長沙市委關於制定長沙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 未來15年要實現哪些人生「小目標」?受訪青少年首選父母康健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中,明確了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為未來15年我國的發展描繪了宏偉藍圖。當代青少年擔負著重要的「青春責任」,對於15年後的生活,他們有著怎樣的想像?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進行的一項「你心目中15年後的中國什麼樣」青少年調查顯示,72.4%的受訪青少年規划過15年後自己的生活。對於到2035年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受訪青少年信心度打分平均8.1分,31.8%的受訪青少年打出了滿分10分。
  • 楊偉民:中國到2035年經濟總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要求年均增長4.73%
    楊偉民:中國到2035年經濟總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要求年均增長4.73% 2020-11-28 17:20:21王恩博 攝   中新網北京11月28日電 (記者 王恩博)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院長楊偉民28日在北京表示,中國到2035年實現經濟總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要求未來15年年均增長4.73%,「這個條件是具備的」。
  • 十四五規劃建議全文 2035年遠景目標全文內容
    新華社北京11月3日電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2020年10月2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通過)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
  •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劉偉等:2020-2035年中國經濟增長與基本實現...
    內容摘要:2020-2035年是中國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關鍵時期,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到2035年中國要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雖然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內涵是廣泛的,但從經濟增長的視角來看,需要以實現到2035年人均實際GDP水平較2020年翻一番為核心目標。
  • 青年大學習第十季第五期答案大全 到2035年基本實現新型什麼化建成...
    小夥伴們大家好,小編今天又給大家帶來了新內容,青年大學習最新一期第十季第五期課後習題第8題,到2035年基本實現新型什麼化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青年大學習第十季第五期課後習題第2題正確答案分享。還不了解的小夥伴快隨小編一起來看看相關介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