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遠徵希望提到的不是限制高薪,而是希望行業能夠給予影視行業的從業者最基礎的保障,通過級別評定,讓一定級別的從業者能夠獲得最低多少錢的酬勞,不至於受到過分的擠壓和惡性競爭,這樣才能讓市場良性發展。
2020年5月22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兩會代表中,有不少影視行業從業者,他們也提交了多份與行業發展密切相關的提案和建議,希望幫助行業直面問題、走出困境。
劣跡藝人懲戒管控
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紅高粱》《獵狐》編劇趙冬苓在5月20日兩會開始前,就發布了一篇名為《關於建立汙點藝人使用和懲誡機制的建議案》的文章,提議「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責成由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制定汙點藝人使用管理和懲誡制度,以更好地管理和約束藝人隊伍,有理有據地懲誡汙點藝人,管控由汙點藝人出現的市場風險,促進影視市場的健康發展。」
趙冬苓認為,在對劣跡藝人的管理中,應當建立專門評判的委員會,對汙點藝人的惡劣程度、造成的負面影響等進行評判,再根據不同程度的不良影響,做出禁入市場的清單和時間表,比如不同的有限時間還是 永久禁入。劣跡藝人在禁入期間,需要進行社會公益活動,減少自己的不良影響,獲得社會諒解,同時也建立健全的申訴機制。而那些不知情且因劣跡藝人參演受到影響的影視項目,應該給予半年或一年的冷靜期,再允許其上映,減少劣跡藝人帶給影視項目帶來的損失,讓汙點藝人帶來的風險可控,也讓資本對影視市場的風險擁有合理預期。
劣跡藝人對影視劇的影響,在近幾年中多次出現。2014年,演員柯震東因吸毒被捕,主演的《捉妖記》不得已更換男主角重新拍攝,追加成本高達7000萬元。2019年,吳秀波因為婚內出軌事件曝光,導致目前多部主演影視劇,包括《情聖2》、《渴望生活》、《無名偵探》等,都無法上映或播出。2019年翟天臨也因為「博士論文造假」事件,至今沒有再次出現在大眾視線,其主演的《無名偵探》、《深淵行者》等劇也至今沒有上線播出。
劣跡藝人帶來最嚴重的的影響,或許是高雲翔和範冰冰主演的《贏天下》(原名《巴清傳》),主演接連出現問題,令出品方、上市公司唐德影視都被迫「賣身」。該劇因高雲翔在澳洲捲入性侵事件,使得該劇不得不暫緩播出,此後範冰冰又因偷稅漏稅事件受到調查,導致該劇最終在2019年選擇進行調整。該劇出品方唐德影視在2019年9月30日發布的公告中,表示「用於該劇修改所支出的費用應不低於6000萬元」。而也因為該劇無法播出帶來的聯動損失,導致唐德影視在2018年、2019年接連虧損,股價也一路下跌,直至今年連大股東吳宏亮也「萌生退意」,將9.08%的股份和20.82%的表決權轉讓給東陽市國資辦,令後者成為唐德影視的實際控制人。
演出市場行業復甦,新文藝群體職稱評定
全國政協委員、演員馮遠徵在兩會中表示,因疫情影響,他調整了原先準備的提案,改為關注演出市場和行業復甦。
因疫情影響,至今現場演出市場仍然沒有恢復。文旅部出臺的《劇院等演出場所恢復開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中,將劇場上座率控制在30%,作為人藝的核心骨幹之一,馮遠徵認為這樣的限制將導致劇場「不足以回本,甚至是虧本運營」,甚至會打消很多民營劇團、演出場所的復工念頭。
馮遠徵呼籲各級文旅部門配套研究特殊時期的扶持補貼政策,文化藝術基金設立臨時性資助項目,並對不同領域復工也進行針對性指導。他也希望各級戲劇、演出協會,設計策劃多院團聯合開展的線上線下演出活動,形成合力,培育更多觀眾群體。而跨界合作、文創產品及網絡資源,也能幫助劇場吸引觀眾和多元發展。
2019年人藝大戲《杜甫》排練現場的馮遠徵。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此外,他還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建議有關部門出臺新文藝群體職稱評審制度,將現在出現的新文藝群體,納入到現有的職稱評審體系當中,「對影視行業從業者是一個保護」。
馮遠徵認為,當這些體制外的影視行業從業者進入到整個評審體系後,能夠他們帶來更好的歸屬感,也能更好地去定義他們。馮遠徵以自己從事的演員職業舉例,「比如我是國家一級演員,去大學是教授,二級演員就是副教授」。在接受媒體視頻採訪時,他也舉例,比如演員的高片酬問題,也可以帶入這個體系進行規範化,可以為演員的每一個職稱等級,規定片酬的上限和下限,下限可以對他們的工作進行基本保障,上限可以讓項目投入的演員片酬可控,也保證了一些好演員就算只是在影片中擔任配角,也能獲得符合他職稱等級的收入。
馮遠徵建議的制定新文藝群體職稱評定意見,在社交媒體上引起較廣泛的關注,不過由於部分誤解,讓不少網友認為他依然在談論的是演員高價片酬的問題。馮遠徵對界面文娛記者表示,提出這個建議,其一是因為,既然國家承認「新文藝團體」(非體制內演員)的存在,也在管理範疇當中,如何讓這部分團體能夠更好的發展呢?他提議新文藝團體評級的建議,一方面讓希望體制外的從業者,也能像體制內演員那樣得到級別認可,將來無論是進一步發展還是再就業,比如進入校園擔任老師,級別都能為其帶來正面影響。另一方面,馮遠徵希望提到的不是限制高薪,而是希望行業能夠給予影視行業的從業者最基礎的保障,通過級別評定,讓一定級別的從業者能夠獲得最低多少錢的酬勞,不至於受到過分的擠壓和惡性競爭,這樣才能讓市場良性發展。
馮遠徵的這一建議,確實反映了在市場導向下的影視劇市場,有眾多從業者面臨能力與薪酬不匹配的情況,流量明星的高薪與一些專業人士的低薪形成強烈反差。或許職稱評定的方式,能讓不同職稱的從業者,在自己的崗位上獲得符合自己勞動和創作的價值,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更多更廣泛的從業者的穩定,讓中國的影視行業得以持續發展。
健全影視教育與影視產業規範,成立中國功夫電影節
在今年兩會中,全國政協委員、北京電影學院原黨委書記侯光明表示,他帶來了4個分別由多位提案人提出的提案,分別是《關於加強藝術院校大學生藝術觀教育的提案》、《關於推動中國電影產業轉型升級的提案》、《關於推進中國電影傳承與創新中國藝術文化傳統的提案》和《關於設立中國功夫電影節的提案》。
在前三個提案中,提到了眾多促進中國影視教育及產業的建議,比如「電影主管部門鼓勵和支持創作具有中國藝術文化傳統的電影作品,教育部門將中國藝術文化傳統的課程講授植入高校電影教育體系。在電影專業人才的職業培訓中,增強中國藝術文化傳統方面的引導。國家社科基金、國家藝術基金等相關學術機構大力推進中國藝術文化傳統在當代中國電影中的價值傳承與創新發展研究。建立電影作品面向多渠道發行放映的工業標準體系。建議行業主管部門整合學術界、產業界和社會組織力量,儘快構建電影面向基於手機、個人電腦、電視等多渠道終端的流媒體平臺發行播映體系。制定窗口期規則,推動國產電影作品的長線生命力。」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電影學院原黨委書記侯光明。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而在《關於設立中國功夫電影節的提案》中,眾提案人建議,因為目前中國電影節很多,但專業電影節很少。他們認為,中國功夫電影節中,可以設立專門的指導獎、導演獎、設計獎等,建立一套相對完善系統的功夫電影評價和獎勵機制,並推動功夫人才培訓、中外動作片合作。侯光明也認為,「近幾年,成龍動作電影周和佛山文化功夫電影周為我們辦功夫電影節積蓄了經驗,開闢了道路」,他還建議該電影節可以以國家的名義設立在廣東佛山,每年11月舉辦。
功夫電影一直是中國電影中最容易「走出去」的類型片,向全世界傳播了中國傳統功夫文化。近些年,功夫片與動作片的融合更加緊密,比如《戰狼2》,單純的功夫片近些年在國內並沒有取得特別好的票房成績,只有《葉問4》獲得了比較好的成績。或許設立中國功夫電影節,能夠幫助更多立志拍攝具有中國傳統風格的功夫片的電影人,拍攝出更受市場歡迎的作品,讓功夫片在現代動作片中依然保有獨特地位。
整頓「飯圈文化」
兩會中,除了影視行業從業者會提出相關提案之外,也會有一些其他行業的委員,會針對娛樂圈的現狀提出一些建議。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山東代表團5月23日舉行的小組會議中,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泰安市泰山文化產業中等專業學校副校長宋文新在發言中重點提到「飯圈文化」。她建議,要對娛樂圈的不良風氣進行整頓,引導演藝明星成為「正能量偶像」,擔負引導未成年人主流價值觀的社會責任。
還有一位代表提出與「飯圈」有所關聯的建議。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民航局副局長李健表示,機場出現了很多粉絲接送機、機場代拍等情況,因為粉絲擁堵過多,會影響機場的正常秩序,他不建議粉絲在機場大量聚集接送機。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泰安市泰山文化產業中等專業學校副校長宋文新。
隨著偶像文化在中國娛樂圈愈發興盛,「飯圈」中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偶像對這些年輕人的影響也逐步加深。
偶像在很多時候都能給年輕粉絲起到很好的帶頭作用,在社交網絡上也常常會有粉絲因為偶像的一些行為,比如刻苦學習、努力工作而獲得正能量,在自己的生活中也做到最好。也有的粉絲因為偶像提倡的公益活動,也儘自己的能力做公益,幫助了很多弱勢群體。參與粉絲群體的活動,也會讓一部分粉絲鍛鍊了自己的協同合作能力,提升能力與自信。
但「飯圈」中依然會有一些不和諧的情況出現。社交媒體上,會有大量粉絲集體去攻擊一些對其偶像出言不遜的普通人;有的「飯圈」通過包括暗語在內的只有粉絲知道的溝通方式,建立起社交壁壘。在生活中,會有一些粉絲過於貼近偶像生活,出現「私生飯」這樣跟蹤其私人行程的情況;還會有一些粉絲,過於沉迷偶像,花費大量時間與金錢進行打榜、買代言產品等等,失去自己原本的生活。
如何讓偶像明星對粉絲起到正能量帶頭作用,和粉絲應該如何理智追星,其實是兩個相輔相成的問題。只有將這兩點共同做好,偶像明星與粉絲團隊才能夠持續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與其說單方面通過外力進行整頓,不如通過良性的引導讓明星偶像與粉絲們共同成長,或許更有利於「飯圈文化」在未來長期的向著「正能量」的方向發展。
結語
這些兩會提案中的問題,都與當下影視圈的發展關係十分緊密。在這些提案外,依然有影視圈的人大代表帶來關於普通人民生活的提案。全國人大代表、導演賈樟柯,帶來的提案就是「建議數位化生活不能忽視老人需求」,他希望網際網路飛速發展的今天,不能忽視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的老年人的生活便利問題。他表示,在老家山西汾陽和北京朝陽做社區調查時,都有很多老年人反應無法適應,希望出版辦法,幫助老年人適應數字生活。賈樟柯的提案,也反映了對一名好的現實主義題材導演來說,關注行業本身發展的同時,也需要花更多時間,與周圍的普通人進行交流溝通,看到生活中需要改進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