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講話】看看任正非對質量的定義究竟是什麼

2021-01-12 品質人生質量開講

第一,大質量管理體系需要介入到公司的思想建設、哲學建設、管理理論建設等方面,形成華為的質量文化。你們講了很多「術」,我想講講「道」。你們看,法國波爾多產區只有名質紅酒,從種子、土壤、種植……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文化,這就是產品文化,沒有這種文化就不可能有好產品。


瑞士的鐘表為什麼能做到世界第一?法國大革命時要殺掉那些有錢人和能幹人,這些人都跑去了瑞士,所以瑞士的鐘表主要是在法語區,其中很多精密機件是德語區的。


我再講一個例子。德國斯圖加特工程院院長帶我去參觀一個德國工學院,大學一年級入學的學生,他們都在車間裡面對著圖紙做零件,把這些零件裝到汽車上去跑,跑完回來再評價多少分。經過這一輪,再開始學習幾何、理論力學、結構力學……等學科,所以德國製造的汽車永遠是無敵天下。


每個人都願意兢兢業業地做一些小事,這就是德國、日本的質量科學,沒有這種文化就不可能有德國、日本這樣的精密製造。


我們為什麼不能有這種文化?我們要借鑑日本和德國的先進文化,最終形成華為的質量文化。如果公司從上到下沒有建立這種大質量體系,你們所提出的嚴格要求則是不可靠的城牆,最終都會被推翻。


第二,我們要建立起大質量體系架構,在中國、德國、日本建立大質量體系的能力中心。


日本的材料科學非常發達,你們不要輕視京瓷,氮化鎵就是陶瓷,那是無線電最主要的材料。我們要用日本的材料做全世界最好的產品;德國人很嚴謹,工藝、管理非常優秀;中國人善於胡思亂想,構架思維問題。


我們把三者結合起來,就能支持華為全局性的質量。而且我們用工具、手段來代替人,購買世界上最好的工具,做出別人不可替代的產品,做到無敵,最後就能世界領先。


質量文化、質量哲學問題,其實德國、日本都是開放的,我們什麼都能看到,為什麼還是生產不出德國、日本那麼好的產品呢?我們要敢於在這方面加快發展。即使我們的表格被別人拿去了,他們也不一定能讀得懂,不要在非戰略地方浪費力量。


我在達沃斯講話,說我自己「不懂技術,也不懂管理,也不懂財務」,有人就說我裝萌。但是後面我說「提了桶漿糊,把十五萬人粘在一起,力出一孔、利出一孔,才有今天華為這麼強大」。


他不看後面這句話,看不懂,因為他不懂儒家哲學,也不懂妥協、灰度這種文化。我不像西方公司CEO什麼都要懂,因為任務就簡單明了的那麼幾句話,然後就是目標,具體做事是業務部門的事情。


其實我們的目的很簡單,形成一種文化,共同奮鬥構建公司,再加上質量管理。我們現在口號很厲害,大家很興奮,要把這種熱情轉到積極的文化當中去。


相關焦點

  • 任正非大力推崇的「熵減」究竟是什麼?
    2017年9月份,華為總裁辦發布了《華為之熵,光明之矢》的內部學習郵件,文章系統闡述了任正非思想中的「熵減」理論。實際上,早在2012年,任正非就陸續在多篇文章和講話中提到了「華為之熵」的概念。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話題,華為將熱力學理論引入到公司治理系統,作為公司運作和管理的一個獨特理論。任正非為什麼如此重視「熵」這個概念?究竟什麼是華為之熵?華為靠什麼來熵減?
  • 任正非重磅講話!原來,這才是華為事件的真相!
    不過,華為心聲社區發布的,一篇任正非在與泰國以及尼泊爾等員工座談的講話內容,對李洪元事件,不是回應,勝似回應! 以下為華為「心聲社區」刊載的,任正非的重磅回應: 任總在泰國與地區部負責人、在尼泊爾與員工座談的講話
  • 任正非在清華北大的內部講話:中國聰明人很多,但同質化就缺少活力...
    10月27日,華為「心聲社區」刊發創始人任正非9月14-18日訪問北京大學 來 源 | 摘自任正非在清華北大的內部講話 全文如下—— 主席在與科學家座談會講了,基礎教育、基礎研究、基礎理論、基礎工業,也講了科學家的好奇心驅動。
  • 任正非最新講話:不要老折騰組織,一個組織能否統一,關鍵靠打勝仗來...
    來源:新財富雜誌任正非說,華為是力量有限的公司,確定要做的項目就一定要做好、做精。要講清楚作戰的戰略方針,要講過河的「船」和「橋」,不能「口號治企」。來源:藍血研究(ID:lanxueyanjiu)作者:任正非、咔嚓2020年的最後一天,華為對外公開了11月4日任正非在企業業務及雲業務匯報會上的講話。
  • 從任正非童年經歷探秘:為何華為自稱土狼文化?土狼又代表什麼?
    整個華為從上到下幾乎處於封閉狀態,任正非這樣刻意為之,到底有何打算?華為及領頭人任正非為何要如此沉默?背後華為人又為何自稱「土狼」呢?究竟土狼代表著什麼含義?我們來一探究竟:01、面對喜人的成績,華為人選擇沉默,任正非有何打算?這一點可以在後來接受董倩的專訪時有過明確的表達。
  • 任正非:決不為了降低成本忽略質量!
    任正非在講話時也指出:「我們決不能為了降低成本,忽略質量,否則那是自殺,或殺人。搞死自己是自殺,把大家都搞死了,是殺人。」 雖然華為很重視質量的提高,但是在發展初期的時候,由於缺乏資金、受技術的劣勢等因素的影響;華為的產品質量相對於思科、朗訊等那些國際主流企業製造的產品的質量來說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 「增熵」是什麼鬼?為什麼任正非會如此強調
    是我在這兩天刷爆朋友圈的《任正非在榮耀送別會上的講話》中注意到的一個詞,文中任正非是這麼說的:」堅持奮鬥的目標與方向,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堅持創新不動搖,絕不允許隊伍熵增。「那麼這個熵增到底是什麼,為什麼任正非要用到這個詞?
  • 任正非談關於華為雲的自我批判與思考
    軟體正在定義這個世界,當然包括雲計算,所以華為接下來會進一步強化軟體的能力。任正非表示:「新的一年裡,我們在軟體的架構、方法和工具上要加大人才投入。敢於引進大架構師、全球軟體大賽的優秀人才,努力從我們的隊伍中培養造就各級各類各階的架構師,根據能力、貢獻及時提拔的雲計算架構。」
  • 任正非:桃子樹上要結西瓜
    任正非  12月25日下午消息,華為公司總裁任正非今年11月6日在華為四季度區域總裁會議上發表講話。  在此次講話中,任正非還再次提出要讓聽得見炮聲的人來呼喚炮火,稱項目指揮權應該在區域,BG作為資源中心支撐作戰。  任正非表示,在人才培養方面,任正非認為應該要善於發現人才並加快幹部的的循環流動,同時還要鼓舞正氣上升,讓更多的人成為英雄。
  • 任正非2019語錄:2020年依舊會是華為艱難的一年
    [摘要] 時代周報記者梳理任正非2019年多次講話發現,完善人才體系,優化調整組織架構,維持華為整體「戰鬥力」,是任正非在2019年十分重視的核心問題。2019年,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屢次以類似開場白,接受全球各地媒體採訪。這是任正非此前未曾有過的舉動。從1987年創立華為,到2018年的31年中,任正非很少在公開場合亮相,有官方記錄的採訪僅6次。因此,外界也為其貼上了神秘、低調的標籤。「對全中國的財經記者來說,華為的任正非是最難採訪到的企業家之一。」財經作家吳曉波曾在其著作中如此表示。
  • 任正非談「範弗裡特彈藥量」和華為的壓強原則,極為高明,收藏了
    眾所周知,任正非是軍人出身,軍營給人留下的印記往往是難以磨滅的,在創業過程中,那種堅毅果敢的風格和氣質,非常明顯。其實柳傳志、王石、王健林等做過軍人的企業家似乎都一樣,在企業管理中都強調組織性、紀律性,講究令行禁止。
  • 任正非:我的思想是灰色的
    法國哲學家狄德羅說過:「人是一種力量與軟弱、光明與盲目、渺小與偉大的複合物,這並不是責難人,而是為人下定義。」此句哲言同樣也是為任正非這個人下的定義。哲人云:在淡化了黑與白意義的日子裡,自由的顏色是灰的。任正非就是生活在真實的灰度的自由世界的人。古人云:人如其名,「任」也如其名:既正,又非。
  • 內部對話實錄,任正非7年前的預測全部驗證
    在這次座談中,任正非幾乎預言了華為今天所面臨的全部情況,大家都戲稱任正非是「穿越者」。有員工感慨說:「12年看過,當時沒啥感覺。現在再看才發現老闆的大智慧,海思晶片、鴻蒙系統要不是這麼多年前提前布局,華為面對美國的制裁可能已經和中興一樣潰不成軍了。」在談話中,任正非主要表達了以下幾個觀點:一、「我認為用物理方法來解決問題已趨近飽和,要重視數學方法的突起。」
  • 喝咖啡只是形式,任正非:什麼才是「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
    那麼,什麼才是「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呢?「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並不是咖啡因有什麼神奇作用。而是利用西方的一些習慣,表述開放、溝通與交流。你們進行的普遍客戶關係,投標前的預案討論、交付後的復盤、飯廳的交頭接耳……,我都認為在交流,吸收外界的能量,在優化自己。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精神的神交。
  • 任正非高價請「掃地僧」院士代言,李小文:我不要代言費
    任正非認為,李小文院士「穿著布鞋在中國科學院作報告」的精神,正是華為強調的「艱苦奮鬥」、「堅持不懈」的精神。於是任正非就派了自己最得力的副總裁去北京找李小文院士,邀請李院士為華為代言。見到院士後,華為副總裁說明自己的來意:年輕的華為和李小文院士的精神是一樣的,所以邀請院士當作華為的代言人。因為相談甚歡,李小文就答應了華為的邀請,但是他有一個要求:「我一分錢不要。
  • 華為與美國和解路線圖是什麼?任正非這樣說
    任正非:她當然應該首先通知法務部來處理,這是一個法律問題。Nathan VanderKlippe:您是否還記得,在您得知孟晚舟被捕後,您給法務部下了什麼指示?您給他們下達了什麼目標?任正非:沒指示,因為我不具體管法務部。我當時只是給高管講,請律師,以加拿大法律的方式向加拿大進行交涉。我們堅持走法律路線解決問題。
  • 任正非:狼文化是外部編排諷刺 我們自己沒有說過
    當然,我們的分配方式不一定適合其他公司,我們是高科技公司,財富在每個人腦袋裡,不能都在我的腦袋裡,如果把利益都給我,大家都跑光,實際什麼都沒有了。所以,我們按照大家腦袋裡的重量,每人分一點股份,形成我們這種主義,可能就是「不三不四」主義,不知道怎麼定義。我們認為,這是員工資本主義。
  • 任正非內部重磅發言:華為不可能簡單學阿里、亞馬遜
    辭舊迎新之際,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此前在華為企業業務及雲業務匯報會上的發言於華為心聲社區曝光。任正非指出,華為企業業務要聚焦戰略重點,繼續做減法,收縮企業業務做戰線,認真弄清楚做作戰模型,「一定要有所為、有所不為,不能面面俱到」。
  • 女兒被困國外,孟晚舟的母親,任正非的前妻做了什麼呢?
    有一次華為公司員工投訴企業內部財務審批覆雜繁瑣,拖延公司內部工作開展,任正非聽到之後便嚴厲的批評了財務部門,財務部門是為公司服務的部門,做好後勤財務工作,認真負責配合財務運轉,而不是把自己當成大爺一樣,對別人趾高氣揚,指手畫腳。而當時財務部門的負責人正是任正非的大女兒孟晚舟。
  • 華為重發任正非2012年講話,談為何搞晶片,員工:老闆穿越了
    11月25日,華為心聲社區發布了任正非與2012實驗室座談會紀要,令華為員工的不解的是,這次座談會發生在2012年7月,其中的內容不但在華為內部而且在外網早已多次刷屏。華為如今重發有何深意?關於華為如何創新在此次座談會上,實驗室首席科學家李航問任正非,怎樣才能是華為更具創新力?任正非稱,華為在創新的問題上,第一要強調價值理論,不是為了創新而創新,一定是為了創造價值;第二,華為要更多的寬容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