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富縣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的黑陶,特別是薄胎黑陶,早在4600年前的龍山文化時期就已產生,在黃河中下遊地區多有發現。
黑陶取材黃土高原的粘土,通過勻和沉拉坯成形、壓光、繪畫、雕刻等一系列手工操作,最後裝點、封窯。黑陶的「薰煙滲碳」工藝是利用傳統的封窯技術,控制窯中的溫度和溼度,使窯裡煙中的碳粉滲入陶坯成品的化學過程。
黑陶傳承人很多,其中當屬王志剛為佼佼者。王志剛的黃河陶藝黑陶製品秉承了龍山文化黑陶工藝黑、薄、光、紐四大特點,運用傳統工藝手法結合現代審美觀點,在藝術製作上保持黑陶「黑如漆,薄如紙,聲如磬,亮如鏡」的尊貴本色。
媒體一致評價,王志剛的黃河陶藝標誌著中國制陶工藝得到了空前發展,是對古老文化最美的傳承,是土與火的藝術,力與美的結晶。
轉自富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