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心理學家告訴你:男孩最佳入幼兒園年齡,不是3歲

2021-01-08 寶寶知道

作者:寶寶知道 親子陪伴

聽同事說,男孩上幼兒園的年齡很重要。大一點入園,似乎有優勢得多。同事說,自己的兒子在班裡算是年齡小的,越來越發現,年齡小了得到鍛鍊的機會不多。比如春節聯歡會上表演節目,老師總是讓大孩子主持、讓大孩子領舞。「哪怕大幾個月都不一樣,孩子大些,理解能力強點,也更讓老師放心。」

我詢問linda,她也有相同的看法。她說,相較於男孩,小女孩更容易得到老師褒獎。女兒linda經常會得到小紅花,男孩就很難了。

科學發現,男女智力發育方面有很大差距。5歲男孩的大腦發育水平,只相當於女孩3歲半左右的智力發育。這樣的差異,不是每個老師都能認識得到的。如果拿同一把尺子去量化這種差異,勢必會導致老師對男孩印象差點,並且把男孩與調皮、好動、不守紀律聯繫在一起。

曾看過一篇文章,也提到同樣的問題。對運動員來說,年齡大一點,哪怕大幾個月,從小受到教練的關注就不一樣。文章以加拿大冰球隊員為例子,他們的生日有大月份、也有小月份。大月份的隊員,就比小月份的更成熟,更受教練青睞。從此有了更多的心理暗示:我就是最好的,我有信心做好。教練越鼓勵這樣的孩子,孩子得到的重視越多,日後這個孩子成功的機率也大。

男孩上幼兒園,也是這個問題。

1、性格差異讓男孩容易吃虧

男女兒童發育速度不同是一大事實,真正制約男生的,不是智力差異,而是性格的差異。男孩喜歡圖表、圖像乃至空間、運動物體的刺激,更喜歡動手實驗、參與體驗、操作電腦等學習方式。而國內幼兒園一般是大班教育,儘管老師儘可能地照顧到每個孩子,也很難進行到差異教化教學。如果一個聰明的男孩,長期得不到老師重視,久而久之「破窗效應」發生,索性越來越調皮,成為真正的差生。

2、不能很好地和同學交流

男孩女孩沒有智力上的差別,但在思維方式上有很大差異。導致孩子在交流過程中,難免出現一些障礙。越早入學的男孩,這樣的差異可能會越明顯。經常會有老師反映:小男孩又打架了,又扯女同學辮子了,其實只是他們不懂得如何正確表達自己有關。如果老師總是處理這些事情,也會覺得是一種困擾。而家長也會經常接受到來自老師、被欺負同學家長的投訴,因而遷怒於孩子,給孩子貼上「調皮搗蛋」的標籤。這就太冤枉了。

3、給孩子更多心理、生理準備的時間

晚入園一年,孩子的身高也會長高許多。也許在幼兒園不明顯,但是緊隨起來的小學就顯示出優勢了。個子高,也許就是孩子的領導優勢。再加上心理上的充分準備,孩子基本能較快適應校園生活,輕鬆建立自己的小圈子,與其他孩子和老師融洽相處,從而良性循環,發展越來越好。

圖文來源於網絡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專家:兒童早期矯治最佳年齡3到8歲
    今(16)日上午,重慶華西牙科醫院舉行的「兒童顏值提升班」啟動儀式上,口腔全科教授、研究生導師、重慶華西牙科醫院院長童冠雄表示,兒童面部畸形受環境和遺傳因素影響,矯治最佳年齡為3歲到8歲,家長要特別注意。 今年8歲的潤潤家庭條件優渥,平時由爺爺奶奶照顧。雖他濃眉大眼,是一個小帥哥,但因長著一口爛牙,讓他變得不苟言笑,有些沉默寡言。
  • 多少歲記憶力最好?健康不可錯過的最佳年齡
    美國最新研究發現,25~35歲是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齡。除了生育,人體還有很多最佳年齡,比如最佳矯正牙齒年齡、最佳長個年齡、最佳記憶年齡、最佳情商年齡、最佳護心年齡等,《生命時報》邀請專家告訴你健康不可錯過的最佳年齡。
  • 8歲男孩智商高達146,成中國智商最高兒童,媽媽的方法值得學習
    8歲男孩智商高達146,成中國智商最高兒童,媽媽的方法值得學習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夠「成龍」、「成鳳」,而想要孩子未來有出息智商是少不了的,那麼什麼是智商呢?智商智商又被稱為智力商數簡稱IQ,是指一個人智力檢測的成績與同齡人對比得出的指數,是用于衡量一個人智力高低的標準。
  • 兒童性發育時間提前:女孩平均9.7歲,男孩11.3歲
    暑假期間,南京兒童醫院、南醫大二附院等,內分泌科爆滿,不少爸爸媽媽,都是擔心孩子性早熟。昨天,有消息稱,國家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兒童性發育時間從原先的11至12歲開始發育,提前到女孩平均9.7歲,男孩平均11.3歲。
  • 你被3歲分床,5歲分房的說法坑了嗎?分房睡的最好年齡是幾歲?
    關於分床分房睡,我聽過幾種說法:第一種:三歲分床五歲分房,超過這個年齡再不分房就晚了第二種:從兒童情緒發展的角度,順產的孩子5歲左右分床,上小學前分乾淨;剖腹產的孩子, 7歲左右分床,10歲左右分乾淨。第三種:都是杞人憂天,過去生活條件差,好多人家就一個炕,全家人都在一起睡,哪個長得不健康了。
  • 《猩球崛起3》告訴你:家有男孩這樣養,長大肯定了不起
    兒子正踩在父親的腳印中走路,興奮地說:「爸爸你看,我正在踩著你的腳印呢!」這話讓父親心頭一震,他意識到:如果兒子順著我的路走,也會走到酒館。父親馬上改變了軌跡,朝著家的方向走去。從此,他戒掉了喝酒。在孩子的人格發展過程中,超我和自我意識的發展是通過對父親榜樣作用的模仿來實現的。尤其是對於男孩來說,榜樣作用就是度過人格成長的危機,追隨效仿爸爸,以期將來也成為像爸爸那樣的人。
  • 4歲男孩幼兒園被噎斷氣,媽媽看監控大哭:3分鐘還沒人救他?
    今年9月10日,湖南益陽的一家幼兒園上了「風口浪尖」。 一個4歲的小男孩吃飯時,不小心被食物嗆住了喉嚨。 隨後,白衣男孩開始用手指摳自己的喉嚨,急得連連跺腳,甚至難受得跳起來!
  • 男孩的安全感來自於媽媽,方向感來自於爸爸!
    的確,有很多這樣的小男孩,他們不喜歡與別人接觸,整天寸步不離母親,甚至到了上學的年齡,還整天跟在媽媽後面,不肯去幼兒園或學校。心理學家經過多年的研究發現,這樣的男孩長大後很難融入集體。而且,不管是與人相處還是做其他事情,常常會被強大的自卑心理包圍。
  • 3歲男孩智商超過99.7%的人,成為高智商協會最年輕的成員
    外媒報導,一名居住在英國的3歲馬來西亞男孩成為了加入門薩英國協會的最年輕成員。 這個男孩叫穆罕默德·哈裡茲·納齊姆(Muhammad Haryz Nadzim),他母親表示,孩子在見過心理學家之後被邀請加入門薩協會,他在斯坦福-比奈智商測試中得了142分,超過99.7%的人。
  • 男孩和女孩到底誰更好帶?丨心理學家告訴答案
    家長們一方面被養育男孩的各種困擾而焦慮;另一方面擔心自己的「傻小子」今後得不到足夠的發展機會或者誤入歧途,做父母的真是不容易。有媒體甚至提出了「問題男孩」、「處於劣勢的男孩」等一些概念話題,「養男孩難」成為了社會熱點。男孩真的難養嗎?我們來聽聽心理學家是怎樣親身實踐養育男孩的。
  • 3歲IQ142!高智商俱樂部「門薩」全球最年輕會員是他
    ▲3歲的穆罕默德。圖據福克斯新聞 穆罕默德·哈裡斯·納吉姆(Muhammad Haryz Nadzim)是個現居英國的馬來西亞男孩。他的母親淖爾(Nur Anira Asyikin)告訴CNN稱,兒子在斯坦福-比奈智商測驗(Stanford-Binet)中獲得142分的高分,這意味著哈裡斯的IQ是最頂尖的,為第99.7百分位數。
  • 9歲男孩馬拉松跑贏大人 專家:兒童長跑避免過早過量
    據錢江晚報3月7日報導,在上周日舉行的南京第二屆半程馬拉松賽上,一名9歲男孩成為焦點,他在5公裡迷你馬拉松比賽中跑出了32分鐘的好成績,將很多同組的大人甩在身後。如今,人們的健身意識越來越強,很多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練跑步。不過,有運動方面的專家提醒,長跑固然可以強身健體,但兒童參與一定要避免過早過量。
  • 男孩開竅晚,大多因大腦太「貪玩」,3個方法鍛鍊大腦「意志力」
    但同樣的年齡,男孩子的分離焦慮就很嚴重。這跟男孩的天生焦慮感重有關係,男生的心理年齡會比實際年齡小兩歲左右。所以在老師看來,女孩乖巧懂事,而男孩則喜歡打鬧哭喊。很多男孩學習狀態差就是因為這個原因。(3)手指靈活度不同男孩和女孩在身體發育上面也有不同,男孩的大型運動能力更強,如創造能力,女孩則精細運動能力較為出色,如手指靈活度和專注力。
  • 美國心理學家:高智商兒童的確有很多共同點,與父母遺傳無關
    美國心理學家研究:高智商兒童的共同點在於這3點1、創造力人類之所以能不斷進步,就是因為人類有無與倫比的創造創新的能力,這也是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要成為科學家的原因。著名的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多次強調專注力比智商更能影響一個人的最終成就。英國爆紅的節目《天才兒童》,裡面所有的孩子都有很好的專注力,在接受採訪中,孩子們也是這樣說的。為什麼專注力如此重要?
  • 兒童學畫畫的最佳年齡是多少?
    兒童學畫畫有幾個階段,如下:塗鴉期(約一歲—4歲):這一階段的孩子畫畫沒有規律可循,線框錯亂,她們的邏輯思維以認知姿勢邏輯思維主導,鍾愛節奏感活動,可重複性姿勢,這一環節的小寶寶自小胳膊反應迅速、喜歡享受畫畫的快樂和成就感。
  • 美國心理學家表明:高智商兒童的確有一些共同點,但並不是靠遺傳
    但大多數家長都不懂得如何培養自己的孩子,只是一味的報很多智力開發,幼兒早教類似這些學習班,這些班其實都不是提升知識的重要之處,家長們不懂得如何開發智力,開發智力學習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對孩子大腦的開發。兒童心理學家認為:智力的開發不僅僅是說對孩子學習提升分數,這些只是學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對孩子大腦能力的培養,大腦的發育程度,還有孩子接受事物的能力。
  • 你為什麼會丟失6歲以前的記憶?心理學家的答案細思恐極
    許多研究表明,人們對於兒時的相關記憶十分模糊,基本是6歲這個時間點。對於6歲之前的相關經歷與記憶,總是記得不是特別清楚。 所有社會經歷對於個體來說,都存在機體上的刺激,當這種刺激的影響逐漸消散,關於刺激的感覺、描述等則會以記憶的形式繼續存在,幫助我們保持對事件刺激感覺的維持。
  • 兒童磁鐵玩具安全令人憂 誤吞成隱患
    2012年,浙江一名7歲男孩玩耍中將三粒形狀為橄欖球的黑色磁鐵吞到肚裡,拍了X片,發現胃裡有兩顆,覺得奇怪,後來再進一步檢查,發現另一顆已經在腸道裡了,並已經引起胃腸穿孔。   據外媒報導,2012年,在美國的路易斯安那州,一名兩歲的男孩因在家玩耍時,不小心誤食用八塊小磁鐵,歷經五次緊急手術仍未將其取出,男孩生命垂危。醫生考慮對小腸進行切除,將來再移植新的小腸來挽救其生命。   通過以上案例發現,吞入磁鐵不但可能導致胃穿孔、腸壞死,甚至有可能危及到孩子的生命。實際上,吞磁鐵這類事件,在國內時有發生。
  • 美國心理學家表明:高智商兒童的確有很多共同點,但並不是靠遺傳
    美國心理學家表明:高智商兒童的確有很多共同點,但並不是靠遺傳!智商一詞,源於20世紀初,意為智力商數,系個人智力測驗成績和同年齡被試成績相比的係數,是衡量一個人聰明與否的標準。美國心理學家特曼通過一項「天才兒童」的實驗提出:聰明的孩子有許多共同特徵,但是和遺傳因素無關。
  • 夫妻最佳年齡差不再是3歲,這個年齡生孩子,智商比同齡人高一半
    關於夫妻年齡的差距,我們都聽過這樣一句話就是女大三抱金磚,也就是說女方比男方大三歲是有一定好處的。而且在這個社會姐弟戀的數量越來越多,不知道你身邊的朋友是否也有姐弟戀呢?說道姐弟戀就不得不說夫妻之間的年齡差了。根據網絡一項調查顯示,在姐弟戀中女方家長反對的態度佔80%,贊同的態度僅僅只有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