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橫切牛羊豎切豬,斜切雞順切魚」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文/農夫也瘋狂
曾經吃不飽飯的時代,很多人都夢想著能每天過上大魚大肉的日子,在哪個時代,能天天有肉吃是一種很幸福的生活。可是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老百姓對生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在的人追求的是不僅要吃飽,而且還要吃好,吃得健康有營養。現在只要願意天天吃肉都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了,經常吃肉的你,可知道不同的肉食怎麼切嗎?在民間就流傳著「橫切牛羊豎切豬,斜切雞順切魚」的俗語,其說的就是關於不同肉食的切法。
橫切牛羊豎切豬
很多人可能有點不太理解的是什麼是「橫切」和「豎切」,其實這個是相對肉的紋理來說的,你仔細看就會發現每種肉其實都有紋路的。牛羊基本上都是瘦肉,是沒多少肥肉的。其意思是說在切牛羊肉的時候,就要逆著肉的紋理來切。一般的做法是刀和肉的紋理呈是垂直的。這樣切出來的牛羊肉片的紋路就是「井」字狀的,喜歡去吃火鍋的應該發現了,火鍋店的肥牛片的紋理都是「井」字狀的,如果是順著牛羊肉的紋理來切的話,那樣煮出來的肉就不容易咬動。
而「豎切豬」指的是在切豬肉的時候,刀要順著肉的紋理來切,這樣切出來的豬肉片的紋路則普遍是呈「川」字狀。如果不這樣切的話,那炒出來的肉會散碎掉!比如你本來是炒辣椒炒肉片的,可是因為肉的切法不當,那炒熟了以後就很有可能是一碗辣椒炒肉沫了,這樣會影響菜品的。
斜切雞順切魚
其實對於雞肉怎麼切,講究並不多。因為相比於前面幾種動物的肉而言,雞肉是非常嫩的,怎麼切都是很好吃的。當然了一些有經驗的廚師會斜著切,這樣切出來的肉片更加好看一些,而且也更難入味。
最後再來說一下順切魚,在烹飪魚的時候,為了更好的入味,都會先在魚身上切上幾刀。其實這個切法也是非常講究的,有經驗的人一般都是順著魚紋切的,也就是順著魚刺的方向切,即從魚頭後面入手,然後切口貼著魚刺向魚尾方向切。為什麼要這樣切呢?一來是美觀性考慮,最大程度保持魚的完整性,二來是可以很好的把魚刺分離出來,在食用的時候就有效避免了魚刺卡喉的情況發生!
看完了是不是感覺做菜的學問挺高深的,其實菜做得好不好,和廚師的刀工也是息息相關的。同一道菜,不同的切法,做出來的效果也是完全不一樣的!你們都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