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不能限於物質發展,人類文明不能缺少靈性發展

2020-12-06 抹去獸印渡劫難

在世界上許多人眼中,科學技術是推動人類文明發展的決定性力量。以它認識生命、認識自然、認識宇宙方面與古典神話比起來,感覺更加理性革新、深刻完善,使人認知觀念更有歸屬統一感。現代幾乎全人類都在崇尚科學理念,發揚科學精神。這是符合怎樣的一個特點?現代科學滲透於人類社會的一切領域之中。這是一種普世的情況,每一代人都會去自然而然接觸科學,畢竟社會已成這個樣子,幾乎無人能避免接觸它,而且每一代人受教育都必須去信仰它。可見其實科學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完善的、系統的、無處不在的宗教形式。

普朗克說:「科學不能解答自然的最終秘密,因為歸根到底我們自己也是我們要解答的秘密之一。」這句話表明科學本身不是萬能的。其實,科學不僅不是萬能的,它對人類也存有危害的。之所以有危害,是因為現代科學只注重物質知識而非靈性知識。科學還應該支持和協助心靈的發展,而不該像今天在地球上這樣,世界上的人們越來越深地禁錮在物質主義的世界之中。

從工業革命以來,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了眾多不可解決的問題與災難。工業使水的汙染,永遠也不可能恢復到最純淨的狀態,人無論採取再好的辦法,都不可能使其恢復到最純淨的程度,還有人類對地球礦藏能源的大規模開採,對大氣的汙染,對生態系統的破壞......這些行為無異於「自殺」。但畢竟我們已經發展到了這個地步,沒有人會因為空氣被汙染而拒絕呼吸、因為水不純淨而拒絕喝水、因為地下被挖空而不在地上居住......這裡只談反應事實,不談反對科技。一般的宗教,它們是從精神上叫我們信仰,然後讓我們去看到,或聽到、感受到實際的、真實的神的存在。而這個科學,特別是它的唯物觀讓我們在物質上認識、在物質上發展,從而達到精神上我們對它的依賴。科學表面帶給人類舒適安逸的生活形式,同時在物質上也帶給人類無法換回的災難,但這不是最「慘」的。從精神上,在科學沒有發展到那一步時,若你要是談到科學還未認識到的(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那麼它就會說你是迷信、非科學,它就會掄起科學的棍子打你。

科學利用了人的欲望,人在自己的欲望中發展。當有人對當今科學某些理論(如進化論)提出質疑時,也經常會引起一些科學家的反對,可人們不知道這個不能容忍提出質疑的思想都是科學本身的作用,可以看出,不能容忍的所謂科學家是感情帶動的,不是理性的。其實這也是許多民間學者懷才難遇的一大原因之一。再強調一下,這裡並未說反對科學,只是指出因為人類太迷信於它所造成對人類的危險。現在宣揚人的信仰自由,不過人們自小接觸教育以來早已不自覺地「失去了自由」,不論是宗教還是所謂與宗教分別的科學,人們一旦相信了某樣就等於不是自由的,因為首先從思想體系上就已經被奴役了。的確,「奴役」一次詞聽起來似乎不太入耳啊。

瑪雅人把我們本次人類文明稱作情感的文明,佛家稱我們是有情眾生。確實我們人類不論做何事都會動用情緒,正是由於這一點,更利於唯物科學統治我們的文明。許多人們用情總是執著於對物質生活的追尋,而往往忽視了精神道德方面的東西,甚至有時犯下打破道德制約的錯誤。也就是說人類在不斷發展科學的過程中,許多人只注重其對世界表象的解釋與更多物質性的知識,和提高了人類文明物質化的生活水準,雖然也知道對地球的破壞易使人類多災多難,但更多的是忽略物質主義在精神方面給人類帶來的巨災,使許多人不相信心德業力、善惡因果、外道眾生等存在,甚至使許多人自幼思想中認為人類可以世界上最高級的生命形式自居,在科學發展未達其地步的情況下這就屬狂妄自大與貪婪無知,而這不可避免地恰恰是每一個人都會有著的情感。

從古至今,人類的一切活動,不論是物質文明的演進或精神生活的追尋,其目的都是想要追求一個身體及心靈雙方面都能達到完美圓融的境界。這種內心深切的需求,使得人類在演化的過程中不斷地努力。科學的發達提升了物質層面的生活水平,至於藝術及宗教的追求也滿足了部分人的心靈。然而因為物質的量化是清楚而明確的,終使人類在心靈圓融的追求上遠不及科技文明的進步。所以在現代人的認知中,科學主導一切,甚而有人因此否定了心靈。人類文化發展至此遂誤人歧途,如未能及時醒悟而懸崖勒馬,實屬可悲。

科學源自測量,如未有測量的對象則不能成立;心靈源於認知,如未有認知的本體則無法存在。其實宇宙萬象遂由心靈與物質相互涵攝而歷歷顯現。因而如果在追求物質文明的努力中,沒有使心靈的認知同時提升至相當的水平,則人類不但無法完全享用科學進步的成果,尚會因對心靈現象的認知受到扭曲而誤用科學,使人類文明物化。所以研習科學的人有必要對心靈現象深入探討而求其徹底了解;相對的探討心靈現象的學者亦必須對科學有一番了解才行。如此才能以不偏頗之心探求宇宙真理,並且同時達到心靈與物質兩方面均完美圓融的境地。

相關焦點

  • 人類發展已經進入靈性世界!
    能量無處不在,又不能獨立存在,能量因心、靈、識而存在,心靈是指先天本來的存在,識是指後天意識。能量因心而動,心的境界不同,表現為能量的振動頻率不同,導致其意識能量體或所承載的物質存在狀態不同。我們只有站在整體才能解決物質世界的所有問題,一直以來,我們我們的眼界和心胸都只是5%的、唯物的,所以,我們面臨婚姻、家庭、事業、財富、疾病、健康、生死、天災人禍等所有問題,如今,隨著真正科學走進整體的、多維的、靈性世界,喚起了人們內在靈性的覺醒,推動了時代的發展。
  • 人類發展已經進入靈性時代
    能量無處不在,又不能獨立存在,能量因心、靈、識而存在,心靈是指先天本來的存在,識是指後天意識。能量因心而動,心的境界不同,表現為能量的振動頻率不同,導致其意識能量體或所承載的物質存在狀態不同。貫穿一切,「萬物皆有靈,有靈以為生」,這是一個100%的靈性世界,我們只有站在整體才能解決物質世界的所有問題,一直以來,我們我們的眼界和心胸都只是5%的、唯物的,所以,我們面臨婚姻、家庭、事業、財富、疾病、健康、生死、天災人禍等所有問題,如今,隨著真正科學走進整體的、多維的、靈性世界,喚起了人們內在靈性的覺醒,推動了時代的發展。
  • 靈性與人類的未來發展方向,你不知道的人生秘密
    這說明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靈性已經覺醒的人,在默默關注著人類世界的發展,並給予良性有效的提示與警醒,促其到達正常圓滿的發展軌跡。靈性之門,等待21世紀的新人類打開2019年對於靈性的探索也日漸高漲,在各種超前的人類古文明科技,古遺蹟的發現下
  • 科學的發展是否唯一,意識或可改變物質,「修仙文明」存在嗎?
    即便愛因斯坦也不能給你一個百分百準確的答案,因為對宇宙的認知一直在隨著科學發展改變,人類文明剛剛出現,對於他們來說整個世界或許只是肉眼可以看到最遠的地方,雖然文明的發展,進入航海時代後,科學家發現我們生活的世界是一個巨大的球體,就此推斷地球就是宇宙的中心。
  • 共享文明——人類文明融合發展的最新形態
    共享文明與以往文明形態相比較,至少擁有三個方面的特點:第一,共享文明是人類物質財富達到足以持續維持人類整體生存基本需求均值情況下形成的文明形態。以往任何一種文明都沒有從整體上達到這樣的物質財富水平。也就是說,共享至少擁有能夠滿足人類最基本生存需要有物質財富水平。
  • 人類科學陷入「瓶頸」狀態,是誰限制了文明的發展?
    人們對科學的探索從來沒有停止過,很多時候,由於思想、環境、技術等因素的影響,科學的發展是慢是快。進入近代以來,人類社會隨著思想的解放和各方面的迅速發展,人類基礎科學也有了長足的發展,在許多領域中產生了許多極具指導意義的理論,為後來的創新提供了強有力的科學基礎。
  • 唯物主義:科學發展的三要素
    物質世界,科學至上。然科學發展,不離此三:一為物及性;二為覺識;三為智思。此三者如若缺一,科學盡廢矣!譯文:現實的宇宙,由物質構成遵守自然規律演化。物質因屬性差異而分類,事物順應自然規律演變。在物質世界裡,科學居於首位。
  • 白春禮:物質科學變革性突破對科學發展的影響
    信息科技將進一步成為推動經濟增長和知識傳播應用進程的重要引擎,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將進一步對改善和提高人類生活質量發揮關鍵作用,能源科技將進一步為化解世界性能源和環境問題開闢途徑,納米科技將進一步帶來深刻的技術變革,空間科技將進一步促進人類對太空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基礎研究的重大突破將進一步為人類認知客觀規律、推動技術和經濟發展展現新的前景。」
  • 神秘的未來人,講述了一個文明的發展與消亡,我們會步其後塵麼?
    他們也發現很多行星也有一些遠古文明。那麼從遠古文明裡面,他們也能吸收一些先進的科學知識。由於科技的快速發展,他們進入了中級太空文明。卓爾星逐漸開發出了光子空質量能彈,火星也發明了相當於地球核武器的東西。那麼在之後呢,兩大文明就進入一個相當於是冷戰的時期,雙方也加大了他們星球的防禦系統,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慢慢進入了4玄度文明,就是高級太空時代。
  • 被狹義化的「科學」容易被局限約束,不利於人類文明發展
    今天我們探討一下「科學的定義」以及「人類文明的進步」。其對象是客觀現象,內容是形式化的科學理論,形式是語言,包括自然語言與數學語言。其實,不難看出,「科學」的定義是比較寬泛的,核心就是「系統有序」的知識系統和知識內容本身。但是科學的研究對象是局限的,針對的是「客觀現象」,對於我們人類來說,思維活動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智慧是人類在自然界中脫穎而出成為高級動物的優勢所在。而我們所講的「思維」、「智慧」確切來說,屬於主觀想像的內容。
  • 公茂虹:人類文明發展的大勢
    實現中華文明復興需要把握人類文明發展的大勢,把中華文明復興放在人類文明發展的大視野中進行觀察和思考。人類文明具有三大發展趨勢:一是古老文明的現代轉型和持續的民族復興,二是世界現代化的持續發展和變革,三是現代信息技術的創新發展和廣泛運用。
  • 為什麼人類目前的科學發展似乎停滯不前
    縱觀整個人類的文明,全是依靠科學科技建立的,但不知你發現沒有,如今的科學似乎停滯不前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空間技術從人類直立行走開始,人類的文明開始出現在這個藍色的星球。人類文明正在的迅猛發展,還是要從工業革命開始。
  • 太陽系文明發展《信息量大請謹慎閱讀》
    金字塔是系外文明發明的一種利用物質進行聚集和傳輸能量的設備,可轉化三維物質到四維的一種工具。為了採金礦,宇宙聯盟默許這種添缺方式,因為金子微顆粒的最大用處是可以改善物質星球大氣而不是交易,先從馬德剋星開始,太陽系的第一個地球,再到火星再到地球,說道地球,在這裡不得不說一下地球文明簡史。
  • 人類高速發展下的潛在問題:為何科學發展處於「停滯」階段?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人類自21世紀以來,發現了很多科學現象,也發明和建設了很多科學裝備。可是,這些理論和想法都是建立在上個世紀的理論基礎之上,似乎人類的科學發展已經逐漸放慢腳步,甚至是「停滯」了。
  • 手性物質化學發展趨勢
    合成化學是創造新物質最有力的工具和手段之一,化學家們已經運用這一工具巧妙地通過各種元素的組合創造出了數以千萬計的原本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質,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步和發展。不同物質之間除了在構成成分上不同外,在立體空間,特別是分子層次或納米尺度的微觀立體空間上,也可能存在著差別。
  • 現代物理學已經發展到瓶頸了嗎?人類科技真被「智子鎖死」?
    回首過往,在20世紀初,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的出現刷新了人們的世界觀,讓人類對時間、空間和物質的關係有了全新的認識,使人類的科技飛速發展。21世紀初,物理學卻沒有什麼爆炸性的發現,準確來說是在基礎領域沒有較大的發現。難道物理學的發展遇到瓶頸了嗎?莫非真的像科幻小說《三體》中描述的那樣,人類的科學發展已經被高等級文明鎖死。
  • 現代物理學已經發展到瓶頸了嗎?人類科技真被「智子鎖死」?
    回首過往,在20世紀初,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的出現刷新了人們的世界觀,讓人類對時間、空間和物質的關係有了全新的認識,使人類的科技飛速發展。21世紀初,物理學卻沒有什麼爆炸性的發現,準確來說是在基礎領域沒有較大的發現。難道物理學的發展遇到瓶頸了嗎?莫非真的像科幻小說《三體》中描述的那樣,人類的科學發展已經被高等級文明鎖死。
  • 塑料在人類文明社會發展中的地位與作用
    楊明錦北京市塑料研究所《塑料》雜誌主編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在人類社會現代化進程中,材料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人類文明社會使用的三大材料:金屬、無機非金屬、有機合成材料(包括高分子材料)為推動人類社會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奠定了堅實地物質基礎。
  • 為什麼說有靈性的動物不能打
    古代的先民敬畏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歷經幾千年的農耕文化,認為一些和人相處的家畜家畜和自然界的神秘動物具有靈性,因此對這些家禽、家畜自然界的神秘動物產生一種敬畏心理。認為這些動物不能打,如果打了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因此需要和它們保持一種和平共處的關係。
  • 人類文明會發展成為星艦文明嗎?
    有人說,星艦文明才是人類文明的最終走向。那時的人類,不拘於地球,不拘於太陽系,不拘於任何一個星球,人類種群裡的大多數人都生活在星艦裡,整個文明穿梭在浩瀚星際之中。有人要問了,人類待在地球不好嗎,為什麼要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