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子
簡單回顧一下前些天所聽到的搞笑評論:「沒有科學,只按陰陽五行來做事的,連電燈泡是什麼可能還沒有見過!」「秦始皇,想到了納米機器人?」、「你們的思維還停留在兩千年前張公仲景的家門口」。
針對此,我在上一篇文章裡面已經跟大家分析過了:中華文化裡面的「陰陽五行學說」可以理解成一種認知思維,是我們認識、理解並創造、改造這個世界的一種思維模式,跟「科學」並不相悖。
今天我們探討一下「科學的定義」以及「人類文明的進步」。
二、關於「科學」的定義
1、我們不妨看看關於科學的定義:
科學是一個建立在可檢驗的解釋和對客觀事物的形式、組織等進行預測的有序的知識系統,是已系統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識。其對象是客觀現象,內容是形式化的科學理論,形式是語言,包括自然語言與數學語言。
其實,不難看出,「科學」的定義是比較寬泛的,核心就是「系統有序」的知識系統和知識內容本身。但是科學的研究對象是局限的,針對的是「客觀現象」,對於我們人類來說,思維活動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智慧是人類在自然界中脫穎而出成為高級動物的優勢所在。而我們所講的「思維」、「智慧」確切來說,屬於主觀想像的內容。
因此,如果過分強調「客觀現象」,則科學的研究範圍就明顯被局限了。我個人的理解是,科學的定義應該是越來越寬泛的。而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人們對於科學的定義也將不斷進行修正。
2、講點題外話:
大家常常說「中醫不科學」。那麼,我們回想一下西方醫療的診治過程,除了進行各項身體的檢查、化驗,醫生是不是也會問「你哪裡不舒服?」,是不是也要用聽診器聽聽心肺進行體查四診(科普一下:中醫四診指「望聞問切」,西醫體查四診是「視觸叩聽」)呢?
那麼,我想說的是,病人覺得哪裡不舒服,是不是一個主觀的感覺?醫生體查時候是不是也得結合自己的主觀經驗(例如觸感、聽聲等判斷)?這樣來說,其實西醫也不是一門「純粹的」、「科學的」學科喔,因為它也牽涉了很多主觀感覺和主觀經驗。
說「中醫不科學」,也就是某些人「五十步笑百步」的搞笑言論。
再說一句題外話:雙盲實驗就是純粹的「科學」?受試體的主觀感受、情緒波動能夠完全從整個實驗過程當中抽離剝落乾淨?時間、空間的變化確定不會左右實驗的精確性?實驗者本身在整個操作過程中就完全沒有融入自身的主觀判斷和評估?實驗設定的本身就是毫無紕漏絕對客觀的?
有時候也會想起「某人對著去掉腿的蟑螂大聲命令它飛起來,根據蟑螂沒有按照指令起飛,然後判斷蟑螂的耳朵在腳上」這樣一個實驗笑話。
3、思考
試想一下:整個世界如果僅限於去研究客觀現象和實體,那麼人類文明還能進步嗎?
三、人類文明的進步有三大步驟。
要我說,我認為人類文明的進步有三大步驟:
首先是認識理解某樣事物。
然後是學會掌握並運用這一樣事物。
再然後是在這些基礎之上再進一步嘗試去發散創造新的事物。
簡而言之,就是「認識理解-掌握運用-發散創造」。
而「科學」,也應該符合這三大步驟才能推動人類文明的發展前行。
四、你的思維廣度決定了你對世界的認知程度。
我們回顧文章開頭那一句笑話:「沒有科學,只按陰陽五行來做事的,連電燈泡是什麼可能還沒有見過!」
這是典型的混淆概念呀,首先把「科學」的定義歪曲縮小了,其次還故意把科學和陰陽五行學說置於對立的立場,說這話的邏輯智商堪憂。
電燈泡是物理學家的實驗發明,按照「誰發明,誰就有說話權」這樣一個邏輯,化學家已經哭暈在廁所,這個世界也沒有生物學家什麼事了,哲學家就更應該被取消存在了?!
至於那些考古學家、藝術家、政治家、教育學家什麼的,又如何有立足之地?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比我更了解科學,因為我發明了電燈泡!哈哈,多像川建國同志的邏輯和語氣!
這估計也反映了相當一部分被西方思維洗腦而忘卻中華老祖宗文化的人的認知理解。
但不好意思,我即便是按照陰陽五行來做事的,而我也肯定見過了電燈泡,而不得不說的是,我可以用陰陽五行的思維去理解並認識電燈泡的存在,
五、結尾
綜上所說,今天的結論和建議是——切莫把陰陽五行的學說思維跟「科學」進行別有用心的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