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在人類文明社會發展中的地位與作用

2020-11-24 中國輕工業信息網

楊明錦
北京市塑料研究所
《塑料》雜誌主編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在人類社會現代化進程中,材料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人類文明社會使用的三大材料:金屬、無機非金屬、有機合成材料(包括高分子材料)為推動人類社會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奠定了堅實地物質基礎。高分子材料是物質科學中的新學科和生長點,這門重要的科學分支開闢了20世紀化學研究的嶄新領域,為發展和豐富人造物質提供了新途徑、新思路。回顧高分子科學的發展史,不難看出每隔5-10年就有一個高分子新材料出現,每隔10-20年就有一個高分子新產業誕生,這充分體現了這門學科強大的生命力和勃勃發展生機。高分子材料無疑是化學科學發展中的成功範例,是物質科學發展中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裡程碑。高分子材料的出現改變了千百萬年來人類社會的物質生活一直依靠自然恩賜的傳統,實現了按人類的意志和需求,組合和製造結構不同、性能各異的人造物質;高分子材料的出現改變了20世紀的物質文明,推動了人類社會進步。今天高分子材料(合成樹脂、合成橡膠、合成纖維)已與鋼鐵、水泥、木材一起構成現代文明社會中四大基礎材料,更成為信息、能源、工業、農業、交通運輸乃至航空航天和海洋開發等國民經濟各重要領域不可或缺的材料,滲透到人類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以下我們就講一下塑料在人類文明社會發展中的地位與作用。
  一、塑料在農業中的應用
  中國是一個發展中的農業大國,又是一個水土資源相對貧乏的國家。在中國96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可耕地面積僅有10%,是世界人均可耕地面積的1/2;中國又是一個貧水大國,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為世界人均水平的1/4,被列為世界上最貧水的13個國家之一。近30年來,在中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扶植下,設施農業與節水灌溉方興未艾,水土資源得到了合理的保護與利用,其中塑料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設施農業中所用棚膜、地膜、遮陽網、防蟲網、周轉箱、託盤、育苗器、青貯膜等,在節水灌溉中所用的土工膜、輸水管道(低壓、中壓輸水管)微灌管、滴灌管等都是用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EVA等材料製作的。農用塑料的使用,縮短作物生長周期,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土地利用率,節約了水土資源,對保證中國的糧食安全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二、塑料在建築領域中的應用
  中國城鎮新建住宅面積從1980年0.92億平方米、1990年1.7億平方米、2000年5.49億平方米到2009年8.21億平方米。30年間增長超過了8倍,中國每年新建房屋面積已佔世界總量的50%。而中國的森林面積僅佔世界的4.6%。人均森林面積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排世界第134位,但目前木材的過量採伐仍相當嚴重。為緩解木材緊需的矛盾,在建築領域大發展進程中,塑料的貢獻功不可沒。在門窗中,由於使用了PVC門窗,使其氣密性、水密性、隔音性、隔熱性、耐候性、耐腐蝕性、剛度、裝飾性、使用維修性均優於普通鋼和鋁合金門窗,節能30%~50%,目前我國塑料門窗的年市場需求量為150萬噸。塑料型材具有質量輕、耐腐蝕、耐壓、耐候性、水流動性好,易加工安裝、使用壽命長等優點,隨著我國不斷加快現代化城市建設的步伐,加強汙水資源化處理,在給水排系統、建築採暖、供水、供氣系統中,國內塑料管材市場的需求量正以每年12%以上的速度增長,2010年我國塑料管材產量達450萬噸。到2015年將達600萬噸,屆時我國將成為世界上塑料管材用量最大的國家。可見塑料在國家經濟建設中所佔的分量。
  三、塑料在汽車領域中的應用
  中國汽車工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塑料由於其加工成型過程中低消耗、高效率,使用後可回收再利用,成為了在汽車上實現「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過程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材料材料。車用塑料涵蓋了PP、PVC、ABS、PA、PC、PE等,最大的品種PP,正以每年2.2%~2.8%的速度增長,採用塑料製造汽車部件替代金屬及合金材料部件,不僅可使汽車外觀設計更人性化、多樣化,提高安全性、舒適性、觀賞性,方便裝配和維修,更重要的是可減輕車重,降低油耗和碳氫化合物的排放。汽車每減輕125kg重量,每升油可多跑一公裡的路程。汽車自重減少1%,可節油1%,汽車運動部件減輕1%,可節油2%。在國際上,車用塑料用量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汽車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目前歐洲高級轎車塑料使用量達到150~250千克/輛,民族品牌轎車的塑料用量雖然僅達到80~100千克/輛,但卻在以非常驚人的速度增長。據美國平均燃料經濟性(CAFE)評估:汽車自重每減少10%,燃油的消耗可降低6%~8%。塑料正逐漸成為汽車輕量化的最佳材料。
  四、塑料在醫用與食品包裝中的應用
  2009年中國醫藥塑料製品消費額135億元,具體消耗比例為低密度聚乙烯22%、聚氯乙烯20%、聚苯乙烯20%、高密度聚乙烯12%、聚丙烯10%。人們可使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製造人工髖關節、骨釘等;使用聚四氟乙烯等製造人工心、肺、血管、心臟辨膜、各種管制臟器及人工皮膚等;用聚乙烯、聚丙烯、無毒聚氯乙烯等製作注射器、輸血袋等;使用ABS可製作外科工具和診斷器械的外殼等。
  食品包裝用塑料的用量佔塑料總產量的25%,其中用於飲料包裝的主要有PET、PEN瓶,用於食品的包裝主要有定向聚丙烯薄膜、聚偏氯乙烯薄膜等。還有2013年5月1日即將解禁的聚苯乙烯發泡餐盒等。
  講起塑料的應用真是美不勝收。但眾所周知,塑料的使用卻是一把雙刃劍,即可造福人類,又要消耗資源。對塑料而言,目前是以石油為主要原料,也在研究與開發以天然氣和煤為原料的生產工藝,然而從全世界範圍看,石油、天然氣和煤的可供開發年限僅有40年、60年和225年,因此,塑料應使用在最需要的地方,用其所長,揚長避短,物盡其用,循環再生。我們倡導節約型社會,讓塑料這一偉大的科學發明持續地造福社會、造福子孫。

 

相關焦點

  • 人類社會是向前發展,還是在輪迴
    很多科幻作品都在演繹人類社會發展的形態,大多數以人類的貪婪,外星人的入侵,以及自然災害造成人類和地球毀滅為終點。同時科技的發展也在驗證這種趨勢,一個高度科技化的社會,人類思維和肉體的作用會越來越小,取而代之的是各類機器和智能系統。在最終的時候要麼人類被機器人統治,要麼被控制機器人的人類統治。
  • 到底什麼是文明?人類社會文明究竟應該走向何處?(上)
    到底什麼是文明?人類社會文明究竟應該走向何處?科學技術的發展是人類通向文明的康莊大道,利用資本市場和商業利益強大的驅動力把社會變為野蠻的屠宰場,疲於奔命的人們在利益的盤剝下成為待宰的牛羊。現在向我們提出一個尖銳的實質性問題:這種現狀的存在與形成;到底是資本問題,還是社會問題?究竟誰來背這個鍋,至今也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
  • 科技進步與社會文明
    所以,我們在揭示科技文明的本質時,一方面,需要注重自然科學(或基礎科學)在科學技術系統中所處的根基地位及其所起的主導作用,明確科學真理是科技價值的基礎,從而確認科技本身的進步意義,化解人們對科技文明的恐懼與抗拒心態;另一方面,還需要從價值論方面審視科學向技術的轉化以及科技與社會的互動關係,全面理解科技的社會價值,即科技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後所創造的各種社會價值類型。
  • 共享文明——人類文明融合發展的最新形態
    加上人們一直處於簡單的共享經驗過程和經驗範圍,卻很少加以論證,或者長期以來相信共享本質的存在,卻又不能證明其存在,於是往往表現為對未來社會的美好憧憬,並沒有從以往和現實生活裡將其揭示出來,以致許多人認為人們一直與共享的生活相當陌生而遙遠。 共享文明還是文明發展中的自我完善與自我糾偏共同作用的結果。
  • 星球文明的未來——人類社會的進化
    人類社會的進化 細胞進化由DNA主導,人類社會體系的進化由社會信息系統主導。 在人的進化中,大腦結構上的進化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大腦信息層面的進化是不能忽視的另一部分。
  • 星球文明的未來——人類社會的進化
    人類社會的進化 細胞進化由DNA主導,人類社會體系的進化由社會信息系統主導。 在人的進化中,大腦結構上的進化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大腦信息層面的進化是不能忽視的另一部分。人們學習各種技能、知識,接受教育,提高競爭力,更好地適應社會和環境,大腦通過學習思考表現在人的行為上,這也是進化。
  • 重磅〡婦女是人類文明的開創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
    因此,在這樣背景下的聯合國大會上,習近平主席對婦女在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中的作用的論述,不僅是對既有文明發展的歷史性總結,更是對正在到來的新的文明形態建構中婦女將起到的作用的一個判斷。習近平主席的這一論述和判斷,告訴我們要促進婦女全面發展和推動婦女事業全面進步,就必須從文明生成和發展的高度來把握婦女作用及其發展,這是新時代婦女工作和婦女研究的重要邏輯視角和根本坐標體系。
  • 第三章 人類社會及其發展規律
    同時,人口因素也是重要的社會物質生活條件,對社會發展起著制約和影響的作用。人是社會生產和社會生活的主體,人口數量、素質、結構等狀況對社會存在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無論是地理環境還是人口因素,都不能脫離社會生產而發生作用,都不能決定社會的性質和社會形態的更替。 在人們的社會物質生活條件中,生產方式是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
  • 形上學在牛頓力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形上學在牛頓力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2017年11月14日 17:57 來源:《求實》 作者:羅詩裕 周小方 邵明珠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被忽視的世界人類文明,分析比北歐先進的非洲黑人文明的發展
    英國的著名畫家、藝術理論家羅傑弗萊教授,在談到黑人文明發展的時候,曾經提出非洲黑人對於藝術品和社會生產的發展程度,重視程度要遠比我們更為先進。甚至一些西方學者認為非洲人最先發現了鐵器,並提升了自己的冶鐵工藝水平。在殖民時代來臨以前,非洲黑人文明有著當之無愧的文明輝煌。黑人文明創造的一系列文明成果證明,非洲文明並不落後!
  • 人類在宇宙文明中的地位如何?是最落後的智慧文明嗎?
    為了尋找地外文明,科學家用盡了各種方法,比如發射了旅行者一號和旅行者二號,它們都攜帶著記載地球信息和人類信息的金碟。除了用旅行者號探尋外星文明之外,科學家還通過搜尋宇宙中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信號以及我們主動向宇宙發射人類無線信號的方式來搜尋。
  • 文明演進中的技術、社會與現代性重構
    科技創新驅動社會發展,為人類文明提供了不竭動力,推動人類從傳統走向現代,從蒙昧走向文明,從遊牧文明走向網絡社會。科學技術是推動歷史發展的根本性力量,在其演進過程中,對世界格局和時代主題的演變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能否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時代機遇,成為擺在各國面前的嚴峻挑戰。
  • 以交流互鑑推動人類文明發展進步
    自人類文明誕生以來,由於時間和地域分布的差異,產生了多種具有顯而易見區別的文明,包括璀璨的中華文明、希臘文明、羅馬文明、埃及文明、兩河文明、印度文明、瑪雅文明等。正如習近平主席在演講中所指出的,文明只有奼紫嫣紅之別,但絕無高低優劣之分。每一種文明都是歷史長河中人類勞動與智慧的積澱,都在人類文明進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都值得尊重。
  • 公茂虹:人類文明發展的大勢
    實現中華文明復興需要把握人類文明發展的大勢,把中華文明復興放在人類文明發展的大視野中進行觀察和思考。人類文明具有三大發展趨勢:一是古老文明的現代轉型和持續的民族復興,二是世界現代化的持續發展和變革,三是現代信息技術的創新發展和廣泛運用。
  • 如何認識小康社會的歷史地位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在一個擁有14億多人口的發展中大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是人類社會發展史上的一個創舉,是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一個裡程碑。這一重大歷史成果,對於人類進步和世界社會主義的發展前景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 深刻闡明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規律
    ■在數千年發展歷程中,亞洲人民創造了璀璨的亞洲文明,譜寫了亞洲文明發展史詩,豐富了世界文明寶庫,為人類文明發展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世界上各種文明都需要在交流中互學互鑑,既促進各自發展,又取得共同進步。這是一種文明保持自尊、自信、自立的重要條件,也是整個人類文明能夠持續發展繁榮的秘訣所在。任何一種文明,不管它曾經如何輝煌,如果固步自封、封閉排外、不思進取,必然會陷入僵化、失去活力、走向衰敗。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鑑,因互鑑而發展。這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規律。
  • 為什麼黃金的地位,在文明中如此重要?
    為什麼黃金的地位,在文明中如此重要?人類的最早期是沒有紙幣的,我們使用的是貝殼甚至是石頭來當作貨幣進行物品的交換,隨著現代文明的發展,有了各種各樣的貴金屬,但這些金銀財寶,到了我們困難的時候,其實也是不值錢的,只有能夠吃飽飯才是我們應該考慮的問題。在現在社會黃金的地位越來越高,它不僅是一種稀有的金屬,也是人們身份的象徵。
  • 「荷馬時代」有什麼社會特徵?——側面談其在希臘發展中的作用
    因為這段時期正處於邁錫尼文明滅亡後,古希臘地區重回氏族部落的時期,古希臘人口大量減少,生活水平下降,社會文明幾乎停滯不前,因此荷馬時代也被稱為黑暗時代,但這也是古希臘從氏族社會向奴隸制社會過渡的時期,也是造型藝術的萌芽期。一、「荷馬時代」的社會特徵荷馬時代因為制度上重回氏族部落制度,因此社會結構相對簡單。
  • 人類在宇宙文明圈子裡處於什麼樣的地位?想像很美好,現實很殘酷
    當人類看到浩瀚宇宙的時候,沒有幾個人會懷疑外星文明的存在。雖然人類直到現在還沒有發現任何的外星文明蹤跡,但是科學家卻堅信外星文明是存在的,我們之所以找不到,主要還是人類的科技實力不夠。那麼地球和人類在宇宙會有什麼樣的地位?有人可能會說,地球這樣的美麗生命星球,在宇宙是非常稀有的,自然是有著非凡的地位。
  • 人類社會形態變化:原始社會—所有文明都經歷過的社會階段!
    不管是何種支線,在人類的進化發展史上,都曾先後出現了數個社會形態,它們分別是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原始社會也被稱為「原始公社」,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社會形態,它存在了二三百萬年,是截至目前人類歷史上最長的一個社會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