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分解尿素和化妝棉的有趣碰撞—實現高效的三維石墨烯自支撐電極

2020-12-06 騰訊網

近日,蘇州大學能源學院、能源與材料創新研究院楊瑞枝教授課題組以尿素作為石墨烯碳的來源,化妝棉為基底,合成了柔性三維N摻雜、富O官能團的石墨烯全碳空氣電極(NO-G@CP)。得益於3D多孔N摻雜石墨烯結構和豐富的氧基團,所製備的全碳一體化電極表現出良好ORR/OER雙功能催化活性和穩定性,可直接作為柔性鋅-空氣電池(FZAB)的高效空氣電極。該工作以標題「Cotton Pad-derived Large-area 3D N-doped Graphene-like Full Carbon Cathode with O-rich Functional Group for Flexible All Solid Zn-air Batteries」發表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上,第一作者為蘇州大學博士生鄭祥俊,通訊作者為蘇州大學楊瑞枝教授、金超教授以及西南石油大學陳鑫教授。

一體化電極的製備是柔性器件的關鍵,商用碳布和不鏽鋼網等是常用的基底。本工作採用生活中常見的化妝棉作為製備石墨烯柔性一體化電極的碳源和基底(圖1)。

圖1以尿素和化妝棉製備的石墨烯柔性一體化電極

本工作以尿素作為碳源,化妝棉為基底,合成了柔性三維(3D)N摻雜、富O官能團的石墨烯全碳空氣電極(NO-G@CP)(圖2)。這種3D柔性網絡體系結構有利於電子傳輸、氣體擴散和電解質滲透。柔性電極的每根纖維都是由3D石墨烯片組成,以高溫熱解法製備的石墨烯片邊緣的結構缺陷促進了異原子N和O的有效摻雜(圖3),在ORR/OER過程中有效促進了氧氣及其中間體的吸附和反應。

圖2 3D石墨烯一體化電極的合成過程和掃描電鏡圖

圖3 3D石墨烯一體化電極的TEM圖和XPS摻雜元素的結合方式分析

DFT理論計算揭示了三維石墨烯的石墨氮、吡啶氮和C=O基團在ORR和OER中的關鍵作用(圖4)。得益於異原子N和O在石墨烯結構缺陷邊緣上的有效摻雜以及形成的豐富活性位點,氧氣及反應中間體(O2, *OOH,*O和*OH)在NO-G@CP上的吸附能非常接近於Pt(111),從而表現出高的催化活性。

圖4氧氣及其中間產物在N, O摻雜石墨烯上的吸附能

NO-G@CP材料保持了源於化妝棉的碳纖維網絡結構和柔性特質,可被直接用作柔性鋅-空氣電池的正極(圖5)。該柔性電池的最大功率密度為65.1 mW cm-2,可疊加組裝在塑料手環上為LED燈供電。在各種彎曲角度下,電池可以穩定循環超過180圈,具有極小的充放電電勢差(

圖5 基於3D石墨烯一體化電極的柔性鋅-空氣電池的性能

總結:本工作採用化妝棉作為納米碳材料的柔性生長基底,為柔性可穿戴設備的電池電極的低成本製備提供了一種思路。

來源:蘇州大學

文章連結:

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0/ta/d0ta00014k#!divAbstract

點亮再看,讓更多的朋友看到,歡迎點讚、分享

「在看"一下嘛...

相關焦點

  • 攻克柔性電子充電,實現石墨烯力學傳感器自充電
    攻克柔性電子充電難,實現石墨烯力學傳感器自充電近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工程科學與力學系程寰宇助理教授,與福建閩江學院王軍教授以及南京大學唐少龍教授等合作,實現了褶皺石墨烯力學傳感器的自供能設計,研究論文以《用於自供電可拉伸系統的高能全合一可拉伸微超級電容器陣列和基於三維雷射誘導石墨烯泡沫裝飾介孔ZnP納米片》(High-energy all-in-one
  • 神奇的超輕超彈多孔氣凝膠材料——三維石墨烯
    溼化學製備技術主要通過採用硫酸和高錳酸鉀將石墨氧化插層,並剝離出氧化石墨烯,然後將氧化石墨烯通過自組裝,實現石墨烯之間的連接。這樣製備的塊體材料在冷凍乾燥過程,通過剩餘水分形成的冰晶在真空下升華進而造孔,最後製得三維石墨烯。這種三維石墨烯超輕且彈性優異,可規模化製備。但該製備方法對三維石墨烯的微結構調控有限。
  • 中美科學家攻克柔性電子充電,實現石墨烯力學傳感器自充電
    近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工程科學與力學系程寰宇助理教授,與福建閩江學院王軍教授以及南京大學唐少龍教授等合作,實現了褶皺石墨烯力學傳感器的自供能設計,研究論文以《用於自供電可拉伸系統的高能全合一可拉伸微超級電容器陣列和基於三維雷射誘導石墨烯泡沫裝飾介孔ZnP納米片》(High-energy all-in-one stretchable micro-supercapacitor
  • 進展 | 三維互聯石墨烯卷骨架增強反應動力學的鋰離子電容器研究
    電極的材料選擇和巧妙的結構設計對於構建高性能的電化學儲能器件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三維導電網絡對於均勻負載良好分散的活性納米結構尤為重要,同時也能為納米活性物質提供三維快速的電子和離子傳輸通道。同時石墨烯卷也是一種良好的自支撐電極框架,這種自支撐結構可以通過省去非電化學活性元件(包括電流收集體、導電劑和粘合劑)來提高儲能器件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
  • 自支撐三維納米多孔石墨烯薄膜製備微米級柔性全固態非對稱超電容
    柔性超電容因其具有高功率密度和長使用壽命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為了兼顧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人們通常將具有高導電性的碳納米材料和具有高比容量的過渡金屬氧化物複合,以期獲得優異的電化學性能。然而,碳納米材料較低的比容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複合電極材料整體的電化學性能。因此,尋求高比表面積、高導電性、輕質、體積可忽略的自支撐體來複合過渡金屬氧化物是獲得高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超電容的關鍵。
  • 進展|三維互聯石墨烯卷骨架增強反應動力學的鋰離子電容器研究
    三維導電網絡對於均勻負載良好分散的活性納米結構尤為重要,同時也能為納米活性物質提供三維快速的電子和離子傳輸通道。一維石墨烯卷不僅繼承了石墨烯的優異的電學性能,同時也具有一維材料的諸多性能,如表面積比大、載流子遷移率高、自聚集受限、機械強度高等特點。另外,與表面無縫的碳納米管相比,石墨烯卷在埠和邊緣處呈開口狀,更有利於電解液的滲透和離子的遷移。
  • 三維互聯石墨烯卷骨架增強反應動力學的鋰離子電容器研究獲進展
    電極的材料選擇及巧妙的結構設計對構建高性能的電化學儲能器件具有重要意義。三維導電網絡對均勻負載良好分散的活性納米結構尤為重要,同時也能夠為納米活性物質提供三維快速的電子和離子傳輸通道。石墨烯卷是一種良好的自支撐電極框架,這種自支撐結構可通過省去非電化學活性元件(包括電流收集體、導電劑和粘合劑)以提高儲能器件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因此,利用石墨烯卷作為導電骨架原位負載過渡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不僅能夠避免納米顆粒因團聚而導致的活性物質利用受限問題,而且為解決金屬氧化物負極材料體系存在的電子傳輸能力差以及因體積效應而導致的結構和界面穩定性欠佳等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
  • 進展|三維互聯石墨烯卷骨架增強反應動力學的鋰離子電容器研究
    電極的材料選擇和巧妙的結構設計對於構建高性能的電化學儲能器件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三維導電網絡對於均勻負載良好分散的活性納米結構尤為重要,同時也能為納米活性物質提供三維快速的電子和離子傳輸通道。一維石墨烯卷不僅繼承了石墨烯的優異的電學性能,同時也具有一維材料的諸多性能,如表面積比大、載流子遷移率高、自聚集受限、機械強度高等特點。
  • 中國科大成功研製二維柔性透明導電電極和三維彈性導體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俞書宏研究組圍繞如何高效宏量組裝納米導電基元,特別是銀納米線,開展了一系列探索研究,成功研製了基於納米線組裝體的二維柔性透明導電電極和三維彈性導體,為今後規模化製備柔性透明導電電極和彈性導體提供了新的製備技術。
  • 三維石墨烯框架/Co3O4複合電極用於高性能超級電容器和無酶葡萄糖檢測
    三維石墨烯框架/Co3O4複合電極是通過熱爆炸法製得,在此過程中,有Co3O4納米顆粒生成,氧化石墨烯得以還原,且三維框架也隨之構造。
  • 石墨烯電極用於高性能超級電容器
    構建具有超厚和豐富離子傳輸路徑的三維石墨烯框架,對石墨烯超級電容器的實際應用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在較厚的電極中,由於離子向電極材料表面輸送不足,電子傳輸性能較差,整體儲能能力受到限制。在最新研究中,通過優化聚醯亞胺的熱靈敏度以增加雷射穿透深度,在合成的聚醯亞胺上直接生長出了雷射誘導的超薄三維石墨烯框架,厚度可達320μm。
  • 清華大學張芳團隊:石墨烯基柔性薄膜的高效製備助力地下水淨化
    石墨烯基柔性自支撐薄膜具有重量輕、結構穩定、機械韌性高、耐高強度彎曲摺疊、導電高等優勢,可以很好解決塗布時電極活性物質易粉化剝離、彎折過程中短路以及材料保存問題。由於石墨烯材料表面官能團較少,分散液中溶解度較低,不易直接製備成柔性薄膜,因此常利用氧化石墨烯(GO)前驅體後還原方式製備,其中真空抽濾法由於設備廉價、操作簡單、定量方便等特點被研究者廣泛使用。但該方法存在部分局限:1. 水系抽濾法耗時較長,分散溶劑揮發較慢,無法達到快速製備的目的;2. 製備的薄膜尺寸較小,難以實現規模化生產。
  • 石墨化碳包覆SnOxSiO2的納米電纜結構應用於高性能自支撐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
    然而錫基材料在充放電過程中通常伴隨著較大的體積變化,且容易發生納米顆粒的聚集,從而限制了其在鋰離子電池中的進一步發展和應用。設計高效的碳網絡骨架結構,構築碳/錫基複合材料是最有效的解決手段之一。相比於還原氧化石墨烯,化學氣相沉積(CVD)生長的薄層石墨化碳具有更少的缺陷和更高的導電性,是一種理想的原位包覆層材料。
  • 美國研發碳氧化矽玻璃-石墨烯紙電池電極
    機械和核工程副教授Gurpreet Singh及其研發小組採用碳氧化矽玻璃和石墨烯創造出電池電極。  此種電池電極具備很多特性:比其他電池電極輕10%之多,循環效率接近100%,超過1000次充電放電循環;製作材料成本低廉,由矽行業附屬品製成;可在零下15℃時正常工作,可廣泛應用於航天航空領域。
  • 高效水分解三維氧電極的構築
    二十一世紀,人類所面臨最大挑戰是能源和環境問題。為實現安全、清潔和可持續的能源供給,人們不僅要著力提高現存化石燃料的利用效率,更要大力開發新能源。
  • 超越人類認知的石墨烯泡沫,幽靈一樣存在著
    天津大學研究人員利用三維泡沫石墨烯,實現了紫外-太赫茲-微波超寬光譜探測,並製備了非對稱電極型光電器件——高性能,寬光譜光熱電探測器,為未來在室溫下工作的超寬帶、高靈敏度新型光電探測器研究提供理論基礎和技術支撐。
  • 三維有序層級多孔非碳電極用於高效電容脫鹽海水淡化
    近年來,一種新興的高效、低成本、規模可調節的脫鹽技術,電容去離子技術(Capacitive Deionization,以下簡稱CDI)逐漸發展起來。它運用電容器原理將海水中的離子在外加電場下吸附到電極材料表面,從而實現了海水淡化。因此,電極材料作為核心部件,對CDI的性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 新石墨烯鋰離子電池更高效環保
    原標題:新石墨烯鋰離子電池更高效環保   今年5月,電池和石墨烯技術初創
  • 現代工學院王學斌課題組在石墨烯三維網絡塊體材料研究...
    石墨烯由於其高導電性和高表面積等優點,在電化學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但是,將石墨烯組裝成宏觀塊體的電極時,片層間接觸電阻大、團聚嚴重,導致電化學性能降低。對於這些問題,學者們提出了三維化石墨烯塊體材料的概念,簡稱三維石墨烯,即以石墨烯片層為基本結構單元、具有sp2共價鍵聯結三維網絡結構的石墨烯多孔塊體材料。目前的液相組裝法、模板氣相沉積法等方法所製備的三維石墨烯,內部聯結較弱、生產效率較低、雜質較多。
  • 雷射衍生石墨烯實現高性能傳感和探測
    LDG/MIP 為基礎的電化學傳感器敏感地和選擇性地探測水樣品中的BPAKAUST使用雷射束髮展了一個簡單的辦法來製造石墨烯電極,同現有的製作方法相比較,具有更好的性能。這種神奇的電極由石墨烯組成,是碳的一種典型形式,這一物質的出現將會改變電活性物質的傳輸方式,可以在不同領域,如從食品安全到臨床診斷到環境的探測和測量均會帶來革命性的影響。石墨烯包括多重超薄和高度有序的相互連接的蜂窩形的環狀碳原子所組成的板條。